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寒
小寒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時段的到來
從昨晚開始,
2020年的第一場雪
就登上微博熱搜!
初雪的到來
讓大家興奮不已,
紛紛開啟了曬雪模式。
1月5日晚間
北京的雪也如約而至。
要欣賞北京的雪景,
排第一位的非故宮莫屬。
下雪的消息一出,
就有不少人嚷嚷著
去故宮看雪了!
可偏偏不湊巧的是,
第二天剛好是周一,
故宮閉館,
有媒體大早就發來提醒!
更不巧的是,
北京下的近兩場雪都是在周日,
可愁壞了想去故宮看雪的網友。
#為啥總在故宮閉館前夜下雪#
一度進入熱搜榜前十
氣象部門都出來回應了:
「真的真的真的純屬巧合」
@故宮博物院 微博下,
網友開啟靈魂追問:
為了照顧網友的「情緒」
故宮按慣例也會在雪後
發來最新的照片: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話說回來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
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氣溫最低的節氣,
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emmmmm
最寒冷的日子?
廣東人穿著短袖吹著冷氣發出疑問的聲音:
咩雪?
咩冷空氣?
小寒:能不能尊重一下我?
廣州:不能
可能還有人記得去年立夏日
廣州最高氣溫只有21.8℃
當真是:立夏不熱,小寒不寒!
如果單論小寒日,今年的小寒日無疑是氣溫比較高的一個。今天12時40分,五山觀測站記錄到的氣溫數據是24.2℃,這是夏天該有的氣溫,如今我們在小寒就能領略。這個氣溫已經超過去年立夏日的最高氣溫,無論居家還是在外,都有市民穿上了短袖衣服。
不過
未來7天有兩股冷空氣登場
冷空氣×2
或許你可以感受到一絲絲冬天的感覺
7日夜間到8日
受冷空氣影響,
氣溫下降3~4℃;
這波將送走近期這款
溫暖多雲早晚有霧(過氣)的天氣,
天況轉好。
11日傍晚起
受新一股冷空氣影響,有小雨
最低溫低僅12℃
1、因為明天(7日)冷空氣是晚上到,所以早晨還是有點輕霧的,不過這冷空氣跑得快,也沒有切變線配合,是乾冷過程,雲量會減少,9號早晨晴空輻射條件有利出現過程最低溫;
2、周末的冷空氣還有高空槽和切變線配合,還會有點雨,是溼冷過程,最高溫和最低溫都會有所下降,體感上的降溫還是比較明顯的,大家注意提前準備好!
全省天氣:
預計,7日白天,粵北、珠三角中北部零星小雨轉多雲間晴;大部市縣和沿海海面早晚有輕霧或霧,氣溫繼續小幅上升。
冷空氣7日傍晚前後進入我省西北部,7日夜間到9日大部市縣轉多雲到晴,平均氣溫下降3~5℃。10日,西部市縣多雲到陰天有零星小雨,大部分市縣氣溫回升,早晚有輕霧。
11~12日,受冷空氣和切變線影響,我省有一次小到中雨的降水過程,氣溫下降。霧時能見度低,請注意江河湖海陸交通安全;注意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仍需繼續注意森林防火和家居用火安全。
近期天氣變化較多
大家要多留意,
保重身體,
及時增添衣物哦~
最後再提醒下各位親,
廣東雖然不太寒冷,
但仍然要要重視養生保健,
那麼小寒節氣該如何養生呢?
小寒節氣養生要注意什麼?
一起來了解一下!
小寒到,這些養生門道快收好
小寒時節,起居重「三防」
1.防寒——要護頭
「寒性凝滯,寒性收引」。中醫認為,天氣寒冷,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
小寒時節,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要注意頭部保暖,外出記得帶帽。因為頭部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並且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上達於頭部。
除頭部外,腹部保暖可以減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瀉等疾病,膝關節保暖也很重要,不宜為了追求美觀而過多暴露膝關節。腳部保暖除了穿厚實的鞋襪,還可以採用熱水泡腳的方法。
2.防燥——內服+外用
內服:除了多飲溫水之外,還應適量補充蛋白質及脂肪,如滋補湯品、牛奶、酸奶、各類粥品,將水分「鎖住」。
外部保溼:可以使用加溼器。也可以使用噴壺在你覺得乾燥時或每隔2小時左右在屋內噴灑乾淨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還能除菌、添香。
3.防感冒——常伸腰
小寒是風寒感冒多發的時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多做肢體伸展運動,振奮陽氣,固表防感。此外,還可在每日洗臉後用雙手摩擦面部致生熱,可增強禦寒能力。
此外,小寒後天氣寒冷,適當的體育鍛鍊和戶外活動,能夠增強身體禦寒能力。但小寒節氣的運動要注意適度。一是在日出後才開始鍛鍊,二是準備活動必須要做。還須注意,運動不要練到大汗淋漓,鍛鍊後要及時穿衣,避免寒邪侵襲。
小寒養生要會補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但進補並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傳統中醫理論,滋補分為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
01
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
如動後冒虛汗、精神疲乏等體,宜用紅參、紅棗、白朮、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02
補血主要針對血虛體質
如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嘴唇蒼白等,應用當歸、熟地、白芍、阿膠和首烏等。
03
補陰針對陰虛體質
如夜間盜汗午後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等體徵,宜用冬蟲夏草、白參、沙參、天冬、鱉甲、龜板、白木耳等。
04
補陽針對陽虛體質
如手足冰涼、怕冷、腰酸、等體徵,可選用鹿茸、杜仲、肉蓯蓉、巴戟等。陰虛陽盛的體質更宜選用冬蟲夏草、石斛、沙參、玉竹、芡實之類,配伍肉禽煲、燉湯水進補。
小寒中藥食療方
首烏當歸雞湯
雞肉250克、當歸10克、首烏10克,小火燉1小時,加適當調料,喝湯吃肉。可以補氣血,益肝腎。適合心氣不足的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的患者。
補腎健肝湯
枸杞子30克、百合50克、瘦肉50克,燉開後文火煮約50分鐘即可,適用於肝腎陰虛的高血壓、心律失常患者,有頭暈、眼花、煩熱盜汗、失眠等症。
補腎壯陽湯
肉蓯蓉10克、瘦肉或排骨100克,煮60—90分鐘,加調味料適量可喝湯吃肉。有補腎助陽、益精通便的作用,用於心血管病人屬於腎陽不足的畏寒肢冷,小便頻數、夜間多尿等症。
補腎益氣湯
鴿肉100克、茯苓、枸杞子10克,燉60分鐘,加少許調味料,喝湯吃肉。有補腎、益氣、滲溼的作用,適用於疲勞、腰酸、水腫的慢性心衰患者。
小寒已至,
離春節又更近一步,
與家人團聚的日子又更近一步了
寒冬已至,春天還會遠嗎?
回家的路,也不遠啦~
部分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葉卡斯
綜合@廣東天氣、@廣州天氣、廣東發布、人民日報、廣東衛生信息、新華社、央視財經、養生中國、信息時報、@故宮博物院、新京報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賀風玲 陳楚紅
推薦閱讀
男星哥哥勒死妻兒後上吊身亡!無數人因它家破人亡,春節期間更要警惕
感冒三四天,5歲娃進了ICU並腦壞死!警惕這4大奪命併發症
街頭救活昏迷少年的白衣小姐姐,原來她的身世就是一個傳奇
廣州這個超人氣網紅打卡點,上新了!承包你一整月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