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冷原子「算盤」來解方程:潘建偉團隊研發量子模擬器獲突破

2020-12-03 澎湃新聞

我們知道,在設計建築、飛機的時候,工程師們需要用計算機來進行各種計算和模擬。而如果我們要研究的是微觀世界的「量子建築」呢?

其中微觀粒子複雜的變化和相互作用,遠遠超過了經典計算機的能力範圍。最好,是用量子的方式來模擬量子問題。

這就是著名物理學家理察·費曼在1980年代提出的量子計算機構想:「自然不是經典的,如果你想對自然進行模擬,那麼你最好把計算機給量子化。」

11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宣布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Schwinger Model)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取得了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

所謂量子模擬器,可以理解為一種簡化版的量子計算機,可以解決一些特定的量子物理學問題。科學家們通過讓很低溫度的原子有秩序地排列起來模擬 「電荷」和「電場」的相互作用,從而求解出了重要的物理學方程。

為了讓原子們乖乖配合 「表演」,這個冷原子研究團隊已經付出了十多年的努力。

讓原子們排隊

今年6月,這個研究團隊就曾在另一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論文,「劇透」過精確操控冷原子們的秘密。

科幻電影《信條》帶火了「熵」,即混亂度這個概念。通常情況下,原子們是會亂動的,不會聽任人類的擺布。所有的量子物理學家都夢寐以求將原子們的熱力學熵降下來,方便觀測和操縱。

如何困住原子們?其實國際上是有一套成熟的方法的,那就是利用雷射的束縛作用,把原子們囚禁在一個個光晶格上。不過,這樣的系統溫度還是很高,隊伍也比較亂,有些格點上的原子跑出去了,有些格點上則是兩個原子擠在一起。

為此,該團隊開創了一種新型的冷卻方法。他們利用兩種特製的雷射,把其中一部分原子變成超流體,這些超流體原子會迅速地吸取鄰居們的熵。然後,再用雷射把這些超流體原子排空,光晶格上就只留下了變得更冷的原子們。

經過這樣的重重降溫,他們將1萬個銣-87原子冷卻到了絕對零度附近,而每個原子攜帶的熱力學熵只有0.0019 kB,比之前的方法降低了65倍,創造了世界紀錄。

模擬複雜問題

這次發布的《自然》成果,是上述《科學》論文的後續,可以說是把這一張碼得整整齊齊的冷原子「算盤」真正用了起來。

研究團隊從晶格裡選取了一個71格點×36 格點的區域,鏈長超過了之前所有類似工作所使用的量子多體體系。量子模擬器的規模越大,一些「副作用」的影響就會越小。

規範理論中的「電荷」和「電場」可以通過光晶格上粒子數的分居情況以及格點間的粒子數密度關聯來表徵。通過對系統進行微調,跟蹤格點上的狀態變化,研究人員對刻畫電場、電荷關係的高斯定律進行了檢測,發現對高斯定律的違背大約在~10%,處於誤差範圍之內。

《自然》審稿人認為這項工作「是量子模擬方法研究晶格規範場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邁出了模擬晶格規範場理論的真正一步:從實現量子模擬器的模塊到對特定模型的完全模擬」。

要知道,規範場理論對於物理學大廈而言有框架性的意義。描述帶電粒子和電磁場相互作用規律的量子電動力學(QED)是第一個被廣泛認可的規範場。自然界一共有四大基本力,通過楊振寧、米爾斯、格拉肖、溫伯格、薩納姆等物理學家的努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強相互作用力都被納入這個框架,只剩下引力。

規範理論相關問題的複雜程度,正如本文開頭所述,是經典計算機難以勝任的。

我們不禁期待,當科學家們可以用越來越多的冷原子來模擬更複雜的相互作用,人類對於物理世界會獲得怎樣的新洞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潘建偉團隊新突破!用冷原子"算盤"來解方程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我們知道,在設計建築、飛機的時候,工程師們需要用計算機來進行各種計算和模擬。而如果我們要研究的是微觀世界的「量子建築」呢?其中微觀粒子複雜的變化和相互作用,遠遠超過了經典計算機的能力範圍。最好,是用量子的方式來模擬量子問題。
  • 潘建偉團隊新突破!用冷原子「算盤」來解方程
    我們知道,在設計建築、飛機的時候,工程師們需要用計算機來進行各種計算和模擬。而如果我們要研究的是微觀世界的「量子建築」呢?  其中微觀粒子複雜的變化和相互作用,遠遠超過了經典計算機的能力範圍。最好,是用量子的方式來模擬量子問題。
  • 潘建偉團隊量子研究再獲突破,登上《自然》雜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再獲突破。來自中國科學院11月19日的消息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開發了一種專用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
  •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開發了一種專用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
  • 金華籍科學家潘建偉量子領域再獲重大突破
    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金華籍科學家潘建偉量子領域再獲重大突破 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 專用的量子計算機:中科大潘建偉團隊再獲重要突破
    11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公號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
  • ...中國科大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原標題: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中國科大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規範場理論描述基本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和湮滅過程,這一過程可以用晶格中超冷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晶格中的排布模式來模擬。
  • 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求解施溫格方程
    11月19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公號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
  • 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求解施溫格方程
    11月19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公號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
  • 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規範場理論描述基本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和湮滅過程,這一過程可以用晶格中超冷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晶格中的排布模式來模擬石千惠、梁琰製圖/光明圖片本報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齊芳、常河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
  • 中科大聯合團隊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記者11月1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合作者利用一種專用量子計算機,即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
  • 潘建偉團隊研究再登Nature:規模化量子計算,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Schwinger Model)進行了成功模擬。
  •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自然》今天凌晨發表中科大這項成果
    來源:nature網站我國超冷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再獲重要突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開發了一種專用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
  • 取得重要突破!71個格點的量子模擬器成功求解量子電動力學方程
    71個格點的量子模擬器成功求解量子電動力學方程 2020-11-19 10:07:13 來源:科技日報 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人員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
  • 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中國科大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Schwinger Model)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新突破,量子計算和模擬向前一步
    一周內兩次登上國際科學期刊,中科大潘建偉團隊太「忙」了!6 月 15 日,《Nature》雜誌刊登了潘建偉團隊主導的量子通信研究《基於糾纏的千公裡級安全量子加密》。因此,光晶格超冷原子比特系統需要進一步提升。實現創紀錄低熵,獲得糾纏原子 1250 對論文指出,研究團隊首次提出了新制冷機制,即利用交錯式晶格結構將處在絕緣態的冷原子浸泡到超流態中,通過絕緣態和超流態之間高效率的原子和熵的交換,以超流態低能激發的形式存儲系統中的熱量,再用精確的調控手段移除超流態,從而獲得低熵的填充晶格。
  • 潘建偉團隊成果再登《科學》,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獲突破
    潘建偉說,實現大規模糾纏態的通常途徑是,先同步製備大量糾纏粒子對,然後通過量子邏輯門操作將其連接形成多粒子糾纏。因此,高品質糾纏粒子對的同步製備是實現大規模糾纏態的首要條件。十幾年來,國際上已有很多實驗在光子、囚禁離子、中性原子等系統中演示了操控多個量子比特進行信息處理的可行性。
  • 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中國科大在71個格點的超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Schwinger Model)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
  • 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進展
    北京時間11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
  • 中國科學家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獲重大突破
    央廣網北京10月12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中國科學院舉行了一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我國科學家潘建偉、劉雄軍、陳帥等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科學》上,業界評論其「對研究超越傳統凝聚態物理的奇異現象具有重大潛力」。聽起來非常專業。在發布會上,研究者們說,他們的工作僅是打開一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