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蘑菇美味怕致死?疾控專家教您「四招」

2020-12-03 瀟湘晨報

又是一年6月來,湖南進入野生蘑菇中毒高發季節。僅6月1日一天,我省在道縣、冷水灘等地相繼報告5起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有時候野生蘑菇「殺手」還被搬到了街邊。

野生菌味道鮮美,亂採亂食沒中毒那是舌尖美味,吃起來中毒了一定會讓你悔青腸子。

那貪吃野生菌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疾控專家為您來支招

1

學「唐僧」,不採不食野生菌

據湖南省疾控中心食源性疾病監測顯示:近5年來,我省發生野生蘑菇中毒1000餘起,發病人數3700餘人,死亡74人。均為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所致,不採不食野生菌是預防中毒的最好辦法。

2

學「悟空」,火眼金睛也難辨

不要相信民間所謂的鑑別毒蘑菇的方法,都不靠譜,很多毒蘑菇跟可食的蘑菇形態極其相似,肉眼難辨。

有毒蘑菇鑑別經驗的老百姓

是怎麼鑑別毒蘑菇的?

請看視頻:

['

']

3

學「八戒」,巧妙貪吃防中毒

吃之前,先拍個照,發個朋友圈,留下野生蘑菇照片,以防萬一中毒便於醫生救治。

學會以下「八戒」,可以極大的減少中毒的可能性。

一「戒」 :不吃不熟悉的菌

二「戒」 :不吃鵝膏菌

鵝膏菌大部分是有毒的,有很多種是劇毒的。

三「戒」 :不吃火炭菌

火炭菌跟亞稀褶紅菇形態及其相似,且亞稀褶紅菇中毒病死率很高,是我省常見的劇毒致死蘑菇。

四「戒」 :不吃石灰菌

石灰菌跟日本紅菇形態相似,我省每年有50-60起日本紅菇中毒事件發生。

五「戒」 :不給小孩、老人吃

我省蘑菇中毒60歲及以上老人佔20%,該年齡組病死率最高為4.76%。

六「戒」 :不同時喝酒

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同時喝酒會加快毒素的擴散和吸收。

七「戒」 :不吃太多種

如誤食多種有毒蘑菇,不利於治療和預後。

八「戒」 :不太多量

離開劑量談食品安全就是耍流氓,每個人體質每一樣,耐受力也不一樣。

4

學「沙僧」,中招後催吐洗胃

凡是在吃過菌子後,有頭昏、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或其他不適者,都應立即就醫,催吐洗胃。同餐進食者不論症狀輕重,均應立刻到附近的醫院進行觀察診治。

野菌千萬種 安全第一條

勸君莫亂採 親人兩行淚

【來源:健康新永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請千萬遠離野生蘑菇,堅決不採不食!
    夏季到來,  據湖南省疾控中心統計,近五年來,湖南省內共發生蘑菇中毒事件1000餘起,中毒者達3700餘人,死亡人數
  • 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劇毒蘑菇難鑑別 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長沙晚報6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張勁夫)近期,長沙已連續發生幾起誤食灰花紋鵝膏菌和裂皮鵝膏菌導致的蘑菇中毒事件。這兩種野生菌均為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
  • 美味背後的危險:路邊的蘑菇你不要採 青島已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
    紅菇屬牛肝菌劇毒、有毒蘑菇分類圖由國家疾控中心李海蛟博士提供斑褶菇屬文/圖 半島記者 王濱(署名除外)「採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竹筐,清早光著小腳丫,走遍樹林和山岡特別是最近島城陰雨連綿,潮溼天氣使得一些漂亮的野生蘑菇瘋狂生長,無論是公園,還是河邊綠地,都能尋找到一些野蘑菇的蹤跡。而由於雨水集中,加上本市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而發生中毒,且有部分是重症病例,危及到了生命。因此,青島市疾控中心根據食源性疾病監測系統已經發布了安全提醒。那如果市民在遇到這些叫不出名字卻又非常漂亮的蘑菇時,應該如何處理呢?
  • 野生蘑菇不能想吃就吃
    當前,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湖南省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   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收到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報告88起,死亡10人,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0%。   7月8日,省食安辦邀請專家舉辦「毒蘑菇」專題科普活動,教授大家採食野生蘑菇的基本常識,提醒大家野生蘑菇不能亂吃。
  • 青島一市民採食野生蘑菇中毒身亡 這十餘種毒蘑菇最常見
    青島新聞網4月10日訊(記者 張萍 通訊員 綦斐)青島新聞網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近日,我市一市民因食用野生蘑菇,引發多臟器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目前,我市開始進入雨水豐沛季節,也進入野生蘑菇生長季節。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市民:珍愛生命,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 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毒蘑菇又稱毒蕈(dú xùn),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毒蘑菇的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6-9月,由於部分有毒的野生蘑菇與平常的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容易導致誤食進而引起中毒。
  • 誤食中毒事件頻發 採食野生蘑菇要知道這些常識
    當前,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我省老百姓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  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收到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報告88起,死亡10人,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0%。  7月8日,省食安辦邀請專家舉辦「毒蘑菇」專題科普活動,教授大家採食野生蘑菇的基本常識,提醒大家野生蘑菇不能亂吃。
  • 野生蘑菇不要採
    很多人有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的習慣,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在國內,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在高明,西水菌、牛肝菌等都是市民最愛的「高明味道」。專家表示,市民需掌握正確的蘑菇辨別和烹飪方式。但目前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識別蘑菇是否有毒,因此,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預防和控制蘑菇中毒的關鍵。
  • 野生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
    野生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最"臭名昭著"的毒蘑菇"致命白毒傘"就有光滑挺拔的外形和純潔樸素的白色,符合傳說中無毒蘑菇的形象。但它以極高的致死率成為毒性最強的大型真菌之一。而顏色漂亮的紅黃鵝膏,卻是美味的食用菌。
  • 致幻毒蘑菇突然受追捧 醫生緊急提醒:致死率達80%
    每逢菌子季,雲南的各種野生菌便成了必吃的美味,但吃毒菌子中毒的新聞也隨之刷屏。當地有關部門每年從野生菌上市就要發布各種預警和科普,也是操碎了心。  但即使這樣,還是會有人在看到吃蘑菇中毒致幻能有小人跳舞、能欣賞大片的新聞後,忍不住動起親身體驗一把的「歪心思」。
  • 息烽母子二人疑似食用野生菌中毒 蘑菇用大蒜來試毒?不可信!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宋玟瑾)7月3日晚,貴陽市疾控中心公衛科接到息烽縣疾控中心報告一起疑似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涉及人數2人。   當晚,貴陽市疾控中心公衛科立即與貴州省疾控中心現場處置科主任醫師、貴州省野生菌中毒處置專家周亞娟科長取得聯繫,並將息烽縣疾控中心所採集的野生菌圖片資料傳予周亞娟,經與中國疾控中心野生菌專家共同辨認發現,所採集的野生菌中疑似有劇毒鵝膏菌類。
  • 四川敘永一家人出現毒蘑菇誤食悲劇,不要亂吃野生蘑菇了!
    ,醫院急診科每年都會接診因吃野生蘑菇中毒的患者。但它以極高的致死率成為毒性最強的大型真菌之一。而顏色漂亮的紅黃鵝膏,卻是美味的食用菌。 誤區二:生長在陰暗潮溼或糞便上的蘑菇有毒 因為蘑菇有糞生或腐生。如口蘑生長在草原的羊糞上。而劇毒的鵝膏菌多生長在相對清潔的林地上。
  • 珍愛生命,遠離毒蘑菇!權威專家教你識別常見毒蘑菇
    3月16日,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強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 野生蘑菇種類繁多,有毒無毒蘑菇僅憑肉眼難以辨別,一旦誤採誤食,發病急,病死率高,對群眾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極大。
  • 喜歡採蘑菇的大慶人,速看!農科院專家說,今年野生蘑菇超多,可採食...
    今年蘑菇的數量和種類都特別多想採摘又怕誤食誤碰中毒那麼,我市今年的蘑菇,為啥種類多量又大呢?潘紹玉說,因為今年雨水充沛,而且入秋後晝夜溫差大,使得野生菌類的數量、種類、生長區域都較往年倍增。野生蘑菇因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而備受大慶人的喜愛,但每年都有誤食有毒蘑菇中毒,甚至致死的悲劇發生。所以說,野蘑菇好吃,採蘑菇有趣,但一定要確保安全。
  • 三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致肝腎損傷 「元兇」鎖定這些菌菇
    毒蘑菇圖譜 赤腳鵝膏菌 劇毒,毒素尚不明確,誤食後會造成急性腎損傷。  灰花紋鵝膏菌 劇毒,含有的肽類毒素是環肽化合物,誤食進入人體後對肝臟和腎臟有強烈的損傷作用。  溫州網訊 記者昨天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9月1日至30日中午12時全市共接到18例毒蘑菇中毒報告病例,而今年1月份至9月份累計達40例。市疾控中心為此發布風險警示:不採不食野生菌,遠離風險保健康。  市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患者來自全市6個縣(市、區),主要集中在樂清市、永嘉縣和文成縣。毒蘑菇中毒一般以家庭為單位。
  • 河北人,誤食野生毒蘑菇事件頻發,這些誤區要認清!
    最近,誤食野生毒蘑菇的事件時有發生。 今年7月,因石家莊西部山區發生一起食用野生蘑菇不幸中毒身亡的案例,河北省石家莊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醒:千萬不要為了飽口舌之欲、貪其鮮美,自己採食野生蘑菇。
  • 湖南省疾控中心王欣梅博士健康科普演講喜獲全國大賽一等獎
    湖南省疾控中心再添一全國大賽獎項 本次大賽是由中國疾控中心、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旨在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提升健康宣傳技能,展現健康教育工作成果。本次活動共徵集到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部門報送的近兩千份作品。
  • 野生蘑菇傻傻分不清 專家教你正確「食菌」
    事實上,每年7、8月份,雨量增多,氣溫上升,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蘑菇旺季隨即到來。  然而,在食菌季,誤食野生毒蘑菇的事件時有發生,尤其是雲南、四川、貴州、廣東等地。究其原因,除了誤採,還有錯誤的烹飪方法所致。羊城晚報記者聯繫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專家,和大家一起學習如何區分毒蘑菇,以及如何學做安全有營養的廣式蘑菇菜。
  • 黃山3人吃野生蘑菇食物中毒 其中2人病情危重至今仍在ICU
    8月12日,記者從黃山市黃山區疾控中心獲悉,8月9日,黃山區發生一起毒蕈(俗稱野蘑菇)中毒事件,3人因誤食毒蕈出現中毒症狀,其中兩人病情危重,目前均在積極救治中。吃了湖邊野蘑菇 三人被「放倒」8月9日晚,黃山市黃山區仙源鎮居民謝陳浩應朋友之邀,前往其家中喝酒吃飯。
  • 【食品安全】警惕野生毒蘑菇中毒
    【食品安全】警惕野生毒蘑菇中毒 2020-09-03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