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詳細不過的鋼結構抗震設計詳解,不看準吃虧!

2021-01-08 土木智庫

鋼結構的優點:

鋼結構具有優越的強度、韌性或延性、強度重量比,總體上看抗震性能好、抗震能力強。

在地震作用下,鋼結構房屋由於鋼材的材質均勻,強度易於保證,因而結構的可靠性大;輕質高強的特點,使鋼結構房屋的自重輕,從而結構所受的地震作用減小;良好的延性性能,使鋼結構具有很大的變形能力,即使在很大的變形下仍不致倒塌,從而保證結構的抗震安全性。

1震害及其分析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鋼結構大量出現局部破壞,日本建築學會對神戶988幢鋼結構房屋進行了調查。

一、節點破壞

美國北嶺地震節點破壞形式有(見下圖):

(a)焊縫-柱交界處完全斷開;

(b)焊縫-柱交界處部分斷開;

(c)沿柱翼緣向上擴展,完全斷開;

(d)沿柱翼緣向上擴展,部分斷開;

(e)焊趾處梁翼緣裂通;

(f)柱翼緣層狀撕裂;

(g)柱翼緣裂通;

(h)裂縫穿過柱翼緣和部分腹板。

日本阪神地震節點破壞形式有(見下圖):

(a)從工藝孔下方的翼緣斷裂;

(b)焊接熱影響區母材斷裂;

(c)焊縫金屬斷裂;

(d)由焊接引弧板至熱影響區隔板一側的開裂;

(e)由引弧板到隔板內部的裂縫。

節點破壞原因有:

(1) 焊縫金屬衝擊韌性低。

(2) 焊縫存在缺陷,特別是下翼緣梁端現場焊縫中部,因腹板妨礙焊接和檢查,出現不連續。

(3) 梁翼緣端部全熔透坡口焊的襯板邊緣形成人工縫,在彎矩作用下擴大。

(4) 梁端焊縫通過孔邊緣出現應力集中,引發裂縫,向平材擴展。

(5) 裂縫主要出現在下翼緣,是因為梁上翼緣有樓板加強,且上翼緣焊縫無腹板妨礙施焊。

節點破壞的典型破壞形式主要表現為:

焊縫斷裂、螺栓破壞、鉚接斷裂、加勁板斷裂、屈曲和腹板斷裂等。

美國在調查的1000多幢中破壞100多幢。破壞的特點是:

梁下翼緣裂縫(見下圖a和下圖b)佔80%~95%,上翼緣裂縫15%~20%; 

裂縫起源於焊縫的佔90%~99%,起源於母材的只佔1%~10%; 

不少裂縫向柱子擴展,嚴重的將柱裂穿(見下圖c),有的向梁擴展(見下圖d),有的沿連接螺栓線擴展。

二、構件破壞

3、基礎錨固破壞

鋼構件與基礎的錨固破壞主要表現為柱腳處的地腳螺栓脫開、混凝土破碎導致錨固失效、連接板斷裂等,

例如有一幢11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柱腳的4根地腳螺栓全部斷開,柱腳水平移動25cm,但建築未倒塌。柱腳破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設計中未預料到地震時柱將產生相當大的拉力,以及地震開始時會出現豎向振動。

2一般要求

一、結構尺度與抗震等級

結構類型的選擇關係到結構的安全性、實用性和經濟性。可根據結構總體高度和抗震設防烈度確定結構類型和最大使用高度。

鋼結構房屋應根據設防分類、烈度和房屋高度採用不同的抗震等級,並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丙類建築的抗震等級應按下表確定。

二、結構布置與支撐設計要求

採用框架結構時,高層的框架結構以及甲、乙類建築的多層框架結構,不應採用單跨框架結構,其餘多層框架結構不宜採用單跨框架結構。

多層鋼結構的結構平面布置、豎向布置應遵守抗震概念設計中結構布置規則性的原則。 

設計中如出現平面不規則或者豎向不規則的情況,應按規範要求進行水平地震作用計算和內力調整,並對薄弱部位採取有效的抗震構造措施,不應採用嚴重不規則的設計方案。 

由於鋼結構可承受的結構變形比混凝土結構大,一般不宜設防震縫。需要設置防震縫時,縫的寬度應不小於相應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1.5倍。

在選擇結構類型時,除考慮結構總高度和高寬比之外,還要根據各結構類型抗震性能的差異及設計需求加以選擇。

①一般情況下,不超過50m的鋼結構房屋可採用框架結構、框架-支撐結構或其它結構類型;

②超過50m的鋼結構房屋,一、二級抗震結構宜採用偏心支撐、帶豎縫鋼筋混凝土抗震牆板、內藏鋼支撐鋼筋混凝土牆板或屈曲約束支撐等消能支撐及筒體結構。

多層鋼結構一般採用框架結構、框架-支撐結構。

採用框架-支撐結構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支撐框架在兩個方向的布置均宜基本對稱,支撐框架之間樓蓋的長寬比不宜大於3。

(2) 不超過50m的鋼結構宜採用中心支撐,必要時也可採用偏心支撐、屈曲約束支撐等消能支撐。

(3) 中心支撐框架宜採用交叉支撐,也可採用人字支撐或單斜杆支撐,不宜採用K 形支撐;支撐的軸線宜交匯於梁柱構件軸線的交點,若偏離交點,其偏心距不應超過支撐杆件寬度,並應計入由此產生的附加彎矩。當中心支撐採用只能受拉的單斜杆體系時,應同時設置不同傾斜方向的兩組斜杆,且每組中不同方向單斜杆的截面面積與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積之差不得大於10%。

(4) 偏心支撐框架的每根支撐應至少有一端與框架梁連接,並在支撐與梁交點和柱之間或同一跨內另一支撐與梁交點之間形成消能梁段。

偏心支撐具有彈性階段剛度接近中心支撐框架,彈塑性階段的延性和消能能力接近於延性框架的特點,是一種良好的抗震結構。常用的偏心支撐形式如下圖所示。

偏心支撐框架的設計原則:

強柱、強支撐和弱消能梁段,即在大震時消能梁段屈服形成塑性鉸,且具有穩定的滯回性能,即使消能梁段進入應變硬化階段,支撐斜杆、柱和其餘梁段仍保持彈性。

鋼結構的樓蓋設計:

鋼結構的樓蓋宜採用壓型鋼板現澆鋼筋混凝土組合樓板或鋼筋混凝土樓板。

對不超過50m的鋼結構尚可採用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板,亦可採用裝配式樓板或其它輕型樓蓋; 

對超過50m的鋼結構,必要時可設置水平支撐。

採用壓型鋼板鋼筋混凝土組合樓板和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時,應與鋼梁有可靠連接。 

採用裝配式、裝配整體式或輕型樓板時,應將樓板預埋件與鋼梁焊接,或採取其它保證樓蓋整體性的措施。

鋼結構房屋的地下室設計:

設置地下室時,框架-支撐結構中豎向布置的支撐應延伸至基礎;框架柱應至少延伸至地下一層。支撐在地下室是否改為混凝土抗震牆形式,與是否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層有關。 

設置鋼筋混凝土結構層時採用混凝土牆段協調。該抗震牆是否由鋼支撐外包混凝土構成還是採用混凝土牆,由設計確定。 

設置地下室的鋼結構房屋的基礎埋置深度,當採用天然地基時不宜小於房屋總高度的1/15;當採用樁基時,樁承臺埋深不宜小於房屋總高度的1/20。

3鋼結構房屋抗震設計

一、一般計算原則

確定多高層鋼結構房屋的抗震計算模型時,一般可假定樓板在自身平面內為絕對剛性; 

當結構布置規則、質量及剛度沿高度分布均勻、且不計扭轉時,可採用平面結構計算模型; 

當結構平面或立面不規則、體型複雜,無法劃分平面抗側力單元的結構,以及為筒體結構時,應採用空間結構計算模型。

鋼結構在多遇地震計算時,阻尼比宜按下列規定採用:

(1) 高度不大於50m時,可取0.04;高度大於50m且小於200m時,可取0.03;高度不小於200m時,宜取0.02。

(2) 當偏心支撐框架部分承擔的地震傾覆力矩大於結構總地震傾覆力矩的50%時,其阻尼比可比(1)款相應增加0.005。

(3) 在罕遇地震下的彈塑性分析,阻尼比可取0.05。

鋼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內力和變形分析,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結構應計入重力二階效應。進行二階效應的彈性分析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範》的有關規定,在每層柱頂附加假想水平力。

(2) 對框架梁,可不按柱軸線處的內力而按梁端內力設計。對工字形截面柱,宜計入梁柱節點域剪切變形對結構側移的影響;對箱形柱框架、中心支撐框架和不超過50m的鋼結構,其層間位移計算可不計入梁柱節點域剪切變形的影響,近似按框架軸線進行分析。

(3) 鋼框架-支撐結構的斜杆可按端部鉸接杆計算;框架部分按剛度分配計算得到的地震層剪力應乘以增大係數,其值不小於1.15且不小於結構總地震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計算最大層剪力1.8倍的較小值。

(4) 中心支撐框架的斜杆軸線偏離梁柱軸線交點不超過支撐杆件的寬度時,仍可按中心支撐框架分析,但應計及由此產生的附加彎矩。

(5) 偏心支撐框架中,與消能梁段相連構件的內力設計值,應按下列要求調整:

① 支撐斜杆的軸力設計值,應取與支撐斜杆相連接的消能梁段達到受剪承載力時支撐斜杆軸力與增大係數的乘積;其增大係數,一級不應小於1.4,二級不應小於1.3;

② 位於消能梁段同一跨的框架梁內力設計值,應取消能梁段達到受剪承載力時框架梁內力與增大係數的乘積;其增大係數,一級不應小於1.3,二級不應小於1.2;

③ 框架柱的內力設計值,應取消能梁段達到受剪承載力時柱內力與增大係數的乘積;其增大係數,一級不應小於1.3,二級不應小於1.2。

(6) 內藏鋼支撐鋼筋混凝土牆板和帶豎縫鋼筋混凝土牆板應按有關規定計算,帶豎縫鋼筋混凝土牆板可僅承受水平荷載產生的剪力,不承受豎向荷載產生的壓力。

(7) 鋼結構轉換構件下的鋼框架柱,地震內力應乘以增大係數,其值可採用1.5。

二、鋼框架構件及節點的抗震承載力驗算

鋼框架構件及節點的抗震承載力驗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除下列情況之一外,節點左右梁端和上下柱端的全塑性承載力應符合下式要求:

① 柱所在樓層的受剪承載力比相鄰上一層的受剪承載力高出25%;

② 柱軸壓比不超過0.4;

③ 柱軸力符合時(為地震作用加倍時的柱地震組合軸力設計值);

④ 與支撐斜杆相連的節點。

(2) 為了保證在大地震作用下,使柱和梁連接的節點域腹板不致局部失穩,以利於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在柱與梁連接處,柱應設置與梁上下翼緣位置對應的加勁肋,使之與柱翼緣相包圍處形成梁柱節點域。

節點域既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太厚了使節點域不能發揮耗能作用,太薄了將使框架的側向位移太大。

(3) 為保證工字形截面柱和箱形截面柱的節點域的穩定,節點域腹板的厚度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三、框架鋼梁

1、抗彎強度驗算

2、抗剪強度驗算

3、整體穩定驗算

為了避免構件的側向扭轉失穩,除了按一般要求設置側向支撐外,尚應在塑性鉸處設側向支撐。

《建築抗震設計規範》提出,梁柱構件在出現塑性鉸的截面處,其上下翼緣均應設置側向支撐。由於地震方向的改變,塑性彎矩的方向也在改變。相鄰支撐點間的構件長細比應符合《鋼結構設計規範》關於塑性設計的有關規定。

四、鋼柱

1、截面強度驗算

2、平面內整體穩定驗算

3、平面外整體穩定驗算

鋼柱在軸壓比較大時,在反覆荷載下強度的折減十分顯著,與鋼梁的設計相似,在柱可能出現塑性鉸的區域內,板件的寬厚比及側向支承的間距應加以限制。為了保證塑性鉸的轉動能力,在塑性鉸區域內,應按下表來確定板件寬厚比的限值。

五、中心支撐

人字支撐和V形支撐的橫梁在支撐連接處應保持連續,該橫梁應承受支撐斜杆傳來的內力,並按不計入支撐支點作用的梁驗算重力荷載和支撐屈曲時不平衡力下的承載力。不平衡力應按受拉支撐的最小屈服承載力和受壓支撐最大屈曲承載力的0.3倍計算。必要時,可將人字和V 形支撐沿豎向交替設置或採用拉鏈柱,以減小支撐橫梁的截面。

六、偏心支撐

u消能梁段的腹板上應設置加勁肋,以防止腹板過早屈曲,使腹板充分發揮抗剪作用,同時減少由於腹板反覆屈曲變形而引起的剛度退化。 

u加勁肋應在支撐斜杆連接處的腹板兩側配置,中間加勁肋的間距對於剪切屈服型梁段不得超過30tw-h0/5(為腹板厚度,為腹板計算高度)。

2、支撐斜杆及框架梁、柱設計

在確定支撐軸力設計值時,考慮到耗能梁段上的加勁肋將會提高梁段的極限抗剪強度,為了保證梁段進入非彈性變形階段而支撐不屈曲,支撐的設計抗軸壓能力應大於耗能梁段達屈服強度時支撐軸力,《建築抗震設計規範》規定,這一增大係數在8度及以下時應不小於1.4,9度時應不小於1.5。

同理,為了使偏心支撐框架僅在消能梁段屈服而非消能梁段及柱保持彈性,梁柱內力的增大係數在8度及以下時應不小於1.5,9度時應不小於1.6。

七、梁與柱的連接

1、梁柱連接強度驗算

梁與柱連接時應使梁能充分發揮其強度與延性。當確定梁的抗彎抗剪能力時:

①應考慮鋼材強度的變異,即考慮其實際強度可能超過設計強度;

②應考慮應變硬化的影響分別增強20%及30%。

2、節點域強度驗算

梁柱節點域的破壞形式有:

①柱腹板在梁受壓翼緣的推壓下發生局部失穩,或柱翼緣在梁受拉翼緣的拉力下發生過大的彎曲變形,導致柱腹板處連接焊縫的破壞;

②當節點域存在很大的剪力時,該區域將受剪屈服或失穩而破壞;

3、焊接的極限承載力計算

焊縫的極限強度高於母材的抗拉強度,計算時取其等於母材的抗拉強度最小值;

角焊縫的極限抗剪強度也高於母材的極限抗剪強度,梁腹板連接的角焊縫極限受剪承載力取母板的極限抗剪強度乘角焊縫的有效受剪面積。

4、高強度螺栓連接的極限受剪承載力計算

4鋼結構抗震構造措施

一、鋼框架構造措施

1、框架柱的長細比

2、梁柱板件的寬厚比

如果梁的受壓翼緣寬厚比或腹板的高厚比較大,則在受力過程中它們就會出現局部失穩。板件的局部失穩,降低了構件的承載力。防止板件失穩的有效方法是限制它的寬厚比。

3、梁柱構件的側向支撐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梁柱構件受壓翼緣應根據需要設置側向支撐。

(2) 梁柱構件在出現塑性鉸的截面,上下翼緣均應設置側向支撐。

(3) 相鄰兩側向支撐點間的構件長細比,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範》的有關規定。

4、梁柱連接的構造要求

梁與柱的連接宜採用柱貫通型連接方式;

柱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都與梁剛接時,宜採用箱形截面。當僅在一個方向剛接時,宜採用工字形截面,並將柱腹板置於剛接框架平面內。 

梁與柱的連接應採用剛性連接,也可根據需要採用半剛性連接。

梁與柱的剛性連接,可將梁與柱翼緣在現場直接連接,也可通過預先焊在柱上的梁懸臂段在現場進行梁的拼接。

工字形截面柱(翼緣)和箱形截面柱與梁剛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如下圖所示,有充分依據時也可採用其他構造形式。

(1) 梁翼緣與柱翼緣間應採用全熔透坡口焊縫;一、二級時,應檢驗V形切口的衝擊韌性,其恰帕衝擊韌性在-20℃時不低於27J。

(2) 柱在梁翼緣對應位置設置橫向加勁肋(隔板),且加勁肋(隔板)厚度不應小於翼緣厚度,強度與梁翼緣相同。

(3) 梁腹板宜採用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通過連接板與柱連接(經工藝試驗合格能確保現場焊接質量時,可用氣體保護焊進行焊接);腹板角部應設置焊接孔,孔形應使其端部與梁翼緣和柱翼緣間的全焊透坡口焊縫完全隔開。

(4) 當梁翼緣的塑性截面模量小於梁全截麵塑性截面模量的70%時梁腹板與柱的連接螺栓不得小於兩列;當計算僅需一列時,仍應布置兩列,且此時螺栓總數不得小於計算值的1.5倍。

(5) 一級和二級時,宜採用能將塑性鉸自梁端外移的骨形連接。

梁與柱剛性連接時,柱在梁翼緣上下各500mm的節點範圍內,柱翼緣與柱腹板間或箱形柱壁板間的連接焊接縫,應採用全熔透坡口焊接。

框架梁採用懸臂梁段與柱剛性連接時,懸臂梁段與柱應預先採用全焊接連接,此時上下翼緣焊接孔的形式宜相同;梁的現場拼接可採用翼緣焊接腹板螺栓連接,如下圖(a)所示,或全部螺栓連接,如下圖(b)所示。

箱形截面柱在與梁翼緣對應位置設置的隔板,應採用全熔透對接焊縫與壁板相連。工字形截面柱的橫向加勁肋與柱翼緣應採用全熔透對接焊縫連接,與腹板可採用角焊縫連接。

5、節點域補強及節點附近構造措施

當節點域的體積不滿足穩定要求時,應採取加厚節點域或貼焊補強板的措施。 

對於焊接組合柱,宜加厚節點板,將柱腹板在節點域範圍更換為較厚板件;

對軋制H型柱,可貼焊補強板加強。補強板的厚度及其焊縫應按傳遞補強板所分擔剪力的要求設計。

6、柱與柱的連接

框架柱接頭距框架梁上方的距離,可取1.3m和柱淨高一半兩者的較小值; 

上下柱的對接接頭應採用全熔透焊縫,柱拼接接頭上下各100mm範圍內, 

工字形截面柱翼緣與腹板間及箱形截面柱角部壁板間的焊縫,應採用全熔透焊縫。

7、剛接腳柱

鋼結構的柱腳主要有埋入式、外包式和外露式三種。 

鋼結構的剛接柱腳宜採用埋入式,也可採用外包式; 

6、7度且高度不超過50m時也可採用外露式。

二、鋼框架-中心支撐結構抗震構造措施

1、受拉斜杆布置

當中心支撐採用只能受拉力的斜杆體系時,應同時設置不同傾斜方向的兩組斜杆,且每組中不同方向單斜杆的截面面積與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積之差不得大於10%。

2、中心支撐構件長細比、板件寬厚比

(1) 支撐杆件的長細比

支撐杆件的長細比,按壓杆設計時,不應大於

;一、二、三級中心支撐不得採用拉杆設計,四級採用拉杆設計時,其長細比不應大於180。

(2) 支撐杆件板件的寬厚比

板件寬厚比是影響局部屈曲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支撐杆件的承載力和耗能能力。在反覆荷載作用下比單向靜載作用下更容易發生失穩。採用節點板連接時,應注意節點板的強度和穩定。

3、中心支撐節點構造要求

(1) 一、二、三級,支撐宜採用軋制H形鋼製作,兩端與框架可採用剛接構造,梁柱與支撐連接處應設置加勁肋;一級和二級採用焊接工字形截面的支撐時,其翼緣與腹板的連接宜採用全熔透連續焊縫。

(2) 支撐與框架連接處,支撐杆端宜做成圓弧。

(3) 在梁與V形支撐或人字支撐相交處,應設置側向支撐;該支撐點與梁端支撐點間的側向長細比()以及支撐力,應符合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範》關於塑性設計的規定。

(4) 若支撐和框架採用節點板連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範》關於節點板在連接杆件每側有不小於30°夾角的規定;一、二級時,支撐端部至節點板最近嵌固點(節點板與框架構件連接焊縫的端部)垂直於支撐杆件軸線方向的直線,不應小於節點板厚度的2倍。

4、框架部分的結構抗震措施

框架-中心支撐結構的框架部分,當房屋高度不高於100m且框架部分承擔的地震作用不大於結構底部總地震剪力的25%時,一級、二級的抗震構造措施可按框架結構降低一度的相應要求採用。

三、 鋼框架-偏心支撐結構抗震構造措施

偏心支撐框架消能梁段的鋼材屈服強度不應大於345MPa。消能梁段及與消能梁段同一跨內的非消能梁段,其板件的寬厚比不應大於下表規定的限值。

1、支撐杆件的構造要求

2、消能梁段構造要求

3、側向穩定性要求

(1)消能梁段兩端上下翼緣應設置側向支撐,支撐的軸力設計值不得小於消能梁段翼緣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翼緣寬度、厚度和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的乘積)的6%,即0.06bftff。

(2)偏心支撐框架梁的非消能梁段上下翼緣,應設置側向支撐,支撐的軸力設計值不得小於梁翼緣軸向承載力的2%,即0.02bftff。

4、框架的構造要求

框架-偏心支撐結構的框架部分,當房屋高度不高於l00m且框架部分承擔的地震作用不大於結構底部總地震剪力的25%時,一級、二級的抗震構造措施可按框架結構降低一度的相應要求採用,其他抗震構造措施,應符合上文對框架結構抗震構造措施的規定。

註:微信公眾號「土木智庫」裡面有小編整理的建築行業的眾多資料,有一建、二建、造價、消防視頻和課件,歡迎大家的加入。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在鋼結構多層建築抗震性能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新華社重慶6月9日電(記者柯高陽)記者從重慶大學了解到,我國科學家日前在鋼結構多層建築抗震性能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研究人員通過足尺6層鋼結構房屋振動臺試驗,驗證了兩類新型剪力牆的抗震防災性能。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石宇教授介紹,足尺鋼結構房屋的振動臺試驗旨在考察鋼結構建築在地震作用下的動力特性、地震反應、破壞機理等,對其抗震防災性能進行評估。重慶大學研究團隊設計製作的6層鋼結構房屋為冷彎薄壁型,鋼柱、鋼梁的厚度分別僅有1.2毫米和1.8毫米。
  • 鋼結構抗震彈性支座(鉸支座)固定型檢測項目有哪些?
    抗震鋼(鉸)支座作為一種不可替代的節點連接裝置,其具有傳力可靠,轉動靈活,承載力高,允許位移量大的優點,使節點受力情況與理論計算圖式相符合,目前在我國大跨度空間鋼結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鋼結構抗震彈性支座(鉸支座)固定型檢測項目:檢測項目有:外觀質量、尺寸、豎向承載力、水平承載力(雙向活動支座不做)、摩擦係數(固定支座不做)、轉動性能、支座原材料的檢驗。取樣數量(無破壞):摩擦係數、轉動性能2塊、其餘項目1塊。
  • 權威發布丨抗震性能更優、得房率高、戶型靈活可變!鋼結構裝配式...
    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黨組成員張曉海介紹,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利用現代製造技術、信息管理技術,採用工業化生產方式統籌工程設計、生產、施工環節,將傳統「粗放」式現場施工作業轉變為「精細化」的工廠化生產、裝配化建造。
  • 「瓊凱教程」給排水、暖通、電氣各專業抗震支架的設計與施工圖解
    昨天同事反映有客戶不太了解抗震支架的安裝方法,今天瓊凱特地為朋友們出一期關於給排水、暖通、電氣專業中的抗震支架安裝教程圖解,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幫助,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上乾貨!本項目對直徑≥DN65的管道設置抗震支吊架,且此項目抗震支吊架產品需通過FM認證,與混凝土、鋼結構、木結構等須採取可靠的錨固形式,具體深化設計由專業公司完成。
  • 湛江鋼結構託架梁/優質鋼結構加工廠
    特別是2008年前後,在會的推動下,出現了鋼結構建築熱潮,強勁的市場需求,推動鋼結構建築迅猛發展,建成了一大批鋼結構場館、機場、車站和高層建築,其中,有的鋼結構建築在製作安裝技術方有世界水平,如會國家體育場等建築。
  • 鋼結構網架結構的價值體現
    二、促進住宅產業轉型升級 鋼結構建築,完全符合「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以及一體化裝修」的住宅產業現代化發展思路,是我國告別現場手工砌築時代,促進住宅建築生產方式變革,推動住宅建築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 安徽石臺縣幼兒園房屋鋼結構安全檢測多少錢一平方
    安徽石臺縣幼兒園房屋鋼結構安全檢測多少錢一平方1)房屋檢測單位應依照國家和地方相關規定和標準,客觀、公正地做好房屋檢測工作。2)通過資料調查、現場調查檢測等方式了解被檢測房屋的基本結構情況和基礎形式,了解被檢測危房的使用及改擴建情況,為建設工程的設計、施工提供基礎資料。
  • 太原翹楚驗房解密:建築機電抗震設計的要求有哪些呢?
    建築機電抗震設計一般規定3.1.1 建築機電工程設施與建築結構的連接構件和部件的抗震措施應根據設防烈度、建築使用功能、建築高度、結構類型、變形特徵、設備設施所處位置和運行要求及現行國家標準《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的有關規定,經綜合分析後確定。
  • 鋼結構球型支座的設計參數和主要技術性能有哪些?
    鋼結構球型支座:鋼結構球型支座工作原理是在盆式橡膠支座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橋梁支座。其基本原理是支座的轉角通過球冠襯板與球面四氟板之間的滑動來實現。設計轉角遠大於盆式支座,一般為0.01-0.02rad,豐爭穿膊大橋主橋上1000kN的球形支座設計轉角達到0.042rad。球型支座適用於城市立交橋和大跨度公路橋,尤其是彎橋和寬橋。
  • 這種植物叫佛手柑,中看不中用,果子只能結一年,買回家準吃虧
    這種植物叫佛手柑,中看不中用,果子只能結一年,買回家準吃虧不知不覺,再有兩個月的時間就要過年了,時間過的真快,再臨近春節前的兩個月
  • 建築抗震結構設計探討
    建築設計是整個工程設計的首要設計環節,當此環節的相關設計確定之後,後面的結構設計、抗震設計等都無法再繼續進行較大的改動。只有將建築抗震的設計前置於建築設計之中,才能對其進行更加合理、規範的創新設計,有效發揮建築的抗震性能。
  • 曝光抗震調整係數的潛在秘密
    來源:土木吧,微信號:tumuba作者:洪飛宇,本文已獲作者授權。
  • 「小知識」機電安裝抗震支吊架全面解讀
    抗震支吊架安裝的前提是,重力支吊架必須符合條件,能夠滿足垂直方向上所有管道及介質等因素的重力作用,即不考慮抗震支吊架上的重力作用也能滿足功能需求。通俗的說,可以概括成:抗震斜撐上有重力作用,但是我們在進行設計和計算時,暫不考慮抗震支吊架的重力效應,即不考慮重力共架。(特例除外,某些空間狹小的地方可能會出現重力共架的情況。)
  • 鋼結構工程設計中如何應用應力蒙皮效應
    最近審查的廠房中發現有很多的門式剛架高度超12m,設計人員繼續依據《門規》CECS102:2002進行設計,未採取任何加強措施,施工圖審查時應嚴格把關。對超規程設計,諮詢了省上一些結構專家,認為當採取一定的措施後可適當放寬條件。《門規》適用於符合以下條件的單層房屋鋼結構:(1)主要承重結構為單跨或多跨實腹式門式剛架。
  • 鋼結構建築都有哪些類型
    鋼結構建築基礎一般是單獨基礎,基礎中間加聯絡梁。鋼結構建築一般有框架、平面圖桁架結構、球形網架(殼)、索膜、輕鋼結構、塔桅等結構形式。在做基礎時要留意這種:結構型號選擇時,應考慮到不一樣結構形式的特性。
  • 多高層木結構抗震性能的研究與設計方法綜述
    「Forte」的施工周期約10個月,與同體積的混凝土或鋼結構建築相比,其在保溫隔熱方面能夠節約25%的能源,且兼有抗震性能優良的特點。研究表明:加載過程中,節點經歷了彈性,受壓區木材壓潰,壓潰區木材壓實三個階段;節點屈服前,不存在低初始剛度階段;節點延性較好。
  • 現代抗震設計理論是如何發展的?
    >及目前的基於性態的抗震設計理論階段靜力理論階段 20世紀10~40年代大森房吉靜力理論是指估計地震力時,不考慮地震的動力特性和結構的動力性質(變形和阻尼),假定結構為剛性基於性態的抗震設計理論階段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美國科學家和工程師提出了基於結構性態的抗震設計理論的新概念,這是工程抗震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省住建廳印發《關於雲南、北京、浙江裝配式鋼結構建築調研報告》
    具體包括穩步推進公共建築和政府主導的建築率先使用鋼結構建築;重點推進乙類抗震設防項目使用鋼結構建築,在中小學、幼兒園、醫院等重點抗震設防類(乙類)公共建築強力推行使用鋼結構建築技術;積極推廣鋼結構在市政基礎設施等建設領域的應用;積極引導開發建設鋼結構住宅小區;逐步推進鋼結構民居建設等措施。
  • 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的深化設計
    對於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的深化設計探討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於了解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的深化性設計要求,以及其設計理念等,為日後提高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的設計水平提供寶貴的建議。
  • 上海浦東鋼結構焊縫檢測報告出具單位
    濮陽市鋼結構超聲波檢測技術研究中心:結構主體傾斜檢測鋼結構安全鑑定鋼結構主體的傾斜檢測包括:檢測鋼結構頂部觀測點相對於底部固定點或上層相對於下層觀測點的傾斜度以及傾斜速率。結構的傾斜:可採用經緯儀、雷射定位儀、軸定位儀或吊錘的儀器設備檢測。危險鋼結構安全鑑定對於需要進行建築物危險性鑑定和等級劃分的建築,受業主委託可進行危險建築物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