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移植治療失明再添「新路」!

2021-01-21 騰訊網

來源:生物探索

視網膜色素上皮(RPE)是存在於神經感覺視網膜下的單層上皮,在維持正常視覺傳導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據估計,全球超2億人因RPE相關疾病而失明。一直以來,視網膜細胞移植被認為是諸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等眼部疾病的潛在希望療法。但問題在於,從何處獲得可用於移植的細胞?

當地時間1月14日,《Stem Cell Reports》發布了一篇題為Surgical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RPE Stem Cell-Derived RPE Monolayers into Non-Human Primates with Immunosuppression的報告。

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嘗試用人RPE幹細胞衍生的RPE(hRPESC-RPE)來治療眼部疾病。在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NHP)中的研究表明,該療法不僅穩定、安全,並且有望為視網膜異常患者帶來治癒疾病的新希望。

https://doi.org/10.1016/j.stemcr.2020.12.007

2012年,《Cell Stem Cell》發布的一篇文章曾提出,科學家們在RPE中發現了一種成體細胞。這種細胞通常處於休眠狀態,但如果被激活就能呈現出一種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幹細胞樣狀態。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猜測,這些成體細胞有可能分化成RPE細胞,用於RPE替代療法。於是,他們首先從捐獻的成人眼睛中提取了hRPESC-RPE並進行了克隆分析,發現大約10%的細胞至少增殖一次,僅2%的細胞能夠發展為視網膜單分子層(cobblestone monolayer)。另外,RPE發展的延時視頻說明了RPE的異質性和單個細胞的存在,這些細胞最終會擴展,佔細胞培養總數的90%以上。

在NHP中hRPESC-RPE移植物的製備、移植和體內觀測圖

隨後,研究人員將製備好的移植物移植到黃斑功能異常的猴子眼部的PET支架上,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顯示,7例hRPESC-RPE移植物中有5例保留在支架上的外核層(ONL)和外界膜(ELM),並且螢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A)圖像顯示移植早期或晚期均無血管滲漏現象發生。

hRPESC-RPE移植物黃斑部植入後3個月NHP的眼底照片

移植3個月後,這些移植物仍然保持穩定並且能夠支持正常的光感應功能。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法並沒有造成在其他實驗中所見的視力障礙性視網膜瘢痕。

在先前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了包括人類胚胎幹細胞和人類誘導的多能幹細胞等多種類型的幹細胞可作為視網膜的替代來源。這項新研究則首次證明,hRPESC-RPE單層不僅穩定,而且安全性良好,能在NHP黃斑下至少維持3個月並恢復視網膜功能。這也表明,hRPESC-RPE很可能成為替代RPE的來源,成為RPE功能障礙相關的視力喪失患者的細胞替代治療手段。

如果這類療法成功了,這類細胞將成為人類RPE的無限資源。當然,由於這些細胞是從人眼中獲取的,研究人員建議建立hRPESC-RPE供體庫,以提供與個別患者相匹配的細胞,從而避免出現免疫排斥反應。

End

參考資料:

[1]https://www.cell.com/stem-cell-reports/fulltext/S2213-6711(20)30502-6#secsectitle0010

[2]https://www.fiercebiotech.com/research/eye-stem-cell-transplant-as-potential-blindness-treatment-shows-promise-monkey

相關焦點

  • 基因療法及幹細胞技術擔起治療失明重任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再...
    以往,失明患者的治療選擇僅限於電子眼植入物,笨拙、侵入性且昂貴,能在視網膜上產生相當於目前幾百像素的圖像,而正常、清晰的視覺則需要數百萬像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幹細胞技術和基因療法橫空出世,為處在黑暗中的人們帶來的新光明和新希望。千斤之託,不負眾望,幹細胞療法和基因療法在治療失明方面取得的突破讓我們一次次感到驚喜。
  • 泰國醫生成功移植新冠患者幹細胞治療地貧
    泰國頭條新聞社訊 據泰媒報導 6月23日,瑪希隆大學Ramathibodi醫院醫務團隊同Ramathibodi基金會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一個從新冠患者身上移植幹細胞診治地中海貧血症患者的成功案例。據悉,骨髓幹細胞捐獻者為感染新冠病毒的5歲男孩智奧,受捐者為從出生就身患地中海貧血的7歲姐姐京。
  • 醫保報銷新添兩類"大病" 造血幹細胞移植等可報銷
    從今年4月1日起,凡本市參保人員和本市目前100萬左右享受公費醫療的公務員,進行肝移植、肝腎聯合移植術後的抗排異治療,以及白血病、淋巴瘤等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所花費用都將被納入本市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昨天,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正式對外發布《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肝移植術後抗排異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醫療費用報銷試行辦法》。
  • 用幹細胞治癒失明這是最新的科學
    2006年,Nature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幹細胞如何用於恢復盲鼠的視力。這項研究以及類似的後續研究為幹細胞治療人類失明的可能性帶來了很多興奮。快進12年,我們似乎仍然不存在 - 由於患者眼中腫瘤發展的風險,2015年在日本停止了一項值得注意的人體臨床試驗。
  • 日本完成首例再編程幹細胞異體移植術
    患者患有滲出型老年黃斑變性,這一老年性疾病由視網膜中的黃斑區退化引起,早期症狀為視力下降,晚期則表現為視野中心出現暗點、視物模糊,嚴重者會失明。為了降低免疫排異反應風險,研究小組從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庫中選擇了與患者免疫類型相同供體的iPS細胞,培養後得到用於移植的視網膜細胞。研究小組還將密切注意患者的排異反應情況。
  • Neurology:臨床試驗表明造血幹細胞移植可逆轉視神經脊髓炎
    2019年10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臨床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北大學費恩柏格醫學院和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報導造血幹細胞移植可逆轉一種使人衰弱的神經系統疾病,這種稱為視神經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的疾病導致一半的患者在確診後5年內失明和失去行走的能力。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前景廣闊!
    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幹細胞被用於身體各種組織中的種子細胞,在再生修復中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在過去的30年中,隨著幹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使用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已成為臨床研究的方向。幹細胞移植為脊髓損傷提供了一種新的臨床幹預辦法。傳統方法幹預脊髓損傷效果不盡人意脊髓損傷(SCI)是一種具有很高致殘率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最新研究進展
    近年來,隨著幹細胞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再生醫學的核心,幹細胞幹預有望成為繼藥物幹預和手術幹預之後的另一種有效的疾病幹預方法,為未來醫學發展提供新的方向。幹細胞移植為肝硬化的幹預帶來了新希望幹細胞是具有橫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幹細胞。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在特定的培養條件下,它們可用於肝細胞的分化。研究發現,幹細胞再生在急慢性肝損傷和修復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 胚胎幹細胞治療眼病獲重大突破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 法媒稱,迄今歷時最久的胚胎幹細胞技術研究14日宣布,18名視力衰退的患者接受胚胎幹細胞移植後,超過半數恢復了部分視力。據法新社10月14日報導,論文作者說,胚胎幹細胞「可以為需要修復或替換人體組織的各種治療提供潛在安全的新細胞來源」。這項研究標誌著胚胎幹細胞漫長的歷史翻開了新篇章。該技術是在上世紀90年代出現的,當時被譽為奇蹟療法,但後來遭遇很多問題。
  • 失明58年重見光明 博鰲樂城人工角膜移植術再創紀錄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6日消息(記者 蘇桂除)「醫生都說沒法治,我本來已經絕望了……」9月4日,來自浙江寧波的胡先生,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內的博鰲超級醫院成功接受了波士頓Ⅱ型人工角膜移植,讓失明了58年的他重見光明。此舉也是博鰲樂城成功治癒的失明時間最長的患者,打破了此前治癒失明30年患者的紀錄。
  • 海南實施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記者從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兒科海南分院、海南省兒童醫院)了解到,她是我省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患兒,這也意味著該院的兒童血液腫瘤性疾病多學科診療模式取得新突破,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的病房裡,記者見到了小雪,她正在安靜的看著動畫片,狀態恢復得不錯。
  •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獲成功
    樂樂於上海順利接受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樂樂自出生後6個月便開始出現面部皮膚出疹,並反覆增多、蔓延至雙手臂;3歲,開始頻繁出現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7歲,做了兩次舌下腺囊腫切除術;8歲,開始反覆出現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治療。多年來,堅強的樂樂和家人一直在與病魔鬥爭著,卻一直未能查出病因。直到2017年12月,樂樂經基因檢測確診為高IgE症候群。
  • 關於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誤區 不是所有的治療都需要動刀子
    幹細胞是指一種沒有充分分化、尚未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為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細胞的潛在功能,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將幹細胞通過靜脈、腰穿等介入方法,將適和配型的幹細胞輸入到病人體內,能治療多種疾病,如腦癱、脊髓損傷、白血病等神經系統、免自身免疫等系統疾病。
  • 烏克蘭幹細胞治療中心可治療疾病簡介
    據觀察,胚胎幹細胞治療後3-5個月內,所有患者的血壓都呈逐步降低的態勢,並且服用降壓藥物的藥量減少一半。隨著時間推移,85%的患者已無需進行長時間的降壓治療。 患者能明顯感受到治療的效果,比如頭痛消失、動脈壓的穩定和正常化、睡眠質量提高、腦力提高(不管男性或女性)、性能力提高、精力充沛,等等。
  • 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完成
    經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中國幹細胞集團的共同努力,樂樂順利完成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樂樂是在兒科醫院移植的第100例罕見病患兒,這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9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樂樂卻已經是一名懂事的「資深」患者。
  • 解放軍第302醫院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碩果纍纍
    12月9日,解放軍第302醫院成功完成的一例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患者,病情已明顯好轉。
  • 幹細胞能治癒高度近視? |黃斑變性|幹細胞|視網膜|神經元|近視|...
    2018年就報導了幹細胞療法成功讓2例幾近失明的眼睛恢復視力。這是英國穆爾菲爾德眼科醫院開展的I期臨床試驗,2名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植入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後,原本幾近失明的眼睛恢復了視力,能夠視物、閱讀。
  • 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 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癌症(圖)
    該院血液科的醫護人員正在操作機器將「生命種子」從林老伯的血液中分離出來,再注入他體內,用於治療他的惡性淋巴腫瘤。這是我省首批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手術的其中一位患者正在接受治療的場景。正在接受治療的林老伯  頻繁化療老伯不堪折磨  「超過50歲就不能做幹細胞移植手術了。」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腦出血後神經功能障礙最新研究進展
    常規的神經保護和促進神經元再生的治療效果欠佳,其主要原因是神經元再生極為困難。幹細胞移植成為有效幹預腦出血的新選擇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組織幹細胞,近年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它們源自中胚層,可誘導成骨細胞,軟骨細胞,成肌細胞,肌細胞,脂肪細胞和中胚層細胞(例如基質細胞)分化。
  • 專家觀點:幹細胞移植可作為侵襲性MS的一線治療?
    在2018年歐洲多發性硬化治療和研究委員會(ECTRIMS)大會上,公布的關於多發性硬化(MS)患者中使用自體幹細胞移植的數據,很令人鼓舞。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移植後患者顯示出疾病高度的活動性。所有患者在同一年都接受了幹細胞移植。診斷和治療的平均間隔為5個月。在這期間,他們經歷了頻繁的復發,復發後不完全恢復,並有多個釓增強病變。此外,多數患者還累及到腦幹、小腦和脊柱。這些患者在幹細胞移植前沒有接受任何其他改善疾病的治療方法。由於所患疾病具有較強的侵襲性,因此他們採用幹細胞移植作為侵襲性MS患者的一線治療。隨訪約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