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登頂!我們要測量準確的高度,中國的高度!

2020-11-30 騰訊網

5月27日11時,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本次登頂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

5月27日11時,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作為地球之巔,一直為世人所矚目。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測繪工作者先後於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當前我國公開出版的地圖和教材中使用的權威數據是8844.43米,而在本次登頂測量結束後,科學家們還要在對數據分析、處理的基礎上,進行理論研究、嚴密計算和反覆驗證,才能確定珠峰精確高程。珠峰的新「身高」也將在2-3個月後公布。

01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的「身高」?

據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介紹,重測珠峰高程最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珠峰高度一定發生了變化。第二,珠峰測量技術也有了大的飛躍,新技術可以明顯提升珠峰測量精度。

中國測量登山隊搭建5G設備

此外,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不只測出珠峰的最新高度,同時還在珠峰地區觀測了大量的用於海拔高程「基準傳遞」的測量數據。這些數據成果還可用於青藏地區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地震對珠峰的影響等領域研究。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風速和冰川監測等數據,將為珠峰及其周邊地區的自然資源監測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提供第一手資料。

0260年回望:攀登者們有了那些新技術加持?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運動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人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壯舉。

登頂凱旋的王富洲(右)、貢布(中)和屈銀華

1975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將測量設備豎立在珠峰峰頂,測出了8848.13米的珠峰高程。

1975年登頂珠峰並進行首次測量的中國登山隊

而在2005年前,我國首次利用冰雪深雷達探測儀測量冰雪厚度,獲得了珠峰峰頂巖石面8844.43米的「淨身高」。

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登頂。

登頂視頻

據新華社的介紹,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重點在以下五方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

一是依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展測量工作;

二是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本次測量任務;

三是應用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度;

四是利用實景三維技術,直觀展示珠峰自然資源狀況;

五是登頂觀測,獲取可靠測量數據。

經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中國地質調查局等機構專家的嚴格審查把關,測量工作的技術路線最終確定為「綜合運用 GNSS 衛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衛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精確測定珠峰高程」。

可以看出,此次測量任務中,大量裝備國產化,可靠性、精度等都比2005年有質的提高。在登頂成功後,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長李國鵬表示,「2005年時,GNSS衛星測量主要依賴GPS系統。今年,我們同時參考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和中國北鬥這四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以北鬥的數據為主。」

03天空之城是怎樣建成的?

李國鵬提到的北鬥,是指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它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一詞是近幾年來才進入公眾視野,而實際上,北鬥的建設過程非常漫長。

從1994年形成雛形,到2000年北鬥一號建成使用,開啟了我們俗稱的北鬥三步走的第一步。

第二步我們稱它為北鬥二號。它由14顆衛星組成,有30多個地面站。我們在2012年12月27號正式宣布向亞太地區提供十米級的定位測速授時等等功能。

第三步是北鬥三號,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北鬥全球系統。這項工作是從2009年開始啟動。去年的11月5號,我們發射了第一組北鬥三號雙星,1月12號發射的是第二組。今年,還要發射18顆MEO衛星,2020年要完成全部的三十五顆衛星的發射和部署,具備向全球用戶提供服務的能力。

通過發射三十多顆衛星,我們將在空中織成一座叫做北鬥的天空之城。

04賦能疫情防治的5G,這次讓人類首次實時看到了「巔峰」

新華社、央視關於登山隊登頂測量的高清視頻畫面,通過中國移動5G網絡與全世界實時共享這一喜訊,並讓所有人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和方式見證攀登者登頂和高程測量過程。登山隊員在珠峰峰頂通過中國移動5G網絡撥通了電話,與在珠峰大本營的登山總指揮王勇峰實時連線,並表示「峰頂5G信號特別好」。

5G連線視頻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如今珠峰北坡登山路線和峰頂也已經實現了 5G 信號的覆蓋。

今年 4 月以來,三大運營商先後在海拔 5300 米和 5800 米處的營地新建了 4G 和 5G 基站,旨在為測量全程提供 4G/5G 通信服務、為視頻和圖像回傳提供 5G 信號保障;由此便有了「雲上登頂看珠峰」的直播呈現。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IEEE高級會員孫松林指出,5G是一個全新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它與之前幾代完全不同。

第一點,4G、3G、2G以及1G都是以連接為主,連接人或連接物體。但是5G不是單純的線性延伸,它的任務是「融合」。它會夾裹著ABC,也就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邊緣計算和區塊鏈等等,將這些數字科技一起推送給我們的終端用戶,它的重要使命就是完成這些融合。

第二點,在移動通信的一、三、五這些奇數代,它有一個重要的歷史使命——培養用戶使用習慣。比方說第一代培養的是在移動中完成語音通信,第三代是在移動中完成數據通信。偶數代二、四、六是進行收割,讓它完成這種大爆發。在第二代,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手機,習慣於打電話發簡訊;第四代,中國是移動網際網路大爆發的見證者。

5G和6G之間的關係也是這樣。5G主要是培養我們的習慣,不僅僅是與人連接,更多的是與物連接。我們不再是一個無差別的網絡,收費也會按照有差別的場景來進行有差別的收費,實現真正的流量經營。這種培養用戶習慣,以及對市場的認知是在5G時代完成的,它是一個全新的網絡基礎設施。

第三點,產業鏈裡的業務運營商會更加分化。在5G和6G時代,可能會出現新的金融運營商、能源運營商、製造業運營商等等。這種分化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快。而通信運營商會因為這種多場景的收費再次煥發青春。

登頂珠峰

每一次珠峰登頂測量,是人類向極限的挑戰,也是中國技術向世界的昭告。雖然此次測高工作還在開展中,具體數據尚未公布,但測繪人員成功登頂,意味著 2020 年測量珠峰高程的工作完成了關鍵步驟,同時也是最為艱難的一個環節。而此次登頂珠峰,測量的不僅是中國高度,也是世界高度。

正如電影《攀登者》中所說,我們要測量準確的高度,中國的高度。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文字 | 一成;版面 | 歡歡

互動話題:感謝你的在看、轉發、評論,你認為這次測量珠峰高了還是矮了?

歡迎關注即將到來的2020造就WOMEN大會。

每周評論區,被zan最多的評論者,將獲得造就WOMEN雲大會門票一張。

相關焦點

  • 科學日曆丨曾經我們如何測量珠峰高度
    67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53年5月29日,紐西蘭34歲的登山員艾德蒙·希拉蕊與39歲的尼泊爾嚮導丹增·諾蓋一起沿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這是人類有記錄以來上第一個登頂成功的登山隊伍。 而就在前天,2020年5月27日,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登頂珠峰,採用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等一些新技術對珠峰高度進行了測量。
  • 中國人成功登頂地球之巔再測珠峰高度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27日電地球之巔27日再迎中國人。中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於當日11時登頂珠穆朗瑪峰,其使命是精確測量山峰高度。這項工作將增進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並促進科學發展。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在峰頂合影留念。
  • 珠峰測量高度,為何要計算三個月,只舉一個例子就知道有多複雜了
    近期以來,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的話題熱度持續走高,不少讀者都在密切關注此事。可是在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登頂珠峰後,關於珠穆朗瑪峰高度的準確數據,卻一直遲遲未能公布。直至前幾日,相關媒體才宣布,珠峰測量結果將於8月10日進行發布。
  • 中國8次測量珠峰高度,最早一次竟然在清朝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八次測量珠峰高度,也是自2005年後時隔15年再次測量。自從1921年人類探索珠峰至今,已經走過99個年頭。而有時,登頂的目的不單單在於徵服珠峰高度,而在於更新已知的珠峰「精度」。不斷飛躍,中國珠峰測繪歷史逾200年據公開資料統計,此前世界各國共對珠峰進行過14次測量和科考,其中中國開展的次數最多,共有7次,其次為印度,有6次,其餘1次則由美國開展。 中國最早的一次珠峰測量開展於1714年,這也是記錄在冊的人類第一次珠峰高度的測量活動,但當時具體的測量結果並未得到記載。
  • 遠眺珠峰測高:珠峰高度 八月公布
    1975年,我國登頂測量珠峰時,測得的雪面高度是8849.05米,女隊員潘多通過插鋼釺的方法測得覆雪厚度0.92米,兩者相減得到珠峰的地面高程為8848.13米;1992年,義大利科學家喬治·普瑞迪帶隊登頂,也通過插鋼釺的方法測得雪面厚度2.55米。從1975年和1992年兩次峰頂雪深測量結果來看,相差1.63米。
  • 最新高度8848.86米!為何中國如此執著測量珠峰?
    從1975年的8848.13米,到2005年的8844.43米,再到2020年的8848.86米,珠峰海拔高度幾經變化,明知登頂測量困難重重,為何我們還要如此執著測量珠穆朗瑪峰?
  • 三測珠峰,順利登頂!我們是怎樣測量世界之巔的?
    今天,我們國家測量隊再次登頂珠穆朗瑪峰,又一次測定了珠峰的高度。這是繼1975年和2005年之後我國第三次測量珠峰的高度。目前珠峰的「身高」還在演算階段,要想知道珠峰的新「身高」,我們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 將揭曉「世界高度」新答案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拉薩5月27日電 (龐無忌 張偉)作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高」了,還是「矮」了?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簡稱「測量登山隊」)攻頂組登頂珠峰,將揭曉「世界高度」新答案。
  • 我們為什麼要測量珠峰?
    為啥要在今年測量珠峰?你可能會疑惑,目前國際上通用的珠峰高度不是8848米嗎?確實是這個數字沒錯。隨著科技的發展,2005年,我們啟動了新一輪珠峰測量。最大的差異是,這次測量隊帶上了輕便的雪深雷達,刨除了積雪的影響,測出珠峰的巖體高度是8844.43米。
  • 如何通過設立硯標測量珠峰的海拔高度?
    一個山峰的海拔高度,我們現在的科技掌握了很多種測量方式,都可以進行測量,不過由於方式方法的不同,所以測量的誤差也不一樣,於是數據就會存在差異。有時候由於測量時間的不同,地殼的熱脹冷縮變化也會導致測量的數據不一致。因此,山峰的高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會有一個相對準確的數值去說明它。
  • 我們是怎麼測量出珠峰高度的?
    原創 小辣椒 差評最近發生了一件激動人心的事兒:中國測量登山隊又重新測了一遍珠峰的海拔高度。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個概念,當我們要測珠峰的高度的時候,我們到底在測什麼?換句話說就是,「高度」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為了解答這個疑惑,我們需要去找一個權威的解釋 —— 新華字典。新華字典給出了兩個解釋。依據它的解釋,高度就是描述一個物體相對基準點的高低程度,那麼想要衡量一個物體的高低程度,我們首先需要一個基準點。
  • 測量珠峰高度 攀登科技高峰!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長 李國鵬:在以往的珠峰高程測量過程中,我們使用的大部分儀器設備都是國外進口的。但這次珠峰高程測量,我們的國產設備在珠峰這樣極端惡劣的環境下經受住了考驗。
  • 測量不準確?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什麼一直在變?
    清朝康熙政府曾派專員入藏測繪地圖,對珠峰及周邊地區進行了首次科學測量,將珠峰標註在1719年的《皇輿全覽圖》中,明確標出了它的經緯度,並稱其為「朱姆朗馬阿林」。這是有關世界最高峰科學發現與命名的最早文獻記載。1847~2005年, 各國求證珠峰高程已經歷10次之多。印度首先開展了4次珠峰高程測量,中國測量了5次珠峰高程。
  • 丈量珠峰新高度 中國2020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確實,測量珠峰是一件高難度工作。以前,登山隊員測不了,測繪隊員又上不去。但是,我國是珠峰的主權國家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世界最高峰的數據測出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測量登山隊由專業登山運動員與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的測繪人員構成。 珠穆朗瑪峰作為終年積雪、高聳入雲的世界最高峰,測量其高度頗有難度。
  • 為世界之巔高程測量「刷新」珠峰高度!
    5月27日11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上珠峰頂峰,「刷新」珠峰高度!13時22分,歷經兩個小時各項測量工作已經完成!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長李國鵬介紹:為推動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順利開展,保證測量工作的科學性、高程成果的精確性,自然資源部組織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及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單位的精銳力量,編制珠峰高程測量技術設計書和實施方案。
  • 珠峰高程測量為啥一定要靠人登頂?測量意義何在?
    原標題:為啥一定要靠人登頂?測量意義何在?……聚焦2020珠峰高程測量五大焦點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13日電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魏玉坤、武思宇、王沁鷗 2020珠峰高程測量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這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測量世界最高峰高度,備受關注。攀登珠峰有風險,為何一定要靠人力測量?
  • 全球通見證珠峰新高度,中國移動5G全程保障珠峰高程測量
    中國移動圓滿完成2020珠峰高程測量通訊保障工作  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由中國移動5G獨家負責全程通訊保障工作。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依託覆蓋珠峰峰頂的5G網絡,獨家全程圓滿完成珠峰高程測量通信保障工作,登山隊成功登頂的高清視頻畫面,通過中國移動5G網絡,與全世界實時共享這一喜訊,讓所有人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和方式,見證了珠峰新高度!
  • 珠峰多高 為何一定要靠人登頂測量?
    5月12日受天氣影響,至珠峰峰頂攀登路線未修通2020珠峰高程測量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這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測量世界最高峰高度,備受關注。攀登珠峰有風險,為何一定要靠人力測量?測量將應用哪些高科技成果?為啥要花這麼大力量搞珠峰測量?記者採訪了權威人士。
  • 航空航天共同助力珠峰測量新高度!
    此次攻頂,測量登山隊的8名攻頂組隊員奮戰了65小時後終於如願!為何測?我們曾經已經兩次測量出來過精確高度,為何還要冒著危險再次測量?父母要定期給自己不斷成長的子女量量身高,是理所應當的。人類要不斷深入地認識自然,中國人要不斷深入地認識自己的國土。
  • 一文讀懂珠峰測「身高」:測量工作已完成 珠峰新高度兩三個月後公布
    從專業隊員、科研人員到登山愛好者,想要完成登頂的壯舉又將面對何種考驗?讓我們一探究竟——登上珠峰測量到底需要幾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活動,登山隊由珠峰海拔5200米位置的大本營出發,直至最終登頂測量,一共劃分為7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