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老師想辭職!這張元素周期表,你一定背不下來

2021-02-25 共青團中央

來源:微信公眾號「科研圈」(ID:keyanquan)作者:Mark Lorch (英國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科學傳播與化學教授)

接下來是美術老師代課時間。


西奧多·本菲的螺旋周期表(1964)| 圖片來源:DePiep/Wikipedia

元素周期表幾乎出現在每個化學實驗室的牆上。它的創建通常歸功於俄國化學家迪米特裡·門捷列夫(Dimitri Mendeleev),1869 年,他將當時已知的 63 種元素寫在卡片上,並根據化學和物理性質將它們進行排列。為了慶祝科學上這個重要時刻的 150 周年,聯合國宣布將 2019 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但門捷列夫並不是第一個嘗試給各種化學元素排序的人。在他之前幾十年,化學家約翰·道爾頓(John Dalton)曾試圖為這些元素創造一張表格和一些很有趣的符號,但它們沒能流傳開來。而就在門捷列夫創建周期表的幾年前,約翰·紐蘭茲(John Newlands)也創建了一張根據元素屬性對其進行分類的表格。


約翰·道爾頓的元素列表。|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門捷列夫的天才之處體現在他為元素周期表留出的空白之中。他意識到某些元素是缺失的,還有待被發現。道爾頓、紐蘭茲和其他人只是將已知的元素進行排列,只有門捷列夫為未知元素留出了空間。更令人驚訝的是,他準確地預測了缺失元素的性質。


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含有缺失的元素。|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注意到上面表格中的問號了嗎?例如,在鋁(Al)的右側有留給某種未知金屬的位置,門捷列夫預言它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68,密度為 6 g/cm3,熔點很低。六年後,保羅·埃米爾·勒科克·德布瓦博德蘭(Paul Émile Lecoq de Boisbaudran)分離出了鎵(Ga),完美填補了這一空缺——它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69.7,密度為 5.9 g/cm,熔點很低,甚至能在人的手裡熔化成液體。門捷列夫也對鈧(Sc)、鍺(Ge)和鎝(Tc)作出了同樣的猜測,但直到 1937 年人們才發現了鎝,那時他已經去世 30 年了。

乍一看,門捷列夫的表與我們所熟悉的元素周期表不太一樣。一方面,現代周期表上有一系列被門捷列夫忽略的元素(並且他沒有給它們預留空間),最明顯的是惰性氣體(如氦、氖、氬)。此外,這張表的排列方式也與現代版本不同,我們現在將元素排成列,然後按行排列。


現代元素周期表 |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但是,一旦把門捷列夫的表旋轉 90 度,它與現代版本的相似之處就顯而易見了。例如,滷族元素——氟(F)、氯(Cl)、溴(Br)和碘(I)(門捷列夫表格中的符號 J)相繼出現。如今,它們被排列在元素周期表的第 17 列(化學家們更喜歡稱其為第 17 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七主族 VIIA)。

從門捷列夫的周期表到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元素周期表之間,看起來只需要一個小小的改動。但是,在門捷列夫論文發表後的多年裡,人們對元素的其他排列和分布進行了大量實驗。在將門捷列夫的表格進行 90 度旋轉,並保留這種形式之前,人們還嘗試過一些古怪而奇妙的扭轉方式。


(a)海因裡希·鮑姆豪爾的螺線形元素周期表;

(b)1915 年阿洛瓦斯·比列基(Alois Bilecki)提出的螺旋形元素周期表;

(c)亨利·巴塞特的「啞鈴」設計。

圖片來源:http://www.chem.msu.ru/eng/misc/mendeleev/hyper/ 

海因裡希·鮑姆豪爾(Heinrich Baumhauer)的螺旋結構就是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例子,它發表於 1870 年,以氫元素為中心,元素按照相對原子質量遞增的順序呈螺線形排布。落在每個輪輻上的元素具有相同的屬性,就像今天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一樣(見上圖 a)。還有亨利·巴塞特(Henry Basset)在 1892 年提出的相當奇怪的「啞鈴」構想(見上圖 c)。

到了 20 世紀初,這張表格就定型成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水平布局,與 1905 年海因裡希·維爾納(Heinrich Werner)設計的現代版本相似,稀有氣體第一次以如今我們熟悉的位置出現在表格的最右邊。維爾納還借鑑門捷列夫的做法,在表格中留下了空白,不過他猜得有些過頭了。他認為存在一些比氫更輕的元素,同時氫和氦之間還有另一種元素(這兩條猜測都不成立)。


海因裡希·維爾納設計的元素周期表| 圖片來源: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儘管這張表格看起來已經很現代了,但它仍然需要一些重新排列。特別有影響力的是查爾斯·詹內特(Charles Janet)的版本。他採用物理學家的方法,利用新發現的量子理論,創建了一個基於電子構型的布局。由此產生的左階元素周期表仍然受到許多物理學家的青睞。有趣的是,詹內特把未知元素一直排到了 120 號,儘管當時已知的元素只有 92 個(如今我們知道的也只有 118 個)。


查爾斯·詹內特的左階元素周期表。| 圖片來源:Wikipedia, CC BY-SA

現代元素周期表實際上是詹內特版本的直接演變。鹼金屬(以鋰為首的第一主族元素)和鹼土金屬(以鈹為首的第二主族元素)從最右邊被移到了最左邊,形成了一個非常寬的元素周期表。這種布局的問題是它不能很好地適應頁面或海報,所以出於美觀的考慮,f 區元素(也就是鑭系和錒系元素)通常被裁剪下來放到主表下面。元素周期表就是這樣演變成今天所熟知的樣式的。

不過,人們並沒有停止修改周期表的布局,通常是為了強調傳統表格並未體現的元素之間的相關性。元素周期表已經有數百種不同的版本(可以在 Mark Leach 的資料庫中查看),其中螺旋狀和 3D 版本尤為流行,更不要說許多搞笑的版本了。


3D 版門捷列夫花式周期表。| 圖片來源:Тимохова Ольга/Wikipedia, CC BY-SA

我將門捷列夫的表格和亨利·貝克(Henry Beck)的倫敦地鐵地圖這兩個標誌性的圖形融合在一起,效果如何?


本文作者設計的地鐵元素周期表。| 圖片由作者 Mark Lorch 提供

還有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模仿,它們旨在為從啤酒到迪斯尼卡通形象的各種事物賦予一種科學感。所有這些都表明,元素周期表早已成為科學的標誌性符號。


65 種啤酒組成的「啤酒周期表」,按口味、酵母的類型等方式分類(可點擊圖片放大查看)。| 圖片來源: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81CFIrGYpzL._SL1500_.jpg

掃描圖片上的二維碼

定製標準版團旗、團徽,下載團歌


校 審 | 任曉蓉

編 輯 | 初欣蔚(中國中鐵團委)

團團有話說第十七期

春節臨近,長輩們的關切成為年輕人的「心病」,還是學生的時候被問「期末考試多少分?」「第幾名」;快要畢業了被問「找到工作了嗎」「工作是什麼呀?」;找到工作了,還會被問「工資多少呀?」「有對象了嗎?」;結婚了,也免不了被問「啥時候生小孩呀?」;就算有了孩子,也一樣逃不了.那麼你有「春節焦慮症」嗎?什麼事情使你變得焦慮?有什麼治療焦慮症的辦法嗎?對於長輩們的這些關切你想對他們說點什麼?把你的故事分享給團團吧,團團會從中選取優質評論上榜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哦~

相關焦點

  • 讓化學老師想辭職的元素周期表,你一定也背不下來
    接下來是美術老師代課時間。它的創建通常歸功於俄國化學家迪米特裡·門捷列夫(Dimitri Mendeleev),1869 年,他將當時已知的 63 種元素寫在卡片上,並根據化學和物理性質將它們進行排列。為了慶祝科學上這個重要時刻的 150 周年,聯合國宣布將 2019 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 初中化學:這樣背住的元素周期表,孩子「想忘都不行」!收藏
    初中化學:這樣背住的元素周期表,孩子「想忘都不行」!收藏化學是孩子們初三才會接觸的一門課程,而元素周期表又像是小學數學的九九乘法表一樣,化學老師總會要求我們將化學元素周期表從頭到尾的背下來,並且還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規律與排列,最終消耗了大量腦細胞把它們背下來了,但對於一些化學元素特性、規律任然很吃力。
  • 化學秘籍之元素周期表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化學元素周期表可以說是化學研究及學習的神級「武功秘籍」,為我們學習化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那麼你是否知道它的起源與演變呢?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製作了一張周期表,這張表格是化學研究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份研究成果。據說,在那年的一個夜晚,門捷列夫夢見已知的63種化學元素一一對應地落在格子裡,構成了一張鱗次櫛比的表格。一夢驚醒,他立即將夢中的表格還原,製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 為何門捷列夫的周期表「火了」?化學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2019年定為「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將用一整年時間開展各類活動,除各類研討會、交流會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將組織中學生化學元素周期表網上競賽、科學實驗進課堂等活動,在全球範圍內推動化學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紀念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為何門捷列夫的這張元素周期表「火了」?
  • 是誰發現並製作了 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這些與化學有關的歷史,作為學生的你如果還不知道,那麼就在甘肅科技館的「『雲』享化學」元素集結號線上科普主題活動中一探究竟。他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主講人:甘肅科技館輔導員 史敏如果你也曾在化學課上背不出元素周期表而罰站,那麼你真應該好好認識認識這個人——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俄國科學家,因為就是這個男人支配了你的化學課恐懼,是他發現並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攀登科學高峰的路,是一條艱苦而又曲折的路。
  • 是誰發現並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是誰發現並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這其中又有哪些曲折艱難的歷程?這些與化學有關的歷史,作為學生的你如果還不知道,那麼就在甘肅科技館的「『雲』享化學」元素集結號線上科普主題活動中一探究竟。
  • 科學館丨是誰發現並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是誰發現並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這其中又有哪些曲折艱難的歷程?這些與化學有關的歷史,作為學生的你如果還不知道,那麼就在甘肅科技館的「『雲』享化學」元素集結號線上科普主題活動中一探究竟。他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主講人:甘肅科技館輔導員 史敏如果你也曾在化學課上背不出元素周期表而罰站,那麼你真應該好好認識認識這個人——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俄國科學家,因為就是這個男人支配了你的化學課恐懼,是他發現並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 「鬼才」化學老師:把元素周期表編成「順口溜」,全班均分不下95
    「鬼才」化學老師:把元素周期表編成「順口溜」,全班均分不下95初三新增化學科目,很多同學在學習化學這門科目的時候,沒有掌握好基礎的化學元素和方程式,導致拉低孩子總成績。其實在學習化學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基礎,因為化學的基礎是解題的關鍵因素,不僅僅針對化學,其他學科也是一樣。最近就有中考生在諮詢我,副科成績不理想,化學大題總是出錯。平時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想去搞懂,但是一到考試,題型一變又不會了。的確化學大題是最拉分的,之前老師也總結過化學方面的知識點,化學大題就是平時經常做的實驗探究題。這些探究題就是方程式的運用。
  • 化學老師「深藏不露」我保證這一定是「世上最好玩」的元素周期表
    當老師還是學生時,科學和綜合科學這三門學科中最麻煩的部分是化學。如此繁瑣的公式相當簡單。最麻煩的是,當我第一次接觸化學時,我對元素周期表感到沮喪。曾經是部分化學專業的學生,他被化學老師照顧。
  • 博士媽媽:初中化學難?背下這份元素周期「口訣表」,成績不下95
    博士媽媽:初中化學難?背下這份元素周期「口訣表」,成績不下95化學作為新科目,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學們在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上的差異。逐漸導致了分層。學生學習化學,是以實驗、實物直觀為基礎,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和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是學生化學學習的規律。同學們在學習一段時間後,會了解一部分化學元素。隨著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會發現,簡單掌握幾個元素並不夠用。除了這些元素的書寫外還必須要知道這些元素的性質,才能做題。
  • 【高中化學】化學元素周期表,此方法 1 分鐘就會背了!趕緊學!
    「保持初心」大家在高一的時候,化學老師們總會要求我們將化學元素周期表從頭到尾的全部背下來
  • 《我的世界》教你學化學 元素周期表你還能背麼?
    《我的世界》教你學化學 元素周期表你還能背麼?>   理科學習過程中,化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這裡面的知識將影響到許多領域的實際工作,泡麵當時化學學的非常糟糕,可能是因為傳統教學方式枯燥乏味,如果當時老師會用《我的世界》來上化學課,那麼說不定現在我已經成為一代化學宗師了
  • 原來化學元素周期表還能這麼背!
    原來化學元素周期表還能這麼背! ↑最新教育資訊、科學教育理念、專業教育方法,盡在這裡 孩子們 看到化學元素周期表 有木有頭暈眼花? 想背下來也實屬不易… 海邊化學李嘉津老師 為大家創作了化學元素周期表之歌 讓你的化學學習不再枯燥!
  • 元素周期表還可以這樣背?!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化學成績了
    友情提示:點擊上方的↑↑「榮德基老師」一鍵關注我們。口訣記憶法第一周期:氫 氦――→ 侵害 第二周期:鋰 鈹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 鯉皮捧碳,蛋養福奶 第三周期:鈉 鎂 鋁 矽 磷 硫 氯 氬 ――→ 那美女桂林留綠牙(有點恐怖) 第四周期:鉀 鈣 鈧 鈦 釩 鉻 錳 ――→ 嫁改康太反革命鐵 鈷 鎳 銅 鋅 鎵 鍺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制出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個橫行,叫做周期。其中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稱為短周期,第四周期、第五周期、第六周期、第七周期為長周期,第七周期也稱不完全周期。元素周期表有18個縱行,叫做族。
  • 化學=簡化+好學!最全化學元素周期表與記憶口訣,簡直太棒了!
    元素周期表是我們的化學學習生涯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化學老師總會要求我們將化學元素周期表從頭到尾背下來,並且還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規律與排列,最終消耗了大量腦細胞把它們背下來了,但對於一些化學元素特性、規律仍然很吃力。
  • 鬼才化學老師:僅用一首元素歌,班上孩子1天記完整張元素周期表!
    化學是中學一門有趣的學科,各種化學實驗現象,各種有趣的化學原理,都能勾起孩子們心中濃烈的好奇,引發孩子們對於化學的學習的興趣。同時,化學也是一門需要下功夫才能學好的學科,各種需要記憶的化學現象,化學反應記憶化學原理,都讓大家扎耳撓腮,無從入手。
  • 化學|10分鐘讓你記憶元素周期表,想忘都難,學霸都是這樣記憶的
    上了初三後,面對化學這門新學科,最先遇到的難題就是要背誦元素周期表。不少學生面對元素周期表表示很頭疼。現在,各位背誦困難戶的福音來了。下面的化學元素周期表順口溜,可以幫助孩子們10分鐘把周期表背下來。這下不得了,娘家要上告了。鐵姑的老爸和她的哥哥夜入縣太爺府,把大印假偷走一直往西跑,跑到一個仙人住的地方。這裡風景優美:彩色貝殼藍藍的河,一隻烏鴉用一縷長長的白巾牽來一隻鵝,因為它們不喜歡冬天,所以要去南方,一路上還相互提醒:南方多雨,要注意防雷啊。看完了嗎?
  • 【學霸們】元素周期表與神奇寶貝進化表 哪一個比較好背?
    最近看到日本討論區有一串在吵「初代神奇寶貝」與「元素周期表」哪一個比較好背的問題,雙方支持者不斷拿出難背的證據展開激烈攻防,當初背這兩個東西的時候都沒有想那麼多
  • 網友神腦洞-元素,元素周期表,化學...
    還記得那年背過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嗎?還有彩色版↓↓突然手癢想把他們全部消除……在小夥伴的印象中,元素周期似乎表更新到103號Lr鐒就沒有再繼續了。其實,還有新的元素在不斷發現中。>>>>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編制出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嗯,就是這位眼中透出深邃目光的老爺子。▲表中周期為列,族為行自從門老爺子編制出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後,就不斷有科學家往進填充。小夥伴們可以看到,這個表裡所有元素的國別,很明顯都是歐美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