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 | 芋圓 ◎ 責編 | 北北
很快,九月的到來催促著大家完成三輪一次次的復盤和輸出,為了提高小可愛們複習效率和戰鬥熱情,胡師姐團隊也跟大家一起打卡衝刺!
既然要衝刺,小夥伴們就要過好每一道關,而名詞解釋作為第一關可不容小覷。在名詞解釋中撿分順利,可以獲得更多時間完成後續答題。走好這一步,信心倍增!
今天我們嘔(zai)心(xian)瀝(tu)血(tou)地整理了一百多道考前必備名解,為大家提煉了最基礎且必備的內容!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社交機器人、區塊鏈、AI主播、民主參與論」的名詞解釋,拿起你的小本本查漏補缺叭!
01社交機器人
(定義+應用+發展)
社交機器人作為一種具有社會智能的服務機器人,其最終目的是能夠在人類環境中與人進行自然有效地人機互動,並通過賦予其情感化和人性化的特徵,給人以相應的情感交互體驗,因此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社交機器人(social bots)也被稱為殭屍用戶,是指社交媒體上由自動化程序操縱的帳戶。這些帳戶可以基於特定的腳本模仿人類的行為,進行內容生產、擴散。此外,機器人還可以通過互相關注進行自我推廣,以構建看似真實的社交網絡。(定義)
有研究表明,社交機器人被大量應用於政治事件中、操縱社交媒體輿論。在英國脫歐中,Twitter上不到1%的帳戶產生的推文數量佔推文總數的三分之一。在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研究者發現社交機器人可以通過大規模發帖,營造對某一方的虛假支持(應用)。
早期的社交機器人主要用於實驗室研究,僅能支持少量的語音識別,做一些簡單的面部表情。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社交機器人的交互方式也日益豐富,語音交互、面部表達、動作表達及觸覺識別成為其主要的交互形式,情感在人機互動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視,人工情感模型開始被廣泛應用於社交機器人的設計之中。(發展)
02區塊鏈
(定義+概念提出+特點+主要應用場景)
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鏈條的方式組合成特定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去中心化共享總帳(Decentral-ized shared ledger),能夠安全存儲簡單的、有先後關係的、能在系統內驗證的數據。廣義的區塊鏈技術則是利用加密鏈式區塊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自動化腳本代碼(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礎架構與分布式計算範式。(定義)
區塊鏈技術起源於2008年由化名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學者在密碼學郵件組發表的奠基性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概念提出)
由區塊鏈獨特的技術設計可見,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時序數據、集體維護、可編程和安全可信等特點。區塊鏈系統具有分布式高冗餘存儲、時序數據且不可篡改和偽造、去中心化信用、自動執行的智能合約、安全和隱私保護等顯著的特點,(特點)
這使得區塊鏈技術不僅可以成功應用於數字加密貨幣領域,同時在經濟、金融和社會系統中也存在廣泛的應用場景。根據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現狀,籠統來講,區塊鏈目前的主要應用場景為數字貨幣、數據存儲、數據鑑證、金融交易、資產管理和選舉投票共六個場景。(主要應用場景)
03AI主播
(定義+作用+優勢+應用的困境+發展策略)
AI主播是基於人工智慧技術中的語音合成技術和人臉合成技術的基礎上,結合語音、圖像等多模態信息進行聯合建模訓練後,生成的人工智慧分身模型。(定義)
該項技術能夠將輸入計算機中的新聞文本自動生成相應內容的視頻,並確保視頻中音頻和表情、唇形等保持自然一致,展現與真人主播類似的信息傳達效果。(作用)
AI主播的優勢主要有準確高效,節約成本;人機合一,協同分工;引發好奇與圍觀,提升節目趣味性。(優勢)
AI主播應用的困境主要是缺乏開放場景下對話的互動性;播報形態單一,擬人化水平低;交往異化影響接受心理;虛假新聞與算法偏見共生等。(應用的困境)
為了突破現階段AI主播技術的種種桎梏,需要綜合多種技術、創意和藝術手段,同時遵循人工智慧時代新的技術倫理。第一,應著力突破技術瓶頸,提升AI主播的互動水平。第二,從各個方面對AI主播進行個性化的形象建構,對其IP化運營。第三,加強對全息虛擬真人、智能語音技術的監管,保證技術專利掌握在權威媒體機構手中,杜絕技術冒用。應當不斷調整AI主播的機器學習模型,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加入約束條件,對已經發生的問題及時進行糾偏。執行人類審查制度,由權威的媒介管理部門定期識別並審核模型,監管AI主播適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虛假新聞和算法偏見。第四,應該根據不同場景下的需求和分工以及受眾的接受習慣,合理地設計AI主播的功能定位、拓展應用,同時採取適當的運營策略。(發展策略)
04 5G
(概述+特點+對傳播學科的影響)
5G通信技術,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目前最新一代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根據移動通信的發展規律,5G將具有超高的頻譜利用率和能效,在傳輸速率和資源利用率等方面較4G移動通信提高一個量級或更高。(5G概述)
5G具有高速率、高容量、低時延、低能耗等特點。(特點)
5G的到來,對傳播學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媒介的定義將被深刻改寫。高速率、低時延的5G技術支撐勢必使VR/AR/MR崛起,成為傳播領域最為耀眼的現象級產品。VR/AR/MR將使「場景」成為未來傳播中價值變現最為重要的「節點」範疇。未來傳播學的學科體系中,「場景學」專業,包括場景發現、場景設計與場景應用,將衍化為應用傳播學的主幹。電信傳播學將在技術改變現實的推動下呼之欲出。(5G對傳播學科的影響)
參考文獻:
[1]Fong T,Nourbakhsh I,Dautenhahn K.A survey of socially interactive robots.Robot Auton Syst,2003;42(3-4):143—166.
[2]Ferrara,Emilio.「Disinformation and Social Bot Operations in the run up to the 2017 French Presidential Election,」First Mon- day,vol. 22,no. 8,2017.
[3]師文,陳昌鳳.社交機器人在新聞擴散中的角色和行為模式研究——基於《紐約時報》「修例」風波報導在Twitter上擴散的分析[J].新聞與傳播研究,2020,27(05):5-20+126.
[4]鄧衛斌,於國龍.社交機器人發展現狀及關鍵技術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6,16(12):163-170.
[5]袁勇,王飛躍.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自動化學報,2016,42(04):481-494.
[6]郭琳.「AI主播」技術挑戰下新聞主播傳播角色重構與策略優化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9,(08):30-33.
[7]張藍姍,任雪.AI主播在電視媒介中的應用與發展策略[J].中國電視,2019,(11):13-16.
[8]喻國明.5G時代的傳播發展:拐點、挑戰、機遇與使命[J].傳媒觀察,2019,(07):5-7.
[9]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曹淑敏,鄔賀銓.5G移動通信發展趨勢與若干關鍵技術[J].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4,44(05):551-563.
▼
【我們有話對你說】
必備名詞解釋作為名詞解釋中的核心內容,是每年考察頻率最高的,也是必須要拿到分數的基礎題。但由於零碎繁多,很多同學都無從背起,最後可能抱著僥倖心理。然而,在考場上,每一分都可能刷掉千人。
另外,考慮到大家很難去甄別何為必備名解,我們整理好了必備的113個名詞解釋、覆蓋新聞學、傳播學和新媒體三個學科,充分滿足你的考場需求!
現在到後臺回復關鍵詞
「名解合集」
即可領取必備衝刺名解大合集,希望你的每一步我們都能實質性地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