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報導:胚胎幹細胞移植為患者「重見光明」開闢新途徑

2020-11-30 生物谷

日前,據CCTV13《新聞直播間》報導,近日,第三軍醫大學在國際上成功開展幹細胞移植治療手術,為出血性老年性黃斑變性患者重見光明開闢了新的治療途徑。

出血性老年性黃斑變性又稱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是一種致盲性眼病,大多發生於45歲以上,其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目前,該疾病已成為老年人重度視力下降的首要病因,患病率高達15.5%;國際上還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只能依靠注射藥物來短期控制病情。

據統計,我國大約有700萬盲人,最常見的致盲性眼病包括白內障、角膜病、青光眼和視網膜變性疾病(如老年性黃斑變性、視網膜色素變性),其中視網膜變性疾病佔了1/3以上。

第三軍醫大學陰正勤教授主持的國家 973項目正是針對這樣的致盲性眼病創新採用胚胎幹細胞移植技術進行治療。該治療方法首先去除出血病灶,再把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移植到病灶處。陰正勤教授說:「患者近一個月的恢復情況很好,視力能夠達到0.15,遮擋感也消除了。」

據了解,胚胎幹細胞作為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潛能的細胞被醫學界稱為「萬能細胞」。目前,陰正勤教授團隊和中國科學院合作,通過幹細胞療法已經成功為8名患者實施了手術。陰正勤教授說:「將實驗室的理論研究帶到臨床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我們利用幹細胞的再生能力可以分化為所有的眼治療細胞,為這類疾病的治療打開了新的窗口。」

相關國際進展

去年9月12日,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的研究小組宣布,他們利用能發育成多種細胞的iPS細胞製成視網膜細胞,並於當日移植到一名滲出型老年黃斑變性女患者的右眼中。這是世界首例利用iPS細胞完成的移植手術。患者於同年9月18日下午出院;據醫院介紹,患者沒有併發症等問題,情況良好。患者將繼續到醫院接受診療,手術團隊將用約一年時間評估移植細胞的安全性與效果。

相關會議

2015(第七屆)幹細胞技術與臨床轉化論壇

以幹細胞治療為核心的再生醫學,有可能成為繼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後的另一種疾病治療途徑,從而將會成為新醫學革命的核心治療手段之一。本次論壇主要議題涵蓋:(1)幹細胞政策及標準規範;(2)幹細胞轉化醫學研究;(3)再生醫學與組織工程;(4)疾病iPS與直接轉分化;(5)腫瘤幹細胞的研究等。

時間:2015.11.5-2015.11.6

地點:中國.上海君衡城市酒店

會議詳情:http://www.bioon.com/z/2015stemcell/Index.shtml

相關焦點

  • 胚胎幹細胞移植技術為帕金森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前瞻:胚胎幹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 研究學者發現胚胎幹細胞能夠存活並分化為DN,進而改善PD症狀,目前,用於PD治療的幹細胞來源多樣,不同類型的幹細胞在治療
  • 把皮膚細胞改造成感光細胞,這種新技術有望讓盲人重見光明
    《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一種新技術——把皮膚細胞直接改造成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將這種改造後的細胞移植到小鼠眼睛中,讓失明小鼠得以重見光明。我們特別邀請知名科普作者張田勘就相關問題向讀者作解讀。問:有很大一類失明是由視網膜病變造成的,其中的原理是什麼?
  • 日本成功為6天大新生兒進行肝胚胎幹細胞移植 情況穩定已...
    日本成功為6天大新生兒進行肝胚胎幹細胞移植 情況穩定已出院  Evelyn Zhang • 2020-05-22 09:03:10 來源:前瞻網
  • 史偉雲:讓角膜病患者重見光明—新聞—科學網
    每逢坐診的日子,他更是一分鐘也不願讓患者們多等——史偉雲的患者大多並非本地人,尤其是角膜病患者,約有70%以上來自山東省外。他們當中,不少人已經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醫院,最後在那些醫生的推薦下來找史偉雲,帶著困擾多年的疑難病症,也揣著「醫」到病除、重見光明的希望。
  • 全球首例,胚胎幹細胞誘導肝臟細胞移植成功
    撰文:小明月來源:幹細胞者說近日,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傳來好消息,他們將人體胚胎幹細胞(ESCs)誘導成肝臟細胞,並成功移植給了患有重度肝臟病的幼兒。目前患兒的移植很成功,病情穩定。
  • 扭轉心梗患者命運,幹細胞移植治療減少梗死面積和死亡率
    《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在線發表的南京鼓樓醫院王東進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戴建武再生醫學團隊的研究論文表明,在幹細胞移植過程中,以膠原水凝膠作為載體是安全、可行的。膠原材料聯合幹細胞移植在一年後可顯著減小患者心臟梗死體積,對於術前病情較重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尤為明顯。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最新研究
    肝臟移植是幹預終期肝硬化的有效手段,但由於肝臟來源不足,手術風險高,免疫排斥反應需要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無法滿足終期肝硬化患者的幹預需求。幹細胞移植為幹預肝硬化帶來新途徑由於幹細胞具有強大的分化潛能、自我更新能力、免疫調節和靶向幹預功能,可作為理想的種子細胞用於修復衰老和病變引起的組織、器官損害。幹細胞移植為有效幹預終期肝硬化提供了一個新方向。
  • Nature:重編程細胞同源移植也會發生排斥反應
    一直以來,大多數科學家們都認為來自於個人自身組織的重編程細胞能夠被安全地移植到同一個體體內並能避免排斥反應。這一研究結果或將對再生醫學領域造成巨大的震動。在這篇文章中,徐洋的研究團隊將小鼠的胚胎幹細胞和小鼠iPS細胞移植到了提供起源細胞的小鼠體內。研究人員發現移植的胚胎幹細胞在小鼠體內形成了畸胎瘤。然而相比之下,由於受到宿主免疫系統的免疫攻擊或免疫排斥,大部分的iPS細胞未能在小鼠體內形成畸胎瘤。「科學家們原本期望能將來源患者自身的iPS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這一研究論文的結果表明一切可能並非如此。」
  • 55歲的他捐獻角膜讓兩患者重見光明
    14日,當得知父親趙鐵軍去世後捐獻的角膜,已成功幫助兩名眼角膜穿孔患者完成移植手術,她和家人悲痛之餘感到十分欣慰。今年55歲的趙鐵軍,生前就職於武鋼中冶技術公司,1998年5月入黨,在職期間曾獲得「優秀共產黨員」「2001年度紅旗班組」等榮譽稱號。他患有心臟病還有10年高血壓病史,去年9月,因貧血、肌無力,趙鐵軍緊急入院治療,此後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 天津航空開闢人體器官運輸綠色通道 空地接力只為讓患者重見光明
    天航新疆分公司立刻協調博樂機場地面保障單位、烏魯木齊機場地面保障單位、機場防疫部門、空管單位,啟動應急機制、開闢綠色通道。由10月30日GS7506航班順利保障紅十字工作人員及眼角膜返回烏魯木齊,通過空地聯動,航班提前22分鐘落地,完成了讓患者重見光明的快速接力。
  • 胚胎幹細胞美容 陷阱
    這就是被國內一些美容機構吹得神乎其神的胚胎幹細胞美容。而筆者經過調查發現,這種動輒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美容特效產品只不過是美容業的又一個騙局而已。    利用高科技概念設下的陷阱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士開始尋求一種能夠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煥發青春活力的產品,一些商家正是抓住了這一心理,將胚胎幹細胞這一概念從大洋彼岸引入到中國的醫療美容行業。很多美容機構聲稱幹細胞移植技術能達到除皺、祛疤等效果,並大造聲勢。
  • 基因圖譜可為MDS患者進行幹細胞移植
    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出版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報告當考慮到患者年齡和其他因素時,患者血細胞的基因圖譜能預測患者對幹細胞移植的反應,並且幫助醫生選擇最有效的移植前聯合療法。研究結果基於1514名MDS患者的血液樣本分析,其中患者年齡分布從6個月齡到70歲以上不等,該項研究是與血液骨髓移植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合作進行研究的。
  • 全球首例使用他人的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移植手術完成
    醫學界首次成功將來自捐贈者的iPS細胞轉化為視網膜細胞,並移植到患者體內。Thomas Deerinck, NCMIR/SPL業界希望這場手術能為iPS細胞技術的廣泛應用鋪平道路。這項技術提供了胚胎幹細胞所具備的多潛能性,但不需應對後者面臨的倫理爭議。取自不同背景捐贈者的iPS細胞庫能讓幹細胞移植操作更為便捷,同時還能削減成本。
  • 世界首例人胚胎幹細胞分化功能細胞治療半月板損傷
    2019年1月9日,世界首例人胚胎幹細胞分化功能細胞治療半月板損傷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目前,臨床上對於半月板損傷的治療主要有兩種方法:急性期主要為長腿石膏託固定,慢性期主要為膝關節鏡下手術和半月板切除。因為半月板的血供不足等因素,半月板的自我修復能力較差,從而影響手術療效。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近年來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
  • 新細胞誘導法無需幹細胞移植
    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新方法,無需幹細胞移植,可將患者腸道內的細胞誘導生成胰島素分泌細胞。
  • iPS細胞療法要讓患者站起來
    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左為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iPS細胞技術可將皮膚成纖維、外周血或者尿液細胞等體細胞誘導為多能幹細胞,且具有無限增殖特性。如果用於醫療,從理論上講,iPS細胞可以治癒絕大多數疾病。凡是不好的組織都可先去除後,注入iPS細胞來促進正常組織再生長。
  • 劉伯寧:評全球首個胚胎幹細胞藥物
    備受爭議的「胚胎幹細胞」 胚胎幹細胞具備分化成人體200多種細胞的「全能性」。已有研究報導,胚胎幹細胞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分化為心肌細胞、胰島細胞、血管內皮細胞、肝細胞等特異功能細胞。而且,胚胎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增殖能力,它可以藉助小鼠細胞飼養層連續培養數月。
  • Stem Cells:樂衛東等研究胚胎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成瘤性獲突破
    年11月30日,幹細胞權威雜誌Stem Cells在線發表了一篇論文表明,樂衛東等研究胚胎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成瘤性獲突破。胚胎幹細胞具有體外培養無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無論在體外還是體內環境,胚胎幹細胞都能被誘導分化為幾乎所有的細胞類型。因此,胚胎幹細胞是細胞移植治療中非常重要的細胞來源。但是,胚胎幹細胞治療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即成瘤風險,移植細胞中存在的未分化的胚胎幹細胞會在被移植體內成瘤。因此除去移植細胞中存在的未分化的胚胎幹細胞是國內外胚胎幹細胞治療研究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 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即將上市:讓部分患者重見光明
    原標題: 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即將上市:讓部分患者重見光明  圖說:我國自主研發的人工角膜產品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11月7日,張先生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接受了上海首例行領扣型人工角膜植入術,重見光明。手術由該院徐建江教授領銜,聯合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共同完成。  「本次手術所植入的這款領扣型人工角膜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根據東亞人種眼球較小及相關解剖特徵設計的,手術植入時與患者術眼的契合度很高。這也預示著重度角膜盲患者將迎來重見曙光的希望,填補了國內人工角膜研究的空白。」
  • 一針幹細胞能治心臟病?兩個中國人試了試
    誘導「重生」一般來講,幹細胞療法是將體外培育的健康幹細胞通過注射等方式植入患者體內,從而達到修復、替換受損細胞及組織的目的。理想很豐滿,但二十多年過去了,幹細胞療法的進展並不順利。以心臟病治療領域為例,幹細胞療法研究在此前數年間曾一度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