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的幹細胞研究可以恢復黃斑患者的視力

2020-11-18 上海卡替生物技術

倫敦國王學院(King『sCollege London)的一個團隊,由瑞切爾·皮爾遜(Rachael Pearson)教授領導,正在使用小型視網膜(視網膜器官),這種視網膜是從實驗室裡的幹細胞開發出來的,用來重建正常的黃斑的貼片。黃斑是視網膜內位於眼睛後部的一個小區域,其被稱為錐形光感受器,內含許多光敏的細胞。這些斑塊可以移植到黃斑病患者的視網膜,以生長和恢復黃斑功能。


Credit: Fight for Sight

凱蒂,35歲,來自北安普敦郡,在2017年的常規眼部檢查中發現她的黃斑周圍有一些不正常的地方後,她被診斷出患有Stargardt disease。

她說:「這對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總是在我的腦海裡。我看著我的孩子們,想等他們長大了我會怎麼樣?突然被告知,但對它無能為力,因為它是無法治癒的,這對我來說,是最難的事情。任何關於Stargardt disease和其他黃斑的研究都會給我帶來未來的希望,希望視力不會喪失或未來有所改善。「

黃斑變性導致中心視力喪失,這是由於黃斑受損。黃斑內的錐形感光細胞對於觀察細節和閱讀是至關重要的。雖然某些形式的黃斑變性的進展可能會減緩,如果早期捕捉,一旦光感受器丟失,沒有機制能使它們回來,因此,這類情況造成的視力喪失目前是不可逆轉的。

在英國,與年齡有關的黃斑變性是導致永久和嚴重視力喪失的最常見原因,大約120萬人處於早期的黃斑變性階段,約70萬人則已經處於晚期。遺傳性視網膜萎縮大約在每3,000人中就有一人受到影響。

瑞切爾·皮爾森教授說:「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類黃斑形成,然後我們可以利用它來產生移植結構,用於應用於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和其他黃斑發育不良。能夠將視力回饋給失去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改善黃斑區的視力尤其重要,就像我們在這個項目中所做的那樣,因為這是我們高度視力所依賴的區域。這意味著可以閱讀,看到別人的臉,所有這些任務,我們往往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但這對患者卻是如此重要。」

研究主任Neha Issar-Brown博士說:「我們很高興為這一開拓性的研究項目提供資金。幹細胞研究在有機物的幫助下,開闢了新的、令人興奮的途徑。老年性黃斑等黃斑引起的視力丟失或退變--這種狀況可能對生活在其中的人造成毀滅性的影響,極大地阻礙了人們以後的生活中的獨立。我們從最近的重點研究報告中了解到,這些疾病的流行率正在上升。如果成功,這項研究為今後的移植研究和可能性鋪平了道路,並有可能改變無數黃斑患者的生活。「

到目前為止,瑞切爾·皮爾森教授和她的團隊已經開發出分化幹細胞的方案,並將其轉化為視網膜細胞。這個團隊現在正致力於使這些新的視網膜細胞在空間上自我組織,就像人類黃斑中所看到的那樣,然後將它們正確地定位在眼睛中,使它們能夠連接到宿主視網膜,以便它們能夠履行它們的功能。幹細胞入錐光感受器及其數據表明,利用這些光感受器可以挽救視覺功能。

相關焦點

  • 幹細胞能治癒高度近視? |黃斑變性|幹細胞|視網膜|神經元|近視|...
    幹細胞被應用於多種眼部疾病目前,幹細胞已經被應用到多種眼部疾病的治療研究中,例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嚴重性化學灼傷的眼睛視力恢復等。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經過研究,科學家已經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果。
  • 諾貝爾獎幹細胞技術首次人體試驗 關注黃斑變性
    但是與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應該是可以用幹細胞技術治療的疾病。與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病因是眾所周知的,通過將幹細胞轉化為視網膜細胞的方法非常有效,而且眼睛是「免疫共溶的」,這意味著免疫細胞不會攻擊外來細胞,比如實驗室製造的視網膜細胞。然而在得到動物研究證實後的十多年來,以及視網膜細胞從胚胎幹細胞安全移植到9個病人的臨床試驗後的近八年,所有的案例都局限於實驗室環境。
  • 幹細胞療法讓患者視力從0.05提高到0.5—新聞—科學網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5月21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先進細胞科技公司的研究人員目前正在進行一項實驗,測試利用人類胚胎幹細胞是否能安全治療常見的兩大原因導致的失明
  • 新型生物混合人工視網膜有望藉助活細胞恢復患者視力
    與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是一種可能導致晚期患者徹底失明的嚴重疾病。不過西班牙馬德裡康普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為這種暫時無法治癒的疾病研究新的治療方法。在近日發表於《神經工程期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介紹了一種生物混合人工視網膜。
  • 突破性的幹細胞療法可能會挽救更多新冠患者的生命
    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證明,一種突破性的新冠治療理念確實有效。 對於出現危及生命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重症患者,幹細胞療法可以挽救生命,加速COVID-19的康復。    研究人員表示,幹細胞遷移到肺部,可以糾正免疫和炎症反應,減少所謂的「細胞因子風暴」。
  • 全國愛眼日,幹細胞帶著治癒眼疾的希望來了!
    幹細胞成功治癒眼部疾病 幹細胞目前已經被證明可以被用來治療多種眼部疾病,成功地幫助了眼疾患者恢復了視力! 幾個月後,他接受了幹細胞治療法的試驗,UC Santa Barbara的研究者利用幹細胞誘導分化的視覺細胞來治療Douglas 的老年性黃斑變性症狀。手術後,Douglas的視力恢復地很快,逐漸可以閱讀報紙以及幹一些農活。 一名60歲的女性老年性黃斑變性患者,也接受了該試驗。
  • 美「仿生眼鏡」技術獲重大突破 有望使盲人恢復正常視力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3日報導,日前,美國科學家們在治療失明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研製出一種能夠讓失明小鼠重獲光明的高科技眼鏡。科學家們表示,失明小鼠在戴上這種帶有微型攝像機的眼鏡後,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影像,能夠分辨出嬰兒的面孔,看清公園裡的景色,甚至能視覺跟蹤移動的圖像。在未來一到兩年內,這種高科技眼鏡將會首次投入臨床試驗。
  • 胚胎幹細胞治療眼病獲重大突破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 法媒稱,迄今歷時最久的胚胎幹細胞技術研究14日宣布,18名視力衰退的患者接受胚胎幹細胞移植後,超過半數恢復了部分視力。據法新社10月14日報導,論文作者說,胚胎幹細胞「可以為需要修復或替換人體組織的各種治療提供潛在安全的新細胞來源」。這項研究標誌著胚胎幹細胞漫長的歷史翻開了新篇章。該技術是在上世紀90年代出現的,當時被譽為奇蹟療法,但後來遭遇很多問題。
  • 基因療法及幹細胞技術擔起治療失明重任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再...
    西田的研究小組計劃在病人的眼睛上放置0.05毫米厚的角膜細胞片。在動物身上進行的研究表明,這可以挽救或恢復視力。預計日本衛生部將很快做出決定。如果西田幸二和他的團隊獲得批准,他們對四名患者進行治療,然後對他們進行為期一年的監測,以檢查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第一次治療計劃在7月底之前進行。
  • 諾貝爾獎幹細胞技術首次人體試驗
    北京時間1月17日消息,用幹細胞治療糖尿病?每個人都知道這很難。帕金森病呢?同樣很困難。阿爾茲海默症可以嗎?可能也不行。但是與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應該是可以用幹細胞技術治療的疾病。
  • 今日:我國首批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啟動
    今天上午,我國正式備案的首批兩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和「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治療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式啟動。據悉,這兩個項目均經國家衛計委和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備案。
  • CCTV報導:胚胎幹細胞移植為患者「重見光明」開闢新途徑
    日前,據CCTV13《新聞直播間》報導,近日,第三軍醫大學在國際上成功開展幹細胞移植治療手術,為出血性老年性黃斑變性患者重見光明開闢了新的治療途徑出血性老年性黃斑變性又稱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是一種致盲性眼病,大多發生於45歲以上,其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目前,該疾病已成為老年人重度視力下降的首要病因,患病率高達15.5%;國際上還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只能依靠注射藥物來短期控制病情。
  • 行業研究|全球老年黃斑病變市場回顧及機會分析
    ,老年黃斑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一種慢性不可逆的眼病,多發於50歲以上的人群中。黃斑會導致處於其中的眼細胞受損,死亡從而導致視力喪失。黃斑病變可分為乾性,溼性兩種,其中乾性佔總數的85%左右。
  • 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療法使失明小鼠恢復部分視力
    在某些形式的失明中,眼睛的某些部分仍然可以工作,但對光敏感的細胞受損會破壞視力。現在,一家名為Nanoscope的公司的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療法繞過受損細胞,使完全失明的小鼠恢復一定程度的視力。不幸的是,這些光感受器在許多眼疾中都會受損,例如與年齡有關的黃斑變性和視網膜色素變性。即使電路的其他部分仍然是功能性的,這也會損害視力。因此,對於新研究,研究人員試圖繞過光感受器細胞,直接激活雙極細胞。為此,他們瞄準了一種名為MCO1的基因,該基因在感光細胞和雙極細胞中表達稱為opsins的信號蛋白。
  • 中國首批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啟動 研究水平已躋身世界前列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先導專項」辦公室4月11日是第21個世界帕金森病日暨帕金森病發現200周年。今天上午,中國正式備案的首批兩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和「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治療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式啟動。
  • 我國首批備案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啟動—新聞—科學網
    「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和「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治療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兩個項目的啟動儀式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 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宣布世界首批基於配型開展的多能幹細胞分化細胞臨床移植研究在該醫院啟動。在即將開始的臨床研究中,數百萬個由人胚胎幹細胞分化的功能細胞經過免疫配型後,將藉助手術機器人精確移植到帕金森病和黃斑變性病患者體內。在隨後長達數年的隨訪中,研究人員將系統評價該臨床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獲得預期結果後,將進一步進行多中心試驗。
  • 視物模糊變形 當心老年性黃斑變性
    在我國中老年人群中,對老年性黃斑變性的認知嚴重不足,不治療、不正規治療的情況層出不窮,甚至寄希望於偏方,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導致不可恢復的視力喪失案例屢見不鮮。 老年性黃斑變性病因複雜 師燕芸解釋說,老年性黃斑變性多發生在45歲以上,年齡越大,發病率就越高。
  • 幹細胞移植治療失明再添「新路」!
    一直以來,視網膜細胞移植被認為是諸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等眼部疾病的潛在希望療法。但問題在於,從何處獲得可用於移植的細胞? 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嘗試用人RPE幹細胞衍生的RPE(hRPESC-RPE)來治療眼部疾病。在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NHP)中的研究表明,該療法不僅穩定、安全,並且有望為視網膜異常患者帶來治癒疾病的新希望。
  • 眼損傷「元兇」竟成「幫手」,通過近紅外光刺激可恢復視力
    眼損傷「元兇」竟成「幫手」,通過近紅外光刺激可恢復視力 2020-06-12 0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用幹細胞治癒失明這是最新的科學
    2006年,Nature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幹細胞如何用於恢復盲鼠的視力。這項研究以及類似的後續研究為幹細胞治療人類失明的可能性帶來了很多興奮。快進12年,我們似乎仍然不存在 - 由於患者眼中腫瘤發展的風險,2015年在日本停止了一項值得注意的人體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