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問題不是熊孩子,而是熊父母!

2021-01-19 雲南少兒頻道

以下內容不代表本訂閱號的觀點和立場,僅希望帶來更多觀點、視角與資訊,讀者請明鑑。若本文致您反感或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不要覺得有了孩子,全世界都得為你和你的孩子讓路,全世界都得表現出無限包容和友愛,除非,你以自己的行為去贏得這些包容和友愛。




前幾天回家,由於航空管制,飛機晚點到10點10分。終於等到登機,人已經又累又困,看了看窗外,夜色濃重,估計到家得凌晨兩點。


找到座位,放好行李,已經累到不行,於是,調整了一下坐姿,打算在飛機上先睡一覺,我旁邊是一個抱著孩子的少婦,看起來三十歲不到的樣子,孩子在她懷裡睡得香甜,所有人都是行色匆匆,神情疲憊。


大概是真的累了,我的意識漸漸迷糊,正想進入深度睡眠,被突如其來的「哇」一聲,驚得睡意全無,揉揉困頓的眼睛,還不知道怎麼回事,旁邊的少婦趕緊對我說:「對不起,對不起,孩子突然醒了,吵到你了,真是不好意思。」


不管在飛機上還是在其他交通工具上,碰到孩子啼哭不是頭一回,但這麼鄭重其事跟我說對不起的,我還是第一次遇到。


本來孩子幼小,難免啼哭,這是父母都無法控制的事,所以即使周圍的人不耐煩,大概嘴上也不會說什麼,也很少有人會因此道歉,但令我意外的是她跟我道歉後,把頭往外伸了伸,向前後左右的乘客說:「不好意思大家,打擾到你們了。」


原本面無表情的乘客們,都笑著表示理解,連連說沒關係,僅僅這麼一個動作,場面就變得很溫馨,大家變得相互理解。


我真心覺得,這孩子很幸運,有一個特別有禮貌,脾氣平和的媽媽,這就是他最大的財富。




想起以前跟朋友噹噹去看電影的一件事。


那天,我們剛坐下沒多久,就感覺後面有個孩子一直在用腳踢椅子,本想著他踢幾下就不踢了,但那孩子踢得起勁,噹噹正好坐在那孩子的前面一排,忍了一會,忍不下去了,回頭跟那孩子說:小朋友要乖乖看電影,不準再踢椅子。


那孩子果然就不踢了,我們剛想高興一下,結果更鬱悶的事等著我們。那孩子確實不踢了,他改扔手裡的爆米花了,爆米花上有糖,黏糊糊的,一個個朝我們飛來,粘在衣服上、頭髮上,我忙著挽救新做的旗袍,噹噹火爆脾氣,頓時就惱了,回過頭狠狠地瞪了那孩子一眼,警告他不準再扔。


這一次,孩子沒有聽,見我們氣惱,扔得更開心了,我四下左右看看,沒有大人站出來,有點奇怪,難道這孩子是一個人來的?


按說現在的孩子都金貴著,七八歲大不會一個人來看電影啊,何況這種愛情電影也不適合這麼小的孩子啊!


噹噹還在跟那孩子較勁,孩子乾脆不吃了,扔得更歡,噹噹忍無可忍,惡狠狠地對那孩子說:「我再跟你說一次,不準再扔,信不信我收拾你?」


孩子似乎有點怕了,不再扔爆米花了,這時候,旁邊一個女人摘下3D眼鏡,慢條斯理地說:「寶寶,這是誰啊,說話這麼兇,對個孩子都這樣,一點愛心都沒有,有媽媽在,別怕!」


我和噹噹有點驚訝,這人是孩子的媽媽?居然看著孩子折騰這麼久,完全就當個沒事人一樣?


那女人完全視我們為無物,自言自語道:「現在的世道真是越來越差了,連個小孩子都容不下了,估計自己都沒孩子吧!」


噹噹冷哼一聲:「不好意思,我有兩個孩子,但我家孩子不會這麼沒教養,二來在他公德不過關時,我不會帶他到這種場合來影響別人。」


那女人撇撇嘴道:「孩子哪有不頑皮的,聰明的孩子都好動,你是嫉妒我們寶寶活潑吧?」


噹噹的臉部表情幾乎扭曲了,一臉抽抽地看著我:我嫉妒她?


我不願意跟這種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女人扯,很冷淡地告訴她:「請管好你的孩子!」


那女人從鼻子裡哼了一聲,經過這麼一個插曲,看電影的心情已經所剩無幾了。


回去的路上,我們都在可惜這部電影,也後悔跟個孩子認真,但就當時的情況而言,也不可能不發聲,而被扔得渾身都是。


「熊孩子」這個話題已經被寫爛了,大多數人都有遭遇過熊孩子的經歷,很多人發出一個聲明:我不是跟孩子計較,我是跟孩子的父母計較。確實,最大的問題不是熊孩子,而是熊父母。



我特別喜歡飛機上的那位少婦,是因為她以實際行動向我們表明:我的孩子,只是我自己的孩子,因為他給大家造成了不便,所以我需要為此道歉。對於這樣一個有禮貌有同理心的媽媽,誰不給予理解?誰還會計較自己被影響的那點事?


我們非常討厭電影院裡的那個女人,是她表現出了一種:我家的孩子聰明、可愛,踢你們幾下怎麼了?扔你們幾下怎麼了?你們都得包容,因為我們家的孩子很金貴。


熊父母始終不明白一點:你家的孩子僅僅是你家的,對於別人而言,那就是個陌生人,至於他是否可愛,是否聰明,那都是你一廂情願地評價,可能對別人而言,他又頑劣又討厭,如果你不想為自己的孩子招來那麼多討厭,就請表現得有教養一些。


在他做出不當的行為時,能及時制止、教育,這樣才會為你的孩子招徠更多的喜歡。


所以,不要覺得有了孩子,全世界都得為你和你的孩子讓路,全世界都得表現出無限包容和友愛,除非,你以自己的行為去贏得這些包容和友愛。


這個世界,從來不會以誰為中心,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只有我們尊重了別人的空間,別人才會給予我們同等的友好。


(來源:小學生學習)

文章摘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旅遊途中遇到熊劫車,還是熊他媽帶著熊孩子,怎辦?旅客:不敢動
    作案匪徒竟然是熊媽媽和三隻熊孩子,實在是讓人無語。上周,莫裡斯帶著父母一起駕車旅遊,行至森林時,一家人就下車欣賞風景。可是,他回到車上的途中,竟然聽到父母的叫聲。他急忙衝向驚叫聲來源處,卻發現父母安然無恙地站在車的不遠處。這時,他定眼一看,他們的車子附近竟然來了三個不速之客。三頭呆頭呆腦的小熊似乎看上了他們的小車。
  • 面對熊家長熊孩子,找到「痛點」精準打擊後大獲全勝笑出「內傷」
    ▎遇到熊孩子怎麼辦?熊孩子是讓人很頭疼的事情。無論你處於哪個年齡層段,對熊孩子這種生物都會有「想揍他們一頓的感覺」。可是,既然是熊孩子,肯定也是在某些行為上曾經得到了家長的默許和認可,否則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不可能自己會變成熊孩子。這是發生在之前的事情了。
  • 「熊孩子」是怎樣煉成的?且看父母如何做:孩子心靈的「擺渡人」
    所以在大多數人的眼裡熊孩子是「搗蛋鬼、破壞王」,熊孩子是讓人看到就睡覺得想要趕緊躲開,聽見遇見就讓人討厭的一種存在!是與一切消極貶義詞劃等號的,其實是我們都片面理解了熊孩子,只看到了這些孩子外在表現,沒由去考慮,熊孩子是怎樣練成的?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稱職的「熊家長」!
  • 遇上熊孩子和熊家長怎麼辦?教你幾招智鬥方式,內容引起極度舒適
    這人就是熊孩子身後的靠山——熊家長。一般而言,熊孩子出沒的場所有兩個:公眾場所和你家。其實,公眾場所碰到熊孩子倒沒什麼,畢竟熊家長再熊也頂不住輿論壓力,多少會教育自家孩子克制些。再說遇見熊孩子還可以採取「眼不見心不煩」的策略,敵進我退,看不慣我就走掉好了。但熊孩子若在你家出沒,就沒那麼好辦了。
  • 「熊孩子」踢斷景區仙人掌,母親視而不見,事後辯解:孩子還小
    「熊孩子」踢斷景區仙人掌,母親視而不見 國慶出遊中有一大部分都是親子遊,帶著孩子旅遊如果父母不注意,就非常容易出現不文明行為。 而一旁的母親沒有上前採取任何措施,而是直接和兒子離開了現場。就好像剛剛的事情沒有發生一樣。 當景區工作人員找到這對母子的時候,母親卻說「他還小」。從視頻上看,這個孩子至少有14-15歲的樣子,身高看上去都超過了母親的身高,根本不是1-2歲什麼都不懂的孩子。
  • 還有比這部電影裡更壞的熊孩子嗎?結局絕望程度不輸《迷霧》
    前不久有一個話題,叫做「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是熊孩子」,熊孩子確實破壞力超強,他們能刪掉你的存檔,摔壞你的手辦,砸爛你的口紅,你卻拿他們沒辦法,因為他們還是個孩子。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電影就跟熊孩子有關,這部電影叫做《伊甸湖》,裡面的幾個孩子堪稱「最熊的熊孩子」,不僅孩子熊,家長也熊,這部由韋恩斯坦國際影業公司發行的恐怖片,講述了一群青少年包圍獵殺一對情侶的故事。
  • 家有熊孩子,打了不服,訓了不聽,教了沒用!怎麼辦?
    如果能夠從小培養孩子知書達理自然是最佳的選項,可如果家中已經有了熊孩子,又該怎麼治理呢?熊孩子背後未必是熊家長熊孩子的定義到底如何呢?根據百度其定義為:熊孩子,常形容調皮的孩子,歲數小不懂事,並且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這個定義直接簡單粗暴地把熊孩子的養成等同於熊孩子缺乏家教,其實這種觀點比較偏頗。
  • 熊孩子改造成暖孩子,其實一點也不難
    怎麼做才能讓熊孩子變成暖孩子?會被這個話題吸引進來的家長,一定在孩子教育過程中遇到過非常棘手的問題,也非常希望有一個有效的辦法把熊孩子改造成暖孩子。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給大家講講如何做,才能改造熊孩子:1、產生熊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2、面對熊孩子的行為,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 華晨宇舊照被扒,搶走玩偶熊的衣服自己穿,果然是「熊孩子」!
    點擊右上角「關注」,了解更多明星資訊娛樂圈裡的熊孩子有不少,魏大勳是一個,彭昱暢也是一個,而讓人意外的是,華晨宇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熊孩子」!別看華晨宇長得秀秀氣氣,作起么蛾子來真的會讓人嘆為觀止。12月25日,有粉絲扒出了華晨宇的一組沙雕舊照,動圖裡的華晨宇正在跟大熊娃娃較勁,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在玩人熊大戰。過了一會兒才發現一人一熊爭得竟然是個衣服,華晨宇忙活了好一會兒,順利把玩偶熊的衣服拔下來套自個兒身上了,果然熊孩子一枚,怕了怕了。華晨宇年少出名,一直都以才華著稱,當年剛成名的時候,華晨宇一身的書卷氣,又帶著些許嬰兒肥,怎麼看怎麼覺著可愛。
  • 「熊孩子」不是bear kid……這樣說才地道!
    現在的孩子莫過於兩種:乖寶寶和熊孩子。「熊孩子」是北方方言,通常指調皮搗蛋的孩子;有時候也是一種親暱的叫法。那到底這個詞是褒義還是貶義,這還得取決於語境:如果使用者面帶微笑的,這個詞就是褒義詞;使用者橫眉怒目的,這個詞就是貶義詞。
  • 動物園內父母帶孩子投餵狼群上黑名單:沒修養的父母,正在毀掉孩子...
    雖然路人提醒女孩老人被絆倒,但是小女孩沒有上前過問,而是迅速離開了現場。 老人家屬原諒了女孩的行為,但沒有得到一句道歉,女孩的父親也沒有出面與老人家屬協商。 據了解,這隻「肇事」狗不是女孩家的,而是被女孩「偷」牽出來的, 而且這不是女孩第一次偷東西了。
  • 「回國巨嬰撒潑」:熊孩子背後,隱藏著被自私父母毀掉的靈魂
    01回國巨嬰撒潑:熊孩子背後,隱藏著被自私父母毀掉的靈魂何況這還是特殊時期,要知道多少工作人員在一線一整天不吃飯,不上廁所,難道他們就不是人?很多網友表示,能夠外出留學或者工作的,大多數生活條件都不錯,那些有"公主病"的人,面對疫情還能提出各種要求,無疑就是熊孩子。而在這些熊孩子背後,都藏著被自私父母毀掉的靈魂。
  • 杜拜熊孩子報復父母,對蘭博基尼亂噴,父親:反正也不貴
    杜拜熊孩子報復父母,對蘭博基尼亂噴,父親:反正也不貴網羅天下趣事 縱觀世界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熊孩子可以說是最讓人頭疼的,他們總是有著無限的想像力和精力,時不時還要坑一下父母。比如這個熊孩子,就趁父母熟睡的時候,在家裡擺滿了老鼠夾。
  • 熊孩子砸壞電視屏幕 如何讓電視更安全?
    1熊孩子砸壞電視屏 電視安全引關注    【中關村在線電視頻道原創】說起熊孩子,相信大家對這種稱呼都不會陌生,常常用來形容那些非常淘氣的孩子。在大家看來,熊孩子只要睜開眼,整個世界就屬於他們的,無論是在自己家還是親戚家,都會「為非作歹」,做出各種為所欲為的舉動。
  • 飛行途中差點出事,熊孩子搞事不分場合,瞧這熊樣
    熊孩子常指那些惹人討厭的孩子。現在被網友們界定為那些亂翻東西、搞破壞、不守規矩,無法無天的孩子。熊孩子的「熊」到底反映了什麼問題?熊孩子大多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很少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也很少顧及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產生怎樣的影響。其次是對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對缺乏對於熊孩子來說,如果看到某件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有機會做出某種令自己快樂的行為,他們往往不願意等待或者忍耐,而是希望立即獲得滿足。最後是尚未掌握在特定場合下應該如何表現的社會規範。
  • 麥迪森健康:家裡有個「熊孩子」怎麼辦?家長必看!
    小麥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關於「熊孩子」的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回復,而其中很多孩子的「熊」,大部分都表現在脾氣暴躁,打人等暴力行為上。 2.父母管教的方法不恰當引起的。如果孩子家長教養孩子的方法不太得當,經常簡單粗暴,不了解兒童的心思,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會出現執拗以及容易發火等情況。 3.平時儘量避免吃甜食,因為很多孩子甜食越吃脾氣就會越大。 4.孩子複製、模仿家庭處理問題的方式。
  •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不是爭吵,而是……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不是爭吵,而是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父母兩人緊靠著小男孩,而小男孩自始至終都溫柔且認真。 沒有抱怨,沒有嫌棄,一小二老三個人的背影,在眾人的目光下化為一條暖心的線。 你是我的眼,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這一幕,溫暖而深情,甚至讓許多父母自愧不如。
  • 《猿創世界》瘋狂熊孩子也能救地球
    動畫片《猿創世界之熊孩子部落》是一部妙趣橫生的作品,故事發生在距今百萬年前的石器時代,一個在蠻荒大地上堅強生存的人類部落,帶來祖先繁衍生息的曾經:蒼老的長老,粗獷的男人,溫柔的女人,頑皮的孩子,還有那些匪夷所思又數不勝數的奇特動物和植物,構築成了這樣一個似腦洞大開般的異想世界。
  • 美洲獅最大的敵人:不是美洲虎也不是狼群,而是無情的他們
    美洲獅最大的敵人:不是美洲虎也不是狼群,而是無情的他們美洲獅也叫美洲金貓、山獅、彪馬,是貓亞科最大的動物,也是美洲地區體型僅次於美洲虎的第二大貓科動物。它們爪牙鋒利,力量大,耐力強,擅長奔跑、攀爬和跳躍。
  • 別讓熊孩子一個人玩,你可能無法承受他的殺傷力,家長:腦殼痛
    這一爛攤子收拾起來可真不是一個小工程呢。當家小能手怎麼能不會洗衣服呢?小朋友天生就是愛模仿的。看到媽媽把衣服丟進了一個「桶」裡,沒過多久衣服就變得乾乾淨淨了。於是孩子也找了一個桶,不過是一個馬桶,然後就把衣服都丟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