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招聘問題頻發,行業如何把好第一道關?
2017年,一則「李文星因虛假招聘信息陷入傳銷致死」的消息傳出,網上瞬間炸開了鍋,作為平臺端的Boss直聘一度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在研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時,有人在某招聘網站上進行了測試:利用虛構的公司名稱、簡稱以及職務,竟然也能成功發布招聘信息,甚至還有人投來了簡歷。
讓人擔心的不止是個人信息的洩露,還有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詐騙,這些都嚴重危及著求職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及就業市場秩序。
確實,近年來網際網路招聘詐騙時有發生,很多招聘網站似乎也都存在這樣的問題:用戶簡單註冊即可發布招聘信息,平臺的審核機制形同虛設。
究其原因,招聘企業不僅在技術上存在問題,在管理上也存在漏洞。
比如,自從開始對在平臺發布招聘信息的企業實行收費制度後,58同城獲得的收益愈來愈高了,但顯而易見的是,平臺的監管也在逐漸放鬆。對企業和個人違規操作的默許,帶來的是虛假招聘信息的成倍增加。
從短期來看,「寬進寬出」的管理制度會為企業帶來一定的收益,但「李文星案」的悲劇是否再次上演,真的很難預測。
同樣是招聘行業的巨頭,智聯招聘在2017年對平臺上的職位發布取消了收費。智聯招聘CEO郭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取消收費模式確實會給公司帶來利益的損失,但社會影響更重要,該政策發布後,無論是客戶數還是職位數都有大幅度的增長。」
作為連接求職者與企業的中間橋梁,招聘平臺應該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守好監督和杜絕虛假招聘信息的第一關,營造安全有序的求職環境。
新興獨角獸與傳統巨頭的聯合:向著新的起點前進
信息化時代,在線招聘對傳統招聘模式帶來了巨大衝擊,但現階段,在線招聘似乎還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招聘,兩者各有千秋。
近期,智聯招聘與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發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報告顯示,當季企業用工需求明顯增加,求職申請人數也增加了,使得第四季度CIER指數上升至2.38。
儘管CIER指數低於2017年同期水平的2.91,2018年就業市場景氣程度明顯回落,但是傳統招聘行業依然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和生命力。
同時,在新舊模式的碰撞中發現,在線招聘的細分領域足夠大,整個市場不止是競爭關係,更多的還是合作關係。
2017年9月,拉勾網獲得前程無憂1.2億美元D輪戰略融資,通過這次戰略投資,前程無憂獲得拉勾網60%的股權。
無獨有偶,兩個月後,職場社交平臺「脈脈」宣布完成7500萬美元C輪融資,並引入職業發展平臺智聯招聘作為戰略投資方,這是繼拉勾網之後,又一與傳統招聘巨頭聯手的成功案例。
脈脈創始人表示:「智聯招聘是中國最大的求職招聘平臺之一,此次的戰略合作將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從而加快用戶獲取、商業變現的步伐。」
對於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尤其是傳統網際網路企業,它們在年輕人心裡似乎多少有點過時的意味。而新興獨角獸與老巨頭的組合,就像傳統與創新的結合,這種模式和競合關係,給招聘這一傳統行為主體披上了新的外衣,打造出了一個嶄新的品牌形象。
而作為網際網路招聘行業的另一個潛力股,Boss直聘似乎已經錯失了與巨頭們結盟的機會。至於它下一步會不會抓住在招聘領域也佔據一席之地的信息分類服務平臺58同城,打造強強聯合的又一案例,實現與先遣部隊的正面交鋒呢?確實很值得期待。
不過,在拉勾網和脈脈相繼宣布了2019年的上市計劃後,Boss直聘在日前公布的一則招聘信息中似乎也透露出了上市的打算和安排。
接下來,招聘市場在細分領域或將迎來一場大混戰。然而上市不是終點,無論是拉勾、脈脈,還是Boss直聘,它們都將朝著不同的方向,並不斷走向新的起點。
企業的自我修復和業務延展:招聘只是一個入口
如何從一家招聘為主的公司,擴展成更多元的業務平臺?這是所有想做大做強的企業正在思考的問題。
《孫子兵法》有云:「變是唯一的不變。」
凡兵法韜略,在道不在術。這是說,策略、兵法沒有一定的套路,而是隨著敵方和外部客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
在新的時代,消費群體、求職需求、組織結構……都在發生變化。面對著這些新的挑戰,原來只有單一業務的平臺,該如何應戰呢?
拿阿里巴巴來說,它最早的業務模式是B2B。直到後來,業務延展到B2C的淘寶和C2C的閒魚,包括現在做得風生水起的菜鳥驛站和螞蟻金服。阿里突破了業務和模式的局限,終於實現了從一家普通公司蛻變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不得不說,這種組織的修復和延展能力在它的發展壯大過程中確實體現得淋漓盡致,值得借鑑和學習。
那麼在招聘行業,應該如何找準方向,提高自身的修復和延展能力呢?
定位中高端人才的獵聘網創始人戴科彬說:「獵聘不是招聘廣告平臺。」
在去年獵聘的上市儀式上,對於產品的戰略延伸,戴科彬強調了職業輔導、培訓和教育等方面的職業技能培訓業務的重要性。
而關於如何培養職業技能,戴科彬承認這是一個新領域,不過他認為,從純招聘的組織延伸出招聘以外的能力,最本質的一點是考慮清楚「人從哪裡來」的問題。
在招聘這個行業,大家的目標不能只是招聘,還有從招聘開始,建立一個可以延伸到社交、衣食住行、金融服務、培訓等各領域的服務生態。
招聘只是一個入口。
據了解,智聯招聘近幾年一直在做城市下沉,並將中小企業定位為自己的重要服務對象,為打造更開放、更智能的人力資本生態鋪路。與智聯不同,前程無憂除去網絡招聘業務外,還在拓展培訓測評和人力外包業務。
所以,肉眼所見,存量市場已經所剩無幾的當下,增量市場依然存在,未來還或將激發出更大的潛力。
科技的初心:為了更好的人類發展
在當前的網際網路招聘市場上,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的數據都集中在中心化招聘平臺上,用戶數據被壟斷,其所創造的價值最終也歸招聘平臺所有。
對於求職者而言,他們通常只能通過招聘網站查詢用人單位;同樣對於用人單位,它們也需要通過中心化的網際網路招聘網站查看求職者信息。但是,面對求職者創建的虛假簡歷,用人單位無法快速剔除;面對騙子公司發布的虛假崗位信息,求職者也難以甄別。
行業需要技術來助力創新和解決當下的難題。
網際網路和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昭示著大數據資訊時代的到來,它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據LinkedIn發布的《2018中國人才招聘趨勢報告》發現,超過一半的中國招聘負責人認為,對大數據提高職位匹配度上的應用將在5至10年內重塑整個人才招聘行業。
據了解,獵聘目前已經擁有簡歷透鏡、職位智能評估和伯樂機器人三款智能產品,平臺約70%的投遞簡歷被智能分析推薦。
確實,大數據已經開始引發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一系列變革和挑戰,今後還會不斷加快其變革的速度,最終促使人力資源管理在內容和系統上不斷推陳出新,在模式和組織構架上不斷升級變革。
利用大數據這種方式來豐富人力資源管理,無疑將成為當代企業獲得更好發展空間的有利選擇。
不只是大數據,這兩年大火的區塊鏈技術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也有很好的運用,Chronobank和CTE Chain就是區塊鏈解決方案中的兩個代表模式。未來,在招聘行業,區塊鏈技術將打造更高效的社會網絡和更低廉的信任成本。
但是不管怎樣,作為行業變革中的強大助推器,技術的初心永遠都是為著更好的人類發展。
(文/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