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分析

2021-01-08 建設工程教育網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層建築結構的設計特點,以高層建築結構設計理論為基礎,以現行的國家相關規範標準為根據,對高層建築結構經濟性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結論,對高層建築的優化設計具有很大的實用意義。

  關鍵詞:高層建築;結構設計;軸向形變;側移

  我國改革開放之後,由於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房地產業迅猛發展,建築業已成為社會支柱產業之一。由於經濟的發展,加之土地資源寶貴,所以高層建築更是有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數量劇增。而目前的工程設計領域中,設計人員忙於應付大量的具體工作,往往不夠重視結構經濟性問題,導致同一工程由不同的人設計其土建造價可能差別很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這對於經濟實力並不發達、尚處於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來說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建築結構特點分析

  (一)軸向形變不容忽視

  由結構力學可知,計算結構構件位移的公式為:

  通常在低層建築結構分析中,只考慮彎矩項,因為軸力項影響很小,而剪切項一般可不考慮。但對於高層建築結構,情況就不同了。由於層數多,高度大,軸力值很大,再加上沿高度積累的軸向變形顯著,軸向變形會使高層建築結構的內力數值與分布產生顯著的改變。

  軸向變形的影響在高層建築結構分析中應當考慮,但是,結構所受的豎向荷載並不是在結構完成之後一次施加的。特別是,佔豎向荷載絕大部分的結構自重是在施工過程中逐層施加的,軸向壓縮變形已在施工過程中分階段完成,並在各樓層標高處找平,實際上並不完全類似於以上分析的情況。

  所以,在考慮軸向變形時,要考慮施工過程中分層施加豎向荷載這一因素,不能簡單的按一次加載考慮,否則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的計算結果,如鄰近剪力牆和筒體的上層框架柱,在豎向荷載作用下出現拉力;上層框架梁出現過大彎矩和剪力等。另外,隨著樓層的增加,水平荷載作用下結構的側向變形迅速增大。

  (二)側移成為控制指稱

  與低層建築不同,結構側移己成為高層建築結構設計中的關鍵因素,隨著樓層的增加,水平荷載作用下結構的側向變形迅速增大。結構頂點側移與建築高度H的四次方成正比。

  水平均布荷載:

  設計高層結構時,不僅要求結構具有足夠的強度,能夠可靠地承受風荷載作用產生的內力;還要求具有足夠的抗側剛度,使結構在水平荷載下產生的側移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內,保證良好的居住和工作條件。這是因為高樓的使用功能和安全,與結構側移的大小密切相關:

  1.使用人員的正常工作與生活。當高樓在陣風作用下發生振動的頻率f為一定值時,結構振動加速度a與結構側移幅值A成正比:a=A(2πf)。因而控制側移幅值的大小成為保證高樓良好的居住和工作條件的關鍵因素。

  2.過大的側向變形會使隔牆、圍護牆以及它們的高級飾面材料出現裂縫或損壞,此外,也會使電梯因軌道變形而不能正常運行。

  3.高樓的重心位置較高,過大的側向變形將使結構因P-△效應而產生較大的附加應力,甚至因側移與應力的惡性循環導致建築物倒塌。

  (三)結構延性是高層建築設計重要性質

  延性是指構件和結構屈服後,在承載能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的情況下,具有足夠塑性變形能力的一種性能,一般用延性比來表示。對於受彎構件來說,隨著荷載增加,首先受拉區混凝土出現裂縫,表現出非彈性變形。然後受拉鋼筋屈服,受壓區高度減小,受壓區混凝土壓碎,構件最終破壞。從受拉鋼筋屈服到壓區混凝土壓碎,是構件的破壞過程。在這過程中,構件的承載能力沒有多大變化,但其變形的大小卻決定了破壞的性質。是鋼筋砼受彎構件的M-Δ(Φ)曲線,Δy是屈服變形,Δu是極限變形。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結構抗震潛力,增強結構抗倒塌能力。高層建築相對低層結構而言,結構設計更柔一些,如果遇到地震,震動作用下的建築結構變形更大一些。為了做好防震設計,避免倒塌,建築在進入塑性變形階段後仍具有較強的變形能力,特別需要在構造上採以適當的設計,確保建築設計具有很好的延性。

  二、建築結構經濟性分析

  建築結構經濟性包括內容注重經濟性的建築設計包含非常廣泛的內容。傳統中只強調改進建築材料保溫性、改善建築體形係數、提高建築材料的氣密性等一系列節能降耗措施,現在建築隨著形勢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不僅從結構性出發,更要在建築結構的經濟性角度考慮,如空間組織、技術組織、結構設置、能源與資源利用,以及建築循環再利用等方面全面地確立經濟性的原則、方法。

  建築結構的經濟性就是只以較少的成本來獲得最大的效用。其中由美國建築師、工程師R·B·富勒提出的「少費多用」原則是較常用普通的原則。「少費多用(more withless)」原則的含義是,憑藉有效的手段或方式,利用最小化的量的材料、資源來投資,目的在於獲得儘可能大的發展效益。「少費多用」原則,順應目前的發展形勢,在建築堅持可續費發展的思路上,該原則是一條重要的、有效的、節約型的設計方式。

  在富勒的實踐中,「少費多用」原則最具代表性地表現在他對空間結構及建材應用的創意中。他的短杆網架穹隆結構體系(geodesic dome )被稱為人類迄今為止最輕、最高效、最為有力的空間圍合手段,在造型、尺寸、材料選用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且造價低廉、營造方便。另外,F·埃斯克裡格的自成型結構、T·達蘭德對摩天樓張力結構的探索也都從不同側面詮釋了「少費多用」原則。

  「少費多用」原則還體現在建築空間組織、利用的高效化方面。原則堅持對平面面積的充分利用,還注重三維空間的挖掘。比如某市圖書館設計中提出了「 模塊式」圖書館的創作思路,將圖書館劃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塊,採用不同的層高、柱網,進行類比布局。這樣可以減少「三統一」標準空間所造成的浪費,充分發揮空間效益。某高效空間住宅的設計中則對廚房、廁所的上區、臥區上下等潛在空間進行了有效的利用。將每戶主、次二個開間設置為不同層高,對應於不同的功能使用要求,大大提高了住宅空間的使用效益。

  三、結語

  對於經濟實力還不發達的中國,對於目前設計人員按傳統設計法造成財產大量浪費的現狀,推行能實現資源合理分配、利用,節約建築造價的結構優化設計方法是勢在必行的,同時也是刻不容緩的。建築發展是一個高效化、集約化的綜合系統工程,建築設計者必須從當今經濟現狀和發展趨勢出發,建立一個宏觀的、合理的結構設計理念,合理確定建築設計標準、經濟性措施和原則,這樣不僅滿足設計各類需求,同時改善人類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C.P.Rubin,Dynamic Optimization of Complex Structures AIAA Structural Dynamic and Aero elasticity Specialist Conference.

  [2]王崇昌,馬克儉,等。高層建築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分析[M]。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

  [3]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築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GJ3-91)[S]。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1

  [4]J.Kiusalaas,Minimum Weight Design of Structures via Optimality Criteria.NASA TND-7115,1972

  [5]趙西安。高層建築結構選型、構造及簡化計算[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9

相關焦點

  •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基本概念及設計步驟
    1.高層建築結構的定義以上選自《高規》。拿到一個項目首先要分清楚是否屬於高層建築結構,再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因為高層與多層在規範要求上有部分是不一樣的(例如:整體指標的計算、抗震構造措施的變化等等)。這會使結構的側向剛度大大降低,變形加大,牆肢彎矩加大,由於沒有連梁的約束,可能導致結構的倒塌(根源在於轉動能力很弱)。連梁越柔,協調變形的能力越強,延性越好。高層剪力牆結構中,連梁是第一道防線,要保證連梁是延性破壞,起到耗能的作用,保證強牆弱連梁。設計時儘量避免採用強連梁(跨高比小於2.5的連梁),儘量採取減小梁高加大跨度的辦法達到設計的要求。
  • 2015年結構工程師:高層建築結構設計中的側移和振動周期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中的側移和振動周期:  建築結構的建築結構的振動周期問題包含兩方面:合理控制結構的自振周期;控制結構的自振周期使其儘可能錯開場地的特徵周期。  (1)結構自振周期高層建築的自振周期(T1)宜在下列範圍內:  框架結構:T1=(0.1—0.15)N框一剪、框筒結構:T1=(0.08-0.12)N剪力牆、筒中筒結構:TI=(0.04—0.10)NN為結構層數。
  • 某高層建築轉換層結構施工監理控制要點分析
    【摘要】本文通過工程實例,結合高層建築施工特點,簡要介紹監理在高層建築結構轉換層施工中的方案選擇和審核,重點對梁式轉換層施工的三大分項(模板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進行了分析探討,以供同行們參考。
  • 淺談高層綜合建築消防設計
    本文通過賓館設計的具體實例,概述了高層建築中賓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要點,區域報警控制器的選配,探測區域的劃分及火災探測器的位置。消防聯動設備及其控制。本工程容量大,系統複雜。除地上商場、高級賓館以外,地下一、二層設有集中通風空調系統、停車庫、10KV變電所及應急柴油發電機組。
  • ANSYS結構分析在土木建築行業中的應用概述(一)
    2.ANSYS房屋建築工程應用 ANSYS強大的求解功能使得其十分便於應用在各種複雜體型的高層、超高層、高聳結構、大跨度體育館、砌體結構、各種鋼結構、鋼組合結構在各種荷載工況組合下的靜、動力響應分析領域,以及特殊分析如索膜結構的張拉剪裁等等,其中一些分析中可以考慮建築基礎與上部結構的耦合分析、臨近建築物影響分析等。
  • 建築結構丨新入門設計師必看!超限結構設計的動力特性指標詳解
    周期比是結構扭轉為主的第一周期Tt與平動為主的第一周期T1 之比,A級高度高層建築不應大於0.9;B級高度高層建築、混合結構高層建築及複雜高層建築不應大於0.85。我們在計算文件WZQ中可以找到該項數據。
  • 高層建築泛光照明設計要點
    (FUCOLITE-照明設計公司,深圳照明設計,燈光設計)在針對高層建築進行泛光照明設計時,通常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泛光方案設計:1.用燈光表現超高層建築挺拔流暢的流水線性;2.建築性質,以及建築周邊的環境,決定要追求的照明設計風格。3.
  • 淺析房屋建築結構設計方法
    而且,房屋建築結構的設計直接關係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問題,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房屋建築結構設計的問題,筆者結合實際的工作經驗對房屋建築結構設計做如下探討。 一 房屋建築結構設計的原則適用、安全、經濟、美觀、便於施工是進行建築結構設計的原則。一個優秀的建築結構設計往往是這五個方面的最佳結合。
  • 怎樣控制高層建築垂直度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加快,大小城市的高層建築日益增多,高層建築中施工測量也引起了廣大建築施工企業的高度重視。光學經緯儀、雷射鉛垂儀和電子計算機技術在施工測量中的應用,傳統的垂直度測量控制方法無法滿足測量精度的要求,使高層建築施工測量發生了根本改變。本文中就陽泉某高層住宅的測量的基本方法著手,闡述高層垂直度控制,以起到指導施工的作用。
  • 「山竹」來勢洶洶,那些高層建築還安好嗎?
    日前,廈門市建設局巡視員、副局長、教授級高工林樹枝博士授權我刊發布的「高層建築結構抗風設計」報告,就風洞試驗、風荷載取值、抗風措施、提升高層建築舒適性及提高結構抗風能力等內容進行詳細的解讀,內容豐富、分析透徹,獲大量轉載轉發,詳情點擊:建築結構丨高層建築結構是如何抗風的?。
  • 淺析高層建築給排水消防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高層建築的普及增加了高層火災發生的機率,需要合理選擇高層建築給排水設計,以下是高層建築中給排水消防設計現狀中的問題,從中或許能夠得出提升高層建築給排水消防設計的方法。1、設計者的理念和水平欠缺由於我國高層建築起步很晚,所以在高層建築給排水消防設計方面不夠完善。
  • ANSYS結構分析在土木建築行業中的應用概述(二)
    4.ANSYS在基礎及地下工程應用 4.1 基礎設計 建築結構的基礎設計是結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直接關係到整體結構的安全性、適用性,它承託著上部結構的總重量,既要具有足夠的強度承受上部荷載且傳遞到地基,又要具有足夠的剛度保證上部結構不會因為基礎的不均勻變形而產生附加應力,對於高層建築
  • 高層建築的供配電、火災自動報警、防雷接地系統設計要點解析!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高層建築發展至今,不僅有效地緩和了生物圈的矛盾,還給社會的高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因此在現代高層建築的電氣設計中,提高電氣設計的可靠性、安全性,迎合實際的發展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保障高層建築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電氣設計在線教學狄老師。
  • 建築結構知識:平面規則性超限建築抗震設計有哪些設計要點?
    平面規則性超限建築抗震設計有哪些設計要點?對於平面規則性超限(如:樓板凹凸不規則,樓板之間連接較弱、局部不連續、板內開大洞,樓層最大彈性水平位移大於該樓層彈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2倍、結構扭轉效應明顯等)設計要點:1)對於凹凸不規則和樓板局部不連續的情況,應採取符合樓板平面內實際剛度變化的彈性樓蓋模型,或按分塊剛性樓板+局部彈性板進行計算,並應考慮扭轉藕聯效應。
  • 多高層木結構抗震性能的研究與設計方法綜述
    基於上述背景,本文首先枚舉了一批全球新建的典型多高層木結構建築,以期通過具體建築案例分析來洞悉當前多高層木結構建築的發展趨勢,然後總結了當前多高層木結構建築常用的結構體系類型及存在的相關問題;基於上述在節點及結構體系兩個層面的問題,對多高層木結構建築開展了一系列試驗和理論研究,揭示了部分結構體系的抗震機理;最後,概括了適用於多高層木結構建築的抗震設計方法。
  • 深基坑結構支護設計、施工與監測分析
    該高層建築工程於主幹道旁,周邊分別為酒店和商住樓,建設施工空間狹小,地下3層地下室面積4511.65m²,地上28層,建築面積32 253.24m²,建築總高度91.2m,基坑面積約2500m²,周長約200m,現場地面相對標高為一0.6m,地下室底板相對標高為一12.6m,承臺底標高為一12.9m,筏板基礎底板標高為-14.5m,基坑安全等級為一級。
  • 說說建築結構設計中的剛度比!關係到剪力牆和層高
    總的來說,結構設計需要完成兩大任務:其一是承受荷載、保證強度,其二是限制變形、提供剛度。除了要提供絕對剛度外,相對剛度的均勻也是設計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高規》在3.5.2條的條文說明中提示:正常設計的高層建築下部樓層側向剛度宜大於上部樓層的側向剛度,否則變形會集中於剛度小的下部樓層而形成結構軟弱層。
  • 高層建築靠什麼遠離火災陰影,專家建議把好三個「關口」
    吳立志坦言,高層建築火災的撲救難點,在於其建築特點和結構方式易形成立體燃燒,同時,複雜使用功能和布置形式大大增加了火災撲救難度。     何為立體燃燒?為便於理解,吳立志引入「煙囪效應」這一概念:許多高層建築內部上下貫通,內部存在大量疏散樓梯、豎向管道井、中庭和玻璃幕牆縫隙等,一旦發生火災,這些部位易產生煙囪效應,成為火勢垂直蔓延的主要途徑。
  • 樓面阻尼器作用下高層鋼框架結構抗震控制研究
    (in Chinese)[5]徐懷兵,歐進萍.設置混合調諧質量阻尼器的高層建築風振控制實用設計方法[J].建築結構學報,2017,38(6):144-154.DOI:10.14006/j.jzjgxb.2017.06.016.XU Huaibin,OU Jinping.Design method for wind-induced vibration control of high-rise
  • 《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發布,含鋼量精細化4大招
    2,建築物高寬比超限的控制龍湖《高規》4.2.3條規定:A級高度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築結構的高寬比不宜超過下面的數值:3,層高控制壓縮層高,保證淨高。層高的壓縮,可以減少結構柱、剪力牆構建的高度,同時減少建築的總高度、降低結構的豎向荷載,降低上部結構所承受的地震作用、風荷載,間接降低含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