PNAS:Ω3不飽和脂肪酸或可抑制老年黃斑變性患者眼部的血管生成

2020-12-05 生物谷

2014年6月2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老年性黃斑變性(AMD)主要表現為患者脈絡膜新血管生成(CNV)或者血管生成,其是工業化國家中引發老年個體失明的主要原因,截至2020年該疾病的流行率將增加到50%,因此目前急需新型的藥物介入療法或者抑制手段來遏制AMD。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首次闡明了Ω(ω)-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LCPUFAs)、DHA和EPA以及細胞色素P450(CYP)衍生的特殊生物活性產物,可以通過調節患處微環境免疫細胞的募集來影響脈絡膜新血管生成以及眼部血管的滲漏。

研究者Kip Connor博士表示,這項研究是首次揭示LCPUFAs和CYP衍生物在體內調節脈絡膜血管發生的研究,我們的研究不僅可以為開發AMD血管生成的靶向療法提供希望,而且還可以為開發其它疾病比如病理性血管生成以及炎症的療法提供幫助。

Ω(ω)-3和Ω(ω)-6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是兩類膳食脂質,其也是必需脂肪酸,具有相對的生理效應,為了評估LCPUFAs對脈絡膜新血管生成的效應,研究人員用實驗性的小鼠進行研究,以富含Ω(ω)-3和Ω(ω)-6的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飲食餵食小鼠,同時進行對照,結果發現Ω(ω)-3和Ω(ω)-6組的小鼠眼部病變的尺寸以及血管滲漏的現象明顯減少了。研究者表示,這種Ω(ω)-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調節AMD小鼠模型眼部脈絡膜血管的生成。

這項研究為開發治療老年性黃斑變性的靶向療法提供了一定思路,基於當前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流行,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研究者已經鑑別出了特殊的內源脂質生物代謝物,其就可以抑制病理性視網膜血管生成;未來研究中研究者將會通過更加深入的研究來開發出特殊的靶向療法來治療眼部疾病患者的疾病並且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生物谷Bioon.com)

Cytochrome P450-generated metabolites derived from ω-3 fatty acids attenuate neovascularization

Ryoji Yanaia, Lama Mulkia, Eiichi Hasegawaa, Kimio Takeuchia, Harry Sweigarda, Jun Suzukia, Philipp Gaisserta, Demetrios G. Vavvasa, Koh-Hei Sonodab, Michael Rothec, Wolf-Hagen Schunckd, Joan W. Millera, and Kip M. Connora,1

Ocular neovascularization, including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is a primary cause of blindness in individuals of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With a projected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these blinding neovascular disease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new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their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Increasing evidence has implicated eicosanoid-like metabolites of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LCPUFAs) in the regulation of neovascular disease. In particular, metabolites generated by the cytochrome P450 (CYP)–epoxygenase pathway have been shown to be potent modulators of angiogenesis, making this pathway a reasonable previously unidentified target for intervention in neovascular ocular disease. Here we show that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ω-3 LCPUFAs promotes regression of choroidal neovessels in a well-characterized mouse model of neovascular AMD. Leukocyte recruitment and adhesion molecule expression in choroidal neovascular lesions were down-regulated in mice fed ω-3 LCPUFAs. The serum of these mice showed increased levels of anti-inflammatory eicosanoids derived from eicosapentaenoic acid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17,18-epoxyeicosatetraenoic acid and 19,20-epoxydocosapentaenoic acid, the major CYP-generated metabolites of these primary ω-3 LCPUFAs, were identified as key lipid mediators of disease resolution. We conclude that CYP-derived bioactive lipid metabolites from ω-3 LCPUFAs are potent inhibitors of intraocular neovascular disease and show promising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resolution of neovascular AMD.

相關焦點

  • 梳理Ω-3脂肪酸功能研究最新進展
    3.Nat Commun:Omega-3可阻止數年後精神病發作doi:10.1038/ncomms8934科學家們早已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體內多不飽和脂肪酸會減少,尤其是ω- 3脂肪酸和細胞膜內ω-6脂肪酸。據本周二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ω- 3脂肪酸是在富含油脂的魚類中發現的,長期食用後可以防止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的發病。
  • 保護眼部健康,我們需要了解的知識
    衝洗脈絡膜的血管對於正確的視網膜功能至關重要,因為它們為光感受器提供了氧氣和營養,並清除了廢物。」 威爾·康奈爾大學醫學系研究員兼研究主任恩裡克·羅德裡格斯·布蘭說:「脈絡膜功能衰竭與諸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稱為AMD)之類的眼病發展有關,這種疾病會導致失明並影響8.7%的黃斑變性。」
  • 不飽和脂肪酸知多少
    根據C=C雙鍵個數的不同,不飽和脂肪酸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ω-9系列)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二種;根據C=C雙鍵的位置及功能又將多不飽和脂肪酸分為ω-6系列和ω-3系列。不同於飽和脂肪,多不飽和脂肪在室溫中呈液態狀,而且當冷藏或冷凍時仍然是液態;而單不飽和脂肪,比如在橄欖油中所發現的,在室溫中呈液態,但當冷藏時就會硬化。
  • 很多人沒聽過的眼病,可能導致失明,黃斑病變的防治知識要了解
    比如當患有心血管病的時候,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的時候,患者的血管就會發生病變,這時候也會影響到眼部的血管,從而引起眼底黃斑病變。如果患者患有一些眼部疾病的時候,甚至視網膜炎、葡萄膜炎等,都容易引起眼底黃斑病變。2、年齡老年人出現黃斑變性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在逐漸地老化,常常會伴隨著一些退行性改變。
  • 行業研究|全球老年黃斑病變市場回顧及機會分析
    ,老年黃斑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一種慢性不可逆的眼病,多發於50歲以上的人群中。黃斑會導致處於其中的眼細胞受損,死亡從而導致視力喪失。黃斑病變可分為乾性,溼性兩種,其中乾性佔總數的85%左右。
  • 糖尿病黃斑水腫(DME)新藥!諾華新一代療法Beovu 2項3期研究:療效/...
    目前,Beovu已被批准治療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wet-AMD),批准劑量為6mg。在第一年(52周),Beovu(6mg)治療組患者在加載期(loading phase)之後有超過一半的患者維持3個月給藥間隔。第40-52周期間,Beovu(6mg)治療組患者在中心區視網膜厚度(CST,視網膜液體的一個關鍵指標)較基線的變化有顯著改善。
  • 視物模糊變形 當心老年性黃斑變性
    原標題:視物模糊變形 當心老年性黃斑變性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進程的加快,老年性眼病患者也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增多趨勢。白內障、青光眼、病理性近視等眼部疾病,威脅著中老年人的視力健康,然而還有一種眼病——老年性黃斑變性也是老年人視力的隱形殺手。現在它已經取代白內障,成老年人失明的第一大元兇。
  • 強生收購Hemera的基因療法 用於治療黃斑變性的地圖樣萎縮
    HMR59基因療法是一次性的門診眼球玻璃體內注射療法,以維持地圖樣萎縮患者的視力。地圖樣萎縮(Geographic atrophy,GA)屬於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AMD)的晚期表現,主要特點是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RPE)、光感受器和脈絡膜毛細血管層的不可逆性丟失,地圖樣萎縮致盲的人數佔AMD致盲人數的1/10左右,是50歲以上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 |黃斑變性|幹細胞|視網膜|神經元|近視|...
    幹細胞被應用於多種眼部疾病目前,幹細胞已經被應用到多種眼部疾病的治療研究中,例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嚴重性化學灼傷的眼睛視力恢復等。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經過研究,科學家已經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果。
  • 大劑量ω-3脂肪酸不能降低心血管高危患者的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
    大劑量ω-3脂肪酸不能降低心血管高危患者的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7 11:19:47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心臟和血管中心Steven E.
  • 老年性黃斑變性新靶點!老年人失明有救了
    據外媒報導,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膠質細胞(或支持細胞)的存在,以及負責向視網膜供血的血管細胞和視錐細胞都會導致視網膜中央的黃斑變性。老年性黃斑變性是導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影響到美國200多萬人,導致中央視力逐漸喪失。
  • 諾貝爾獎幹細胞技術首次人體試驗 關注黃斑變性
    但是與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應該是可以用幹細胞技術治療的疾病。與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病因是眾所周知的,通過將幹細胞轉化為視網膜細胞的方法非常有效,而且眼睛是「免疫共溶的」,這意味著免疫細胞不會攻擊外來細胞,比如實驗室製造的視網膜細胞。然而在得到動物研究證實後的十多年來,以及視網膜細胞從胚胎幹細胞安全移植到9個病人的臨床試驗後的近八年,所有的案例都局限於實驗室環境。
  • 腫瘤患者飲食為什麼提倡高蛋白、高脂、低糖?
    攝取低糖:可減低癌細胞針對葡萄糖所生成的乳酸,乳酸的堆積,會促進癌症患者體內的發炎反應,或血管增生現象 據相關實現表明,將不同腫瘤細胞株細胞在不同葡萄糖濃度條件下培養120小時,發現:0.5mmol/L葡萄糖時多數腫瘤細胞生長抑制;沒有葡萄糖(0mmol/L)時,所有腫瘤細胞株細胞的生長均得到顯著抑制,據此,減少葡萄糖供給成為荷瘤患者的重要治療原則。
  • 突破性的幹細胞研究可以恢復黃斑患者的視力
    黃斑是視網膜內位於眼睛後部的一個小區域,其被稱為錐形光感受器,內含許多光敏的細胞。這些斑塊可以移植到黃斑病患者的視網膜,以生長和恢復黃斑功能。任何關於Stargardt disease和其他黃斑的研究都會給我帶來未來的希望,希望視力不會喪失或未來有所改善。「黃斑變性導致中心視力喪失,這是由於黃斑受損。黃斑內的錐形感光細胞對於觀察細節和閱讀是至關重要的。雖然某些形式的黃斑變性的進展可能會減緩,如果早期捕捉,一旦光感受器丟失,沒有機制能使它們回來,因此,這類情況造成的視力喪失目前是不可逆轉的。
  • 【愛眼知識】眼睛出現這3種症狀,要重視起來,可能是眼睛發出的失明...
    三大致盲性眼病——黃斑變性,在發病前期,就會出現這3種症狀:視物扭曲、視野出現空缺、眼前總有黑影出現。血管滲漏的液體會破壞黃斑,引起視物模糊的症狀,病情加重後,會逐漸發展為視物變形、視野中心範圍出現黑影等情況。 黃斑變性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有可能造成患者中心視力出現不可逆的損傷,甚至導致失明。
  • 積極對待人生從「打敗」黃斑變性開始
    三大黃斑變性的危險因素宋主任表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是老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其發病與人類學因素一旦發生了黃斑變性,患者的視功能就會逐步減退,從視物模糊到扭曲、變形,甚至出現中心黑影和暗點,看書看報看電腦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但不會引起疼痛。
  • 抗腫瘤血管生成
  • 3個對男性健康大有裨益的成分,經常補充某哥根本就沒用
    ①ω-3脂肪酸ω-3脂肪酸是已知的心臟病患者的食物補充劑,那麼它對快樂生活有什麼作用呢?其實如果有一種對心臟有益的食物或補充劑,對你的快樂生活也有好處。強健心臟是為了改善血液流動和擴張血管,男人器官有身體裡有最小的血管,更容易被堵塞,所以任何能改善血液流動的東西對它來說都是友軍。
  • 雲南治療眼底黃斑手術費用多少
    核心提示:雲南治療眼底黃斑手術費用多少?黃斑病變治療費用和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的選擇等因素有關。黃斑病變病情較輕時,費用相對低廉;黃斑病變病情較重時,治療難度較大,程序更多,費用更貴些。而且不同性質的醫院,收費標準也會存在差異。
  • 老年性黃斑變性新靶點!研究人員發現細胞與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有關
    10月25日,據外媒報導,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膠質細胞(或支持細胞)的存在,以及負責向視網膜供血的血管細胞和視錐細胞都會導致視網膜中央的黃斑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