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吃野生菌中毒 15種野生蘑菇不要吃!

2020-12-06 99健康網

  一家吃野生菌中毒因為食用撿來的野生菌,廣元少年陳凱一家三口中毒入院,母親更因病情加重不幸去世。

  14歲的陳凱,家住廣元朝天區平溪鄉工農村,那裡盛產各種野生菌。前些時候,陳母撿了不少野生菌回家,從7月29日開始,一家人開始食用。

  7月31日吃午飯,陳母照常用野生菌炒著下飯,到傍晚時,一家人就感覺肚子不舒服,上吐下瀉,但當時沒太在意。沒想到,第二天越來越嚴重,一家三口先後到鄉衛生院、廣元市朝天區人民醫院治療,均不見好轉。8月2日下午,一家人又轉至廣元市中心醫院治療。

  陳凱的姐姐陳開蓉得知消息趕緊從外地趕回廣元,但昏迷的母親躺在重症監護室,已不能跟她說話。5日晚,因病情加重,陳母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去世。隨後,病情愈加嚴重的陳父也被送到重症監護室治療。至今,一家三口的治療費已花去十多萬元,大部分都是從親友處借的。因高昂的醫療費,陳父已被接回家中觀察照料。

  目前,躺在病床上的陳凱身體虛弱,面色蒼白。醫生說,雖然病情有所好轉,但他並未脫離生命危險。

  15種常見有毒野生蘑菇不要吃!

  夏天潮溼的環境讓路邊樹下、公園草地上以及野外讓野生蘑菇開始瘋長,吸引了很多人去採摘。小編要提醒大家:每年因為吃菌子中毒的事件很多。以下這些常見的野生蘑菇有毒,千萬別吃。

  1.毒蠅傘

  毒蠅傘因可以毒殺蒼蠅而得名。其毒素有毒蠅鹼、毒蠅母、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傘素等。誤食後約6小時以內發病,產生劇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精神錯亂,出汗、發冷、肌肉抽搐、脈搏減慢、呼吸困難或牙關緊閉,頭暈眼花,神志不清等症狀

  2.狗尿苔

  狗尿苔又稱「致幻蘑菇」,中毒後一般無胃腸道反應。發病較快,主要表現為精神異常、跳舞唱歌、狂笑,產生幻視,有的昏睡或講話困難。其毒素為光蓋傘辛等。由於中毒後引起跳舞、大笑,故群眾稱做舞菌或笑菌。生長在糞上又名糞菌。

  3.致命白毒傘

  致命白毒傘外形與一些傳統的食用蘑菇較為相似,極易引起誤食,其毒素主要為毒傘肽類和毒肽類,在新鮮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50克左右的白毒傘菌體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個成年人。白毒傘毒素對人體肝、腎、中樞神經系統等重要臟器造成的危害極為嚴重,中毒者死亡率高達90%以上。

  4.鉛綠褶菇

  鉛綠褶菇毒性比致命白毒傘弱,主要引起胃腸型症狀,但也可能含少量類似白毒傘的毒素,對肝等臟器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也有可能因誤食而致命。

  5.毒紅菇

  毒紅菇味麻辣,有毒,食後主要引起胃腸炎型中毒症狀,一般發病快,病程短,除發生劇烈噁心、嘔吐、腹瀉、腹痛外,嚴重者還出現面部肌肉抽搐,脈搏加速,體溫上升或下降,有的可因心臟衰弱或血液循環衰竭而引起死亡。毒紅菇與可食用的大紅菇樣子很像,一般人難以分辨。

  6.紅網牛肝菌

  此種在新疆有人採食,而在南方有中毒發生。含胃腸道刺激物等毒素。中毒後主要出現神經系統及胃腸道病症。據報導小白鼠試驗有毒。與馬尾松、疣皮樺、鵝耳櫪、山毛櫸、櫟等樹木形成菌根。

  7.頭套鹿花菌

  頭套狀鹿花菌學名為赭鹿花菌,吃進腹中一開始或許沒有其他蘑菇那麼致命,但日子久了,它會逐漸對人體產生有害影響,可能是一種致癌物。

  8.赭紅擬口蘑

  赭紅擬口蘑菌蓋有短絨毛組成的鱗片。淺磚紅色或紫紅色,甚至褐紫紅色,往往中部浮色。此菌有毒,誤食此菌後,往往產生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炎病症。但也有人無中毒反應。

  9.大腦蘑菇

  大腦蘑菇一旦生食足以致命。它還因迴旋狀表面被稱為「大腦蘑菇」。在西班牙、瑞典等地,仍有人將其煮熟後吃掉。鹿花菌通常被認為毒性不強。它還含有鹿花菌素,鹿花菌素可以產生甲基聯氨。與其他許多種毒蘑菇不同,鹿花菌通常會引起神經性症狀,包括昏迷和腸胃不適。

  10.灰花紋鵝膏菌

  灰花紋鵝膏內所含的毒素主要是肽類毒素,會損害人的內臟器官,尤其是肝臟和腎臟。據說:只要誤食這種蘑菇50克,就可使一個成年人死亡。

  11.白霜杯傘

  白霜杯傘 菌體中含大量毒蠅鹼。另外含有胃腸道刺激物,中毒後引起噁心、嘔吐等症。

  12.窩柄黃乳菇

  窩柄黃乳菇味苦辣,據記載有毒,四川群眾反映有毒,黑龍江曾發生多人中毒,西藏產區視為毒菌,故不宜採食。該菌子實體含有橡膠物質,有可能利用來合成橡膠。與高山松、雲杉、冷杉,落葉松等形成菌根。

  13.墨汁鬼傘

  墨汁鬼傘與酒一起食用時是有毒的。徵狀包括有面紅、反胃、嘔吐及心跳紊亂,於食用後20分鐘至2小時會出現。墨汁鬼傘有著鬼傘素,會阻礙乙醛脫氫酶的運作,使乙醛積聚在體內。乙醛是乙醇的代謝物,是造成宿醉大部份徵狀的物質。雖然有不適的徵狀,但卻從未有致命的情況出現。

  14.秋日小圓帽

  秋日小圓帽又名紋緣盔孢傘,世界各地氣候溫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表面看似光蓋傘屬的致幻真菌,事實上卻含毒傘肽毒素,毒性很大。

  15.小白菌

  小白菌形似銀杏樹葉,但約小一些,最長可超過5cm,寬超過3cm。新鮮時為白色,脆弱易裂,採摘後不久就慢慢變成肉色。常簇狀生長在枯木之上,於每年7~8月的雨後放晴之時生長最為旺盛。被證明有毒。

  食用有毒野生蘑菇後該怎麼辦?

  食用野生蘑菇後出現噁心、嘔吐、頭暈、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等療狀時應高度警惕,要及時到醫院診治。

  萬一來不及就醫,可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後用湯勺等硬物刺激喉部催吐,儘快排出體內尚未吸收的毒素後再及時送醫。

(責任編輯:蘇嬌蓉)

相關焦點

  • 息烽母子二人疑似食用野生菌中毒 蘑菇用大蒜來試毒?不可信!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宋玟瑾)7月3日晚,貴陽市疾控中心公衛科接到息烽縣疾控中心報告一起疑似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涉及人數2人。7月1日下午,朱某華於居住地附近的白虎山上自行採摘野生菌食用,包含認識的紫花菌、土凍菌、蘇麻菌3種,另外3朵白色野生菌不認識,所採摘的6種野生菌共計約2000g。朱某華於當日帶回家中加工處理,加入鹽、味精、蔥、糟辣椒、大蒜等調料加水煮約1小時後,便於晚上19點左右和母親舒某秀共同食用,兩人食用過程中均未喝湯。
  • 雲南一女子吃野生菌中毒後出現幻覺,野生蘑菇你不要採
    近日,雲南昆明,一名女子吃野生菌後中毒,被朋友拍下匪夷所思的一幕。女子躺在病床上手舞足蹈,她自稱看到了小精靈、雲彩還有花,女子稱,自己是食用了未煮熟的牛肝菌(俗稱「手見青」),導致中毒後出現幻覺。近期,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導致的中毒事故易發、多發。
  • 吃菌要小心!雲南衛健委發布預防野生菌中毒預警公告(附毒蘑菇圖片)
    每經編輯:張楊運夏季來臨,雲南省到了野生菌採摘上市季節,同時也進入了野生菌中毒高發季節。為防範和減少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菌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5月29日,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發布《預防野生菌中毒預警公告》(以下簡稱《公告》)。一、廣大群眾要提高自我健康安全意識,不隨意採摘食用不熟悉、腐爛、幼小不能辨別的野生菌類。
  • 雲南一個月內25人食用野生菌中毒,致6人死亡
    新京報訊(記者 張彤)隨著夏季到來,雲南各類野生菌進入生長旺季,其中不乏有毒的野生菌。今日(7月4日),新京報記者從西雙版納州食品安全委員會、德宏州盈江縣委宣傳部以及德宏州隴川縣政府新聞辦獲悉,近一個月,雲南已有25人食用野生菌中毒,其中6人不幸去世。致命鵝膏圖。
  • 致幻蘑菇刷屏!專家: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率高達20%
    每逢夏季,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屢屢發生,甚至有人為尋求刺激專門購買特定種類蘑菇,以求達到致幻目的。中毒防治專家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購買食用蘑菇時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以身試毒」容易傷人傷己日前,「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 誤食野生菌中毒怎麼辦?
    我國野生蘑菇資源十分豐富,野生蘑菇味道鮮美且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為廣大公眾所喜愛,但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種有毒品種,我國每年都會發生多起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毒蘑菇毒性成分複雜,中毒表現各異,主要有噁心、嘔吐、流涎、流淚、精神錯亂、急性貧血、黃疸、臟器損害等,嚴重者可死亡。毒蘑菇中毒後,病情兇險,病死率高,且沒有特效療法。
  • 【提示】請周知,多人因吃這種蘑菇中毒身亡,千萬別亂吃了!
    「吃野生菌中毒致幻」頻上熱搜 1 雲南曲靖一男子吃菌中毒失憶,他在路上轉圈圈見車就攔、見人就問:「我是誰,家在哪......」雲南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央視頻號:中華網新聞) 3 一位野生菌中毒患者講述中毒感受,「燈會變人形,手上長各種小人,有鼻子、眼睛,很有立體感,閉上眼睛後還能看到成群的牛羊馬......」
  • 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毒蘑菇又稱毒蕈(dú xùn),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毒蘑菇的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6-9月,由於部分有毒的野生蘑菇與平常的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容易導致誤食進而引起中毒。
  • 五歲女孩採食野生菌中毒身亡!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肺炎?!
    雲南曲靖富源,一家四口採食野生菌後,爺爺奶奶和孫子孫女四人都出現了中毒症狀,5歲大的小孫女在送往昆明搶救的途中不幸身亡。近日,一則「2020年上半年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雲南省患上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論。
  • 雲南一家四口自採野生菌 誤食致命鵝膏菌中毒死亡
    (原標題:雲南盈江回應一家4口誤食野生菌中毒死亡:致命鵝膏菌引起)雲南網訊 盛夏時節,雲南誘人的美食野生菌大量「冒出」,但稍不注意便會看見傳說中的「小人人」。6月11日,雲南盈江縣支那鄉廬山村下拉馬靠村民早某某一家4口自採誤食野生菌中毒發病4人。至6月27日,死亡4人。
  • 野生蘑菇不能想吃就吃
    當前,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湖南省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   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收到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報告88起,死亡10人,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0%。   7月8日,省食安辦邀請專家舉辦「毒蘑菇」專題科普活動,教授大家採食野生蘑菇的基本常識,提醒大家野生蘑菇不能亂吃。
  • 三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致肝腎損傷 「元兇」鎖定這些菌菇
    毒蘑菇圖譜 赤腳鵝膏菌 劇毒,毒素尚不明確,誤食後會造成急性腎損傷。  灰花紋鵝膏菌 劇毒,含有的肽類毒素是環肽化合物,誤食進入人體後對肝臟和腎臟有強烈的損傷作用。  白毒鵝膏菌 劇毒,成年人吃一個溼重50g的白毒鵝膏菌就可以出現嚴重肝衰竭,這種毒素潛伏期可達24小時。  溫州網訊 記者昨天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9月1日至30日中午12時全市共接到18例毒蘑菇中毒報告病例,而今年1月份至9月份累計達40例。市疾控中心為此發布風險警示:不採不食野生菌,遠離風險保健康。
  • 雲南盈江回應一家4口誤食野生菌中毒死亡:致命鵝膏菌引起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 姬祥虎)盛夏時節,雲南誘人的美食野生菌大量「冒出」,但稍不注意便會看見傳說中的「小人人」。6月11日,雲南盈江縣支那鄉廬山村下拉馬靠村民早某某一家4口自採誤食野生菌中毒發病4人。至6月27日,死亡4人。
  • 貴州最常見的30種毒蘑菇曝光
    貴州最常見的30種毒蘑菇曝光 2020-07-31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野生蘑菇不要採
    很多人有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的習慣,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在國內,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在高明,西水菌、牛肝菌等都是市民最愛的「高明味道」。專家表示,市民需掌握正確的蘑菇辨別和烹飪方式。但目前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識別蘑菇是否有毒,因此,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預防和控制蘑菇中毒的關鍵。
  • 9年近萬人中毒入院,雲南吃蘑菇有多野?
    據說每到6、7、8月雨季,上面這樣的簡訊,每天一條,但云南人的朋友圈儘是「撿菌的」、「賣菌的」、「吃菌的」,和「分享吃菌中毒體驗的」。江湖盛傳,每個雲南人都有一個吃菌中毒的朋友,甚至有人為了慶祝菌子中毒出院,又去吃了頓菌子。為何雲南人如此執著於拿命吃菌子?是菌子的誘惑,還是饞蟲的攛掇?下面就請跟著四象一起,走進「雲南人的菌子王國」。
  • 女記者野生菌中毒記:「看見」藤蔓和樹木「從我身體裡長出來」
    兩個小時之前,楊小雨吃了一盤野生菌。她明白自己中毒了,「被幹翻了」。按她的描述,那一瞬間她孤身一人,似乎忽然置於叢林深處,內心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快點進來救我,我要死了……」在這個深夜發給妹妹楊小霞的6條語氣急促的求救簡訊裡,她這樣寫道。女記者吃野生菌中毒,此事一度爬上了熱搜榜第一。而就在近段時間,雲南誤採誤食野生菌中毒事件多次見諸媒體報導。
  • 四川敘永一家人出現毒蘑菇誤食悲劇,不要亂吃野生蘑菇了!
    因「吃了十幾年沒事」,敘永老人摘回有毒野生菌,一家6人中毒、17歲女孩和89歲老人不幸去世。,醫院急診科每年都會接診因吃野生蘑菇中毒的患者。因部分劇毒蘑菇食用後72小時可進一步出現肝腎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自行催吐後也需及時到醫院就診。但是如果患者已經昏迷,則不能再進行催吐,應及早就醫治療,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鑑別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並藉助一定的儀器設備,僅靠肉眼和根據形態、氣味、顏色等外貌特徵難以辨別,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
  • 雲南可以吃的菌子有900種,有毒的200種!吃菌不規範,親人淚兩行
    菌子千萬種,無毒第一種。吃菌不規範,親人淚兩行。雲南可以吃的菌子有900種,有毒的有200種,加起來就是1100種……政府專門給雲南人——野生菌食物鏈頂端人類專屬的簡訊提示!這是為什麼?原來雲南人野生菌中毒很普遍,大家還在微博上討論。
  • 青島一市民採食野生蘑菇中毒身亡 這十餘種毒蘑菇最常見
    青島新聞網4月10日訊(記者 張萍 通訊員 綦斐)青島新聞網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近日,我市一市民因食用野生蘑菇,引發多臟器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目前,我市開始進入雨水豐沛季節,也進入野生蘑菇生長季節。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市民:珍愛生命,不要採食野生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