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 法媒稱,迄今歷時最久的胚胎幹細胞技術研究14日宣布,18名視力衰退的患者接受胚胎幹細胞移植後,超過半數恢復了部分視力。
據法新社10月14日報導,論文作者說,胚胎幹細胞「可以為需要修復或替換人體組織的各種治療提供潛在安全的新細胞來源」。
這項研究標誌著胚胎幹細胞漫長的歷史翻開了新篇章。該技術是在上世紀90年代出現的,當時被譽為奇蹟療法,但後來遭遇很多問題。
這篇發表在《柳葉刀》上的論文對美國18名接受幹細胞治療的患者展開了研究,這些患者患有兩種視網膜退行性疾病。
其中9名患者患有斯塔加特黃斑營養不良症,黃斑營養不良是青少年致盲的主要原因;9人患有萎縮性老年黃斑變性,這種疾病主要出現在中老年人當中。
這兩種疾病目前都沒有正規的治療方法,隨著視網膜的感光細胞逐漸凋亡,患者最終完全失明。
研究人員從三種劑量的早期胚胎幹細胞中選出一種注入患者體內,三種劑量分別是5萬、10萬和15萬個細胞。
這些細胞被移植到受損最嚴重的那隻眼球的視網膜下方。然後研究人員對患者進行跟蹤觀察,最長達37個月,平均觀察時間為22個月。
根據患者閱讀平板上字母的能力來評估,18隻接受治療的眼球中,有10隻視力明顯好轉。其中8名患者在接受移植後的頭一年中能夠多讀出15個字母。另有7名患者接受治療的眼球視力保持穩定或有所好轉。
不過有一名患者的視力下降,讀出的字母數量減少了10多個,但論文沒有說清楚,這是否是隨著疾病惡化而產生的意料之中的退化。
研究人員說,沒有接受治療的眼球未出現任何好轉跡象,這表明移植有明顯的療效。移植也沒有出現任何副作用和排異跡象。
這是第一項對胚胎幹細胞進行長時間驗證的研究。
胚胎幹細胞具有非凡的萬能性,可以分化成人體的任何組織。這給人們帶來希望,即用它們替換因疾病、事故和戰爭而受到損傷的組織。
但是,科研人員必須面對兩個重大障礙。一個障礙是捐獻的幹細胞引起免疫反應,可能遭到人體的排斥或者引發癌症。眼球被視為最具移植前景的部位,因為它位於血-眼屏障內,這裡的免疫反應不強。另一個是倫理障礙,有些人認為一個胚胎就是一條生命。
這項研究是由位於麻薩諸塞州的細胞高科技公司首席科研官羅伯特·蘭扎領導的。
在《柳葉刀》刊載的評語中,北卡羅來納州韋克福裡斯特醫學院再生醫學專家安東尼·阿塔拉稱讚說,這是一項「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