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蘑菇不能想吃就吃

2020-12-05 人民網湖南頻道

  當前,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湖南省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

  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收到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報告88起,死亡10人,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0%。

  7月8日,省食安辦邀請專家舉辦「毒蘑菇」專題科普活動,教授大家採食野生蘑菇的基本常識,提醒大家野生蘑菇不能亂吃。

  中毒事件頻發

  ——家庭是主要場所,農村中老年是重點人群

  「當前正是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峰期,要引起高度重視。」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梁進軍介紹,根據省疾控中心監測,今年,我省誤食有毒蘑菇中毒事件主要發生場所為家庭、賓館飯店和單位食堂,其中,家庭為主要場所。在全省發生的88起中毒事件中,81起發生在家庭;10起中毒死亡事件全部發生在家庭。

  「農村中老年是重點人群。」 梁進軍說,農村中老年人缺少對劇毒蘑菇的鑑別能力,誤食中毒的情況時有發生。

  據湖南師範大學真菌研究室的調查顯示,在我省,有毒蘑菇種類達30多種,可產生7種不同的中毒症狀類型。其中,80%以上的中毒起數、中毒人數和死亡是由誤食鵝膏菌屬的種類所引起,而灰花紋鵝膏菌、裂皮鵝膏為「罪魁禍首」,被業界稱為「殺人狂魔」;其次是亞稀褶紅菇。

  存在五大誤區

  ——長相普通和蟲咬過的蘑菇不一定安全

  野生蘑菇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歡,民間曾流傳很多種鑑別有毒蘑菇的方法。

  「這些方法並不科學。」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真菌研究室主任陳作紅介紹,民間流傳的鑑別方法存在五大誤區。

  誤區一:鮮豔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無毒。事實上,雞油菌、褶孔牛肝菌顏色鮮豔,卻美味可食用;而「長相平平」的灰花紋鵝膏菌則有劇毒。

  誤區二:長在潮溼地方的蘑菇有毒,長在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事實上,有些長在松林中的鵝膏菌、口蘑、紅菇也是有毒蘑菇。

  誤區三:蟲咬過的蘑菇無毒。事實上,一些有毒蘑菇成熟後同樣會長蟲。

  誤區四:用銀器可試出毒蘑菇。事實上,蘑菇毒素多為生物鹼,不能與銀器發生化學反應。

  誤區五:高溫煮熟就沒有毒了。事實上,毒蘑菇的毒素穩定耐熱,一般烹調方法無法消除毒性。

  如何辨別有毒蘑菇?

  「凡是『頭上戴帽、腰間系裙、腳上穿鞋』的蘑菇肯定有毒。」陳作紅教授說,頭上戴帽指有菌蓋,腰間系裙指有菌環,腳上穿鞋指有菌託,這類蘑菇千萬不能採食。

  中毒後如何就診

  ——去大醫院治療,請專家鑑定有毒蘑菇種類

  如何防止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發生?

  「加大宣傳,讓老百姓認識到有毒蘑菇的危害,不去採食。」陳作紅教授說,在蘑菇生長旺季,要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告知廣大百姓。

  今年6月,省食安辦專門下發了《關於加強誤食野生蘑菇和工業酒精中毒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部門加大宣傳,緊盯集體聚餐單位、農貿市場、景區市場、農村集市、農家樂和餐館等重點場所,嚴厲打擊違法銷售和加工野生蘑菇行為,嚴防有毒野生蘑菇流入餐桌,發生中毒事件。

  「一旦誤食有毒野生蘑菇要及時就診。」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梁進軍提醒,蘑菇種類不同,所含的毒素也不相同,很多有毒蘑菇的毒素會潛伏在體內,發作後還會出現反覆。如果誤食了有毒蘑菇,一定要及時到大醫院就診,並請菌類專家鑑定毒蘑菇種類,以便對症下藥。

  「用催吐(指使用各種方法,促進嘔吐)的方法,將有毒蘑菇嘔吐出來,也是有效的急救法。」 梁進軍說。(記者 奉永成)

(責編:羅帥、邢佳)

相關焦點

  • 一家吃野生菌中毒 15種野生蘑菇不要吃!
    一家吃野生菌中毒:因為食用撿來的野生菌,廣元少年陳凱一家三口中毒入院,母親更因病情加重不幸去世。  7月31日吃午飯,陳母照常用野生菌炒著下飯,到傍晚時,一家人就感覺肚子不舒服,上吐下瀉,但當時沒太在意。沒想到,第二天越來越嚴重,一家三口先後到鄉衛生院、廣元市朝天區人民醫院治療,均不見好轉。8月2日下午,一家人又轉至廣元市中心醫院治療。  陳凱的姐姐陳開蓉得知消息趕緊從外地趕回廣元,但昏迷的母親躺在重症監護室,已不能跟她說話。
  • 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毒蘑菇又稱毒蕈(dú xùn),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毒蘑菇的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6-9月,由於部分有毒的野生蘑菇與平常的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容易導致誤食進而引起中毒。
  • 野生動物不能吃!這類野菜也不能吃!
    > 贛州市食安辦提醒廣大群眾: 為了您的生命安全,請勿採摘、食用野生蘑菇,謹防野生毒蘑菇中毒! 3月9日,市食安辦印發《贛州市食安辦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同步抓好防範群眾自採自食野生蘑菇中毒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要同步抓好群眾自採自食野生蘑菇中毒宣傳防控工作,要充分認識野生毒蘑菇危害、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強化公益宣傳力度,切實防範群眾自採自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發生;要加強市場監管、防範野生蘑菇流入市場
  • 「野生蘑菇」拍了拍你:想吃我,你真的敢嗎?
    近期氣溫上升 夏季多雨的氣候適合野生蘑菇生長 每年6月-9月是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 案例一 近日,廣東中山一名男子帶著懷孕的妻子和妻弟,去到公園遊玩,期間見到野地裡長出許多白色蘑菇(後被證實是致命鵝膏,也叫致命白毒傘),三人隨即採摘了十多斤帶回家,中午把蘑菇煮了吃了,結果三人全部中毒入院。
  • 哪些蘑菇不能吃?全球野生食用蘑菇科學清單發布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許建初團隊與雲南農業大學教授盛軍團隊聯合多國研究人員重新梳理和系統考證了全球可食用野生蘑菇物種分類信息,並形成了目前最為全面的野生食用蘑菇科學清單
  • 黃山3人吃野生蘑菇食物中毒 其中2人病情危重至今仍在ICU
    吃了湖邊野蘑菇 三人被「放倒」8月9日晚,黃山市黃山區仙源鎮居民謝陳浩應朋友之邀,前往其家中喝酒吃飯。謝陳浩的父親介紹,「聽說當時兒子的朋友在太平湖裡釣了幾條魚,還順帶在湖邊採了些野蘑菇回家一起燒了吃。」10日凌晨2時許,謝陳浩突然出現嘔吐症狀,到了10日下午,謝陳浩的不適症狀迅速擴展,不僅身上發痛,嘴裡還不停地吐泡沫。
  • 野生蘑菇切莫亂吃 豐城6人中毒就醫(圖)
    菜場買到散裝蘑菇 祖孫5人進了醫院    其中3名小孩仍未脫離危險    中國江西網訊 全媒體見習記者曹章保報導:正值夏季天氣悶熱,郊外長出了不少野蘑菇。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很多人難以分辨,有人食用了,結果進了醫院,甚至有性命之憂。
  • 雲南一女子吃野生菌中毒後出現幻覺,野生蘑菇你不要採
    近日,雲南昆明,一名女子吃野生菌後中毒,被朋友拍下匪夷所思的一幕。女子躺在病床上手舞足蹈,她自稱看到了小精靈、雲彩還有花,女子稱,自己是食用了未煮熟的牛肝菌(俗稱「手見青」),導致中毒後出現幻覺。近期,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導致的中毒事故易發、多發。
  • 四川敘永一家人出現毒蘑菇誤食悲劇,不要亂吃野生蘑菇了!
    因「吃了十幾年沒事」,敘永老人摘回有毒野生菌,一家6人中毒、17歲女孩和89歲老人不幸去世。,醫院急診科每年都會接診因吃野生蘑菇中毒的患者。因部分劇毒蘑菇食用後72小時可進一步出現肝腎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自行催吐後也需及時到醫院就診。但是如果患者已經昏迷,則不能再進行催吐,應及早就醫治療,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鑑別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並藉助一定的儀器設備,僅靠肉眼和根據形態、氣味、顏色等外貌特徵難以辨別,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
  • 致幻蘑菇刷屏!專家: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率高達20%
    每逢夏季,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屢屢發生,甚至有人為尋求刺激專門購買特定種類蘑菇,以求達到致幻目的。中毒防治專家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購買食用蘑菇時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以身試毒」容易傷人傷己日前,「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 野生蘑菇千萬別亂吃!
    本是和家人團圓的日子,卻進了醫院,罪魁禍首是野生蘑菇。9月30日晚至10月6日,淥口區發生5起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這些人均為在自家菜地邊或樹林裡採摘蘑菇,食用後均出現噁心、嘔吐現象。據淥口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野生蘑菇因味道鮮美,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山珍。
  • 野生蘑菇不要採
    很多人有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的習慣,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在國內,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在高明,西水菌、牛肝菌等都是市民最愛的「高明味道」。專家表示,市民需掌握正確的蘑菇辨別和烹飪方式。但目前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識別蘑菇是否有毒,因此,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預防和控制蘑菇中毒的關鍵。
  • 2020食品安全熱點二:提防毒蘑菇!專家:不採不吃陌生野生菌
    針對每年我國部分地區出現的採食野生毒蘑菇致死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在解讀中表示,民間流傳的所謂鑑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經驗並不可靠,消費者預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最根本方法是「不採、不買、不吃」不認識的野生蘑菇。毒蘑菇成食物中毒致死的「頭號殺手」毒蘑菇又稱毒蕈,是大型真菌的子實體,誤食後人或畜禽會產生中毒反應。
  • 預防食物中毒提示 野生蘑菇、蝦虎魚都不能食用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昨天發出最新一期的日常預防食物中毒提示,近期到了因誤食四季豆、毒蘑菇、毒草藥而中毒的案例高發季節,並提醒市民不要食用相關植物和菌類。    跳跳魚  蝦虎魚,有毒!  據介紹,河豚毒素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神經性毒素,鹽醃、日曬、一般加熱燒煮等方法都不能分解毒素,也暫無特效治療藥物,中毒的病死率則高達40%~50%。如出現中毒症狀,要儘早催吐處理,併到正規醫療機構救治。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市民,不要食用陌生的魚類,尤其不要擅自吃沿海地區捕撈或撿拾的不認識或未吃過的魚。
  • 野生蘑菇可能有劇毒|蘑菇|鵝膏|見手青|野生菌|真菌|牛肝菌
    自稱「廣州第一吃客」的大婷平時就喜歡獵奇最近雨季到來正是吃菌的好時候巧的是最近她發現家樓下有野生菌長得非常像靈芝想吃又怕中毒那這究竟是什麼呢?平常大家所說的「蘑菇」其實屬於真菌目前發現最早的真菌化石有著10億年的高齡!在漫長的歷史中真菌也徵服了人類的味蕾!早在6000-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食蘑菇啦那怎麼判斷蘑菇是否有毒是否可吃呢?
  • 農村野外哪裡野生蘑菇多?
    野生蘑菇喜歡長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山林中是其最常見的生長地。蘑菇屬於真菌,它無法像其他植物一樣通過光合作用給自己提供養分,而是只能通過菌絲去分解和吸收其他生物的養分,而那些溼潤處的腐葉就可以很好的給它們提供所需。
  • 蝙蝠不能吃,野生動物不能吃,那海鮮算野生動物嗎?能吃嗎?
    仍在延續的疫情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也讓很多人都知道了帶病毒的蝙蝠是不能吃的,病毒的宿主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動物也是不能吃的,很多人都在呼籲立法禁止交易、食用野生動物,也有很多人在疑惑:如果野生動物都不能吃,那麼大海、河流裡的魚、蝦、蟹、貝是不是野生動物?到底能不能吃呢?
  • 【提示】請周知,多人因吃這種蘑菇中毒身亡,千萬別亂吃了!
    「吃野生菌中毒致幻」頻上熱搜 1 雲南曲靖一男子吃菌中毒失憶,他在路上轉圈圈見車就攔、見人就問:「我是誰,家在哪......」雲南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央視頻號:中華網新聞) 3 一位野生菌中毒患者講述中毒感受,「燈會變人形,手上長各種小人,有鼻子、眼睛,很有立體感,閉上眼睛後還能看到成群的牛羊馬......」
  • 雨後西湖邊野蘑菇瘋長 有的含劇毒還是不吃為妙
    要是真有「採蘑菇的小姑娘」,估計這兩天,她要忙煞了。都說相貌越漂亮的蘑菇,毒性越大,是不是這樣?杭州都有什麼品種的野生蘑菇,這些蘑菇能摘回家吃嗎?  昨天,記者特意請教杭州植物園專家。專家說,西湖邊的野生蘑菇有300多種,有的可以吃,有的好入藥,有的含劇毒。不過,專家也說,西湖邊的野生蘑菇,絕大多數人是分不清有毒沒毒,市民還是看看,少碰為妙,更不要採回家吃。
  • 吃蘑菇預防老年痴呆?
    根據我們的研究,多吃蘑菇可以預防老年痴呆,目前已有證據支持這點,但還需要更多研究。」新加坡國立大學衛生系統健康老齡研究中心學術帶頭人封磊教授這樣說。       對付老年痴呆 預防更重要      老年痴呆症又名阿爾茨海默病(AD),隨著人類壽命不斷增長,該病造成的影響與受到的重視正在同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