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建築結構設計中的剛度比!關係到剪力牆和層高

2021-01-10 明源地產研究院

總的來說,結構設計需要完成兩大任務:其一是承受荷載、保證強度,其二是限制變形、提供剛度。除了要提供絕對剛度外,相對剛度的均勻也是設計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高規》在3.5.2條的條文說明中提示:正常設計的高層建築下部樓層側向剛度宜大於上部樓層的側向剛度,否則變形會集中於剛度小的下部樓層而形成結構軟弱層。

小編今天就來說說規範為什麼要對側向剛度比進行限制,並嘗試分析規範對側向剛度比公式進行層高修正的原因。

為什麼要控制剛度比

除了建築需求造成的軟弱層外,我們實際工程中經常碰到的側向剛度不均勻主要來自於加強層的設置。

設置加強層可以提高結構的整體剛度,但也會在加強層的下部形成軟弱層,帶來局部的變形和受力集中。設計過帶加強層的高層結構的工程師應該都深有體會,加強層下部幾層的柱子配筋往往會特別大,給我們的設計帶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結構的薄弱環節。

下面小編再通過幾個生活中的例子,更直觀的說明一下加強層給結構帶來的影響。

1.提高整體剛度

很多植物都是靠著中空有節的結構,用最省的材料達到了最高的高度。例如竹子依靠竹節,也就是一個個加強層,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整體剛度。

再如圖1中的一摞紙,在夾上兩個夾子後,相當於在結構中部和頂部設置了兩個加強層,整體剛度顯著提升,位移明顯減小。

圖1 設置了「加強層」,紙的剛度顯著提升

2.形成薄弱部位

圖2是倒伏的麥稈,我們可以看到,稈莖彎折的地方都位於稈莖節的下部區域。再如,大家有揮動蘆葦杆的經驗,在來回揮舞蘆葦杆幾次之後,蘆葦杆彎折的地方也都是蘆葦杆節的下方。

圖3 倒伏的麥稈都是從稈莖節的下部彎折

加強層在提升結構整體剛度的同時,也會給結構帶來巨大的風險,使變形和受力集中到剛度相對較小的加強層下部樓層。因此,為了避免形成結構軟弱層,規範建議一般結構應保持側向剛度的均勻,並對樓層的側向剛度比做出了限制。

側向剛度比

1.側向剛度比

高規3.5.2-1條規定,對框架結構,樓層與相鄰上層的側向剛度比γ1可按下式(1)計算,且本層與相鄰上層的比值不宜小於0.7,與相鄰上部三層剛度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小於0.8。

可以用上式來表達側向剛度比的原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剛度的定義:剛度就是引起單位位移所需的力。故樓層的側向剛度為Ki = Vi/Δi,樓層間的側向剛度比自然也就可以用上式來表示了。

2.考慮層高修正的側向剛度比

高規3.5.2-2條規定,對框架-剪力牆、板柱-剪力牆、剪力牆、框架-核心筒、筒中筒結構,樓層與相鄰上層的側向剛度比γ2可按下式(2)計算,且本層與相鄰上層的比值不宜小於0.9;當本層層高大於相鄰上層層高的1.5倍時,該比值不宜小於1.1;對結構底部嵌固層,該比值不宜小於1.5。

對比上面(1)式的側向剛度比,(2)式進行了層高修正,高規條文說明對進行層高修正的原因解釋為:對於帶有剪力牆的結構,其變形模式為彎曲變形或彎剪變形,由於樓面體系對側向剛度貢獻較小,當層高變化時剛度變化不明顯。

肖從真大師對層高修正的解釋為:可以將(2)式看成下式(3),位移與層高的比就是層間位移角。由於層間位移角既可以表徵剪切變形又可以表徵彎曲變形,因此可以用引起單位層間位移角所需的力,來表達帶有剪力牆結構的側向剛度。

小編認為可以通過D值法來進行類比,從而理解進行層高修正的原因,為大家提供一個思路。熟悉D值法的小夥伴可以跳過前兩節對D值法的介紹,直接看3.層高修正原因分析。

層高修正原因分析

1.等截面單跨靜定梁的杆端剪力

首先根據我們非常熟悉的等截面單跨超靜定梁的杆端剪力,我們知道當杆端發生單位位移時,對於兩端固定的杆(如圖3),杆端的剪力,也就是杆的剛度為K=12i/l^2;對於一端固定一端簡支的杆(如圖4),杆端的剪力,即杆的剛度為K=3i/l^2。也就是說,杆的剛度與1/l^3成正比,且當一端固定時,另一端的約束越強,杆的剛度越大。

圖3 兩端固定的單跨超靜定梁,杆端發生單位位移

圖4 一端固定一端簡支單跨超靜定梁,杆端發生單位位移

2.D值法

D值法以上述超靜定梁的剛度為基礎,並近似考慮剛架節點轉角對柱側向剛度的影響。D值法在計算柱剛度時,D=α×12i/l^2,即通過α來考慮上面提到的杆端約束的強弱問題。α的值根據柱在所在的不同位置(如:底層、中間層或頂層)取為:α=(0.5+K)/(2+K)或α=K/(2+K)。無論哪種情況,α都是隨著K值的增大而增大的,K是杆端節點處梁剛度和與柱剛度和的比值。

3.層高修正原因分析

上面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樓層層高的變化對樓層剛度到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以某一層的層高較其他層增高為例,我們可以得知:當層高變高,即柱子長度增長時,根據K=12i/l^2,樓層的側向剛度會發生與1/l^3成正比的減小;與此同時,由於杆端節點處柱剛度和的減少,梁剛度和相對增大,即α值會變大;並且梁剛度和的絕對值越小,其增大的相對幅度就會越大。也就是說,對於柱端約束條件並非嚴格兩端固定的情況,當層高變高時,由於α的影響,樓層剛度的減小會被削弱,且樓面剛度越小,被削弱的程度越高。

現在,我們終於可以來看一看發生在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中的事情有什麼不同了。為了簡化分析,減輕大腦的負擔,我們姑且極端地認為相對於剪力牆結構,框架結構的樓面結構對側向剛度貢獻很大,可以將柱子固定住,框架結構可以被看成是滿足兩端固定的情況(如圖5),即K=12i/l^2,框架結構樓層的側向剛度與1/層高^3嚴格成比例。

圖5 靈魂畫手的框架結構變形模式

與之相對,對於剪力牆結構,我們可以將樓面結構對剪力牆結構的影響與2.D值法分析中提到的梁剛度對柱剛度的影響進行類比。當層高變高時,α值會變大,故剪力牆結構樓層的側向剛度會比與1/層高^3嚴格成比例時偏大,且樓面剛度越小,偏大越明顯。這就是朱總在四大名著「高規應用與分析」中提到的,在樓以彎曲變形或彎剪變形為主的結構中,樓面結構對側向剛度的貢獻較小,層高變化時側向剛度變化滯後。因此高規對側向剛度比進行層高修正,來考慮上述影響。

圖6 靈魂畫手的剪力牆結構變形模式

本文僅是用D值法的思路作類比,並非嚴格的推理證明。大家在結構設計中應關注結構豎向剛度的均勻,避免剛度突變。

參考文獻:

1.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 3-2010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 朱慈勉,張偉平 結構力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章來源:非解構(ID:non-structure),本文已獲得授權,對原作者表示感謝!

相關焦點

  • 剪力牆厚度一般是多少?剪力牆厚度規定
    1 剪力牆結構一二級抗震等級的剪力牆厚度不應小於160mm且不應小於層高的1/20底部加強部位的牆厚不宜小於200mm且不宜小於層高的1/16當牆端無端柱或翼牆時牆厚不宜小於層高的1/12對三四級抗震等級不應小於140mm且不應小於層高的1/25。
  • ★剪力he剪力牆到底有沒有關係?【第992期☆星期二】
    所謂剪力就是:作用於同一物體上的兩個距離很近(但不為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例如剪刀去剪一物體時,物體所受到兩剪刀口的作用力就是剪力。  剪力牆結構,即由剪力牆組成的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目前結構牆結構廣泛應用於高層住宅建築,但對於抗震設防烈度較高的區域,諸如北京,由於當地不認可異形柱規範,故即便6層高的住宅樓也會採用剪力牆結構體系。
  • 框架-剪力牆結構的那些事兒
    作者:蛋蛋醬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作為一種常用的結構形式,結合了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的一些特點,可在提高的建築的靈活性同時保證結構的抗震性能。也由於結合了框架和剪力牆的結構特點,在進行設計時常需要在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等多個章節裡翻來翻去,如同一隻忙碌的八爪魚。
  • 建築結構丨新入門設計師必看!超限結構設計的動力特性指標詳解
    但對於上海的工程應該採用等效剪切剛度比,即用來判斷嵌固端的剛度計算方法。 框架剪力牆、框架核心筒、剪力牆、筒中筒結構採用的是考慮層高修正的側向剛度比。  在此要提醒一下的是,對於框架剪力牆、框架核心筒、剪力牆、筒中筒結構如果嵌固端取在首層,除了地下一層與地上一層的等效剪切剛度要滿足要求外,地上一層與地上二層的的剛度比(考慮層高修正的側向剛度比)也要大於1.5倍。
  •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基本概念及設計步驟
    1.純剪力牆結構體系剪力牆結構體系是由剪力牆同時承受豎向荷載和側向水平力的,利用建築專業給定的牆體,布置鋼筋混凝土牆(即剪力牆),從受力上講剪力牆是一個懸臂板(平面內)。(名稱:抗規是抗震牆、高規是剪力牆、也稱之為鋼筋混凝土牆)剪力牆結構體系是指:剪力牆和由於剪力牆開洞而形成的連梁組成的結構。連梁是指兩端與剪力牆在平面內相連的梁。
  • 剪力牆標註PL什麼意思 剪力牆的定義
    整個房子中分為承重牆剪力牆等一些牆面,我們在對房屋進行拆改的過程中,承重牆是不能動的,一旦動了這個房子就毀了,所以對於這些牆面的名稱,我們要有所了解,首先要看一下剪力牆標註pl是什麼意思,要清楚所標註的定義,同時,也要清楚剪力牆的定義是什麼,有的人對於這個還不了解。
  • 剪力牆是什麼意思?關於剪力牆你了解多少
    剪力牆又稱抗風牆、抗震牆或結構牆。房屋或構築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牆體,防止結構剪切(受剪)破壞。又稱抗震牆,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做成。剪力牆有哪些類型?1、平面剪力牆平面剪力牆用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製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現澆剪力牆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築,整體性好。
  • 《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發布,含鋼量精細化4大招
    (3)結構梁高空間、設備管線空間的相互利用結構主梁與主管線平行布置與管線相交處採用變截面梁管線穿結構梁處理,預留洞口尺寸一般控制在梁高的1/3以內採用無梁樓蓋,設備管線與柱帽(如設置)在同一高度空間。二、結構體系1,結構類型框架、剪力牆、框架-剪力牆結構體系是多層及高層建築中傳統的、廣為應用的抗側力體系,對於住宅建築較少使用筒體結構。
  • 2015年結構工程師:高層建築結構設計中的側移和振動周期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中的側移和振動周期:  建築結構的建築結構的振動周期問題包含兩方面:合理控制結構的自振周期;控制結構的自振周期使其儘可能錯開場地的特徵周期。  (1)結構自振周期高層建築的自振周期(T1)宜在下列範圍內:  框架結構:T1=(0.1—0.15)N框一剪、框筒結構:T1=(0.08-0.12)N剪力牆、筒中筒結構:TI=(0.04—0.10)NN為結構層數。
  • 裝配式建築中的剪力牆該如何設計?4個要點,學會自己都能施工!
    裝配式建築咱們都知道,雖說沒有在現實生活中蓋過這類的房子,但是一些理論知識還是懂得;尤其是裝配式的性能跟長處,更是如此,但是咱們知道裝配式建築中,最重要的剪力牆是如何設計的嗎?磚混結構的剪力牆與裝配式建築的剪力牆有何區別?
  • 你知道連梁阻尼器應用於剪力牆結構起到什麼樣減震效果嗎?
    連梁阻尼器應用於剪力牆結構起到什麼樣為分析連梁阻尼器在剪力牆結構中的消能減震效果,對布置連梁阻尼器的剪力牆結構進行地震響應分析,同時分析了連梁阻尼器布置位置對結構減震效果的影響。連梁阻尼器剪力牆分析模型及阻尼器布置剪力牆結構共11層,樓層層高均為3.1m,剪力牆厚度為200mm,連梁高度為2550mm、2650mm,混凝土採用C30,鋼筋採用HRB400,建築功能為住宅結構。
  • 結構工程複習:整截面剪力牆的內力和位移計算
    1)內力計算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整截面牆可視為上端自由,下端固定的豎向懸臂梁構件。在側向荷載作用下的牆肢截面內的正應力分布為線性分布。2)位移和等效剛度整截面牆的側移,即牆頂部的水平位移可按材料力學公式進行計算。由於剪力牆的截面高度大,在計算位移時,應考慮彎曲變形,並同時考慮剪切變形的影響。
  •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10個常規問題
    從技術術語的角度分清什麼是「框架」,什麼是「框架結構」。答:框架:框架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架-筒體結構中的框架部分。框架結構:僅僅由框架組成的結構。 框架結構——由梁和柱以剛接或鉸接相連接成承重體系的房屋建築結構(《高層建築結構分析與設計》P44) 框架結構——由梁和柱以剛接或鉸接相連接而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  2.
  • 菜鳥也能看懂的高層結構設計,完美講解16項內容!
    ,拿偏大的計算位移作為設計控制使設計過於保守),實際工程中0.8周期折減係數來說,計算位移偏大了1.1-1.3倍左右;3)無害位移佔主要部分:實際工程中上部樓層層間位移角較大,常起控制作用,而這部分位移角由下部樓層的轉角所引起的無害位移角佔主要部分;4)大震位移角可證明:從等位移原理出發,如果大震作用是小震的6倍,大震作用下框架結構、框-剪結構、剪力牆結構的層間彈塑性極限位移角分別為
  •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分析
    所以,在考慮軸向變形時,要考慮施工過程中分層施加豎向荷載這一因素,不能簡單的按一次加載考慮,否則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的計算結果,如鄰近剪力牆和筒體的上層框架柱,在豎向荷載作用下出現拉力;上層框架梁出現過大彎矩和剪力等。另外,隨著樓層的增加,水平荷載作用下結構的側向變形迅速增大。
  • 淺析房屋建築結構設計方法
    而且,房屋建築結構的設計直接關係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問題,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房屋建築結構設計的問題,筆者結合實際的工作經驗對房屋建築結構設計做如下探討。 一 房屋建築結構設計的原則適用、安全、經濟、美觀、便於施工是進行建築結構設計的原則。一個優秀的建築結構設計往往是這五個方面的最佳結合。
  • 結構設計常識分享!結構抗震概念——強柱弱梁
    其實強柱弱梁從性能化角度來分析是屬於構建層面的範疇,直接影響了結構整體的安全性。而在抗震三水準(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中只有大震時候才能夠體現到這一點,但不論大震、中震還是小震都應該滿足強柱弱梁的這個要求,也就是說,柱子必須晚於梁出現塑性鉸。
  • 日本裝配式超高層建築工程是如何實現抗震的?
    裝配式的建築,柱子和梁都是現場拼裝而成,這樣的房子遇到大地震真的安全嗎?下面小編帶你一起來看看日本裝配式超高層建築工程的房子是如何實現抗震的。     以東京本八幡的一棟超高層全預製結構為例     一、基本結構     框架結構,結構高度144.2米。地上42層,標準層層高3.3米,一層地下室,管樁基礎。
  • 剛度折減係數,到底有哪些注意點 - 土木智庫
    高層建築鋼-混凝土混合結構設計規程 CECS 230:2008 > 5 結構計算分析 > 5.1 一般規定5.1.7 在進行彈性階段的結構整體內力和變形分析時,鋼骨混凝土構件及鋼管混凝土柱的剛度可按下列方法確定:1 鋼骨混凝土梁、柱及鋼管混凝土柱截面的軸向剛度、抗彎剛度和抗剪剛度可採用鋼骨或鋼管部分的剛度與鋼筋混凝土部分的剛度之和,即:
  • ANSYS結構分析在土木建築行業中的應用概述(一)
    目前,基於ANSYS基礎上開發的CIVILFEM軟體包從預應力、橋梁、巖土工程方面結合現行規範設計標準,有效地提高並保證工程的設計和施工質量、縮短周期、降低工程成本,對於提高設計和施工能力、增強行業競爭力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