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砌體結構抗震措施[抗震鑑定]

2020-12-05 網易新聞

(原標題:淺析砌體結構抗震措施[抗震鑑定])

引言

砌體結構因其材料選擇及施工的方便性,長期以來是我國應用最廣泛的結構形式之一,其抗震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然而,無論是從稍遠時期的唐山大地震,還是幾年前的汶川、玉樹震後統計來看,受破壞最嚴重的無一例外均是砌體結構,而且遙遙領先於其他結構形式。究其原因,由於砌體材料本身的脆性以及砌塊與砂漿間的粘結力較弱,砌體結構抗拉、抗彎、抗剪強度均較低,只有合理設計,採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才能保證結構的抗震性能,抵抗突如其來的地震作用。

一、砌體結構主要震害形態

1.整體或局部倒塌

地震作用下,底層牆體受剪最大,如若強度不足,底層會先倒塌而使整個結構倒塌。地基不均勻時,可能會發生結構一端倒塌而另一端不倒;屋面為預製板的結構,混凝土梁與橫向承重牆體振動不一致,搭在上面的預製板容易脫落;樓梯間、女兒牆以及其它平立面上的突變部位,在地震作用下也容易發生倒塌。

2.裂縫

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砌體房屋縱向窗間牆部位較易發生剪切破壞而出現斜裂縫,之後在地震的反覆作用下,牆體同時還受到拉壓、扭轉、彎折作用而產生交叉裂縫。當房屋採用縱牆承重,橫牆間距過大而屋蓋剛度又較弱時,垂直於縱牆方向的地震力會迫使縱牆在剛度小的方向上發生橫向彎曲,使得縱牆窗戶的上、下皮磚砌體處產生水平裂縫。牆體豎向裂縫主要發生在縱橫牆交接處,在豎向地震作用下,縱橫牆體因荷載不同引起豎向變形,使牆體在連接處產生剪應力,當剪應力超過砌體強度時產生豎向裂縫。

3.變形縫處牆體破壞

在較強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牆體的水平振幅較大,設計中變形縫的縫距太小或者其被建築垃圾等封堵住時,兩側牆體較易因互相碰撞、擠壓而受到破壞。

二、砌體結構抗震措施

1.合理布置建築平立面

研究表明,簡單規則的建築物在地震中最不容易發生破壞。因此,無論在建築平面還是立面上,均應力求質量、剛度均勻、對稱分布,避免剛度突變或開設過大洞口。建築平面上宜規則、簡潔,使房屋質量中心與剛度中心儘可能一致,保證在地震作用下不發生較大的扭轉效應。立面上應儘量降低房屋中心,避免頭重腳輕,突出屋面部分不宜過高,避免發生鞭梢效應。

2.嚴格控制總層數及總高度

砌體結構中樓板重量近乎佔到房屋總重量的一半,房屋總高度一定的情況下,多一層樓板意味著增加半層樓的地震作用。歷次震害結果顯示,砌體結構房屋層數越多,高度越高,地震中破壞程度越大,因此,有必要對砌體房屋總層數及總高度進行嚴格控制。《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中7.1.2條規定了我國在不同砌體材料、不同抗震烈度下的總高度和層數限值。同時,橫牆較少的多層砌體房屋,總高度應比規定降低3m,層數相應減少1層各層橫牆很少的多層砌體房屋,還應再較少一層。

3.合理布置樓梯間

樓梯間作為人員疏散通道,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大量人員集中,如果在地震時破壞,極有可能造成傷亡,也使救援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建築物的四角是保證結構整體性的重要部位,地震時水平兩個方向地震作用通過牆體傳遞,在角部形成合力,造成應力集中,故不宜在房屋的盡端和轉角處設置樓梯間。

4.合理設置伸縮縫

砌體材料與鋼筋混凝土的線膨脹係數不同,牆體和屋蓋的剛度不同,當溫度變化時,砌體牆體與鋼筋混凝土屋蓋將產生不同的變形。由於牆體變形受屋蓋變形的制約,牆體中會產生溫度應力,一定程度下會生成斜裂縫和水平裂縫。為防止砌體由溫差和牆體幹縮引起的裂縫,可在產生裂縫可能性較大的地方設置伸縮縫,如房屋平面轉折處、體型變化處及錯層處等。此外在屋蓋上設置保溫隔熱層,或在屋面與牆體相接觸的部位設置滑動層,也可有效防止溫度裂縫。

5.重視構造柱與圈梁的設置

在多層砌體房屋中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能約束牆體變形,提高砌體抗剪強度,更重要的作用是增強牆體之間的連接,增強結構的整體性,提高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防止房屋在大震時的突然倒塌。構造柱須與各層縱橫牆的圈梁或現澆樓板連接,才能發揮約束作用。構造柱的設置部位因地震烈度和房屋高度的不同而異,具體可見《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7.3.1條的規定。

圈梁也是多層砌體房屋中重要的抗震構造措施,圈梁的設置可以防止因地基不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對結構的不利影響。圈梁與構造柱相結合,對各層構造柱起到支撐點的作用,共同作為多層砌體房屋的約束構件,限制開裂後砌體裂縫的延伸和砌體的錯位,使磚牆有較大的延性和變形能力,繼續吸收地震能量,避免牆體倒塌。

6.採用隔震結構

砌體結構中採用隔震措施可以有效抗震,即在建築物上部結構與基礎之間設置隔震層,延長整個結構體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減小傳到上部結構的地震作用。從抗震性和經濟性考慮,建在高烈度區的建築更適合採用隔震結構。

結論

砌體結構是我國歷史較長,應用普遍的結構形式,並且必將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廣泛使用。由於砌體材料的抗拉和抗剪強度都很低,抗震性能較差,在抵禦側向水平地震作用時在變形極小的情況就會開裂,進而倒塌,造成巨大損失。加強砌體結構的抗震設計,對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淺析砌體結構抗震措施[抗震鑑定]-各地要聞-國際商業-新訊網提供...
    究其原因,由於砌體材料本身的脆性以及砌塊與砂漿間的粘結力較弱,砌體結構抗拉、抗彎、抗剪強度均較低,只有合理設計,採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才能保證結構的抗震性能,抵抗突如其來的地震作用。  二、砌體結構抗震措施  1.合理布置建築平立面  研究表明,簡單規則的建築物在地震中最不容易發生破壞。因此,無論在建築平面還是立面上,均應力求質量、剛度均勻、對稱分布,避免剛度突變或開設過大洞口。建築平面上宜規則、簡潔,使房屋質量,與剛度,儘可能一致,保證在地震作用下不發生較大的扭轉效應。
  • 砌體結構抗震鑑定與加固改造
    可見,施工中做好結構鑑定,運用好加固技術很有必要。結構鑑定1.第一級鑑定對現代建築而言,後續使用年限是比較顯著的特徵,抗震鑑定的目標、方法和最後得到的鑑定結論均有很大的影響後續使用年限,實際上為抗震鑑定後建築持續使用的計劃時期。針對A類建築,人們也可以根據B類建築來完成抗震鑑定。
  • 西寧木結構房屋抗震鑑定官網推薦
    西寧木結構房屋抗震鑑定官網推薦3、後續使用年限50年的房屋(C類建築)的抗震鑑定要求與現行*標準《建築物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達到相同的設防目標,應按《建築物抗震設計規範》的要求進行抗震鑑定4、灰砂磚砌體的房屋應按《蒸壓灰砂磚砌體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CE20:90的要求進行抗震鑑定池州廠房抗震檢測鑑定中心物對於抗震的要求越來越高,一般在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及以上地區必須進行抗震設計建築情況下建築物應當進行抗震鑑定
  • 抗震加固技術丨磚混結構的抗震加固
    因此,對現存的大量不滿足抗震設防要求的磚混結構房屋進行加固改造,提高其抗震安全性,是當前工程建設領域的關鍵。影響磚混結構抗震性能的因素(一)主體結構的損傷。一般來說,建築結構經過長年的使用,會存在一定裂縫問題,主體結構會出現較多損傷,極大程度上會影響磚混結構的承載能力和抗剪能力,無法有效發揮其抗震性能。(二)地基存在不均勻沉降的情況。
  • 樅陽縣房屋安全性鑑定(含抗震鑑定)
    為了解房屋主體結構現狀安全性能,2020年06月12日,樅陽縣湯溝鎮某幼兒看護點特委託我公司對看護點用房進行安全性鑑定與抗震鑑定,現將部分鑑定結果結果分享如下~本次鑑定內容主要依據《民用建築可靠性鑑定標準》(GB50292-2015),對房屋地基基礎、上部承重結構、圍護系統三部分進行現場檢測、檢查,通過綜合分析進行房屋現狀安全性鑑定。
  • 學校房屋抗震安全檢測鑑定報告全面評估
    學校房屋抗震安全檢測鑑定報告全面評估4)檢查或測量承重結構或構件的裂縫、位移或變形,當有較大動荷載時結構或構件的動力反應和動力特性。房屋結構檢測目的:房屋抗震鑑定、房屋安全鑑定、為房屋後期改造提供技術依據。鼓勵其他未採取抗震設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計劃的房屋建築工程產權人,委託具有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按現行抗震鑑定標準進行抗震鑑定。
  • 銅川房屋抗震鑑定批發廠家卓越服務
    銅川房屋抗震鑑定批發廠家卓越服務4、房屋建造過程中、停工續建時或使用過程中,需要加層、插層、擴建,或較大範圍的結構體系或使用功能改變等房屋改建時,5、需要對原有結構進行抗震鑑定,內容包括對原結構進行檢測、對原結構體系和構造進行鑑定、按改建結構進行結構抗震驗算。
  • 砌體結構的建築定義
    砌體結構(masonrystructure)是由塊材和砂漿砌築而成的牆,柱作為建築物主要受力構件的結構。  它包括磚結構、石結構和其它材料的砌塊結構。分為無筋砌體結構和配筋砌體結構。砌體結構在我國應用很廣泛,這是因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較好的化學穩定性和大氣穩定性,有較好的保溫隔熱性能。
  • 房屋結構如何進行抗震鑑定結構
    房屋結構如何進行抗震鑑定結構如果是設計埋置深度為13m的筏板基礎,這個試驗的結果可以作 為評價筏板基礎地基承載力的依據之一。而分層提供的「地基承載力」則如 水上之浮萍,既無理論之依據,又無實際的工程依託,僅是一種數字的 而已抗震鑑定。
  • 湖北省仙桃市金融培訓學校教學樓房屋可靠性抗震鑑定
    為了保證教學樓在今後能夠正常投入使用,相關負責人與我院取得聯繫,為該教學樓進行房屋可靠性鑑定和房屋抗震鑑定。金融培訓學校教學樓建於1980年,為4層混合結構;總長度約為72m,總寬度約為14m;總高度為14.4m;1層層高為3.9m,2~4層層高均為3.5m;牆體採用燒結普通磚砌築;採用預製板樓蓋及屋蓋。
  • 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某商住樓房屋抗震鑑定
    或隨著社會不斷發生變化,或部分房屋在使用過程中結構發生改變,便需要將其進行規劃與更替。由於種種原因,不可能一次性將以上類型的所有房屋改造到位,那麼對於此類房屋若要繼續使用,便要考慮到房屋建築的結構安全性問題。本次項目位於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某商住樓,為查明受檢建築物結構現狀及其安全性,特委託我院對其進行房屋抗震鑑定。
  • 建築抗震結構設計探討
    因此,應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及時縮減地震危害範圍。尤其是在設計民用建築時,迫切需要強化抗震設計,以提高建築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增強建築的抗震能力。關鍵詞:建築;抗震結構;設計引言建築工程在城市的建設中屬於非常重要的施工項目,因此需要保證工程的結構穩定與施工質量。在進行工程前期設計時,需要重視結構設計質量。
  • 寧波老房子檢測抗震等檢測鑑定業務
    4 錢斌;現有小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鑑定與加固[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5 廠房承重檢測內容:1、針對承重結構系統、結構布置和支撐系統、圍護結構系統三個組合項目進行廠房承重檢測  3檢測鑑定結論  該屋面結構由於施工a序以及施工方案存在問題,導致其在建造後出現了局部節點下沉的現象,並根據使用要求在部分節點下施加3kN懸吊荷載故對該鋼結構進行檢測鑑定,得出如下結論:  (1)通過現場勘查及對現有結構進行計算分析表明,在未施加吊點荷載的屋面結構計算承載  力及變形均滿足要求  (2)根據現場勘察,分析,引起結構局部下沉的原因是由於整體焊接時採用的施工措施、施工次序不當及構件下料尺寸誤差引起的
  • 海南單層砌體房屋抗震鑑定安全性
    海南單層砌體房屋抗震鑑定安全性結構種類、基本自振周期及建築物所處地區確定後的結構風壓脈動增大係數孔《建築結構荷載規範》(30009-2001)直接給出風壓脈動增大係數&採用」其中修正基本風壓,按式計算確定。結構動力學研究計算表明,風壓脈動影響係數卩主要與房屋總高度、髙寬比、地面機糙度類別冇關。
  • 抗震設防的具體措施和流程步驟
    抗震設防是指房屋進行抗震設計和採用抗震措施,來達到抗震效果。抗震設防的依據是抗震設防烈度。建築抗震設防分類建築物的抗震設計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四個抗震設防類別。大量的建築物屬於丙類,這類建築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3. 抗震結構的概念設計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建築物的破壞機理和過程是十分複雜的。
  • 承載力抗震調整係數
    驗算所用的公式為其中,S是包含地震作用效應的結構構件內力組合設計值(回復"荷載效應組合",可進一步理解S的含義);R是構件承載能力的設計值。γ_RE表示承載力抗震調整係數,按下表採用。材料結構 構件受力狀態
  • 再不裝抗震支架,可能構成犯罪!
    5.出臺背景之一:工程抗震產業發展、技術研發等需要相關政策支持 6.建設工程需要進行抗震性能鑑定,對存在嚴重抗震安全隱患的建設工程進行安全監測,並在加固前採取停止或者限制使用等措施。第十九條 房屋買受人、承租人向有關檔案管理機構、建設單位等查詢房屋設計使用年限、結構體系、抗震性能、抗震加固以及房屋主體結構及構件拆除、變動等情況的,房屋出賣人、出租人等應當予以配合。第三章 鑑定與加固、維護第二十條 國家實行建設工程抗震性能鑑定制度。
  • 遼陽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抗震加固方法項目諮詢
    遼陽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抗震加固方法項目諮詢帶轉換層高層建築結構大適用高度應根據抗表或非抗震設計要求及結構體系確定,宜符合規定。不應採用帶轉換層高層建築結構的大適用高度帶轉換層筒中筒結構的大適用高度宜比規程中級高度相應筒中筒結構適用高度降低20左右。
  • 二級建築師輔導:建築結構抗震(2)
    8.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是地震動影響結構後,結構產生的動態反應(如速度,加速度,變形)。地震作用不是直接的外力作用,而是結構的地震時的動力反應,是一種間接作用。地震作用的大小與地震動的性質和工程結構的周期、阻尼等動力特性有關;地震作用分為水平地震作用、豎向地震作用和扭轉地震作用。
  • 結構設計常識分享!結構抗震概念——強柱弱梁
    強柱弱梁是一個從結構抗震設計角度提出的結構概念。要求結構柱子的承載力大於梁的承載力,必須是柱子不先於梁破壞,因為梁破壞屬於構件破壞,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壞將危及整個結構的安全---可能會整體倒塌,後果嚴重。平時在抗震設計中用的比較多。一、「強柱弱梁」的震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