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土蝽,別怕!昆蟲、疾控、皮膚科專家教你夏季遠離蟲蟲困擾

2020-12-05 新民晚報

雨過天晴的夏季夜晚,家裡的窗臺上來了許多黑色小蟲,有硬殼,還有翅膀!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家中飛進「不速之客」,把它打死後臭味很久不散,這種蟲子是啥?會不會對人體有害?

昆蟲專家: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

市民沈先生晚上在單位值班,發現幾個黑色的小蟲子不斷往窗戶裡鑽。「它們爬得飛快,身子為橢圓形,跟西瓜籽兒差不多大,有硬殼,有觸角,腿很細。」跟沈先生一樣發現這種黑蟲的市民黃阿姨說,她用手捏了蟲子後,手上有股臭味,洗了手還是有味道,大半天都消散不掉。家裡有小寶寶,她很擔心這種蟲子咬人。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殷海生告訴記者,他家也曾有這種蟲子「入侵」。這是土壤裡常見的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也不傳播疾病。在土壤肥厚、植物多的小區比較多見。近期上海雨水較多,氣溫上升得也很快,很適合土蝽的生長。殷館長說,儘管土蝽對部分植物有害,但小區裡不必因此大面積噴灑藥水。市民如在家發現,可用紙巾包裹丟棄。這種蟲子有臭腺,遇到刺激時會發出難聞的味道,不要徒手捉它或打死、踩死它。「許多昆蟲有趨光性,晚上開燈時要注意拉窗簾或者關緊紗窗,防止它們從縫隙鑽進來。」

疾控專家:夏季需警惕「吸血」的蟲子

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危害,不過夏季衣服穿得少,暴露的部位多,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吸血的蟲子——蚊子、跳蚤、蜱等。不久前,一位市民因皮膚上長了一個「疣子」到皮膚科就診,醫生發現這個突起的小點竟是一隻「埋頭吸血」的蜱,患者回憶可能是在佘山附近遊玩時被叮咬了。上海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科主任醫師冷培恩告訴記者,「經監測,上海一些郊區、溼地、公園等的確有蜱出現,一些市民追求『野趣』,在草地上坐、臥,離開時最好檢查一下皮膚上有沒有多出來『痣』或豆狀腫塊。」

蜱不是昆蟲,是吸血的節肢動物,會傳播各類病原體,對人和牲畜有很大危害。有研究顯示,在所有蟲媒病中,由蜱傳播的病原體種類最多,其中包括病毒,如森林腦炎、出血熱;螺旋體,如各型回歸熱、萊姆病等。

冷培恩表示,蜱雖然讓人「聞之色變」,上海尚未報導本地感染,但在周邊郊遊時需引起注意,儘量少去草叢濃密的森林野地,不要餵食野生或流浪的動物。此外,攜帶寵物外出時,回家前一定要仔細檢查寵物體表是否有蜱蟲叮咬附著。

皮膚科專家:不同蟲咬處理方法不同

夏季本來就是蟲咬皮炎的高發季節,各種各樣蟲咬引起的症狀各不相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醫生張成鋒告訴記者,這個季節,蟎蟲皮炎最為常見,大多表現為四肢等暴露部位的多發丘疹,成對分布,劇烈瘙癢。此類皮炎只要注意防護,少去花園樹林等多蟲區域,配合外用爐甘石洗劑即可。如果瘙癢嚴重或有水皰、發燒,則需就診。

除蟎蟲外,臨床上也會有遇隱翅蟲、蜱蟲而來就診的患者。張醫生說,這兩種昆蟲引起的症狀與蟎蟲皮炎不同。如果是蜱蟲,無論它在人體還是動物體表或游離在物體表面,切忌直接用手接觸,要藉助鑷子等工具夾取,然後燒死;一旦發現蜱蟲叮咬、鑽入皮膚,不要生拉硬拽,用科學的方法取出或及時前往醫院處理消毒。隱翅蟲在上海較少見,但外出旅遊時可能會遇到,外表像螞蟻,會飛。隱翅蟲本身沒有傳說中那麼可怕,但它們分泌的毒液可引起皮膚水皰、破潰等,也要及時到醫院做專業處理。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

相關焦點

  • 不速之客黑殼蟲,是土蝽別怕!為夏季遠離蟲蟲困擾支招
    昆蟲專家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1市民沈先生晚上在單位值班,發現幾個黑色的小蟲子不斷往窗戶裡鑽。「它們爬得飛快,身子為橢圓形,跟西瓜的籽兒差不多大,有硬殼,有觸角,腿很細。」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殷海生告訴海岸君,他家也曾遭這種蟲子「入侵」。這是土壤裡常見的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也不傳播疾病。在土壤肥厚、植物多的小區比較多見。近期上海雨水較多,氣溫上升得也很快,很適合土蝽的生長。殷館長說,儘管土蝽對部分植物有害,但小區裡不必因此大面積噴灑藥水。市民如在家發現,可用紙巾包裹住並將其丟棄。
  • 專家教你如何遠離蟲蟲困擾
    昆蟲專家: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市民沈先生晚上在單位值班,發現幾個黑色的小蟲子不斷往窗戶裡鑽。「它們爬得飛快,身子為橢圓形,跟西瓜的籽兒差不多大,有硬殼,有觸角,腿很細。」跟沈先生一樣遇到這種黑蟲的市民黃阿姨說,她用手捏了蟲子之後,手上有股臭味,洗了手還是有味道,大半天都消散不掉。她家裡有小寶寶,很擔心這種蟲子咬人。
  • 不速之客黑殼蟲,是土蝽別怕!但夏季另一種蟲子危害比它大得多
    昆蟲專家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1市民沈先生晚上在單位值班,發現幾個黑色的小蟲子不斷往窗戶裡鑽。「它們爬得飛快,身子為橢圓形,跟西瓜的籽兒差不多大,有硬殼,有觸角,腿很細。」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殷海生告訴海岸君,他家也曾遭這種蟲子「入侵」。這是土壤裡常見的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也不傳播疾病。在土壤肥厚、植物多的小區比較多見。近期上海雨水較多,氣溫上升得也很快,很適合土蝽的生長。殷館長說,儘管土蝽對部分植物有害,但小區裡不必因此大面積噴灑藥水。市民如在家發現,可用紙巾包裹住並將其丟棄。
  • 疾控專家:家中飛進「不速之客」 需警惕「吸血」的蟲子
    雨過天晴的夏季夜晚,家裡的窗臺上爬了許多不常見的黑色小蟲,有硬殼,還有翅膀!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家中飛進「不速之客」,把它打死後臭味很久不散,這種蟲子是啥?會不會對人體有害?昆蟲專家: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市民沈先生晚上在單位值班,發現幾個黑色的小蟲子不斷往窗戶裡鑽。
  • 颱風天后家裡出現小黑蟲 專家:這是無害的土蝽
    這種名叫土蝽的小黑蟲對人體無害經寧波園林管理局設施科科長龍駿辨進一步辨認,認定小黑蟲名叫土蝽,他說土蝽生存在沙土和草叢裡,因為颱風天氣壓和溼度問題,它們跑到了室內。「這種昆蟲除了防禦性地分泌一種臭味,沒有什麼危害。」
  • 昆蟲記之蟲蟲總動員--中國數字科技館
    暑假來了,天氣熱了,很多人躲進空調房裡,喝著冷飲看著電視,避開那毒辣的大太陽,可你是否想過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呢?  其實啊,夏天是各種動植物最為繁盛的季節,昆蟲們此時也最為活躍。就請你隨著我去大自然裡探索一番,看一場「蟲蟲總動員」的精彩表演吧。
  • 專家教你來識別!血吸蟲病危害大 預防是關鍵
    今年3月底開始,泰興市開展了查螺滅螺工作,近日,泰興市疾控中心春季查螺複查專業隊對春季查螺進行了複查。           在現場,複查專業隊工作人員,穿上統一紅馬甲,拿著查螺用的框子、小木棍等工具,來到濱江鎮長溝村的一條河道邊,進行查螺複查工作。
  • 與蟲蟲共舞
    出身文學世家的朱天衣在《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海峽書局)中講述了從都市臺北移居山林的故事:要挽起袖子除草整地、要面對不請自來的野生動物,當中包括了多數人畏懼的昆蟲蛇類。住在山上什麼昆蟲都有,尤其是天一黑,屋裡點上燈,沒多會兒玻璃窗上便布滿了各式各樣的蟲蟲,活像昆蟲展示館,而且這些活物不時的便在你眼前上映著弱肉強食的戲碼。最常出現的狩獵者是螳螂,出手之快、狠、準,真令人心驚。在我們的蟲蟲展示館中,除了各種SIZE的飛蛾,其他最大宗的就屬蜉蝣及椿象。
  • 「蟲蟲拜拜」替你來解決
    白蟻,又稱「無聲破壞者」,是一種非常機警的社會性昆蟲,喜歡在家中潮溼隱蔽的地板下、牆體、天花板,還有各種木質家具築巢。由於白蟻活動隱蔽,又有著極強的破壞力,會啃食家具、地板等,所以當人們發現它們的存在時往往為時已晚,給居住者帶來巨大的損失。這一點,相信很多南方的朋友深有體會。那麼,白蟻怎麼消滅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疾控專家教您「四招」
    野生菌味道鮮美,亂採亂食沒中毒那是舌尖美味,吃起來中毒了一定會讓你悔青腸子。那貪吃野生菌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疾控專家為您來支招1學「唐僧」,不採不食野生菌據湖南省疾控中心食源性疾病監測顯示:近5年來,我省發生野生蘑菇中毒1000餘起,發病人數3700餘人,死亡74人。
  • 日本商家推「蟲蟲蘇打水」加入真昆蟲精華 敢喝嗎?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近年來,很多地方興起吃昆蟲的熱潮。最近,日本一家公司也打起了昆蟲的主意,推出「蟲蟲蘇打水」,在蘇打水加入真昆蟲精華,希望吸引美食愛好者的注意。圖片來源:TAKEO官網截圖。
  • 「疾控人員」上門投放蟑螂藥 市民被騙走299元
    「疾控人員」上門投放蟑螂藥 市民被騙走299元時間:2015-08-14 08:35:51來源:西安晚報作者:張雷編輯:高政超 劉道偉 繪  市疾控中心:從未安排人上門推銷  社區工作人員:蟑螂藥免費提供,可直接領取  本報訊 (記者張雷 實習生何建華)如果有人上門推銷蟑螂藥,或許你連門都不會開
  • 日本"蟲蟲蘇打水」告訴你!
    例如昆蟲。看著昆蟲的外形、動作,大部分也想逃走吧,更何況要吃下去?原因是人類進化史、疾病傳播、還是現代教育不得而知。但充滿好奇心的你想解開這個迷思嗎?想知道昆蟲是什麼味嗎?那今次給你一個輕量級挑戰:「蟲蟲蘇打水」。
  • 夏季被蟲咬到懷疑人生?上海植物園食蟲植物展幫你「報仇」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7月18日報導:夏季是昆蟲們最活躍的季節,也是植物遭受蟲害較為嚴重的季節。那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怕蟲子呢?日前,一場食蟲植物展正在上海植物園舉行,一場危及蟲蟲生命的戰役即將打響,且看植物對蟲子的「絕地反擊」吧。
  • 美疾控中心實驗室技術員或接觸伊波拉病毒被監測
    疾控中心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說,意外發生在周二(23日),一項實驗中可能載有活病毒的材料,被錯誤地從一個高級控制實驗室轉移到另一個低級別實驗室。  實驗材料包括兩套瓶樣本,其中一個包含致命的活性病毒,另一瓶不具活性,但它們被搞混了,在密封板上的樣本不應該被轉移至技術人員工作的實驗室。
  • 紅色蟲蟲是「放屁蟲」(圖)
    ……早報前日報導,市區湖心苑小區林陰道出現許多不知名的紅色蟲蟲(詳見7月7日早報A9版),不少讀者打進早報熱線給出不同答案,有人說是蚜蟲,有人說是紅螞蟻……那麼,紅色蟲蟲到底是什麼?日前,記者將紅色蟲蟲的照片發給泉州師院一名生物學老師,他告訴記者,這種紅色蟲蟲是半翅目蝽象若蟲。
  • 這個夏天,讓生態專家帶孩子看昆蟲世界 太陽公社稻田夏令營之蟲蟲特工隊
  • 沒錯,就是它,廣州疾控8元一隻通緝的網紅錐獵蝽
    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最近,國內一類小昆蟲遭到了廣州疾控官方「通緝」,它就是錐獵蝽!圖片來源:廣州疾控i健康截圖並且抓到一隻可以獲得8元現金獎勵:圖片來源:廣州疾控i健康截圖如此大費周章地抓蟲子,是因為它能傳播一種號稱「新型愛滋病」的疾病,一時間相關報導是鋪天蓋地,大家更是談錐獵蝽色變,極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