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去年夏天華為nova3發布的時候,仿佛就像是昨天,時間真的過得很快。當時華為用成熟、討巧、有效的技術,融合成了nova3這樣一款穩穩妥妥又漂漂亮亮的年輕旗艦,站穩當時3000元級別的市場。隨後的華為nova4來了,不僅擁有「第一款國產品牌『挖孔屏』手機」的名頭,還把「4800萬像素拍攝」這個實用又充滿誘惑色彩的要素提前投入市場,這種對技術精準運用的聰明之舉,的確為產品的市場化定位找到了正確的理解方式。現在,經歷了2019年上半年整整六個月的炮火洗禮,各家新品但凡有些本事,都站穩了自己的陣線,且又窺覬著別人的領地,華為讓nova5在這個時候走到前線,用意明確。
的確,nova系列到今日所經歷的數代,都是特性鮮明的存在,而且很有時代特徵和消費引導力(針對它的目標人群而言)。但因為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2019年的這款nova5會被大眾寄予更多的要求和希望。華為也希望新一代nova的定位覆蓋面和「戰鬥力」能夠有著比以往更理想的呈現,除了全新的子系列logo設計,nova5系列還「與時俱進」地在標準版之外增加了Pro版,對市場的野心就顯而易見了。甚至可以說,這次nova5要奏響的夏日狂想曲,本身就充滿了有趣的意味深長。
新氣象 新狂想
溯源而論,我們都知道nova這個名稱源於拉丁語novus,意為宇宙中的「新星」。新星產自劇烈的天體反應,所以它們充滿活力、閃耀十足且又瘋狂成長。因此,當初華為想到用「nova」來命名這全新產品系列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預計到它今日所需承載的期望。
其實,三年多前的初代nova,華為並沒有像今日這樣使用自家的麒麟(原因有很多),而是採用那時非常火爆的高通驍龍6系列平臺。性能夠用,外觀設計討巧,突出自拍性能,再啟用人氣不錯的流量明星代言,一切都是那麼明確清晰。之後就算它搭載了自家的麒麟659,也依舊堅持著自己取悅年輕人但又不歸於「年輕同質化」俗套的風格。
隨後的故事就順理成章了,從首次採用麒麟旗艦平臺麒麟960的nova 2s,到採用麒麟970的nova3和nova4,每一次都精準地找對了競品們的軟肋,加上「e」和「i」的子型號配合(這次更添上了「Pro」,看看友商們的動作,算是與時俱進),整個nova已經自成體系,成為華為手裡一件非常有戰鬥力的兵器。動輒千萬級的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明。心裡有底氣,nova5系列才會更有意思,但這裡我們要先聊點產品力之外的「閒話」。
這次,華為給nova5系列準備了新logo,從某種層面能感受出華為對於nova的期望以及所付諸的功力。之前的「nova」四個字母均採用纖細圓潤的曲線設計,整體顯得柔美而婉約,而全新的「nova」的四個字母在原有美感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線寬加粗且間距放大,筆畫兩端也調整為直角,讓新logo的整體形體變得挺立,營造出更為舒展、自由的空間感。曲中有直,柔中帶剛,豐富但不複雜,正若新一代的年輕人,愉悅自由、自信率真,也體現了當代年輕人「不止一面」的深層心理訴求與性格特點,張力十足。
從顏色上看,nova的新logo把原來的漸變配色變成了純黑配色,這種設計則讓logo變得時尚感更強,而且看上去也更高級。更加高級沉穩的黑色也同時意味著華為會對nova系列注入更多沉穩自信的生活元素,比以往的輕快添了幾分沉澱,但又不會刻意保守。
更重要的是,nova這次還變化了「超級符號」標識。「超級符號」由 n、o、v、a 四個原創設計字母為設計元素進行創新組合,具有極強的視覺表現力和識別度。一方面體現了年輕一代身為「網絡原住民」的社交屬性,傳遞了nova星人對於快樂和自由的情感訴求,同時承載了nova的生活方式主張,即建立情感連接,引發觀點共鳴,同時也可以解讀為年輕人尋求多面人生、追求豐富個性的生活態度。
今年4月初,任正非在消費者BG「軍團作戰」誓師大會上,發表了「戰場是最好的閱兵場」的講話,正式宣布授權消費者BG「軍團作戰」、自主改革。nova5系列新品的推出邏輯,似乎也印證了這一改革思路。麒麟810晶片、nova5、nova新logo等一系列的動作,傳遞的信號好明確:華為對中國市場的年輕一代消費潛力空間預期樂觀。
用了這些文字來聊這nova的新logo設計,並不是扯開話題,而是從設計思想的層面傳遞一個信息:從nova5開始,革新會更明確,消費目標群體的根本沒變,但外延廣度得到了升華。以此,再來聊產品本身就有了一種預置的情感基礎。如此,也就不是閒話了。
色彩和質感的沉澱
要知道,nova是華為最善於「實驗」色彩的系列,它甚至是為P系列和Mate系列「檢驗色彩美學」的先鋒。所以,新logo的變化也是一種有著引申含義的傳遞,於nova5本身意義非常。
從華為nova2s的糖果配色到nova3備受時尚圈追捧的櫻草金,再到 nova4全新炫光魅影的蜜語紅,華為nova系列在ID設計上不斷進行著大膽革新與突破。為了更好地滿足年輕一代對顏值的需求,每年的nova還會根據每年流行的色彩,推出「星耀版」作為顏值強化代表,為nova產品潮流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撐。nova5系列在nova4 的漸變主義和炫光主義結合的基礎上,再增添了夢幻般的空間感,將「美」突破次元,帶入新的境界,構建了一個完全由光影呈現的奇妙立體空間,以超現實的美感驚豔亮相。夢幻般光影效果與全新設計的四款配色相結合,使其更具時尚與潮流感。或者,毫不誇張地說,精緻潮流的市場標籤早已牢牢印刻在nova系列之上,nova5系列的兩款機型也被華為鐫刻上了「驚豔色彩」的印記。
這次華為給nova5系列準備的主打色系是「綺境森林」,這是一種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混合色系。說熟悉,這種墨綠漸變的整體視覺質感在去年和今年都有相應的代表機型呈現過;說陌生,自然是華為又定義了自己的心境和理解,讓這綠有著更別樣的表達。其實在我們看來,這個「綺境森林」的名字是貼切的,它的著重點不在幽靜的森林晨光,而在「綺境」。它可以被理解成思緒層面的多重美感傳遞,光影立足於觀者的情緒,交織變化可以取悅絕大多數人的審美。我個人覺得,這種光影流轉下,現實世界的影像倒映進一片靜謐而純粹的色彩幻境中,以標誌性的四攝鏡頭為源點,光輝變換呈放射狀,仿若令人心馳神往的北歐極光,現實和虛擬碰撞,抽象與具象交織,呈現出第三空間的獨特美感。
更重要的是,這種不輕佻但也不死板的綠,適合的場景寬度很大,年輕人的「嚴肅活潑」不矛盾,它就不矛盾。
至於另外幾個配色版本,如仲夏紫、珊瑚橙、亮黑色等,都是對潮流色彩的大膽運用,加上充滿視覺夢幻質感的ID設計,使nova5在顏值上足以立身取悅2019年挑剔的消費人群——要知道,他們已經被色彩慣壞了,不下功夫無異於等著被吐槽。
其實,這裡面nova5系列星耀版的意義也充滿了美學價值,它將我們前章介紹的nova「超級符號」運用到機身設計當中,在原有的立體空間後蓋上,增添了新符號的醒目標識,提高了手機的辨識度,比較能迎合年輕人豐富多面的內心世界,算是特立獨行的一種較好的表達吧。當然,星耀版的價格是貴了一些,但這就看各位有心人的需求了,就像vivo等友商的「logo」版本一樣,這類特別版本總是有人會喜歡的。
從工藝上談,為了在有限的平面內展現出層次感、延伸感以及立體感,nova5系列的後蓋採用了3D精雕紋理工藝,光影、炫彩和空間三種元素相互疊加,在極薄的膜片上產生多維度的奇幻視覺效果。這種唯美的光效由9層工藝加工而成,與nova4相比,透光率增加,整體看起來更加晶瑩剔透。
當然,在色彩的誘惑力之外,nova5系列兩款機型都有著7.33mm的機身厚度,比前作nova4要更薄。薄如果真是存在於參數,那意義也不大。華為對於機身線條的處理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nova5系列在此方面也不會丟分。nova5系列的中框採用鑽石切割工藝,別出心裁地打造出兩條窈窕腰線,柔滑中帶著一分恰到好處的銳度,並沒有採取我們現在較為常見的曲面圓弧處理,而是將方與圓的秩序進行了精妙的平衡,握持感更佳。這種感覺僅僅從圖片上是沒辦法感受到的。
屏幕的考慮有故事可講
這次華為給nova5系列的屏幕選擇了「水滴屏方案」(6.39英寸的這塊水滴屏幕,有著91%的屏佔比,非常主流的一個標準),有別於前作nova4的「極點全面屏」,其實事出有因。
客觀來說,nova4那塊「極點全面屏」的技術含量不小,將前置攝像頭完全嵌入屏幕下且屏幕不開孔,息屏時正面極簡純粹,亮屏時顯示區域更全面。該技術背後的技術本質上是屏下攝像頭技術,但華為採用了難度更大的「盲孔」方案,孔徑僅有極限的4.5mm,遠遠低於6mm的通孔方案,更好地保障大眾體驗。
但是,nova5系列並沒有延續這個方案的重要原因在於這塊京東方的LCD屏幕無法搭載屏下指紋識別解鎖模塊,如今千元級市場都已經不鮮見屏下指紋的機型,華為肯定不願意nova5系列繼續這個「槽點」。所以,採用「水滴屏」的重要原因就是要把屏下指紋納入進去。超廣角3P鏡頭和大光圈,配合Microlens像素級感光增強和多線程雙比對算法,「輕觸即解鎖」不是一句口號。從實際體驗來講,nova5系列的這套第六代屏下指紋識別模塊符合當前主流機型的體驗標準,解鎖和識別率都不錯,無需多言。
我們回想起來,前不久榮耀發布的榮耀20系列繼續了它們V20的「魅眼全視屏」,也是「打孔屏方案」。所以,前者採用側邊電源鍵與物理指紋識別的一體化設計來保證機身背面色彩和設計整體美感(長按1s還可以喚醒YOYO助手,這個是我們預料之中的),就是聰明的做法,也避免了「鍵盤俠」們的無謂吐槽。但nova5系列顯然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再製造話題,乾脆用「水滴」來迎合屏下指紋方案,省心省事,也是妙招。
多說一句,我想起來一件趣事:之前華為給nova4準備的宣傳短片,很有技巧地調侃了「劉海」異形屏會被「打孔屏」所取代。而這次nova5系列恰恰用了不算「劉海」的「水滴」方案,並沒有自己打臉。看來「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對品牌來說也是真理。
硬體平臺,見到一個新朋友
一個優秀的基礎平臺,是發揮一切創新的保障,這話我們說過很多次。基礎平臺的靈魂,一個是處理器構架,一個是系統。現實是,離開了驍龍,華為和榮耀有更獨特的體系化選擇,而麒麟980是發揮前面那些技術的必然答案。在規格方面還是簡單提一句。麒麟980基於7nm工藝,69億電晶體充滿了「2+2+4」設計的8核CPU(2×2.6GHz A76,2×1.92GHz A76,4×1.8GHz A55),GPU是Mali-G76 MP10,配合最新的GPU Turbo技術。從「遞進升級」的角度說,nova4的麒麟970肯定不會繼續出現在nova5系列上了,所以麒麟980的搭載是情理之中的,但又不僅限於此(稍後你們就明白了)。
在我們的實際評測來看,這次nova5 Pro版本搭配的麒麟980果然也是傳說中的「高性能版本」,我們在沒有任何額外系統復位的「日常使用狀態」下,最新版本的安兔兔跑分超過305000分(全系8GB RAM),挺好。
不過這次nova5系列更讓我們關注的,則是麒麟810正式站到了前臺(搭配nova5標準版本)。
眾所周知,華為的麒麟晶片,9系列晶片定位旗艦級,7系列晶片定位中端級,現在,定位為介於旗艦與中端之間性能的麒麟810站出來了。同樣7nm製程的麒麟810,是華為第二款、全球第三款7nm工藝製程的手機SoC晶片,進一步豐富了現有的麒麟晶片家族。其延續了9系列的基因,首次搭載華為自研Da Vinci計算架構,實現更好的AI 算力和能效提升。它還採用全新2×A76+6×A55架構,搭載ARM Cortex-A76定製大核及Mali-G52 GPU(麒麟810沒有採用ARM最新的Mali-G77,而是使用定製的Mali-G52 GPU,這在我們預料之中。這個定製的GPU針對遊戲場景深度優化),性能表現更好。同時,麒麟 810 推出自研中間算子格式,大幅增強華為 HiAI 的兼容性,加速更多AI應用落地。在拍照方面,麒麟810集成DMAP和DE等模塊,ISP性能和算法雙提升,也是一處明顯的提升。可以預見,在未來會有更多機遇麒麟810的華為和榮耀機型上市,以保證面對驍龍次旗艦級機型的競爭力。
再說具體點,此次發布的麒麟810最大的亮點在於搭載全新華為達文西架構NPU。此前,麒麟970和麒麟980處理器都採用寒武紀的NPU,此次則採用了自研NPU。對於自研的達文西架構NPU,華為官方的介紹是它有了四大特性:創新架構有張量化立體運算單元;運算效能很高;通用性好;FP16精度INT8量化精度業界領先。
電池方面,華為給nova5系列兩款機型都準備的是3500mAh電池。說實話,在目前的競品中這個容量並不突出,但配合通過了嚴苛的德國萊茵TV認證的40W超級快充,就變得有競爭力了。我們實測了一下,在使用標配的40W華為SuperCharge充電器與原裝充電線的狀態下,從斷電到充至80%電量,大約半小時左右(4G網絡待機狀態)。這個成績,在目前在售機型裡屬於前三甲的檔次。
自拍,那是nova的靈魂
好的自拍是一種創作,不僅要通過鏡頭用真實記錄的方式來展示和還原內心的主張與情緒,更要用自然的美感定格每一個幸福的瞬間。針對年輕群體愛展現自我的態度,之前華為nova系列的存世之靈魂,就是聚焦打造能讀懂美的AI美顏算法,重新定義自拍。
前作華為nova 4借鑑心理學中關於"面孔吸引力"研究的最新成果,通過對百萬級資料庫進行學習,打造出通用的"大師級"審美;能夠根據用戶自身五官特點,自動匹配最優的"微塑美顏"方案,讓我們輕鬆獲得高清、唯美的自拍照片,對此我們在之前的評析中就作了非常詳細的說明。
這次nova5系列當然會繼續把前置拍攝的競爭優勢保持下去,不能浪費了「3200萬AI拍攝組件」的潛力。比如,強化前置拍攝的夜景人像表現能力。
其實,現在的手機後置影像組件在拍攝夜景人像時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因為除了硬體大底的優勢,它們僅需克服來自手持的輕微抖動就可,夜景的背景參照物本身是相對靜止的,算法優化的管線也相對充裕。但是,前攝自拍時面對夜景或者暗光條件,則有兩大難點,一是低亮度下人物主體臉部發暗,二是景物亮度以燈光為主,比人物主體更亮。為了解決這兩大難點,nova5系列獨有的「人像超級夜景自拍」採取了人景分別處理的方法。在夜景模式下,通過4合1光融合模式,生成原始的RAW 圖像,再通過AI 算法對圖像進行處理,過程中包含 AI 識別切割圖像。
說得再技術層面點,對於暗態的人物主體,nova5系列的這套3200萬像素的前置組件會採用多幀合成的 RAW 圖作為基礎,採用創新的高感光人像算法,對人像主體進行提亮,增強,美顏,讓主體看起來更清晰,更立體,更靚麗。對於燈光背景的景物,利用合成算法,降低亮度;對於暗態的景物利用夜景合成算法提高亮度,降低噪聲,最後通過合成生成一張人美景也美的人像超級超級夜景自拍照片。一句話,AI功不可沒。
除了照片之外,視頻也已經成為了年輕人Social中最流行的媒介形式之一。所以nova5系列的前置攝像頭能夠進行視頻實時美顏,支持視頻防抖功能,讓自拍視頻畫面更穩定。而且 AI HDR+視頻功能,保證了在逆光情況下,畫面也十分清晰。不僅如此,剪輯的視頻還可以作為手機鈴聲,讓手機來電更加有趣和富有個性。
主攝,也是重頭戲
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年輕用戶,對於手機的要求除了「運行流暢」這個基本點之外,在乎的就必須是「拍攝一定要夠強夠炫夠漂亮」。從市場的實際反饋來看,手機的影像拍攝性能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一款手機的受歡迎程度以及「贏銷」水平。華為很清楚這事,它的很多機型也都對此有所建樹,nova系列正是其中代表。
和nova4一樣,nova5系列最受關注的也是它所採用的4800萬像素的IMX586主攝組件。但這次的後置四攝方案更有時代意義。4800 萬像素(F/1.8 光圈)+1600 萬像素(廣角,F/2.2 光圈)+200 萬像素(微距,F/2.4 光圈)+200 萬像素(虛化,F/2.4 光圈)的方案,熟悉華為的用戶都明白這套組合的實際效能。
手持超級夜景、超廣角、微距拍照、硬體級人像虛化和AI美體模式等,nova5系列都有涵蓋,屬於限制的非常主流拍攝適用標準,成像方面也沒有短板,這裡也就不費筆墨了。
對了,nova5 Pro還額外支持AI人像留色模式。憑藉麒麟980雙NPU的算法能力,nova5 Pro能實現視頻的 AI人像留色功能,在拍攝中可精確識別並保留人物著裝色彩,其他物體色彩變成黑白,讓主角更突出,呈現大片般的視頻特效,這個趣味性和藝術性都不錯,愛玩的人可以試試。
這裡,我們順便就把nova5系列的處理器平臺給說道說道。這老朋友麒麟980也好,新朋友麒麟810也罷,都有一個必須強調的理由:它們真正且有效地支持4800萬像素。這些話,之所以放到這個影像性能評析的章節來說,恰恰是因為它被付之於nova5系列,而nova5系列那些「4800萬像素」的對手們,有不少是構築於驍龍710平臺之上的,這就有意思了。
「有意思」的意思是指,驍龍710的平臺,真玩不轉4800萬像素(驍龍855當然可以)。從高通官方最新的信息來看,驍龍710手機在單攝像頭MFNR(多幀降噪)的情況下是可以支持4800萬像素主攝的,但在單攝像頭MFNR(多幀降噪)+ZSL(零延時拍照)+30fps情況下最高支持2500萬像素攝像頭。從高通官網驍龍710拍照信息詳情可知,只有在單攝像頭MFNR的低畫質情況下可以支持4800萬像素,而在最低畫質條件下極限支持1億9200萬像素,但實際畫質較差,更多的只是一個噱頭。換句話說,使用驍龍710的手機在犧牲畫面質量的情況下是可以支持4800萬像素主攝,可「犧牲畫質」這四個字,很尷尬。
說了這麼多,匯成一句:這次nova5系列的兩款處理器都能有效配合IMX586,不僅是要理所應當地超越nova4,更是要目的明確地展現一個「真正的4800萬玩法」。
還有些硬核的實用性
這次nova5系列搭載了EMUI 9.1.1,完全在意料之中。EMUI 9.1.1 的 HI Vision 更加智能,能夠成為日常的語音助手。全新交互方式,按住電源鍵 1s 直接喚起。還可根據用戶習慣,記住用戶常用地點,語音叫車,只需發出指令即可,家、公司等常用地點不需要再次發出地點信息指令。另外還可以直接喚醒微信,進行語言通話,減少了操作流程,使用起來更便捷。
同時,EMUI9.1.1還具有不錯的識別功能,識別範圍覆蓋一日三餐、衣食住行、花草樹木,並根據識別內容提供信息幫助,給我們帶來更加便捷、健康、有趣的新生活。
至於全新的只讀文件系統 EROFS,讓隨機讀取性能提升了20%,系統ROM空間佔用率也得到了優化,這些都是近期華為熱門機型的競爭特性,也就不多說了。
而9.1聲道的「天空環繞音效」也值得介紹。它基於3D虛擬音效技術,所以需要通過有線耳機或者真無線藍牙耳機才能更好地體驗。設置方法很簡單:設置-聲音-Huawei Histen音效-選擇不同音效效果。這種虛擬音效的營造,配合耳道補償技術就更錦上添花了。這種補償技術顧名思義,主要是針對入耳式耳塞進行音場優化和高低頻互補調整,讓聽感更自然,對耳膜的刺激也更小。我們在榮耀20的體驗時就說過,這種類似的技術在之後會多有涉及,就像保護眼睛的藍光過濾技術一樣,保護耳朵也是手機族們現在務必需要重視的問題。果然,nova5系列就沒有忘記。
至於NFC功能,是nova5 Pro的專屬。裡面涵蓋的類NFC外延應用,如充當車鑰匙等等,都還不錯。
EF點評
我們今天的這位主角,運算性能和基礎配置沒有短板,與同價位的競品相比有著自己的明顯特色,向上頂住了P30系列暫時沒法觸及的營銷空間,又穩住了暢享系列(從某種意義看,也包括麥芒系列)的縱向價格區間。如此看來,nova5系列這兩款機型的承上啟下作用很明顯,這個夏日如何瘋一把,華為顯然已經有了自己的準備。在半年前,我們告訴讀者nova4是一款「有技巧」的產品,不僅在於產品本身的屬性,也在於它很聰明地先讓友商探了探大眾的反應,然後再順著這波節奏,用一個明顯更好的參數表現來把人留住。用正確的方式驗證新技術,這營銷智慧高下立判。而半年之後的今天,nova5系列依舊保持了華為nova系列年輕、娛樂、潮流的基因,但又在內涵質感上添了幾分沉穩,這也許就是「嚴肅活潑」的感覺吧。
至於購買建議,麒麟810的新奇感很有體驗價值,而機器其他的適用性是能夠打個高分的。所以,nova5是一個值得推薦的選擇。至於nova5 Pro,貴一些的原因你們都知道,比如NFC你在不在意,看各位自己的選擇吧。總之,這個夏日的狂想曲,華為是準備用nova5系列來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