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戀童癖冷知識,讓我想保護好全世界熊孩子

2020-12-05 中華網文化頻道

原標題:11 個戀童癖冷知識,讓我想保護好全世界熊孩子

前幾天,豆瓣網友「沉默如海」發帖爆料微博大 V、創業紅人許豪傑:「怎麼能想到我喜歡的段子手竟然是戀童癖?」 許豪傑雖以其誹謗之名向法院提起訴訟,公眾對他本人的惡意並未消解。然而輿論不代表法治,在中國現行的法律框架下,許豪傑幾乎不可能被判刑,這才讓一直打擦邊球的「許豪傑們」有機可乘。

關於戀童癖,我們可能只從社會新聞或者電影中一知半解,因此我們的憤怒很快隨著下一個網際網路熱點的到來而消解。下文帶你重新深入認識戀童癖,願每一個「熊孩子」都得到應有的教育和保護。

下文轉載自微在 Wezeit(ID:wezeit-daily )。作者烏潘潘,業餘演員,業餘撰稿人,熱愛各種花臂套袖。

1. 戀童癖是精神疾病,指無法控制地對兒童產生愛戀或性吸引力。

怎樣算是戀童:

1. 對青春期前的孩子(小於 13 周歲)反覆地強烈地表現出性的興趣,如性幻想、性衝動或涉及性的行為,這種狀態至少持續 6 個月;

2. 性幻想、性衝動或行為幹擾了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

3. 被評估人至少年滿 16 歲,並且比針對的兒童至少大 5 歲。——DSM IV(《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 4 版)

戀童癖的患者以男性多見,女性極為罕見。受害者以兒童為主,女孩、男孩均有,也有 3 歲以下的嬰幼兒。

2. 戀童癖的成因是什麼?

主要包括有:

心理因素:自卑、挫折感、社會家庭事件促成壓力等等,因而感到很疲勞、緊張、焦慮,將這種不良情緒在兒童身上發洩轉移。還有的人存在性格缺陷,膽怯、懦弱,缺乏應付危機的能力,當遇到意外的重大精神打擊時,不能勇敢地面對現實,希望退回到童年。



病理因素:本身存在心理/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智力低下等,其他一些可幹擾腦功能的因素(吸毒、酗酒)。

德國科學家曾經採用磁共振技術進行實驗,結果發現戀童癖的大腦對兒童面部照片的反應比對成年人面部照片的反應更為強烈。



戀童癖者的大腦中的「白質」異於常人:簡單來說,灰質構成大腦,白質在灰質之間傳輸信號。正常人在看到兒童時會產生保護欲、而戀童者則是產生性慾。

部分戀童癖可能是天生的,他們為了壓抑自己的欲望,常年生活在痛苦之中。



有研究發現,相當多的戀童者在童年時就對兒童產生了性興趣,只是因為他們當時過於年幼,無法分得清這個性興趣是對兒童產生的還是對同齡人產生的。

「每當我關上電腦,我都會痛恨自己,為什麼看到兒童色情內容會讓我如此興奮。而畫面中的兒童不自知的參與,往往毀滅了他們的一生……我相信我最大的疑問可能永遠都不會有答案——為什麼我是一個戀童者?這就好像在探尋為什麼一個人會是異性戀或者同性戀,我們並沒有選擇自己的性取向。如果我們可以,相信我,沒人會選擇自己的性取向指向兒童。」

—— David Goldberg ,《我,一個戀童者》,原載《大西洋月刊》

戀童癖雖然不被社會接受的,但我們應該鼓勵患者向社會尋求幫助,儘早治療。

3. 戀童本身無對錯,但一旦採取行動就是犯罪。

戀童癖是一種精神疾病,疾病本身沒有對錯可言,但可怕的是由此發展出來的犯罪行為和兒童色情產業鏈。

犯罪行為包括窺視、觀看兒童裸體,撫摸、擁抱、親吻兒童軀體,搜集兒童裸體照片,在兒童面前曝露自身,或當小孩的面自慰,直到對小孩進行性侵犯、性虐待等。

我國刑法第 363 和第 364 條都明確規定,製作、傳播、販賣、存儲色情淫穢內容都是犯罪;

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波蘭、馬其頓和摩爾多瓦等國家都對性犯罪者實施化學閹割;



在歐美國家,在網際網路上收看虛擬兒童的色情表演(注意,是虛擬兒童),持有兒童色情題材的影像都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聯合國在《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曾經明確指出,任何形式的兒童性活動、性剝削都不可容忍。





一些戀童癖的標誌

4. 戀童癖按表現可以劃分為固定型、回歸型、攻擊型。

固定型:不喜歡同成年人建立聯繫,只和兒童交往,並且只有在與兒童交往時才覺得舒心。他們獵取的對象一般都是很熟悉的,如鄰居家、朋友乃至親戚的孩子。採取行動時往往經過理智的謀劃,比如會同兒童建立信任和親密的關係之後,再實施犯罪,通常是從身體接觸開始的。



回歸型:表面上看起來和常人差不多,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正常的異性戀史,甚至已結婚成家,有的在婚姻中無法完成性行為,有的則毫無障礙。他們會在遭受重大的外界刺激或某些壓力後,回歸到不成熟的性表達方式,激發出戀童傾向。這類患者獵取的對象都是不熟悉的兒童,其行為帶有衝動性,同時還伴有酗酒的現象。



攻擊型:這類患者由於各種原因而存在一種攻擊心理,會對兒童產生攻擊性行為,他們往往會採取折磨、施暴等變態方式,獲取性快感,與施虐狂很相似。他們追求的不是正常的性感,而是通過不正常的性行為來發洩畸形的感情。



5. 但並不是所有對孩子下手的人都是戀童癖。

真正的戀童癖,是對兒童產生依戀和性慾,對成人沒有感覺。

而有些人侵犯兒童的人,是由於渴望性行為,但無法從正常途徑滿足對成年人的性慾,比如有社交障礙等,便轉而對懵懂的孩子下手,這和本質上的戀童癖不一樣。

6. 戀童癖不一定是同性戀。

戀童癖和同性戀不同,戀童不是一種取向,而是一種癖好。

真正的戀童癖,只在乎欲望對象的年齡,而不是性別。只要是孩子,不管男孩女孩,他們都會產生性慾。



7. 天主教會的戀童癖特別多嗎?

我們經常聽說天主教會的神父虐童醜聞,數量上簡直駭人聽聞。



從 1930 年代到 1990 年代,愛爾蘭 250 多個天主教會機構中,共有 3.5 萬名兒童遭受過暴力和性侵犯;

2002 年,美國天主教會的神職人員不斷捲入性虐待指控,在總數為 1.1 萬起的案件中,八成受害者都是年輕男性或兒童。一些專家相信,過去 40 年內,美國有大約 1500 名神父涉嫌猥褻、性侵害兒童。





美國電影《聚焦》

但這說明天主教神父裡集中了一大群性變態嗎?

微在君猜測,也許是因為天主教要求神職人員禁慾,欲望不能光明正大地從異性身上滿足,於是只好在兒童身上發洩,並不意味著他們都是變態,只是在兒童身上施暴,比較容易控制和隱藏罷了。

8. 其實,古今中外,都不乏戀童的歷史。

因為在過去,人類是沒法正確理解到兒童的心智和身體發育規律的。

100 年前,人類平均壽命也不過區區幾十歲,全人類的生育年齡都普遍在 16 歲甚至更早,十來歲的少女已經要承擔生育職責了。當時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戀童癖這個觀念,這是常態。

在公元前 7 世紀前後的古希臘,少年愛是一種時尚,這種關係被認為是自由公民相處中的一種文化模式。





公元 1 世紀的古希臘沃倫杯,該文物描繪了成年男子與未成年少男之間肛交的情景。

在當時的雅典律法裡,性行為並不需要「年齡」和「自願」這些亂七八糟的束縛。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下,與幼童發生關係,是正常且易於接受的。

在日本江戶時代,少年愛被稱為「お稚児さん」(御幼兒),很多著名的武將在有妻室的同時,都與少年戀愛並發生性行為,這在庶民社會中是一種雅癖。



中國古代社會也盛行孌童狎暱之風,在某些朝代的達官顯貴階層,女性一度只是解決性慾和生育的存在,美少男才是用來愛戀和玩弄的。影視劇裡常出現的伴讀書童,其實本質上就是陪伴主人、用來取樂的玩物。





我國古代惡俗笑話集《笑林廣記》和《閱微草堂筆記》裡,隨便翻翻就是各種揶揄孌童的故事:

老僧往後園出恭,誤被筍尖搠入臀眼,乃喚疼不止。小沙彌見之。合掌云:「阿彌陀佛,天報。」

孌童是成年人和兒童之間畸形的不平等關係,是建立在無視兒童身心發展的基礎之上,建立在強勢對弱勢的剝削之上的關係。未成年人缺乏判斷的能力,這種在人格形成期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是會伴隨一生的。





社會不斷發展,文明相伴相隨,我們的社會才開始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才規定了法定結婚年齡。

經常有人疑惑,「為什麼我們日益文明的社會能夠寬容同性戀,卻從未寬容戀童癖?」

因為同性戀不是病態和異常,同性戀沒有錯,不需要「寬容」,而戀童癖終於不被寬容,才是社會的進步。



全球法定結婚年齡地圖上,西亞和非洲一些國家至今允許同未成年人結婚。



9. 別以為戀童癖離你很遠,世界上對兒童的性犯罪比你想像的多得多。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2010 年的報告:

剛果有 46% 的女學生受到過老師或學校其他職員的性侵犯,某地區竟有 16% 的女學生被老師強暴;

在莫三比克,高達 70% 的女學生表示,有老師要求與學生發生性關係才能讓其進入高年級。

2007 年,印度政府發布的報告稱,有超過 53% 的孩童受到過性侵犯,其中 52.94% 為男性,47.06% 為女性。



2010 年,英國研究表明,有 5% 的男童和 18% 的女童受到過性侵犯。2009 年到 2010 年,每天有 64 起孌童案發生。

同年,美國政府的統計數據則表明,全美有 63527 名兒童受到性侵犯(這個數字其實比天主神父性侵的數字大多了)。

芬蘭上世紀 90 年代的一份研究指出,有 2% 的女童與其生父發生過性行為,有 3.7% 的女童與其繼父發生過性行為。

2017 年,「女童保護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兒童性侵的形勢越來越險峻:

2016 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案件 433 起,受害人 778 人,平均每天曝光 1.21 起;

2015 年,這一數據是 340 起,每天曝光 0.95 起;

2014 年,全年數據為 503 起,每天曝光 1.38 起;

2013 年,全年數據為 125 起,平均 2.92 天曝光 1 起。

……

10. 而且,男童遭遇性侵的概率比女童更高。

一方面在於,法律對性侵女童有較嚴厲的懲罰,而性侵男童不需要承受太高的風險代價;



網紅許豪傑成立戀童癖網站,且公開承認自己出售「正太視頻」和「原味白襪」,報了警而不怕被警方處罰,這才恐怖。

另一方面在於,相比起真正的性行為,撫摸式的性侵害要普遍得多,而這樣的行為往往沒有受到重視。

而且由於性侵男童案件曝光得比較少,不少家長和學校一廂情願地以為性侵男童是小概率事件。目前,許多成年人在針對兒童防性侵方面,根本不是不重視,甚至是到了愚蠢而不自知的地步。



via @都市報導 / weibo

甚至在一些基礎教育中,為避免尷尬,老師會刻意避開男童,只對女童進行防性侵教育。家長和學校的忽視無疑讓男童更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這會讓對男童處於更為危險的境地。

在國際社會上,兒童色情、戀童癖是一個絕對不能踐踏的底線;而在中國,大家普遍卻少了這根弦,小孩被熟人隨便親熱、被拍下生殖器,都很尋常。



11. 給孩子正確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因為戀童癖不但很難識別,還可以進入教師、義工、醫生、攝影師等經常接觸孩子的群體,甚至成為領養父母。

所以,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生殖器,用正確的術語去表達。

比如外陰瘙癢、尿道感染、龜頭疼痛時,還可以大方跟父母溝通,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讓孩子尊重身體的本能,不管對方是誰,孩子可以拒絕和別人親熱。

很多孩子會被逼著親其他人,甚至是親陌生人。當孩子被迫這麼做的時候,TA 可能不願意,但又因為害怕父母不高興,因為想要討好父母而壓抑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被迫屈從。當這樣的脅迫成為習慣後,孩子在真正面臨危險時就會不知所措,不敢拒絕。



《珍愛生命》性教育課本

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要用實際行動演示隱私部位不能隨便暴露。不要在社交網絡曬孩子的裸照。讓孩子知道,換衣服的時候要關門、拉窗簾,出門要檢查衣物是否整齊,不隨意在公共場合大小便,保護好自己的隱私。

永遠不要嫌性教育太早,因為戀童癖不會等你的孩子長大。

相關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1%8B%E7%AB%A5   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intouchtoday/n3178.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45646   https://www.douban.com/note/630857971/  

相關焦點

  • 我的世界:怎麼完美保護身家財產?這三個藏寶點熊孩子都束手無策
    《我的世界》是一款擁有超高自由度的沙盒式建造遊戲,由網易遊戲代理,你可以在龐大的方塊世界中任意冒險收集物資並建造屬於自己的家園。在聯機遊戲中,相信大家肯定遇見過讓人頭疼的玩家,他們不但喜歡破壞別人的房屋,還喜歡將寶貝佔為己有,這種玩家被統稱為「熊孩子」。
  • 熊孩子身上的幾個壞習慣,說明右腦發育好,培養好是個小學霸!
    文丨木棉媽媽對於熊孩子,大家都沒啥好印象,總覺得熊孩子就是那種經常搞「惡作劇」的孩子。其實呢,有些熊孩子只是表面上的熊孩子,內心並不壞,而且這些熊孩子身上的一些特質反而說明孩子右腦發育比較好,更加聰明,培養好了未來一準是個小學霸。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左腦發育比右腦發育好,所以說如果孩子大腦中左右腦發育都比較發達,那麼說明孩子更聰明。
  • 關於海牛的15個冷知識 憋氣大師
    得益於多年的保護,西印度海牛最近已經從瀕危物種名單中被去除。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關於海牛的冷知識:  1.世界上只有三種海牛  全世界目前中發現了三種海牛:亞馬遜海牛(Trichechus inunguis)、西非海牛(Trichechus senegalensis)和西印度海牛(Trichechus manatus)。
  • 想成為這樣的熊孩子,問題兒童都來自異世界!
    箱庭之中有相當於國家的共同體聯盟,而主角們所在的共同體因為被魔王點名決鬥失敗而遭到除名,組織裡只剩小孩子,看三個問題少年少女如何帶領他們前進。十六夜與黑兔逆回十六夜非常神秘的男主角,在能測出能力的恩賜卡上也顯示著其能力正體不明的顯示,外冷內熱的性格
  • 遇到愛打人的熊孩子,如何做到全身而退,7招教孩子保護好自己
    學會自我保護是孩子進入幼兒園前要上的重要一課,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03 學會這七招,教孩子保護好自己第一招:在對手實力和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的時候,要教孩子在氣勢上嚇倒對方。古人講,先聲奪人。在對方未及出手之前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
  • 如何懲罰戀童癖?韓國的手段:用化學閹割加電子鐐銬震懾罪犯
    看到這個新聞,我的內心充滿了憤怒。一個多麼可愛的孩子就這麼被禽獸害死了。罪犯啊,你怎麼下得去手?我不禁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我們的社會到底應該如何徹底遏制和震懾這群可怕的戀童癖罪犯?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措施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呢?我不知道,因為我不是犯罪學家和刑偵學家。
  • Minecraft中你最想移除哪個生物?玩家對熊孩子「恨之入骨」!
    大家好,我是哇浪哥我的世界中有著許多的生物,這些生物有的本領十分強大,有的本領則是稍弱的。有的是中立的有的則是攻擊的。可以說遊戲中的這些生物是陪伴玩家們最好的玩伴,如果沒有這些生物史蒂夫將無法更好的進行遊戲。
  • 我的世界:MC關於盔甲架的冷門知識,熊孩子原來是它的「剋星」
    我的世界:MC關於盔甲架的冷門知識,熊孩子原來是它的「剋星」我的世界是一款高自由度的沙盒遊戲,玩家可以像堆積木一樣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的創建屬於自己自己的遊戲空間,同時我的世界還是一個生存探險的遊戲。那麼在我的世界擁有一件厲害且順手的武器就顯得至關重要。盔甲架是用來置放盔甲的,為玩家做後方儲備的裝置。盔甲可以用來抵擋很多普通的攻擊,但是盔甲時刻穿在身上無疑是加大了玩家的壓力,所以盔甲架的存在就為玩家減輕了很多負擔。玩家在遭受攻擊的時候,只需要把盔甲架拿出來就額可以用來抵禦傷害。同時,盔甲架不同於其他物品,他自身也有兩點生命值。
  • 生物關於海牛的15個冷知識
    得益於多年的保護,西印度海牛最近已經從瀕危物種名單中被去除。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關於海牛的冷知識:1.世界上只有三種海牛全世界目前中發現了三種海牛:亞馬遜海牛(Trichechus inunguis)、西非海牛(Trichechus senegalensis)和西印度海牛(Trichechus manatus)。
  • 最大的問題不是熊孩子,而是熊父母!
    找到座位,放好行李,已經累到不行,於是,調整了一下坐姿,打算在飛機上先睡一覺,我旁邊是一個抱著孩子的少婦,看起來三十歲不到的樣子,孩子在她懷裡睡得香甜,所有人都是行色匆匆,神情疲憊。大概是真的累了,我的意識漸漸迷糊,正想進入深度睡眠,被突如其來的「哇」一聲,驚得睡意全無,揉揉困頓的眼睛,還不知道怎麼回事,旁邊的少婦趕緊對我說:「對不起,對不起,孩子突然醒了,吵到你了,真是不好意思。」不管在飛機上還是在其他交通工具上,碰到孩子啼哭不是頭一回,但這麼鄭重其事跟我說對不起的,我還是第一次遇到。
  • 我的世界:TNT的威力究竟有多大?熊孩子用實際行動告訴你答案!
    大家好,我是MC哇浪哥。《我的世界》是一款高自由度的沙盒遊戲,遊戲中玩家可以自由創作和發揮,建造遊戲中屬於自己的世界。在遊戲中玩家們是沒有主線,而是自己隨心所欲的想怎麼發揮就怎麼發揮。熊孩子用實際行動告訴你答案!
  • 90%的人都不知道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最近,這樣的「冷門小知識」成功引起了大伙兒們的注意!NOW!!我們就來和大家一起品一品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有趣冷知識!01飛機塗成白色的原因飛機主要被塗成白色,一是因為這種顏色更容易發現任何故障。為了保護家具免受油漬,家庭主婦開始用餐巾蓋住家具的背部。此後,它們被稱為椅套,而這些枕巾就慢慢在火車和飛機的座椅背上看到,慢慢也變成了不可少的廣告位。03一個沒有網絡信號的城市。如果沒有WiFi、手機,你能生活嗎?
  • 10個冷知識:電視中的「蒙汗藥」,是用什麼做的
    10個冷知識:電視中的「蒙汗藥」,是用什麼做的 香菜 01.不喜歡香菜由基因決定 全世界大約有15%的人不吃香菜和無法忍受香菜的氣味,而不喜歡香菜是由基因決定的。
  • 26個冷知識:書本上不會有,但卻真實存在著
    26個書本上不會有,但卻真實存在於世界的有趣冷知識。02.鯊魚在捕食時會「翻白眼」保護眼球。03.智商高的人頭髮中含有更多的鋅和銅。04.口腔中的細菌比全世界人口總和還要多。西瓜11沒有評論的冷知識是沒有靈魂的,歡迎留言討論!(本文由『守株不待兔』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每天分享最冷、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冷知識!喜歡記得關注一下哦~圖片素材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我的世界:陽光傳感器和月光傳感器的小知識,可以用來治熊孩子
    你問我是哪一個啊,我是小黃象呀!文/小黃象大家好,我是小黃象。《我的世界》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一款超高自由度的沙盒遊戲,玩家可以通過遊戲裡豐富多彩的方塊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理想世界。MC裡面的高科技也就是紅石科技對於MC的發展至關重要,且不說那些大型的計算機紅石科技,就說一說簡單易學的紅石也能夠幫助我們在遊戲中生存地更舒適,今天來聊一聊紅石科技裡的陽光傳感器。
  • 《我的世界》MC生存最稀有的四種方塊,最後一種熊孩子做夢都想!
    《我的世界》MC生存最稀有的四種方塊,最後一種熊孩子做夢都想!在沙盒遊戲《我的世界》裡面,玩家們進行辛苦的生存冒險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經驗值以及收集更好的物品,只不過有一些物品方塊相當稀有,玩家們在生存模式中難以獲取。下面就盤點一下《我的世界》生存最稀有的四種方塊!
  • 「我想玩火」 「不,你不想……」
    「我想玩火」 「不,你不想……」 2021-01-15 1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世界:玩家為了躲避熊孩子,竟想出這種「匪夷所思」的方法
    在《我的世界》裡,有一些生物角色,讓玩家感到非常的頭疼,本來好好地在路上走著,忽然就被傷害了。這裡說的就是熊孩子了,每一次玩家在外挖礦回到家看到房子缺了一塊,又或者是忽然在路上遇到了爆炸傷害,除了有可能是苦力怕的偷襲之外,多半都是熊孩子搞的鬼。
  • 十個冷知識!家庭作業創始人!羅伯特納維利斯!
    十個冷知識,充實每一天!1.包括蟋蟀在內的許多直翅目昆蟲,雄性在射精的時候並不是把精子注射到雌性體內,而是發射一枚精莢到雌性體內,精莢可以定期釋放精子。需要大約4到5個小時,才能走完整個步道。4.小麗家的電話突然壞了,你能告訴她電話故障臺的電話號碼嗎?——112。
  • 朗樂福冷知識:11天不睡覺他是怎麼活下來的?
    朗樂福冷知識:11天不睡覺他是怎麼活下來的?時間:2017-06-27 10:21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睡眠對我們人體的作用很大,他可以讓身體的各組織修復以及生長;讓日間的記憶重組並穩固;減少能量的消耗;使得大腦補充能量並得以充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