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博物院國慶前推出新展 快來感受兵馬俑攝影帶來的震撼

2020-11-26 騰訊網

9月29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於國慶節前推出《記錄奇蹟》圖片展,揭秘秦兵馬俑考古發掘的細節和歷史。

秦俑不同的面部神態、髮型、冠飾、鬍鬚、動作、靴履、身上的文字等諸多細節,以及全世界各國政要參觀兵馬俑的現場照片、所留的文字等,均在觀眾面前系統呈現。

而受實地參觀距離、角度、時間等原因所限,這些細節信息即便平時觀眾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各個俑坑來參觀多次也不一定能看得到。

每一幅圖片都是珍貴的歷史檔案資料

圖片展共分三個單元。第一部分為「穿越——恍惚間的驚嘆」,通過不同時期秦俑和秦陵出土的遺蹟、遺物圖片,展示觀眾在展廳看不到的奇蹟。同時選取攝影師不同時期的工作照和攝影器材,表現攝影師記錄水平不斷提高的變化過程。

第二部分為「凝視——責任下的堅守」,以秦俑人勘探、發掘、修復、保護等工作的精彩瞬間為主,展示秦俑人與「奇蹟」的故事。

第三部分「定格——跨越時空的邂逅」,主要以外國元首在秦俑觀展的軼聞趣事、社會名流點讚等內容為主,配合攝影師的思考,展示觀眾與「奇蹟」的故事。

展覽的每一幅圖片都是珍貴的歷史檔案資料,也是秦陵博物院基本陳列的重要補充。前來參觀的多位觀眾表示,看了圖片展感到很有收穫。

考古隊長做攝影 26年來用鏡頭記錄秦陵考古發掘歷史

據了解,展覽的這近400張精選照片,全都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攝影師張天柱先生拍攝。曾擔任過考古隊隊長的他,26年來一直堅持用鏡頭記錄秦陵考古發掘歷史。

「起初我的工作是做考古繪圖,用繪圖來表現兵馬俑。但兵馬俑出土時非常震撼,繪圖局限性較大,所以我開始用攝影來記錄。剛開始我主要拍考古發現,後來也開始拍攝文物保護和博物館發展建設等各個方面。這麼多年來,一共拍了20餘萬張照片。」

張天柱說:「我想用鏡頭打開回望歷史的窗口,更近距離地表現秦兵馬俑和兵馬俑軍陣帶給人們的震撼。同時也記錄秦俑人歷盡艱辛創業的歷史,記錄各國政要和萬千大眾對兵馬俑的關注、和讚嘆。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能讓觀眾更近地走近兵馬俑,也讓兵馬俑更好地走向世界。我用影像把細節記錄下來,是想讓更多人了解兵馬俑剛出土時的樣子,也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記錄奇蹟。對我來說,兵馬俑就是永不落幕的奇蹟。」

未來可能會成為秦陵博物院常設展覽

為能拍攝好兵馬俑坑內的軍陣照片,張天柱會選擇在一年中最合適的時間、最好的天氣,甚至精確到太陽照射角度剛合適時再去拍攝。所以兵馬俑軍陣在他的鏡頭下,讓人會有一種時空穿越的感覺。

陝西省攝影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攝影評論家鞏志明說:「儘管我生長在臨潼,但看了以後依然感到特別震撼。張天柱先生站在專業考古工作者的角度去做兵馬俑攝影,分門別類拍得很細。兵馬俑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優秀的攝影師,它的歷史是一部視覺歷史,這是兵馬俑的幸運。而張天柱先生喜歡上攝影后又剛好在兵馬俑工作,把工作和個人很好地結合了起來,這又是他個人最大的幸福。」

據了解,該圖片展暫定展期一年,未來有可能會成為秦陵博物院常設展覽之一。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文/圖

相關焦點

  • 西安楊森聯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發布「國寶在等待」公眾教育項目
    西安2019年7月30日 /美通社/ -- 今天,強生公司在華製藥子公司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楊森)宣布,在公司關注和保護兵馬俑20周年之際,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下簡稱秦陵博物院)聯合推出「國寶在等待」公眾教育項目。
  • 顯微鏡下的兵馬俑,發現白色「花朵」,專家:此後禁止發掘秦陵
    兵馬俑當然也是各界專家關注的焦點,有專家甚至將兵馬俑放在顯微鏡下進行研究,而結果讓專家傻眼了,顯微鏡下的兵馬俑竟然開出了白色的「花朵」,專家立即表示:應永久禁止發掘秦陵。,專家們還沒從此景象緩過神來,僅僅15秒鐘的時間幾十種顏色就消失了,這不禁讓一眾專家們懊惱與悔恨。
  • 兵馬俑製作非流水線生產 手工痕跡清晰可見(圖)
    昨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電視紀錄片《最新探密兵馬俑》,在大英博物館舉行的頒獎活動中成功獲得英國考古協會頒發的「英國最佳公眾考古展示獎」。  中英專家聯合研究發現  兵馬俑製作並非流水線  這部紀錄片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英國倫敦大學合作研究成果為素材,由著名英國獅子電視臺和香港鳳凰衛視聯合拍攝。主要記錄了中英雙方合作研究秦兵馬俑陪葬坑考古發掘的重大成果。
  • 專家用顯微鏡看到兵馬俑上的白色「花朵」,為何立馬叫停挖掘工作
    圖片:參與修建長城的人們劇照 一、奇怪的白色「花朵」 要知道,僅是皇陵出土的兵馬俑就足夠讓人震撼 有了教訓之後,專家們也長了經驗,不過,令人沒料到的是,這兵馬俑沒有化為灰燼,而是顏色全都褪去了。有經驗的專家立馬想到此事,於是呼籲停止秦陵的挖掘工作,以現在的技術水平貿然挖掘只會帶來更多的損失。
  • 央視今日將直播考古發掘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
    今日是我國第七個「文化遺產日」,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和百戲俑坑發掘將通過央視和陝西電視臺現場直播。  2009年6月,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開始第三次考古發掘,有何意外發現?揭開了哪些歷史謎團?
  • ...了解秦人真實生活細節 28日10時,來「陝西文物探探探」看直播
    「看到劇中的士兵我就笑了,這不就是活著的兵馬俑嘛!」  「秦人的頭髮是怎麼辮起來的,有什麼講究嗎?」  「嬴政加冠,先後在頭上試戴了多種冠冕,這是為什麼呢?」戰場上的各種戰車,看起來很震撼。古代人打仗真是這樣嗎?」  「《大秦賦》在服化道細節上很下功夫,但這和真實的秦人生活、戰鬥場景一樣嗎?」……  《大秦賦》的持續熱播,引發公眾對秦人髮型服飾、兵器戰車的高度興趣。針對公眾關注的這些問題,12月28日(下周一)上午10時,華商報文物報導融媒體傳播欄目「陝西文物探探探」將為大家再次奉獻一場《大秦賦》系列視頻直播報導。
  • 郭麒麟任秦陵推薦官,郭德綱三字轉發,勾起德雲社鐵粉的塵封記憶
    如今,隨著最新小程序「數字秦陵」的上線,歷史悠久的兵馬俑也將與數位化時代相結合,秦始皇陵與兵馬俑也將以全新的方式展現於世人面前。「數字秦陵」小程序由央視新聞與騰訊公司共同打造,旨在令人們更加便捷、深入地了解兵馬俑和秦始皇陵。
  • ...超300萬人次觀看 聽「兵馬俑醫生」聊如何讓國寶「復活」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副院長田靜及多位專家在直播活動開始前,與主辦方徵集的20位幸運觀眾進行了交流。博物院領導表示,十分高興能夠通過此次活動分享兵馬俑保護的相關知識,希望更多人了解秦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在幸運觀眾中,有一位專程從四川趕來參加活動的女孩,她提出想見一見專門從事兵馬俑攝影工作的「網紅攝影師」趙震。當日活動的第一個環節,就是趙震為幸運觀眾講述文物攝影。
  • 世界第七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秦始皇陵兵馬俑
    法國前總統席哈克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蹟了。不看兵馬俑,不能算來過中國。」坊間有云:「不遊兵馬俑,枉到西安城」。既然如此,就更沒有理由不去看兵馬俑了。「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 兵馬俑身上為何開出白色「花朵」?專家用顯微鏡一看,感嘆犯錯了
    雖然目前在秦始皇陵只出土了兵馬俑,不過卻讓兵馬俑享有「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美譽。當初不為人所知的是,秦始皇陵兵馬俑在出土後,竟在顯微鏡下竟然開出了白色的「花朵」。考古專家立即表示:我們犯了大錯,不能再挖秦陵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不能再挖秦陵了?
  • 「智慧樹」知到秦陵:帝國與夢想
    秦陵封土的外觀大體呈?秦陵封土內的九層臺階上有木結構的、屋面上覆蓋著瓦的建築。「中成觀遊,上成山林」記載於?秦始皇陵封土高度最早記載於東漢班固的《漢書·劉向傳》。測量時觀測點的不同不會影響陵墓封土高度的測量數據。劉向為了勸誡漢元帝故意誇大了秦陵封土的高度。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西安楊森製藥啟動第四期文物保護修複合作項目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強生在華製藥子公司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自2000年開始,就開始了秦始皇兵馬俑及相關文物的保護合作,為防止兵馬俑遭受黴菌的危害、保護人類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做出了突出貢獻。通過前三期合作項目,西安楊森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供了相關的研究設備和抗真菌製劑,並支持博物院培訓科研人員,建立了國內一流的微生物研究實驗室,並建成了全國較好的彩繪顏料研究實驗室。
  • ...帝陵博物院院長揭秘:秦始皇陵除了兵馬俑,還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
    說到秦始皇陵,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壯觀的兵馬俑。日前在上海參加上海廣播電視《書聲》2020年度文博盛典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介紹,秦始皇陵裡除了出土兵馬俑之外,還在秦始皇陵外城東南角一個約800平方米的陪葬坑裡,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讓當時的宮廷文化娛樂場景重現在世人面前。
  • 兵馬俑最初顏色竟是彩色?麻草鞋印裡暗藏的燒制秘密
    據此考古學家判定秦陵兵馬俑燒制於公元前210年。不久考古學家又在俑坑中發現了麻草鞋印,有關史料記載,當時秦人在夏秋季節才穿草鞋,據此推斷兵馬俑應是秦始皇駕崩後的秋天開始燒制的,燒制兵馬俑是秦始皇臨終前的聖旨。  當兵馬俑剛出土時,他們本身是有顏色的,而且非常妖豔:  上衣的顏色有粉綠、朱紅、棗紅、粉紅、粉紫、天藍、白色、赭石色等,領、袖、襟邊等處還鑲著彩色邊緣。
  • 霍金臨走前預言秦始皇還活著,即便真實,我們也不能挖
    有人說,霍金去世前,承認了外星人的存在,沒過幾天之後霍金再發警告,警醒人類不要輕易聯繫外星人。據說,秦始皇當年獲得外太空落到長安的隕石之後。利用其神秘成分實現了長生不老,目前他還活著,而且通過一些渠道繼續影響著局勢。 1973年,中國軍隊在陝西及甘肅等地的發現,印證了這一猜測。而且那些發現足以讓我們對這個世界及其真實性產生懷疑。
  • 百度百科推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 200億像素讓歷史纖毫重現
    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段紅彪   中新網5月18日電  5月18日,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 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獨家授權
  • 國慶去哪玩|來寧國感受「五美」
    初秋國慶時節遊覽寧國,未嘗不是一件愜意又吉祥的美事。寧國居於皖南山區,為浙皖交通之咽喉。其置縣歷史可追溯至秦朝。水陽江、青弋江、富春江發源於此,山環水繞,一派悠然的景象。感受木屋村的精美恩龍世界木屋村由中華民俗風情園和木屋別墅群組成,漫步在木屋村的千畝銀杏林,感受著苗畲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絕對不虛此行。除了木屋村,寧國還有許多特色住宿,如依山傍水,空氣清新的綠都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