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圖譜 赤腳鵝膏菌 劇毒,毒素尚不明確,誤食後會造成急性腎損傷。
灰花紋鵝膏菌 劇毒,含有的肽類毒素是環肽化合物,誤食進入人體後對肝臟和腎臟有強烈的損傷作用。
白毒鵝膏菌 劇毒,成年人吃一個溼重50g的白毒鵝膏菌就可以出現嚴重肝衰竭,這種毒素潛伏期可達24小時。
溫州網訊 記者昨天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9月1日至30日中午12時全市共接到18例毒蘑菇中毒報告病例,而今年1月份至9月份累計達40例。市疾控中心為此發布風險警示:不採不食野生菌,遠離風險保健康。
市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患者來自全市6個縣(市、區),主要集中在樂清市、永嘉縣和文成縣。毒蘑菇中毒一般以家庭為單位。監測的病例中,臨床症狀以胃腸道症狀為主,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其中有3例重症病例,主要表現為肝腎功能損傷,引起這3例病例中毒的野生蘑菇,經專家鑑定是劇毒的赤腳鵝膏菌和灰花紋鵝膏菌。
市疾控中心提醒,有毒野生蘑菇和可食野生蘑菇形態極其相似,只有菌類專家才能鑑定,民間毒蘑菇辨認方法不靠譜,不採不食野生菌才是有效的預防措施。帶著小孩出去玩的市民,不要因為野外的蘑菇顏色漂亮就去採摘帶回家。一旦誤食,立即採取嘔吐、洗胃等自救措施,及時就診並告知醫生毒蘑菇食用史,最好提供毒蘑菇的樣本或照片供相關部門鑑定指導救治。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 王春霞
新聞+
9月30日18時許,泰順公安交警鐵騎開道,將吃野生菌中毒的6名外地遊客送到泰順縣人民醫院救治。執勤民警說,當時4名大人、2名小孩臉色蒼白,都有腹痛症狀。目前,6名患者均已脫離生命危險。
2015年7月2日,永嘉橋下的潘老伯一家六口吃完採摘的野生蘑菇,10個小時後全家人均出現嚴重的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礙,住進了重症監護室。7月7日,79歲的潘老伯和76歲的妻子因搶救無效離世。經專家確認,潘老伯一家食用的蘑菇為白毒鵝膏菌。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