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設計常識分享!結構抗震概念——強柱弱梁

2021-01-07 土木智庫

強柱弱梁是一個從結構抗震設計角度提出的結構概念。要求結構柱子的承載力大於梁的承載力,必須是柱子不先於梁破壞,因為梁破壞屬於構件破壞,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壞將危及整個結構的安全---可能會整體倒塌,後果嚴重。平時在抗震設計中用的比較多。

一、「強柱弱梁」的震害照片

地震中倒塌的教學樓
臺灣地震中倒塌的酒店

從以上照片可以看出強梁弱柱的危害確實很大,而這些危害也會影響到人在地震時逃生的時間和通道的問題,在柱子倒塌的情況下,人們逃生的機會也就變得渺茫。

其實強柱弱梁從性能化角度來分析是屬於構建層面的範疇,直接影響了結構整體的安全性。而在抗震三水準(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中只有大震時候才能夠體現到這一點,但不論大震、中震還是小震都應該滿足強柱弱梁的這個要求,也就是說,柱子必須晚於梁出現塑性鉸。再基於抗震的三種方法(強剪弱彎、強柱弱梁、強節點弱構件)從概念角度分析,強柱弱梁是很科學,但從以上照片中可以看得出在實際應用中並不很理想。

二、力學基本概念

在上圖中:左圖是梁先出現了塑性鉸,梁通過出現塑性鉸來耗散地震力,來確保結構的安全,柱子晚於梁出現塑性鉸,這樣結構雖會產生局部的破壞,但結構整體的安全性還是有所保障。右圖中底層柱子出現了塑性鉸,但梁並沒有受到破壞,這種機構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就很容易出現倒塌,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實現左圖這樣的理念。

三、強柱弱梁實相的本質

這裡我們引出以下兩個公式:

我們也都清楚結構的穩定離不開力學的支持,那麼我們也可以說其本質也就是柱子和梁之間力的對抗。首先,第一個公式指的是柱子的彎矩之和必須大於梁的彎矩只和,第二個指的是柱子的抗剪能力必須大於梁的抗剪能力,這樣才能確保柱子晚於梁之後出現破壞。那要實現強柱弱梁,就必須使柱子極限抗承載能力大於梁的極限抗承載能力。

在抗震設計中,除頂層、柱軸壓比小於0.15及框支梁柱節點外,框架的梁、柱節點處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柱端彎矩設計值應符合下列要求:

1. 一級框架結構及9度時的框架應滿足柱子的彎矩之和等於1.2倍的梁的實際承載能力,即:∑Μc=1.2∑Mbua

2.其他情況下可參考:∑Μc=ηc∑Μb

下面我們截取了上面兩個要求的規範部分,大家可以參照作為補充:

綜上呢,我們認為本質上的實現強柱弱梁就該按照6.2.1-1條來驗算,也就是只有真實的受力鋼筋參與後才能真正映梁和柱的相對承載能力的大小,必須按考慮受力鋼筋以後的承載力做為梁與柱的比較,而不是梁與柱計算出來的數值做以比較。若只是把梁的彎矩或者剪力放大若干倍以後來作為柱子的承載力的計算,這樣的做法還是欠妥。

四、強柱弱梁難以實現原因分析

1. 軟體因素:設計過程中通常考慮樓板對梁剛度的貢獻,放大1.5~2倍,使梁端彎矩相應增大,但所增加的配筋全部配置在梁內,樓板仍按自身受力另外配筋。

2. 計算強柱弱梁時,沒有考慮樓板鋼筋的影響。

3. 沒有考慮剛域影響。梁端配筋按照柱中心線位置彎矩配筋,使得配筋大於實際受力所需。

4. 設計人意識問題:梁出現超配,梁頂部及底部鋼筋按照計算所需再人為放大。

5. 填充牆設置,使得柱剪跨比減小,形成短柱。同時砌體填充牆與梁底部強連接,客觀上加強了梁剛度,使梁更難先於柱進入塑性。

6.裂縫計算:按照單筋矩形梁計算,未考慮受壓區配筋作用,未考慮受拉區樓板參與工作。導致梁依據裂縫控制時配筋較大。

7.結構剛度突變,形成薄弱層。

五、強柱弱梁實現對策分析

1. 考慮樓板翼緣內配筋影響,考慮剛域,梁端彎矩調幅。

2. 梁底鋼筋不必全部伸入支座(參G101-1圖集),部分配筋在計算不需要處截斷,減少梁端頭部富餘的配筋,提高節點延性。

3.填充牆與梁、柱連接儘量採用柔性連接或採取措施減少對梁、柱剛度影響。儘量採用輕質隔牆。

4.控梁端鋼筋超配,荷載、跨度較常規時,可不按裂縫計算結果配筋(大跨度梁校核撓度及裂縫)

5.梁配筋時,採取「上筋不多,下筋不少,總量控制的原則」

6.考慮框架柱柱端彎矩放大係數,適當降低柱軸壓比,適當提高柱配筋。

7.優化結構體系,採用二道防線設計思想,採用框剪或剪力牆等抗震能力更好的結構體系。

8.避免結構剛度突變,特別如底框混凝土結構、框架結構(首層大開間,二層以上填充牆較多)、首層層高較大等情況。

總而言之,強柱弱梁就是一個抗震理念,為了能夠更好地抗震。目前我們的建築對這一點做的並不是很理想。要保證「強柱弱梁」,首先把承載力調整係數改回到提高材料強度上來;其次,要保證梁端出現塑性鉸以後柱端的安全。但考慮到影響結構實現強柱弱梁設計機制的因素很多,所以,在實際設計時必須做好有效的設計控制,消除軟體缺陷、計算方法等因素的影響,更好地實現結構強柱弱梁機制。

相關焦點

  •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基本概念及設計步驟
    1.純剪力牆結構體系剪力牆結構體系是由剪力牆同時承受豎向荷載和側向水平力的,利用建築專業給定的牆體,布置鋼筋混凝土牆(即剪力牆),從受力上講剪力牆是一個懸臂板(平面內)。(名稱:抗規是抗震牆、高規是剪力牆、也稱之為鋼筋混凝土牆)剪力牆結構體系是指:剪力牆和由於剪力牆開洞而形成的連梁組成的結構。連梁是指兩端與剪力牆在平面內相連的梁。
  • 淺析砌體結構抗震措施[抗震鑑定]
    然而,無論是從稍遠時期的唐山大地震,還是幾年前的汶川、玉樹震後統計來看,受破壞最嚴重的無一例外均是砌體結構,而且遙遙領先於其他結構形式。究其原因,由於砌體材料本身的脆性以及砌塊與砂漿間的粘結力較弱,砌體結構抗拉、抗彎、抗剪強度均較低,只有合理設計,採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才能保證結構的抗震性能,抵抗突如其來的地震作用。
  • 建築工程結構抗震構造詳圖(珍藏版),實用性很強,限時領取
    抗震是現在建築工程比較在意的問題,很多建築物都要求抗震,那麼抗震該怎麼做呢?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構造詳圖裡面會有答案。本圖集適用於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抗震等級為一、二、三、四級)、建築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環境類別為一、二、三類的多層和高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部分桓支剪力牆結構、簡體結構。
  • 菜鳥也能看懂的高層結構設計,完美講解16項內容!
    ;8、短肢牆的新定義;9、短肢牆更合理的構造控制;10、框剪調整的強柱弱梁;11、剪力牆約束邊緣構件陰影區的構造; 12、轉換層的底部加強部位;13、兩新結構形式:採用扁梁、空心板的板-柱-牆結構和巨型框架-核心筒結構;14、抗震性能設計的改進方法;15、淺基礎和樁基礎承載力的計算;
  • 再詳細不過的鋼結構抗震設計詳解,不看準吃虧!
    鋼結構的優點:鋼結構具有優越的強度、韌性或延性、強度重量比,總體上看抗震性能好、抗震能力強。在地震作用下,鋼結構房屋由於鋼材的材質均勻,強度易於保證,因而結構的可靠性大;輕質高強的特點,使鋼結構房屋的自重輕,從而結構所受的地震作用減小;良好的延性性能,使鋼結構具有很大的變形能力,即使在很大的變形下仍不致倒塌,從而保證結構的抗震安全性。
  • 農村自建房,不了解結構分不清梁牆柱板,施工隊就喜歡忽悠這種人
    4、抗震等級:以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四個等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以及一般的四個級別。5、設防烈度:按國家歸家的權限批准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烈度。三、土石方結構1、地基和基礎:大家要區分,基礎是建築物(房子)的一部分,地基是土層。基礎是指建築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結構,如基坑、承臺、框架柱、地梁等。
  • 現在購買的住宅都是什麼結構?哪種結構最抗震?
    有些網友可能聽說過,高層建築比起自建蓋的幾層小樓房更加抗震,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由房屋建築結構決定的!
  • 建築抗震結構設計探討
    關鍵詞:建築;抗震結構;設計引言建築工程在城市的建設中屬於非常重要的施工項目,因此需要保證工程的結構穩定與施工質量。在進行工程前期設計時,需要重視結構設計質量。尤其是混凝土抗震結構的設計應用,因為建築結構非常複雜,在設計時會出現很多問題,提高結構設計的穩定性與抗震性能會有一定難度。
  • 一、二建實務《建築》結構設計、結構構造3大考點!該怎樣記憶?
    考點1常用建築結構體系和應用作用(荷載)的分類按隨時間的變異分類:永久作用如結構自重、土壓力、預加應力等。可變作用如安裝荷載、雪荷載、風荷載、吊車荷載、積灰荷載等。偶然作用如爆炸力、撞擊力、火災、地震等。按荷載作用面大小分類:面荷載如樓面,如鋪設木地板,花崗石面層等。線荷載如梁、條形基礎。集中荷載如柱,施工和檢修荷載。
  • 建築結構知識:平面規則性超限建築抗震設計有哪些設計要點?
    平面規則性超限建築抗震設計有哪些設計要點?對於平面規則性超限(如:樓板凹凸不規則,樓板之間連接較弱、局部不連續、板內開大洞,樓層最大彈性水平位移大於該樓層彈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2倍、結構扭轉效應明顯等)設計要點:1)對於凹凸不規則和樓板局部不連續的情況,應採取符合樓板平面內實際剛度變化的彈性樓蓋模型,或按分塊剛性樓板+局部彈性板進行計算,並應考慮扭轉藕聯效應。
  • 淺析砌體結構抗震措施[抗震鑑定]-各地要聞-國際商業-新訊網提供...
    究其原因,由於砌體材料本身的脆性以及砌塊與砂漿間的粘結力較弱,砌體結構抗拉、抗彎、抗剪強度均較低,只有合理設計,採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才能保證結構的抗震性能,抵抗突如其來的地震作用。地基不均勻時,可能會發生結構一端倒塌而另一端不倒;屋面為預製板的結構,混凝土梁與橫向承重牆體振動不一致,搭在上面的預製板容易脫落;樓梯間、女兒牆以及其它平立面上的突變部位,在地震作用下也容易發生倒塌。
  •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方案(二)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方案(二)  三、與混凝土結構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術一般有:  1、託換技術  系託梁(或桁架)拆柱(或牆)、託梁接柱和託梁換柱等技術的概稱;屬於一種綜合性技術,由相關結構加固、上部結構頂升與復位以及廢棄構件拆除等技術組成
  • 抗震加固技術丨磚混結構的抗震加固
    因此,對現存的大量不滿足抗震設防要求的磚混結構房屋進行加固改造,提高其抗震安全性,是當前工程建設領域的關鍵。影響磚混結構抗震性能的因素(一)主體結構的損傷。一般來說,建築結構經過長年的使用,會存在一定裂縫問題,主體結構會出現較多損傷,極大程度上會影響磚混結構的承載能力和抗剪能力,無法有效發揮其抗震性能。(二)地基存在不均勻沉降的情況。
  • 智利 震出來的超強抗震能力
    特殊的地質結構,使智利成為了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近500年來,智利至少發生過11次8級以上的大地震和多次海嘯。1960年5月21日,蒙特港附近海底發生9.5級強烈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到了日本。2010年2月27日,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發生8.8級特大地震,造成500多人遇難。
  • 框架-剪力牆結構的那些事兒
    作者:蛋蛋醬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作為一種常用的結構形式,結合了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的一些特點,可在提高的建築的靈活性同時保證結構的抗震性能。也由於結合了框架和剪力牆的結構特點,在進行設計時常需要在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等多個章節裡翻來翻去,如同一隻忙碌的八爪魚。
  • 建築結構丨據推測分析,泉州賓館可能這樣塌的……
    作者簡介: 網名 水木人生,真名 王鎖軍,1968年生, 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結構工程碩士, 北 京藍圖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民建所所長, 結構專業副總工程師。  三:鋼結構採用窄翼柱HN,而且不設支撐,縱向連繫梁很弱,這幾乎接近弱軸方向(橫向框架平面外)懸臂柱了,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對稍微具有結構常識的人,都不會採用這種結構,更別說是註冊結構工程師了。
  • 淺析房屋建築結構設計方法
    (2)建築物結構設計的要求:計算內容:結構構件應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計算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驗算,如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構件應進行疲勞強度驗算;結構上多種作用效應同時發生時,應通過結構分析分別求出每一種作用下的效應後,考慮其可能的最不利組合;抗震設計:我國的抗震設防烈度為 6~9 度,建築結構根據所在地區的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採用不同的抗震等級。
  • 「分享」碳纖維材料在結構加固中的作用
    具有高比強、高比模、耐疲勞、抗蠕變、比耐熱鋼還耐高溫、比不鏽鋼還耐腐蝕、耐磨損、尺寸穩定、導電、導熱、熱膨脹係數小、自潤滑和吸能抗震等一系列優異性能。另一重要特性就是比重小。比重一般在1.6左右,是鋁的二分之一,鋼的五分之一。
  • 「分享」碳纖維材料在結構加固中的作用.
    具有高比強、高比模、耐疲勞、抗蠕變、比耐熱鋼還耐高溫、比不鏽鋼還耐腐蝕、耐磨損、尺寸穩定、導電、導熱、熱膨脹係數小、自潤滑和吸能抗震等一系列優異性能。另一重要特性就是比重小。比重一般在1.6左右,是鋁的二分之一,鋼的五分之一。
  • 《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發布,含鋼量精細化4大招
    (1)結構梁高控制目前最經濟的結構梁高為1/8~1/12的梁跨度。公共走道、設備管線密集處等建議採用寬扁梁、型鋼梁。而車庫則考慮實心或空心無梁樓蓋。空心無梁樓蓋在車庫頂板覆土較厚(≥1.5m)或有消防車荷載時更有優勢。(2)設備管線空間控制對於風管、電纜橋架、給排水、消防等管線密集處,採用綜合管線圖進行優化設計,往往可以節約200mm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