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喜好有很多,收藏奇石就是一項,從漫長的石器時代開始,人類就和石頭結下了不解之緣,到上古神話女媧煉五色石補天,石頭也成為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自古以來,上到皇廷貴族下到黎明百姓都以愛石、賞石、藏石為喜好,留下很多與石頭的故事。如今,收藏奇石也成為很多人的入門選擇,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奇石的故事。
收藏界對奇石沒有嚴格的定義,幾乎所有的巖石都能成為奇石的原石,巖石的種類很多,所以奇石的種類也就很多。古人記載中的奇石就有幾百種,現在人們的視角越來越寬廣,新增的奇石種類也多達上千種。看似很普通的石頭在天地之間孕育變化成奇石,不僅涵蓋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變化還和天文、地理、古生物等領域息息相關。所以收藏奇石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在尋找、收藏過程中不僅考驗你的眼力還能豐富你的學識、磨練你的意志。
筆者進入古玩收藏圈已經有十多年了,因為共同的愛好認識了很多藏友,每個藏友進入古玩圈子的機緣各有不同,有的是古玩商人,有的是純粹的喜愛,有的是做文化研究的。眾多朋友之中張哥的機緣最有意思,因為小時候他家境貧寒,甚至沒有零花錢買玻璃彈珠玩,所以唯一不花錢的玩具,就是在老家農村的老河裡玩泥巴,撿石頭。正是因為如此張哥對石頭有著很深的感情,高中畢業之後張哥在朋友的幫助下到市裡的古玩城盤下一個不足8平米的店面,開啟了他和石頭的新故事。
張哥的家鄉在豫北,一個叫新鄉的歷史文化名城,它北靠太行山脈,南依黃河,轄區內分布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有黃河、海河兩大水系,不知名的小型河流也有很多。所以張哥的老家有豐富的奇石資源,從小時候開始張哥就開始收藏石頭,在河邊只要見到奇形怪狀的石頭就帶回家,遇見有透明的和自然花色的石頭就珍藏起來。張哥說那時候不懂,只是單純因為好看,也沒有別的消遣,村子裡一個奶奶經常開他玩笑說:每天撿那麼多石頭,這要鞠多少個躬啊。到2000年,他15歲上初二的時候,遇到一個從廣東來的石頭商人才對奇石收藏有了新的認識。
小時候只要你留意,總會發現在學校附近的馬路邊上常有擺攤的古玩小販,很多時候都操著外地口音。現在想想這批人才是最聰明的,小孩子為了賺個零花錢會把家裡的老物件拿出來,你有沒有做過這種事?石頭商人也是這麼對張哥說的,為了貼補家用張哥拿出自己珍藏的石頭,第一次就換了200多塊錢,那種喜悅感是他從來沒有過的,原來石頭也可以換成錢。以前是上下學和農閒的才去河邊撿石頭,能換成錢當然是越多越好了,不過張哥也留了個心眼,這些石頭被廣東人拿去做什麼呢?為了弄清楚這裡面的門道,張哥也是交了不少學費,幾年下來珍藏的奇石全都給了石頭商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了貼補家用,張哥發動周圍的小夥伴幫他去河裡撿石頭,遇到好看的就給買一個燒餅或者請吃一頓飯。就是這樣,等張哥初中畢業已經有了一筆小積蓄,也找到了玩石的靈魂。
周邊的小溪小河都被王哥翻了個遍,因為靠近黃河,張哥把撿石頭的範圍擴大到黃河邊上和太行山。「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只要是有山有水的地方王哥總會去探究一番,在尋找和收藏中去學習。上高中的張哥更專注於對石頭的學習和研究,在學校的圖書館和市裡的新華書店,只要發現相關的書籍都會仔細研讀,再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撿石頭的過程中。
每一塊石頭張哥都愛護有加,清洗、消毒、擦油每一步都小心翼翼,還針對不同的奇石造型配對精美的木質底座,附上或古色古香或新潮時尚的名字,再把奇石分類,有人生系列、山水系列、象形文字系列、動物系列等。張哥說奇石收藏見仁見智,不是你說像什麼別人就一定認同,所以其價值也因人而異,相對年輕的時候更在乎價值,如今更注重修養,沒有良好修養的人是玩不了奇石的。奇石沒有統一的造型、材質、名稱,所以想要掌握足夠多的奇石資料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研究,奇石收藏和修行一樣。
高中畢業之後的張哥沒有選擇上大學,作為家中的長子他需要早些進入社會撐起這個家,供弟弟妹妹讀書。有人說:古玩、文玩收藏需要一定的資金實力,沒有錢想玩古董?奇石?開玩笑呢?張哥說:」奇石的材質種類和造型有很多,奇石收藏沒有固定的價格,只要你是真的喜愛、有心去找尋、肯努力儲備知識總會遇到。我從一個身無分文的小屁孩到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奇石小攤位用了9年時間,從8平米的小鋪子到現在300多平的商鋪用了15年。玩奇石收藏不需要有錢或沒錢,我可以從河邊撿石頭開始,你也可以。「你有什麼古玩、文玩收藏的心得和故事麼?請在下面留言與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