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最美麗的再生資源。為了讓民眾認識森林的多樣性及生態環境對人的多元服務價值,臺灣林務局從 2017 年 3 月、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6 月 21-23 日,連續舉辦了 3 年「森林市集」 ,希望透過森林市集介紹更多優質商品、綠保標章小農,還有森林相關周邊給所有森林愛好者認識。
今年「森林市集」將延續森林市集之概念,除了邀集木竹材特色廠商外,還首次融入自然森林系音樂、森林裝置藝術與五感互動體驗課程,呈現多元豐富、有趣熱鬧氛圍。
今年適逢《森林狂想曲》發行 20 周年,風潮音樂創辦人楊錦聰高興的宣布:很難得能夠在華山藝文公園舉辦一場這樣的音樂會。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大自然音樂創作者先驅、金曲獎最佳製作人,致力於自然音樂採集的吳金黛老師的《森林狂想曲》,讓更多人認識這塊土壤孕育的生態物種,享受純天然的悅耳音符。
專輯《森林狂想曲》
製作:吳金黛
1-小翼鶇
2-烏頭翁
3-黃胸青鶲
4-臺灣畫眉
5-白耳畫眉
6-巴丹綠繡眼
7-紅嘴黑鵯
8-五色鳥
9-小鸊鵜
10-蘭嶼角鴞
11-褐鷹鴞
12-白腹秧雞
13-環頸雉
14-頭烏線
15-山羌
16-飛鼠
17-臺灣獼猴
18-日本樹蛙
19-面天樹蛙
20-莫氏樹蛙
21-白頷樹蛙
22-中國樹蛙
23-腹斑蛙
24-貢德氏蛙
25-小雨蛙
26-澤蛙
27-虎皮蛙
28-眉紋蟋蟀
29-螽蟴
30-臺灣騷蟴
31-熊蟬
32-臺灣騷蟬
33-陽明山暮蟬
《森林狂想曲》專輯內頁介紹:
那是一個在森林野溪泡腳的夜晚。不知名的昆蟲與青蛙扯大了嗓門,瘋狂的各唱各的歌。
這自然天成的環繞音場中傾聽小蟲小蛙的對唱,人腦中的音符不自覺地也被這自然形成的音程、節奏與律動攪弄得蠢蠢欲動。
瞬間,所有屬於夜的聲音都來站臺了。
於是,蟲與蛙、人與動物───蟋蟀V.S.提琴手、樹蛙V.S.打擊樂手、紡織娘V.S.笛手、山羌、飛鼠、貓頭鷹.....
這些原本不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時空中的大小生命,卻一起現身於大自然舞臺中,各自組隊,進行一場音樂對飆盛會。
在月色的柔光下,猶如躍動的精靈,在大自然的舞臺裡歌舞狂歡。
《森林狂想曲》由荒野探險家徐仁修、自然錄音專家劉義驊、自然觀察家楊雅棠、留美製作人吳金黛、金曲獎製作人及演奏音樂獎得主範宗沛,全心全意為臺灣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樂創作!製作過程耗時 5 年,深入全臺山林實地錄音,共收集臺灣鳥類、蛙類、蟬類、蟲類、山羌、獼猴、飛鼠、溪流…...等 100 多種自然聲音。
新穎並充滿創意的製作概念,使樂曲中的自然音源與音樂的節奏、調性相合無間。
月光下、朦朧中聆聽,這是一張極其精彩的自然與音樂融合的 CD,通過它,再一次體味到我們對於自然的渴望和羨慕,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樂器與自然糅合後所帶來的一種清涼、純淨的空間。那是小鳥的鳴唱、那是自然的呼吸、那是我們所嚮往的天堂……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聽到此曲裡各種動物的叫聲,都會覺得自己好象是在夏日的森林深處,除了自己,就是這些可愛的森林小主人了。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2019森林市集官網、百度、谷歌。
圖片來源:風潮音樂創辦人楊錦聰
弦樂三重奏 Cheap Thrills
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
《致愛麗絲》
Better Love
《夢醒時分》
留言已開放,歡迎在下方留言
「6月4日起,每日午時後發送前一天日期,可獲得當日節選新聞熱點
例如:6月16日,可在後臺發送 6.15,獲取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