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往高處流:是什麼「魔力」讓液體克服重力?

2020-12-02 光明網

圖片來源:搜狐網

導讀

眾所周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是年少而對世界充滿好奇的我們,是否在仲夏的某個夜晚,面對著滿天星空,想過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水往高處流呢?仿生領域的研究使得曾經的好奇不再是夢。研究表明沙漠甲蟲、荷葉、潤溼蛛絲等包含可以定向運輸水的生物原型數不勝數。研究最廣泛的生物原型莫過於豬籠草,經過科學家對豬籠草捕蟲功能的系列探究,發現了豬籠草內部的水滴逆向搬運機理,使得水往高處流不再是夢。這些特異功能通常歸功於其納微尺度上的分級結構,運輸過程中的驅動力主要是表面能梯度和拉普拉斯壓力梯度。

本文總字數3968,閱讀約13分鐘。

作者簡介

強振峰,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20級博士生,導師為王雪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氣體傳感器系統研究。

1

豬籠草宏觀結構解析

豬籠草屬於熱帶食蟲植物。其擁有一個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籠,捕蟲籠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籠口上具有蓋子,因其形狀像豬籠而得名。如圖1所示,翼狀豬籠草葉籠主要由籠蓋、唇部、蠟質區和消化區四個部分構成。籠蓋覆蓋在籠口的上方,主要可防止雨水進入籠中,避免雨水進入降低籠中消化液的酸性。唇部由大量的徑向脊規則的排列組成,由內向外蜿蜒伸出,包裹在籠口上,其紅色的顏色特徵以及分泌的蜜液能吸引昆蟲,而其儲存液體的溝槽所形成的超潤滑結構能滑落昆蟲。蠟質區表面覆蓋了一層白色的蠟質,具有滯留昆蟲防止其逃離葉籠的功能。

圖1 豬籠草形貌圖

2

逆向運輸原理的研究及揭秘

豬籠草唇部的表面形態研究一直吸引著國內外學者的目光,如圖2所示,英國劍橋大學U.Bauer對豬籠草唇部捕蟲機理進行了分析,發現其唇部表面分布高度規則的微觀結構,該結構由雙級徑向脊構成,第一級徑向脊高度、跨度和形狀有較大差異,而第二級徑向脊由整齊的表皮細胞組成,分布比較均勻。進而產生了豬籠草唇部親水特性,研究表明這兩級徑向脊增大了表面粗糙度,利用微觀形貌和毛細作用力能使液體完全潤溼表面。在潮溼環境下,豬籠草唇部始終被一層薄水膜所覆蓋。

圖2 豬籠草唇部表面微觀形貌

(a)豬籠草葉籠;(b)蝴蝶吸取唇部的蜜液;(c)內邊緣齒狀凸起;

(d-e)雙級徑向脊結構;( f-h )唇部截面圖;(g)消化區的消化腺;

(i)蠟質區蠟質層表面

對豬籠草內部水滴定向搬運研究做出主要貢獻的當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陳華偉課題組,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頂級期刊《Nature》。文章報導了豬籠草唇部能單方向地搬運水滴,使水滴從葉籠內側搬運到外側。在搬運過程中,豬籠草捕蟲籠唇部的液體能克服地心引力,沿著單一方向從低處往高處快速流動。現已成功揭露水分定向連續運輸原理,並構建了定向運輸模型。

研究團隊的仿生對象是菲律賓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翼狀豬籠草(Nepenthes alata,又稱為紅豬籠草)。該豬籠草長度為10-15釐米,籠口邊緣具有稱為「唇部」(peristome)的拱形環狀組織,從內緣至外緣的寬度約1-2公分,看似光滑的唇部表面其實有多級稜槽結構。通過掃描電鏡發現,一級溝槽的寬度大約461.72士49.93μm,第二級溝槽寬度約為第一級結構的十分之一,在每條二級溝槽中連續分布鴨嘴狀楔形孔陣列結構,且有著弧形外輪廓。楔形盲孔的開放角從90°下降到大約28°,開放角的變化,形成了結構梯度,使得毛細作用力發生變化,使得水滴逆向運輸。因此,豬籠草唇部的液膜連續搬運機制是由其楔形盲孔實現的。

通過深入探討豬籠草唇部的微觀結構特徵和液體移動機制。研究表明聚集在口緣區內邊緣的水滴在幾秒鐘內即可移動到外部邊緣,而外部邊緣的小水滴不能向內部移動。如圖3所示,研究團隊利用原位顯微觀測設備(原為觀測設備指的是在性能測試實驗開展的同時,結合系統設備集成的掃描電鏡等設備,實現實驗過程中對豬籠草形貌變化的實時觀測)發現水的運輸被限制在單個大通道內,大通道垂直於口緣區邊緣分布,而水的橫向流動不超過原本沉積區的寬度。水在擴散過程中會固定在微腔內側端的尖銳邊緣,形成水針(water pinning),造成負壓鎖住液體,並防止水從唇部外緣向內緣運送。因此水會先沿著微腔的楔形角擴散,利用毛細現象(即液體在細管狀物體內側,因內聚力與附著力的差異,會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使水面不斷升高,然後把空氣排除、並充滿微腔,最後留在微腔前方。而且一個微腔還沒有完全填滿水時,就會開始填充重疊的相鄰微腔,透過不斷重覆灌滿有梯度差的微腔,將水一級一級往上搬運,就能在完全不耗費能量的情況下,實現水滴從內緣到外緣的連續定向運輸。並且楔形角越小,單向搬運的速度就越快。

圖3 基於原位觀察的豬籠草唇部表面的水滴定向運輸原理

3

逆向運輸模型構建

在豬籠草捕蟲唇部表面的微結構和液體運輸機制的基礎上,為了深入分析水滴定向運輸機理,研究團隊開展了數學分析並建立理論模型,以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簡稱PDMS)為基材,成功製造出仿生人造豬籠草唇部表面薄膜。測試發現僅親水性的PDMS表面才能實現液體定向運輸功能,且水滴在親水性表面的接觸角臨界值要小於65°(以往認為疏水性和親水性間的臨界值為90°)。而人薄膜表面的親水性越高,水的傳輸速度越快,最快速度可達每秒78±12毫米,且性能越持久,呈現出無動力就能定向連續運輸水分由低處往高處流的現象。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利用仿生設計製造方法,提取出豬籠草表面的典型特徵結構,即弧形外輪廓和楔形孔,創新性地將斜坡曝光與二次曝光光刻技術相結合,模擬豬籠草口緣區表面結構進行了壓印成形,成功複製了豬籠草口緣區的工作機制。成功設計並造出了液體單方向鋪展搬運仿生表面,完善了單方向鋪展搬運表面技術體系[63]。

平面上液體Young接觸角θ和角落張角α滿足下式,液體就可以無界生長。

此時,毛細管生長高度可由下式給出:

式中,γ為表面張力;ρ為液體密度;θ為水的接觸角;g為重力常數。

自然界中往往不是簡單的毛細生長(張角恆定不變),而是更加有彈性(張角是變化的)。豬籠草究竟是通過建造口緣區的特殊梯度來產生梯度。具體來說:某一微腔的張角α1比他上面的微腔的張角α2大。對於這種情況,當α1>α2時,假設兩者之差無窮小,其毛細管生長高度可由下式給出:

該式中,令α1=α2,可得,即恆定張角時的毛細生長高度;當α1>α2時,大於恆定張角時的毛細生長高度;當α1<α2時,小於恆定張角時的毛細生長高度。

研究團隊設計了簡單的實驗來驗證毛細生長高度的增加和減少。結果表明,豎直角頂端放置水平角時,水沿著豎直梯度上升,然後填充頂部水平角。該效應使系統中升高的水體積增加了40%,並且延長水的滯留時間到兩倍。在口緣區,頭部閉合的對稱微腔結構,該效應致使比普通毛細管上升更大高度。

4

前沿應用

由本研究理論計算模型,以及相關科技和材料科學的進步,未來還可因應不同需求調整仿生人造薄膜表面的材質和結構,擴大應用層面。事實上,在此之前,哈佛大學已在《Nature》上發表了論文關於「模仿豬籠草的仿生超滑表面」,但相關研究僅停留在口沿具有液膜表現超滑的結果仿生上。而這次的發現則深入到豬籠草口沿微納結構如何影響液膜的形成。

目前,已經研發出能使液體無動力單向流動的仿生豬籠草人造薄膜,可不費力地讓水倒流,經測試這款具親水性表面薄膜的液體運輸速度6秒鐘可倒流上升約3釐米,這種無功耗的微量輸運未來可在乾旱或沙漠地區不耗能地汲取地下水、建構農業遠程運輸灌溉系統、運送水、油或其他流體,有效節約動力及能源;在醫療方面可製造點滴注射非動力遞送微藥物裝置,避免易因地心引力阻塞藥液傳輸的現況,或作為手術刀表面以防止軟組織沾黏,提高手術精準度及節省手術時間;也能應用於機械自潤滑及抗磨損、微機電系統、飛行器表面防冰等各方面。

吉林大學研究人員利用接觸角測量儀測量了其表面潤溼性能。並基於Cassie-Baxte模型,建立了豬籠草蠟質區接觸角關於微納結構參數的數學模型。此外,通過模板成形表面的摩擦試驗揭示了豬籠草表面的減摩機理,並通過螞蟻滑落試驗闡釋了豬籠草表面抗粘附規律。最後基於上述研究結果,利用雷射仿生耦合技術、陽極氧化和等離子處理製備了仿生減摩功能表面,並通過摩擦磨損試驗研究了仿生表面在不同潤滑介質下的摩擦學特性。利用雷射仿生耦合技術在4_5#鋼表面製備了七種不同間距的仿蠟質區微結構表面,隨後通過陽極氧化和等離子處理技術進行化學修飾和二級納米級結構的構建製備了具有超疏水和超親水特性的仿生表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張鵬飛深入開展以豬籠草超潤滑表面為手段來解決載能微創器械表面黏著問題的研究。通過以微創器械普遍使用的不鏽鋼為基地,首次製備了具有優異耐高溫特性的超溼滑表面。

2015年廣東工業機器人及相關智能裝備產值已超500億元,未來三年,將建成3-5個各具特色的機器人產業基地。減速器佔工業機器人成本38%,中/重負荷機器人製造上,RV減速機市場90%以上依賴進口。現已將基於豬籠草內部水滴定向運輸原理的仿生微結構設計應用到RV減速器和塗步錕,成功的延長了上述關鍵國產儀器和部件的使用壽命,增強了我國工業裝備和高精尖技術的突破與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

圖4 基於水滴逆向運輸的原理應用

(RV減速器和塗步錕)

5

未來展望

利用這些原則來製造人工系統,可用在農業滴灌、無外力的微藥物運輸等領域。現在運輸水,一般都要把水先抽到高處,然後利用重力往下走。而通過設計製造仿口緣區的結構,就可以從低處往高走。江雷院士指出,「仿生研究的最終目的在於應用。豬籠草口緣區輸運的是水,人類若想應用這種生物功能,需要運送的除了水,還可能是油,或其他液體物質的輸送」。可以相信,基於豬籠草內部液滴定向運輸原理的工程應用將會在製造、農業等國民生活重大領域綻放光彩。

參考文獻

[1] Huawei Chen, pengfei Zhang, liwen Zhang, Hongliang liu, Ying Jiang, Deyuan Zhang, Zhiwu Han & lei Jiang. Continuous directional water transport on the peristome surface of Nepenthes alata. Nature. (2016). 532: 85-89.

[2] Emily Roediger. New approach to super slippery packaging aims to cut down on food waste. https://phys.org/news/2018-08-approach-super-slippery-packaging-aims.html.

[3] 黃鉅斌. 食肉植物豬籠草的減摩機理研究及仿生製備. 2018.

[4] Bauer U, Bohn H F, Federle W. Harmless nectar source or deadly trap: Nepenthes pitchers

are activated by rain, condensation and nectar.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8 275(1632): 259-265.

[5] Gorb E V, Gorb S 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functional surfaces in pitchers of the carnivorous plant Nepenthes alata Blanco (Nepenthaceae)[J]. Plant Biology. 2006, 8(06): 841-848.

[6] Wong T S, Kang S H, Tang S K Y, et al. Bioinspired self-repairing slippery surfaces with pressure-stable omniphobicity[J]. Nature, 2011,477(7365 ): 443.

[7] https://dp.pconline.com.cn/dphoto/list_3391296.html

文稿|強振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中科院高能所

相關焦點

  • 水能往高處流:是什麼「魔力」讓液體克服重力?
  • 違背重力留謎團 "神奇小屋"水總是往高處流(圖)
    違背重力留謎團 "神奇小屋"水總是往高處流(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7日 07:02 來源: 神奇小屋即將作別世人「神奇小屋」水總是往高處流  現代快報訊 幾十年來,美國威斯康星州的「神奇小屋」吸引了無數慕名而來的遊客
  • 中國竟有條從低往高處流的河!
    都說人往高處走,而水往低處流,這是科學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的,這是常識,然而,有一條河流卻是從地處往高處流,真的很神奇。中國的河流基本上都是從西往東流向大海,有一條額爾齊斯河是因為地勢原因東南高,西北低而從東南流向西北注入北冰洋,這也不足為奇,神奇的就是水能從低往高處流的。
  • 這幾個地方的水竟然會往高處流,看似違背了重力,究竟怎麼回事?
    我是溜達君,今天我們來聊聊世界上少數幾個「水往高處流」的景象,眾所周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更何況還有萬有引力和重力的存在,水怎麼可能會往高處流呢?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來看智利的一個瀑布——拉加瀑布,它是智利比奧大區的著名大瀑布,被譽為是智利最壯觀的瀑布,位於智利的中南部,水體呈翠綠色,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來此欣賞瀑布的奇、異、美。
  • 「麥函雲課」水往高處流?看水如何克服地心引力!
    中國有一個流傳的諺語,叫做「水往低處流」。想想看,確實是這樣,不管是瀑布的水、水龍頭的水、還是下雨的水,總是會從高的地方落到低的地方。但是今天實驗的主角是一杯不聽話的水,它想要克服地球引力,給我們展示「水往高處流」。一起來看看吧!原理與知識講解空氣是由許許多多不同的氣體組合而成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種叫做「氧氣」。
  • 人往高處走,那水往高處流是什麼鬼?這個「地方」很神奇
    你想目睹一下「車往坡上溜、水往高處流」的奇異景觀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媒體上曝出一則驚人消息;「瀋陽郊區約30公裡處發現了一個怪坡。上坡能自動滑行到坡頂,下坡反而需要克服大於平地的阻力。」這一信息一經發布,便引起了民眾的廣泛關注。
  • 一種不遵循物理規則的奇怪流體,它偏偏要從低處往高處流!
    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誠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界的水當然是從高處流向低處的。可是,科學家們發現有的液體,偏偏不遵守這個原理,它會沿著容器壁,從低處往高處流。這就是神奇的超流特性。所謂超流特性,就是有的液體在超低溫狀態下表現出的一些奇特的現象。
  • 不用電和油,水往高處流!這個發明能解山區缺水問題
    它不用電、不用油,利用0.5米以上的水流落差,就能讓水「往高處流」。視頻裡展示了老外研製的一個提水裝置模型,能利用微小的水流落差,把水輸送到高處。「乍一看,它像永動機之類的偽科學裝置,但其實是遵循能量守恆定律的。」陸明偉解釋道,「簡單地說,它是把大量的水、較小的落差轉換為少量的水、較高的揚程。」 在復旦大學攻讀計算機碩士時,陸明偉走上了創業之路。那時,他沒有選擇自然能提水裝置,而是本專業項目,並申請到了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的資助。
  • 水往高處流!我們尿尿時害怕的「回流」,原來真有可能發生
    而且在大氣中的任何東西,例如水流形成的瀑布,還有我們往杯子裡倒水的時候,尿尿的時候,水都會在大氣中往低處流。,導致水流以很高的速度往下衝,試想一下有什麼髒東西能回流上來?在現實生活中還真的有人發現了水往高處流這種違反直覺的事情,看下圖:水缸的水往下倒,按以往的經驗來說
  • 不可思議,這些地方的水竟然往高處流?
    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是大自然中居然存在一些地方,這裡的水竟然是往高處流的,大家肯定會驚呼怎麼可能,所以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這些神奇的地方。一、瀋陽「怪坡」瀋陽「怪坡」位於瀋陽市新城子區境內的帽山西麓,是一條長約80米左右的山坡。
  • 全球重力失效的3個地方,水往高處流,丟球向上滾!
    相信大家都知道牛頓,重力就是由他發現的,可以說地球上處處存在著重力。但是卻有這麼幾個地方十分神奇,根本不會受到重力的影響。第一個就是倒流的瀑布,平常瀑布的水流都是傾瀉而下,這個獨特的自然現象存在於智利。
  • 挑戰地球引力:看起來似乎可以克服重力的5件事物
    例如,在某些地方,你會看到水往高處流;又或者,你看到了某位魔術師向你表演的漂浮起來的球。這個世界的精彩之處遠比你想像的要更多,例如小編要為你帶來的,挑戰地球引力:看起來似乎可以克服重力的5件事物。相比之下,這條路看起來像是在往上走。但問題是,背景中的樹木實際上比你想像的要高,所以道路實際上是向下的。必須明白的是,重力是上下的定義,而不是我們對它的視覺感知。而且,在當今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這種「怪坡」,單單中國就有十幾條。
  • 世界上幾個無視重力的地方,水往高處流!中國有好幾處!
    但是世界上總有一些地方無視重力!1、胡佛水壩胡佛水壩是一座拱門式重力人造混凝土水壩,世界聞名的水利工程。這個大壩的一個吸睛點就是從大壩上把水往下倒,水會倒流上來,不小心可能就會被自己倒的水撲一臉!2、聖克魯斯怪屋在這裡建立了一個房屋,裡面可以隨心所欲的飛簷走壁,來這裡旅遊你就會有一種世界倒過來轉一樣。
  • 黑格比登陸雁蕩山瀑布被吹倒流,網友:水往高處流
    來源標題:黑格比登陸雁蕩山瀑布被吹倒流 網友:這是水往高處流 8月4日,颱風「黑格比」登陸浙江樂清。雁蕩山內有瀑布被狂風衝擊,出現「倒流」的現象,在空中起舞。有網友表示,「都說水往低處流,今天我看見了水往高處流」。
  • 解密全球十大「怪坡」 竟然水往高處流!
    美國猶他州,有一個被人們稱為「重力之山」的奇特山坡,有一條直線距離為500米左右,坡度很大的斜坡道,也是聞名全球的「怪坡」。   在臺東縣東河鄉,有一個名叫「都蘭」的旅遊勝地,其最吸引遊人處,便是「水往高處流」的奇景。
  • 全球最窄的河流只有一本書寬,更怪的是水往高處流
    甚至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反物理常識的現象,比如麥田怪圈、廈門怪坡,而有一條世界上最窄的河更是奇怪,竟是水往高處流!人們常說,人往高處走,水往地處流,但是這耗來河也不知是什麼原因,看過去的確就是水往高處流也許河流的下流域地區的草長得較高,給人一種水往高處流的感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耗來河曲曲折折,多呈「幾」字型,百米九迴環,猶如一條潔白的哈達,迎風擺動,又如一條白色的小龍,騰飛在美麗的貢格爾草原上。
  • 這條河水竟然往高處流?在中國境內,讓很多科學家不解
    眾所周知,因為地吸引力的緣故,水通常都是從高處往低處流淌的,不只是水,地球上大部分的物體都遵循著這樣一個物理規律。什克河一眼看過去並不會覺察什麼不同,但是隨著往高處攀爬,就會發現,河水是從地勢低的地方往高處流的!
  • 河南現「神奇」景觀:水往高處流!你知道原因嗎?
    河南現「神奇」景觀:水往高處流!你知道原因嗎?中國國土面積遼闊,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我們國家的旅遊資源是很豐富的,不僅有很多美麗的地方,有山有水,還有很多體現我們國家壯美山河的山川河流。我們都知道水是往低處流的,但是洛陽這個景區的水卻是往高處流的,是不是很神奇呢?它就是洛陽的龍潭大峽谷裡的一個景區,它在河南的知名度很高,不僅是我們國家的5A級景區,也是世界級別的地質公園。這裡除了當地人簡單開通的一些小路外,幾乎都是純天然和原生態的,很多遊客到這裡遊玩時都會感嘆大自然的美麗。在這裡你可以隨時看到懸崖峭壁和瀑布,這裡還是人們心目中公認的天下第一峽谷。
  • 中國有這麼多「怪坡」,水往高處流,車往坡上滑,原因成謎
    中國有這麼多「怪坡」,水往高處流,車往坡上滑,原因成謎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我國的一些「怪坡」,怪在什麼地方呢?在這些「怪坡」上,越重的物體,越容易發生往上滑的奇觀,水會往高處流,車回自己往高處開。
  • 帶孩子做個阿基米德螺旋泵,看水怎樣從低處往高處流
    俗話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在大自然見到的水總是從高處往低處流,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順流而下的山泉水。那麼可不可以讓水往高處流呢?還記得那個:「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地球」的阿基米德嗎?他發明了一種很有創意的螺旋水泵,只需搖動水泵上的搖把就能將水從低處運往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