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巨嬰撒潑」:熊孩子背後,隱藏著被自私父母毀掉的靈魂

2020-12-03 寶寶好萌

境外回國人士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群體。除了擔心疫情再次擴散之外,一部分留洋人士回國的做法,也讓人寒了心。

這幾個鬧事的案例,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從這樣的表象背後,也引發了人們的深思,究竟是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才能養育出如此自私的孩子?

01回國巨嬰撒潑:熊孩子背後,隱藏著被自私父母毀掉的靈魂

02案例一

幾位從歐洲回來的留學生,因為不滿檢測等待時長,開始在醫院門診撒潑。他們報警稱被醫院禁足,還誇大事實拍攝與工作人員的對話發到外網,引起了軒然大波。

其中一位女留學生還在微博中表示,民警讓她們在醫院門診吃飯,她們請民警進來吃,民警卻不敢。

但事實真相最後被一層層扒開,原來這幾個留學生從開始檢測到報警胡鬧,中間只是經過了四個小時的時間,他們所說的十幾個小時,是包括了從國外飛回來的時長。

不少網友表示,平時上醫院檢查也需要幾個小時,難道留學生就特別尊貴嗎?

何況這還是特殊時期,要知道多少工作人員在一線一整天不吃飯,不上廁所,難道他們就不是人?

03案例二

無獨有偶,此前一位在隔離區要求購買礦泉水,收快遞的留學女生也火了。

她在視頻裡態度蠻橫,口口聲聲稱自己沒有了人權。此女子如此大鬧也引來了交警,在對峙當中她依舊十分囂張跋扈。

當然,特警的態度是堅決的,一再強調她按照要求隔離。儘管外界對於這名女子都是討伐的聲音。

但她本人對此非常不服氣,認為特警就是故意刁難,有功夫和自己吵架,為什麼不幫她拿瓶水?

顯而易見,這位留學生是把基層工作人員當做是服務生了,但是他們並沒有考慮到如今的隔離人員有多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有多大,只顧著自己一時方便。

除了兩個案例,網絡上還有更多類似的事情發生,讓人感到心寒。

有些回國人士甚至還發視頻質問:我們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言語之中透露著優越感,也引發了網友極度不適。

很多網友表示,能夠外出留學或者工作的,大多數生活條件都不錯,那些有"公主病"的人,面對疫情還能提出各種要求,無疑就是熊孩子。

而在這些熊孩子背後,都藏著被自私父母毀掉的靈魂。

04為何這些孩子會變得如此自私

我國有句俗語叫做養不教,父之過,可想而知家庭教育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可是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只顧著給孩子提供優渥的生活,卻忘記了如何教他們做人。

1、父母無條件付出

有些父母看起來非常偉大,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他們為孩子安排好了未來的道路,以為可以幫助孩子走向成功。

但是這種一味的付往往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很自私,從來不考慮他人的感受,覺得全世界都應該讓著自己。

2、父母沒有以身作則

一個人的教養如何,取決於父母親本身的素質。如果身為家長本身就不具備良好的素質,又怎麼能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孩子都是有樣學樣,如果連父母都是不懂感恩,凡事站在自己立場考慮問題的人,孩子又怎麼能成為一個擁有優秀品格的人呢?

現在人生活物質條件變好了,可"巨嬰"卻越來越多。這樣的孩子走進社會以後,往往不懂的體諒他人,為人自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把自己擺在第一位。

這樣的人,在人際關係方面往往也比較差,甚至在父母老了以後,也難以承擔相應的責任義務。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沙漠出現神秘「巨嬰」,趴在地上神態安詳,背後故事讓人感動
    導語:中國沙漠出現神秘「巨嬰」,趴在地上神態安詳,背後故事讓人感動說到沙漠,我們想到的是無邊無際的黃沙,在中國有很多的較為有名的沙漠,隨著近幾年來沙漠旅遊的發展,很多人都想到沙漠去體驗一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壯
  • 恐怖的恆河猴實驗到中國式巨嬰,多少孩子正承受著以愛之名的傷害
    總是一味向父母、社會索取,永遠以自我為中心,絲毫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像沒斷奶的嬰兒一樣撒潑、哭鬧。  我們在這裡,看到被200斤巨嬰攻擊的阿姨固然可悲,可是每一個巨嬰的心裡,從來認識不到自己的問題:  都怪你,在我小時候事事包辦,什麼都給我弄現成的,讓我對你們太依賴,是你的溺愛毀了我!
  • 公交巨嬰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上了公交車就心智水平驟降的...
    公交巨嬰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上了公交車就心智水平驟降的成年人時間:2019-10-21 17:1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公交巨嬰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上了公交車就心智水平驟降的成年人 指上了公交車就心智水平驟降,覺得自己還是個寶寶的成年人甚至老年人。
  • 喜歡就下藥,得不到就毀掉言論背後:三觀極端扭曲,心靈自私醜惡
    還有的說喜歡誰誰誰就下藥去啊,得不到的就毀掉嘍,聽起來聳人聽聞,居然還有很多網友深深認同,這是一件頗為可怕的事情。這裡可能有一些網絡小說包括影視作品對青少年的荼毒,同時也是身邊大環境缺乏理性的、正面的引導,讓一些人包括中年人依然內心偏激陰暗。
  • 成年人的巨嬰心理,到底有多可怕?
    在這個時代有很多被寵壞的孩子,雖然身體年紀一天天成長,但心理永遠都停留在小孩子時期,因此「巨嬰」這個詞也在群體之間流傳起來。那麼,巨嬰是什麼意思呢?指的是已經成年的人極度自私,以絕對的自我為中心,世界應該圍繞著他而轉,不在乎別人的感受,沒有規則意識,沒有法律概念,沒有道德約束,只知道索取而沒有奉獻精神與意識,會把別人的幫助和贈予視作理所當然,毫無感恩的心。
  • 吃飯靠餵,上樓要抱…洪荒少女傅園慧竟是「巨嬰」?網友吵翻,你站誰
    幾乎日常生活的一切事物都由父母操辦,這給傅園慧引來了「被溺愛」的批評,更有過激網友直接開罵:這不就是「巨嬰」麼!倍受批評的,是在拍攝祝賀短片時,因為傅爸爸一再的插手指導,讓傅園慧沒了耐心突然發火,衝著爸爸連著大吼三聲「你來錄你來錄你來錄呀!」
  • 有種「巨嬰」叫楊鎖,吃飯靠餵走路靠扁擔,23歲懶死家中
    我們常常聽過有很多小時候被父母寵愛的孩子長大之後就變成了巨嬰,他們生活完全依賴父母,而且一點兒動手能力都沒有。這樣的孩子一旦失去了父母的照顧,那麼他們就很難在社會生存了。有種"巨嬰"叫楊鎖,吃飯靠餵走路靠扁擔,23歲終餓死家中:我們在家裡常常說再不起來活動就會被懶死,本以為這只是一種開玩笑的話,但是確實有位小夥子23歲懶死家中。他叫做楊鎖。
  • 「熊孩子」是怎樣煉成的?且看父母如何做:孩子心靈的「擺渡人」
    所以在大多數人的眼裡熊孩子是「搗蛋鬼、破壞王」,熊孩子是讓人看到就睡覺得想要趕緊躲開,聽見遇見就讓人討厭的一種存在!是與一切消極貶義詞劃等號的,其實是我們都片面理解了熊孩子,只看到了這些孩子外在表現,沒由去考慮,熊孩子是怎樣練成的?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稱職的「熊家長」!
  • 在沙漠沉睡2年的「巨嬰」,遊客看後很心疼,背後意義讓人深思
    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是生命的延續。每一個孩子的出生,都帶著爸爸媽媽的期盼,帶著親朋好友的祝福。孩子應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存在。剛出生的寶寶不僅是父母眼中的寶貝,也是爺爺奶奶眼中的寶貝。父母傷害他,保護他,照顧他,讓他無憂無慮地成長。
  • 熊孩子改造成暖孩子,其實一點也不難
    怎麼做才能讓熊孩子變成暖孩子?會被這個話題吸引進來的家長,一定在孩子教育過程中遇到過非常棘手的問題,也非常希望有一個有效的辦法把熊孩子改造成暖孩子。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給大家講講如何做,才能改造熊孩子:1、產生熊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2、面對熊孩子的行為,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 沙漠出現一個「巨嬰」,獨自躺了近兩年,背後故事讓人深思
    現在很多人在旅遊的過程中,不單單只是去觀賞風景,也會去挖掘景點背後的故事。而世界上很多景點背後的故事都是很精彩,或許是神秘的、開心的、讓人感動的,也有讓人引人深思的。在我國甘肅就有這麼一個景點,其背後的故事讓人十分感動,也讓人深思。
  • 杜拜熊孩子報復父母,對蘭博基尼亂噴,父親:反正也不貴
    杜拜熊孩子報復父母,對蘭博基尼亂噴,父親:反正也不貴網羅天下趣事 縱觀世界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熊孩子可以說是最讓人頭疼的,他們總是有著無限的想像力和精力,時不時還要坑一下父母。比如這個熊孩子,就趁父母熟睡的時候,在家裡擺滿了老鼠夾。
  • 面對熊家長熊孩子,找到「痛點」精準打擊後大獲全勝笑出「內傷」
    ▎遇到熊孩子怎麼辦?熊孩子是讓人很頭疼的事情。無論你處於哪個年齡層段,對熊孩子這種生物都會有「想揍他們一頓的感覺」。可是,既然是熊孩子,肯定也是在某些行為上曾經得到了家長的默許和認可,否則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不可能自己會變成熊孩子。這是發生在之前的事情了。
  • 甘肅沙漠現神秘「巨嬰」,被稱為「大地之子」,背後含義讓人深思
    隨著我們不斷的踏入這些未知的地方,也漸漸的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甚至某些地方甚至成為了非常著名的旅遊勝地,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趴在沙漠中的「巨嬰」,被稱作大地之子,但背後的意義卻讓人深思。甘肅沙漠現神秘「巨嬰」,被稱為「大地之子」,背後含義讓人深思這個巨大的嬰兒雕塑就是位於我們中國甘肅瓜州的一片沙漠當中,很多人對於沙漠第一印象就是漫天黃沙,寸草不生吧,而且還會伴隨有各種惡劣的天氣,會對生活在周邊城市的居民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 動物園內父母帶孩子投餵狼群上黑名單:沒修養的父母,正在毀掉孩子...
    這些優良的品質和習慣,來自於父母的教育和示範。 如果父母不教給孩子正確的示範,孩子必定將錯誤的示範當成日常行為的標準。 生活中父母的言談舉止,孩子會耳濡目染。
  • 甘肅沙漠沉睡的巨嬰:全長15米堪稱沙漠之子,背後意義發人深省
    甘肅沙漠上沉睡的巨嬰:全長15米堪稱沙漠之子,背後意義發人深省 人們在旅行的時候,都會碰見一些奇形怪異的東西,例如動物,建築物等,在景區或是古鎮裡都會建造一些外觀獨特的建築物,以此來吸引大量遊客,賺取利潤,不過在我國,有些奇怪的建築物不是隨便建造的,它建造的意義重大,並且還含有很多故事,例如在我國甘肅沙漠上
  • 熊孩子屢次用購物車衝撞旁人,媽媽淡定旁觀,男子回手一巴掌爽翻
    但是現在有一種說法:「你大可縱容你家熊孩子,因為自有人會替你教育」。這也就真的應了這句話,熊孩子要是家長不知道管。那麼一定會有人替你管教,因為這世界不是所有人都要圍著你家孩子轉,也不是所有人都要慣著你家孩子,所以這個男子的這一巴掌也成功打醒了很多熊孩子的家長。為什麼孩子會變成熊孩子?1.
  • 讀完《自私的基因》之後背後發涼:一慣認為的無私其實都只是自私
    這本「毀三觀」的書籍就是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理察·道金斯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作者在書中提出觀點是所有生物(包括人類),不過是基因的載體,並且這個載體只是臨時性的,基因通過控制生物的各種行為,實現自己永恆的延續。人類一系列的自私自利的行為都根源於基因的自私性。基因要延續,控制著人類的,爭鬥、合作、各種悲歡離合。
  • 最大的問題不是熊孩子,而是熊父母!
    本來孩子幼小,難免啼哭,這是父母都無法控制的事,所以即使周圍的人不耐煩,大概嘴上也不會說什麼,也很少有人會因此道歉,但令我意外的是她跟我道歉後,把頭往外伸了伸,向前後左右的乘客說:「不好意思大家,打擾到你們了。」原本面無表情的乘客們,都笑著表示理解,連連說沒關係,僅僅這麼一個動作,場面就變得很溫馨,大家變得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