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抗震結構設計探討

2021-01-07 消費導刊雜誌社

李紅梅 青島捷能電力設計有限公司 山東 青島 266071

摘要:前些年,我國頻頻發生地震災害,極大地威脅著國民的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引起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應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及時縮減地震危害範圍。尤其是在設計民用建築時,迫切需要強化抗震設計,以提高建築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增強建築的抗震能力。

關鍵詞:建築;抗震結構;設計

引言

建築工程在城市的建設中屬於非常重要的施工項目,因此需要保證工程的結構穩定與施工質量。在進行工程前期設計時,需要重視結構設計質量。尤其是混凝土抗震結構的設計應用,因為建築結構非常複雜,在設計時會出現很多問題,提高結構設計的穩定性與抗震性能會有一定難度。在混凝土建築抗震結構設計時,還要以設計為出發點,如果抗震性得不到保證就會影響到整個建築施工質量。因此,需要提高設計單位混凝土建築結構的抗震設計質量,確保建築的使用功能與應用效果。

1、建築設計在建築抗震設計中的作用

1.1建築設計是建築抗震設計的基礎

在傳統的建築設計中,由於建築設計理論以及建築抗震技術的落後,工程設計師很少將建築的抗震設計加入建築整體設計之中,隨著科技的進步,建築設計理論得到不斷完善,工程設計研究人員漸漸找出了建築設計與建築抗震之間存在的聯繫。建築設計是整個工程設計的首要設計環節,當此環節的相關設計確定之後,後面的結構設計、抗震設計等都無法再繼續進行較大的改動。只有將建築抗震的設計前置於建築設計之中,才能對其進行更加合理、規範的創新設計,有效發揮建築的抗震性能。

1.2為人們群眾的生命財產保駕護航

現如今沒有任何技術和設備可以精確的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強度和地點,而地震災害一旦發生必然給個人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所以我們只能在減少地震損害方面做好應對措施,這其中提高建築物的抗震性能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良好的抗震設計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築物在地震災害中的結構穩定性,保證人們可以在地震發生時預留出足夠多的時間進行逃生和避難,極大地降低了地震救援的危險性以及相應的救援難度,為人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上了一個保險,極大地提升了人們生活的安全性。

2、提高建築結構抗震能力的主要措施

2.1選用適合的建築材料

於建築而言,建築材料的選用至關重要,尤其需要具有優異抗震性能。例如,有的國家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甚至頻發地震,需要加強抗震設計,其中選用優質的抗震材料極為關鍵。據不完全調查可知,磚瓦類型的建築,並沒有很理想的抗震效果。因此,目前較少通過磚瓦修建建築,而通過木製傳統結構來取代。同時,還採取了箱體式的結構設計措施,極大地增大了建築的整體抗震能力。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以上這些均需要參考借鑑、靈活運用,並邀請專業人員及時、準確評定。

2.2結合建築結構,不斷優化抗震方案設計

建築抗震方案是抗震設計的關鍵,也是施工前準備階段的必要環節。科學的建築抗震方案能夠對整體施工起到指導作用,提高建築的抗震能力,在面對地震時能夠保證建築的安全性。同時,在抗震方案的制定中,首先要考慮的仍是建築結構,通過對建築結構的控制來提高建築物的抗震係數。此外,在混凝土建築物的施工中,還要對施工地址進行考察,要充分了解當前的實際地質情況、地形外貌等,相關工作人員要充分了解地震的傳播路徑,注意內部應力的均勻性,以此來提高建築的整體穩定性。同時,抗震方法的規劃人員,要充分了解建築場地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建築物的抗震能力,對不同地震等級給建築物帶來的影響進行計算,通過科學計算來做好預判工作,並不斷完善方案規劃,使混凝土建築結構實現各個設施間的分布平衡。

2.3提高建房標準強化抗震意識

提高建築抗震性能需要利用國家法律效用,在一開始就強化建築各個階段的抗震意識。首先,我國應該向日本等地震多發國家學習抗震經驗,在相關法律法規上,嚴格制定抗震設計要求,強制設計人員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結構設計。其次,應該制定較為嚴苛的設計審查和施工審查,嚴格把控建築建設的各個環節,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築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後,應該建立較為嚴格的追責制度,一旦因為結構設計出現安全事故或是造成巨大的經濟人員損失,需要對建築設計和施工人員進行追責處理,最大限度的提高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的抗震意識。

2.4優化結構參數計算

建築工程抗震設計工作中,應當合理選擇建築結構參數,如參數選擇不合理,則會直接影響建築結構的抗震性能。所以,在結構設計前,設計人員需合理選擇建築結構的設計參數,依據相關規範確定重要指標。設計人員可在建立地震災害結構設計模型的過程中,準確計算模型參數,並按照相應比例創建建築模型,在振動臺上開展模擬試驗,明確建築結構中的不足,在已有的設計基礎上採取科學有效的優化措施,加強建築結構在地震中的承載能力。

2.5合理設計建築縱向布局

在建築設計中對建築的縱向布局進行設計主要包括對建築的高度、建築結構質量和剛度的設計,是對建築物的空間結構影響抗震能力的思考。隨著現代化建設的加快,使得建築的縱向布局十分複雜,建築內部在設計過程中非常混亂且不協調,在整體結構上使得建築的承載力較弱,給抗震性能的提升帶來了設計的難度。因此設計師在進行建築縱向布局設計時,應儘可能確保均勻布置剪力牆的結構,使其不間斷地沿縱向布局延伸到建築底端,並讓建築結構質量與剛度和建築物沿之間的係數盡最大可能協調,有效改善地震發生時,由於建築物各樓層間的質量分布不勻造成的建築扭曲度高的狀況。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在建築抗震結構設計中依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設計人員應該不斷研究國內外先進的抗震設計理念,結合多種有效實驗手段,提升自身在抗震設計上的專業能力,並不斷強化自身的抗震設計意識,要始終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到第一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建築的抗震性能,造福社會,造福人民。

參考文獻:

[1]路會蘭.建築結構設計中的抗震結構設計理念[J].住宅與房地產,2019(25).

[2]馬玉潔.建築結構設計中的抗震結構設計理念[J].山東工業技術,2019(12).

[3]師建國.建築結構設計中的抗震結構設計理念[J].住宅與房地產,2019(16).

投稿郵箱:xfdk5052@163.com

相關焦點

  • 二級建築師輔導:建築結構抗震(2)
    8.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是地震動影響結構後,結構產生的動態反應(如速度,加速度,變形)。地震作用不是直接的外力作用,而是結構的地震時的動力反應,是一種間接作用。地震作用的大小與地震動的性質和工程結構的周期、阻尼等動力特性有關;地震作用分為水平地震作用、豎向地震作用和扭轉地震作用。
  • 淺析房屋建築結構設計方法
    而且,房屋建築結構的設計直接關係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問題,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房屋建築結構設計的問題,筆者結合實際的工作經驗對房屋建築結構設計做如下探討。 一 房屋建築結構設計的原則適用、安全、經濟、美觀、便於施工是進行建築結構設計的原則。一個優秀的建築結構設計往往是這五個方面的最佳結合。
  • 2010年二級建築師資料:建築結構抗震(1)
    13.抗震概念設計  根據地震災害和工程經驗等所形成的基本設計原則和設計思想,進行建築和結構總體布置,並確定細部構造的過程。  14.抗震措施  除地震作用計算和抗力計算以外的抗震設計內容,包括抗震構造措施。
  • 建築結構知識:平面規則性超限建築抗震設計有哪些設計要點?
    平面規則性超限建築抗震設計有哪些設計要點?對於平面規則性超限(如:樓板凹凸不規則,樓板之間連接較弱、局部不連續、板內開大洞,樓層最大彈性水平位移大於該樓層彈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2倍、結構扭轉效應明顯等)設計要點:1)對於凹凸不規則和樓板局部不連續的情況,應採取符合樓板平面內實際剛度變化的彈性樓蓋模型,或按分塊剛性樓板+局部彈性板進行計算,並應考慮扭轉藕聯效應。
  • 太原翹楚驗房解密:建築機電抗震設計的要求有哪些呢?
    建築機電抗震設計一般規定3.1.1 建築機電工程設施與建築結構的連接構件和部件的抗震措施應根據設防烈度、建築使用功能、建築高度、結構類型、變形特徵、設備設施所處位置和運行要求及現行國家標準《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的有關規定,經綜合分析後確定。
  • 淺析砌體結構抗震措施[抗震鑑定]
    然而,無論是從稍遠時期的唐山大地震,還是幾年前的汶川、玉樹震後統計來看,受破壞最嚴重的無一例外均是砌體結構,而且遙遙領先於其他結構形式。究其原因,由於砌體材料本身的脆性以及砌塊與砂漿間的粘結力較弱,砌體結構抗拉、抗彎、抗剪強度均較低,只有合理設計,採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才能保證結構的抗震性能,抵抗突如其來的地震作用。
  • 嚴守醫療建築抗震第一道防線
    醫療建築抗震加固的必要性由於醫療建築是搶救人們生命的生命線工程,在抗震救災中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醫院建築在地震中不僅不能倒,還應能繼續使用,擔負起救援的重要職責,因此我們平時通過加固來增強建築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這樣就能夠有助更好的抵抗地震等災害的侵襲。
  • 建築工程結構抗震構造詳圖(珍藏版),實用性很強,限時領取
    抗震是現在建築工程比較在意的問題,很多建築物都要求抗震,那麼抗震該怎麼做呢?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構造詳圖裡面會有答案。本圖集適用於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抗震等級為一、二、三、四級)、建築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環境類別為一、二、三類的多層和高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部分桓支剪力牆結構、簡體結構。
  • 結構設計常識分享!結構抗震概念——強柱弱梁
    強柱弱梁是一個從結構抗震設計角度提出的結構概念。要求結構柱子的承載力大於梁的承載力,必須是柱子不先於梁破壞,因為梁破壞屬於構件破壞,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壞將危及整個結構的安全---可能會整體倒塌,後果嚴重。平時在抗震設計中用的比較多。一、「強柱弱梁」的震害照片
  • 「建築界」建築抗震結構設計中,扭轉耦聯這個詞有什麼意義?
    地震作用計算和結構抗震驗算為結構設計提供依據,而在結構規則性判別這一問題上,偶然偏心、雙向地震以及扭轉耦聯這三個詞經常困擾著我們,我們來看看什麼是「扭轉耦聯」。相較與偶然偏心和雙向地震作用,扭轉耦聯無論是PKPM還是YJK,都沒有選項可以直接與其相關。
  • 現代抗震設計理論是如何發展的?
    經歷了一個世紀的發展隨著人們對地震特性和結構理解的不斷加深結構抗震設計理論從最初的靜力階段和反應譜階段發展到動力階段基於性態的抗震設計理論階段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美國科學家和工程師提出了基於結構性態的抗震設計理論的新概念,這是工程抗震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揭密中國古建築如何抗震:木結構建築"以柔克剛"
    ———古建築為啥能抗震———   以柔克剛:木材富韌性力學性能好   有人說,西方建築史是「石頭的歷史」,中國建築史是「木頭的歷史」,西方磚石結構是剛性結構建築體系,中國土木結構是柔性結構建築體系,西方人以剛性的磚石結構抵抗自然災害,中國人以柔性的土木結構防禦了地震的破壞,前者是「以剛克剛
  • 砌體結構抗震鑑定與加固改造
    《建築抗震加固技術規程》中也提到:「灌漿加固後的牆體,可以在原砌築砂漿本身的強度等級上適當地增加一級進行計算」;《建築抗震鑑定標準》也有規定:「磚、砌塊本身的強度等級相較於規定若低出一級,則我們最好選擇強度比實際強度低出一級的砂漿」。生活中我們大多是根據推定值來對加固中砂漿本身的強度進行輸入和計算,並未將砂漿強度劃分成多個等級。
  • 抗震加固技術丨磚混結構的抗震加固
    磚混結構是在我國的既有建築中存在數量較多的結構形式,很多城市中的民用建築都是該類型,而非城市地區的磚混結構房屋數量更多。 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中,大量磚混結構房屋倒塌,震害損失慘重。因此,對現存的大量不滿足抗震設防要求的磚混結構房屋進行加固改造,提高其抗震安全性,是當前工程建設領域的關鍵。影響磚混結構抗震性能的因素(一)主體結構的損傷。一般來說,建築結構經過長年的使用,會存在一定裂縫問題,主體結構會出現較多損傷,極大程度上會影響磚混結構的承載能力和抗剪能力,無法有效發揮其抗震性能。(二)地基存在不均勻沉降的情況。
  • 淺析砌體結構抗震措施[抗震鑑定]-各地要聞-國際商業-新訊網提供...
    究其原因,由於砌體材料本身的脆性以及砌塊與砂漿間的粘結力較弱,砌體結構抗拉、抗彎、抗剪強度均較低,只有合理設計,採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才能保證結構的抗震性能,抵抗突如其來的地震作用。歷次震害結果顯示,砌體結構房屋層數越多,高度越高,地震中破壞程度越大,因此,有必要對砌體房屋總層數及總高度進行嚴格控制。《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中7.1.2條規定了我國在不同砌體材料、不同抗震烈度下的總高度和層數限值。同時,橫牆較少的多層砌體房屋,總高度應比規定降低3m,層數相應減少1層各層橫牆很少的多層砌體房屋,還應再較少一層。
  • 阻尼器讓建築變「柔軟」 「彈性建築」更加抗震
    此次日本大地震,再度讓人們認識到日本建築的抗震能力,不少建築尤其是高層建築,從結構入手,附加安裝阻尼器等,讓建築變得有「彈性」,不再直接與地震「硬來」。  阻尼器讓建築變「柔軟」    傳統觀念認為,加粗、加固梁柱等是抗地震的辦法,但日本的最新抗震技術是讓大樓適度搖晃。
  •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基本概念及設計步驟
    1.高層建築結構的定義以上選自《高規》。拿到一個項目首先要分清楚是否屬於高層建築結構,再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因為高層與多層在規範要求上有部分是不一樣的(例如:整體指標的計算、抗震構造措施的變化等等)。1.純剪力牆結構體系剪力牆結構體系是由剪力牆同時承受豎向荷載和側向水平力的,利用建築專業給定的牆體,布置鋼筋混凝土牆(即剪力牆),從受力上講剪力牆是一個懸臂板(平面內)。(名稱:抗規是抗震牆、高規是剪力牆、也稱之為鋼筋混凝土牆)剪力牆結構體系是指:剪力牆和由於剪力牆開洞而形成的連梁組成的結構。連梁是指兩端與剪力牆在平面內相連的梁。
  • 太原翹楚驗房解密:建築機電工程抗震有哪些地震影響?
    建築機電抗爭設計的地震影響3.3.1建築機電工程所在地區遭受的地震影響,其抗震設防烈度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的有關規定選用,並可採用相應於抗震設防烈度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設計特徵周期。
  •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分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層建築結構的設計特點,以高層建築結構設計理論為基礎,以現行的國家相關規範標準為根據,對高層建築結構經濟性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結論,對高層建築的優化設計具有很大的實用意義。
  • 遼陽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抗震加固方法項目諮詢
    遼陽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抗震加固方法項目諮詢帶轉換層高層建築結構大適用高度應根據抗表或非抗震設計要求及結構體系確定,宜符合規定。不應採用帶轉換層高層建築結構的大適用高度帶轉換層筒中筒結構的大適用高度宜比規程中級高度相應筒中筒結構適用高度降低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