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幻蘑菇刷屏!專家: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率高達20%

2021-01-08 人民日報海外網

每逢夏季,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屢屢發生,甚至有人為尋求刺激專門購買特定種類蘑菇,以求達到致幻目的。中毒防治專家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購買食用蘑菇時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

「以身試毒」容易傷人傷己

日前,「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根據云南省衛健委發布的數據,從2020年5月至7月20日,雲南省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而截至目前,雲南省累計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僅為2例。

儘管數字駭人,但仍有不少尋求刺激者因好奇「以身試險」。近來,食用蘑菇中毒致幻的新聞也屢屢刷屏,許多交流致幻經驗的帖子引來熱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副研究員李海蛟介紹,我國毒蘑菇種類豐富,目前已發現將近500種。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的是一類牛肝菌科蘑菇。

「目前,它的毒素和致病機理尚不清楚,但通過一些案例可以看出,這類蘑菇如果烹飪不徹底,可能會產生『幻覺』。」

李海蛟表示,雖然在與臨床醫生溝通的過程中,沒有發現這種野生蘑菇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臟器損傷,但這種尋求刺激「以身試毒」的行為是必須被制止的。

「人在中毒致幻的情況下是難以控制行為的,很容易出現傷人傷己的情況。」

目前正處於蘑菇中毒「高峰期」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急診醫學教授、知名專家鄧躍林在接受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採訪時介紹,蘑菇中毒在臨床上分為七種類型,包括胃腸炎型、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橫紋肌溶解型和光敏性皮炎型。其中比較嚴重的後果包括肝腎衰竭、意識錯亂、幻覺、抽搐昏迷、溶血症狀等。

鄧躍林介紹,食用後產生幻覺的菌菇,通常含有裸蓋菇素。目前研究發現大約有200多種蘑菇含有裸蓋菇素,包括裸蓋傘屬、斑褶菇屬、錐蓋傘屬和裸傘屬等幾個屬的很多種類。這類毒蘑菇服用後,除了精神症狀以外,通常還會引起噁心、嘔吐、血壓升高等症狀,嚴重者還會產生抽搐,並造成腦損傷。

李海蛟指出,一年中,蘑菇中毒有兩個「高峰期」。

4月至7月,是劇毒鵝膏中毒的高發時期,此類中毒極易引起肝衰竭,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死亡;

6月至8月,是劇毒的亞稀褶紅菇中毒的高發期,此類中毒可以引起橫紋肌溶解、急性血管內溶血和多器官衰竭。

蘑菇中毒缺乏特效解毒劑

每到夏季,在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南方地區,菌菇中毒的情況時有發生,在北京地區也會零星散發。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科博士生導師宋玉果介紹,近年,在北京房山地區就出現過多例誤食菌菇中毒,並導致死亡的案例。

宋玉果表示,根據對以往蘑菇中毒事件分析,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死亡率在20%左右,在食源性中毒性疾病中算是較高的。而這類中毒也是缺乏特效治療辦法的。

「缺乏特效治療辦法並不是說到了醫院不能治療,而是指它沒有特效的解毒劑。」宋玉果說,吃蘑菇中毒後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而患者到了醫院,首先要做的就是阻止毒素繼續吸收,並促進它的代謝和排出,如:洗胃、導洩等等。「在治療上,我們會根據不同情況進行生命支持,幫助患者度過危險期,恢復身體臟器功能。」

宋玉果介紹,蘑菇中毒大多發生在家庭,偶爾也出現在飯店、食堂,它與藥物中毒不同,往往有一個相對較長的潛伏期。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後發生不適,及時就醫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沒經驗不要嘗試採食野生蘑菇

兩位醫生都提到,在臨床上,大多數患者都是誤食有毒蘑菇造成中毒送醫,「往往是常常採食蘑菇的人更容易放鬆警惕。」

事實上,蘑菇種類眾多,大多數人對它缺乏專業性識別知識,對有無毒性常常是通過形態、色澤、表面分泌物等表觀特徵進行判斷,這種鑑別方式往往會出現誤差。要想減少中毒發生,預防是最根本的,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

「今年,截至目前,中國疾控中心已經處理了近300起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中毒人數超過800人。」李海蛟指出,目前,我國已是食用菌栽培的世界第一大國,栽培種類繁多。人們常食用的菌菇種類,如香菇、平菇、木耳、金針菇等,都已實現大規模栽培,安全性有保障。他強烈建議,沒有採摘經驗者不要採食野生蘑菇。(記者 孫樂琪)

圖片來源:北晚新視覺

相關焦點

  • 野生蘑菇中毒風險提示
    >素有採摘、食用野生菌類的習慣,而毒菌類混淆其中,誤食後會導致嚴重中毒,危及生命。2、對消費者的提示鑑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專業機構和人員幫助,目前沒有簡單易行的鑑別方法,民間流傳著一些識別方法經證明並不可靠,預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採食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購買個人採摘售賣的蘑菇
  • 寧鄉已有4人因採食野生蘑菇中毒!速轉!
    氣溫回暖 雨水充沛 野生菌類進入生長旺季 人們在郊遊踏春時 喜歡採些野生蘑菇 各地也因此相繼出現 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
  • 致幻毒蘑菇突然受追捧 醫生緊急提醒:致死率達80%
    每逢菌子季,雲南的各種野生菌便成了必吃的美味,但吃毒菌子中毒的新聞也隨之刷屏。當地有關部門每年從野生菌上市就要發布各種預警和科普,也是操碎了心。  但即使這樣,還是會有人在看到吃蘑菇中毒致幻能有小人跳舞、能欣賞大片的新聞後,忍不住動起親身體驗一把的「歪心思」。
  • 青島一市民採食野生蘑菇中毒身亡 這十餘種毒蘑菇最常見
    青島新聞網4月10日訊(記者 張萍 通訊員 綦斐)青島新聞網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近日,我市一市民因食用野生蘑菇,引發多臟器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目前,我市開始進入雨水豐沛季節,也進入野生蘑菇生長季節。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市民:珍愛生命,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 肝損傷型毒蘑菇中毒「九死一生」
    本期話題:毒蘑菇中毒  本期專家:張興國  專家單位:山東省立醫院  最近,濟南有一對老兩口吃了自採的野蘑菇後,感覺頭暈乎乎的,看到自己家裡的東西變形了、變小了。「不好,蘑菇有毒!」
  • 四川敘永一家人出現毒蘑菇誤食悲劇,不要亂吃野生蘑菇了!
    ,醫院急診科每年都會接診因吃野生蘑菇中毒的患者。誤食毒蘑菇,肝損害型中毒最為兇險,表現為噁心、嘔吐、肝區疼痛等症狀,部分患者可能會伴有精神症狀。目前對有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且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 「判斷蘑菇有沒有毒,光看顏色和形狀不靠譜。」林勇表示,當患者不小心誤食了毒蘑菇後,自我急救可採用催吐方法,壓迫舌根或飲用大量淡鹽水來催吐。
  • 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毒蘑菇又稱毒蕈(dú xùn),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毒蘑菇的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6-9月,由於部分有毒的野生蘑菇與平常的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容易導致誤食進而引起中毒。
  • 青島一老人採食毒蘑菇中毒身亡!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半島記者 徐軍近日,青島一位老年人在小區附近山頭散步時,採集一把野生蘑菇,回家燉食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送到醫院後,老人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情進展迅速,最終經搶救無效而死亡。一把毒蘑菇引發了一起悲劇。專家提醒,毒蘑菇中毒是國內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佔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
  • 美味背後的危險:路邊的蘑菇你不要採 青島已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
    專家 >>>最怕別人來問這種蘑菇有毒嗎在青島八大關景區,記者在綠化帶內看到不少紅色、長相漂亮的蘑菇,然後記者通過百度搜圖搜索找到了諸多外觀一樣的蘑菇,例如毒紅菇(又稱棺材蓋蘑菇)、小胭脂菌、紅菇等,儘管記者多次報導過野生蘑菇,對於它的準確名稱和是否有毒,記者也沒有絕對把握
  • 一家吃野生菌中毒 15種野生蘑菇不要吃!
    一家吃野生菌中毒:因為食用撿來的野生菌,廣元少年陳凱一家三口中毒入院,母親更因病情加重不幸去世。  夏天潮溼的環境讓路邊樹下、公園草地上以及野外讓野生蘑菇開始瘋長,吸引了很多人去採摘。小編要提醒大家:每年因為吃菌子中毒的事件很多。以下這些常見的野生蘑菇有毒,千萬別吃。  1.毒蠅傘  毒蠅傘因可以毒殺蒼蠅而得名。其毒素有毒蠅鹼、毒蠅母、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傘素等。
  • 致幻蘑菇:大自然最詭異的瘋人植物
  • 這些蘑菇看著能吃,卻劇毒無比,隨時可能要人命!
    一大波「吃貨」因為貪一口鮮 把自己吃進了醫院 為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 幾種常見的毒蘑菇 狗尿苔 狗尿苔又稱「致幻蘑菇」,中毒後一般無胃腸道反應。
  • 超級瑪麗蘑菇原型:能讓人看見「巨人國」或「小人國」的致幻蘑菇
    這個世界還有很多類似「毒蠅傘」的蘑菇,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吃了能讓人致幻。什麼致幻蘑菇又被稱為迷幻蘑菇、幻覺蘑菇、神奇蘑菇,具有致幻作用的真菌。致幻蘑菇是一種天然植物,其中含有裸蓋菇素(賽洛新列),以及其它可引起致幻成分的物質。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布,有200多個種類,不同種類的致幻蘑菇有不一樣的幻覺效果。
  • 「致幻蘑菇」竟成網紅商品?——部分網絡平臺銷售帶毒野生菌現象...
    新華社昆明9月16日電 題:「致幻蘑菇」竟成網紅商品?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網絡平臺的賣家除銷售常見的帶毒野生菌外,還兜售一種外號為「幻覺蘑菇」的毒品野生菌。  「幻覺蘑菇」學名裸蓋菇,食用後會產生更明顯的致幻效果。「跟裸蓋菇比起來,『見手青』真的是小兒科了。」
  • 「致幻蘑菇」豈能成網紅商品
    2020-09-20 08:52:32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王琦
  • 野生毒蘑菇可致命,勿採勿賣勿買勿食!
    「不要隨便吃野生蘑菇!不要隨便吃野生蘑菇!不要隨便吃野生蘑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時值春夏之交,氣溫回暖,溼度回升,各種菌類進入生長旺盛期,也進入了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導致的中毒事故易發多發期,並且食用有毒野生蘑菇中毒後沒有特效療法,病死率高、風險極大。
  • 西安4名兒童食用野生蘑菇中毒 僅1人倖存
    據陝視新聞,9月5日,記者從西安市兒童醫院了解到,西安市兒童醫院近一個月來已經收治了4名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兒童。家住甘肅慶陽的女孩婷婷(化名),今年只有1歲半,是西安市兒童醫院近期收治的4名食用蘑菇中毒的兒童中唯一的倖存者。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致幻蘑菇」成網紅商品 暈!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網絡平臺的賣家除銷售常見的帶毒野生菌外,還兜售一種外號為「幻覺蘑菇」的毒品野生菌。  「幻覺蘑菇」學名裸蓋菇,食用後會產生更明顯的致幻效果。「跟裸蓋菇比起來,『見手青』真的是小兒科了。」
  • 澳地區出現劇毒蘑菇 如何預防蘑菇中毒
    蘑菇是屬於野生的食物,很多人在野外看到蘑菇都會摘回家食用。因此一旦蘑菇盛開的季節都會出現不少誤食毒蘑菇的情況。下面就教教大家毒蘑菇中毒如何急救。中毒病程為1-2天,很少死亡。  3、溶血型。潛伏期6-12小時,最長可達2天。最初為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症狀,發病3-4天後皮膚變黃,肝脾腫大,肝區疼痛。嚴重者心律不齊、抽風、昏迷。可能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導致死亡。  4、臟器損害型。最為嚴重,病情兇險,搶救若不及時,死亡率極高。
  • 「致幻蘑菇」竟成網紅商品?——部分網絡平臺銷售帶毒野生菌現象調查
    新華社昆明9月16日電題:「致幻蘑菇」竟成網紅商品?——部分網絡平臺銷售帶毒野生菌現象調查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顏之宏、林碧鋒「吃了可以見小人」「見不到小人給差評」……近日,「新華視點」記者在一些網絡平臺上發現,部分賣家藉助網際網路平臺,向消費者兜售有一定毒性的菌菇。在產品介紹和評價中,一些人還宣揚菌類的「致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