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蘑菇中毒風險提示
>素有採摘、食用野生菌類的習慣,而毒菌類混淆其中,誤食後會導致嚴重中毒,危及生命。2、對消費者的提示鑑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專業機構和人員幫助,目前沒有簡單易行的鑑別方法,民間流傳著一些識別方法經證明並不可靠,預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採食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購買個人採摘售賣的蘑菇
-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提醒:謹防誤食野生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
目前,廣東省已進入春季,氣溫回暖、溼度回升,各種菌類進入生長旺盛期,且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響應由一級調整為二級,郊遊、踏青等戶外活動也被廣大群眾列入了生活日程,因此當前進入了因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的高發期。
-
黑龍江省衛健委專家:做到以下幾點 預防秋冬季食物中毒
我省9月以來,連續多地發生食品安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哈爾濱市呼蘭區多所學校學生食物中毒事件、雞西市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致多人死亡事件等,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高度關注。記者採訪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處專家教你,秋冬季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
澳地區出現劇毒蘑菇 如何預防蘑菇中毒
蘑菇是屬於野生的食物,很多人在野外看到蘑菇都會摘回家食用。因此一旦蘑菇盛開的季節都會出現不少誤食毒蘑菇的情況。下面就教教大家毒蘑菇中毒如何急救。 澳大利亞維州首席衛生官格斯特 表示,這些蘑菇含劇毒,食用一顆就會引發嚴重後果。他指出,食用黃斑蘑菇會引起數天嚴重胃痛,而「死亡之帽」則會毒害肝臟,若不能及時就醫,後果將非常嚴重。
-
廣東雷州22人中毒系因食用雲斑裸額蝦虎魚
中新網廣州3月19日電 (唐貴江 粵食安)早前媒體報導廣東湛江雷州市部分群眾因食用「跳跳魚」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引發關注,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19日發布消息稱,經專家初步判斷,引起食物中毒的並非「跳跳魚(蝦虎魚的一種)」,而是外觀上與其相似的雲斑裸額蝦虎魚。
-
致命毒蘑菇又來了!碰到這些蘑菇可千萬不要採摘食用
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的高發期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此提醒:為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的發生請廣大群眾不要自行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等菌類充分認識毒蘑菇的危害一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一起來瞧瞧除了視頻提到的幾類毒蘑菇以下這些毒蘑菇也千萬要注意哦切勿自行採摘食用野生蘑菇不採摘。踏春郊遊期間,廣大群眾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慾採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
-
食用蘑菇後 市民出現中毒症狀(一)
株洲傳媒網6月18日訊(公共頻道記者張長江 龍羽)隨著氣溫升高、雨水增多,蘑菇進入到了生長旺季,誤採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進入高發季節。根據市疾控中心食安科的統計,今年3月至今,我市已接到兩起因食用野生蘑菇而中毒的事件。6月15號,市民羅女士的媽媽從菜市場買了一種表皮為灰色,個頭較大的蘑菇。
-
哪些蘑菇不能吃?全球野生食用蘑菇科學清單發布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許建初團隊與雲南農業大學教授盛軍團隊聯合多國研究人員重新梳理和系統考證了全球可食用野生蘑菇物種分類信息,並形成了目前最為全面的野生食用蘑菇科學清單
-
息烽母子二人疑似食用野生菌中毒 蘑菇用大蒜來試毒?不可信!
7月1日下午,朱某華於居住地附近的白虎山上自行採摘野生菌食用,包含認識的紫花菌、土凍菌、蘇麻菌3種,另外3朵白色野生菌不認識,所採摘的6種野生菌共計約2000g。朱某華於當日帶回家中加工處理,加入鹽、味精、蔥、糟辣椒、大蒜等調料加水煮約1小時後,便於晚上19點左右和母親舒某秀共同食用,兩人食用過程中均未喝湯。
-
湖南加強野生蘑菇中毒防控 爭取今年全省農村居民毒蘑菇防控知曉率...
日前,省食安委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強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爭取2020年全省農村居民毒蘑菇防控知識知曉率超70%。《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應在鄉鎮、村組、高發地區入山口、農村集市、農貿市場等地,採取設立警示牌、張貼宣傳畫、懸掛宣傳標語等方式,反覆提示誤採誤食野生蘑菇的風險;要加強家庭食物中毒應急救治知識科普,一旦發生中毒症狀,要立即催吐,立即送醫,並提供誤食蘑菇實物或圖片。
-
野生蘑菇有毒沒毒,你真的分不清
野生蘑菇有毒沒毒,你真的分不清金羊網 作者:馬燦 2020-03-20 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提醒:為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的發生,請廣大群眾以及餐飲單位不要自行採摘、食用、製售野生蘑菇等菌類。
-
野生的真菌菇有很多,但是越好看的卻越是不能食用的,需牢記!
比如有的網友會覺得真菌菇一般都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真菌菇的品種有很多,尤其是在山上的野生真菌菇更是多,裡面造型顏色都是不一的,不過有一些真菌菇就確實是不能食用的,帶有毒性的!所以這次小妖就要介紹幾款好看但不能吃的真菌菇了,對於愛吃野菜野真菌菇的人那就更加得好好看看啦!野生的真菌菇有很多,但是越好看的卻越是不能食用的,需牢記!
-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來認識一下湖南常見的毒蘑菇
紅網時刻記者 黃河 整理報導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野生毒蘑菇中毒是中國導致死亡人數比較多的一類食物中毒。野生毒蘑菇有很多品種,消費者很難辨認,主要因誤採誤食引起。據評估中心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據了解,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且毒蘑菇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應以預防為主。那麼,如何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萬一誤食了毒蘑菇該如何處置?
-
美味背後的危險:路邊的蘑菇你不要採 青島已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
據田雪梅博士介紹,青島地區常見的有毒蘑菇有十餘種,在嶗山與市區多處出現毒蘑菇的概率基本相同,有些毒蘑菇外表乾淨,看上去跟普通的蘑菇沒有太大的差別,但都是一些容易被誤食的有毒菌。田雪梅博士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華北地區常見毒蘑菇圖譜中,為記者介紹了在青島地區採樣研究過程中常見的毒蘑菇,記者注意到青島地區出現的毒蘑菇種類佔到了該圖譜中蘑菇種類的一半以上,數據有些驚人。
-
2020食品安全熱點二:提防毒蘑菇!專家:不採不吃陌生野生菌
針對每年我國部分地區出現的採食野生毒蘑菇致死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在解讀中表示,民間流傳的所謂鑑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經驗並不可靠,消費者預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最根本方法是「不採、不買、不吃」不認識的野生蘑菇。毒蘑菇成食物中毒致死的「頭號殺手」毒蘑菇又稱毒蕈,是大型真菌的子實體,誤食後人或畜禽會產生中毒反應。
-
「酸湯子」中毒致多人死亡,海南發布食品安全預警提示
近期,黑龍江省雞西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致多人死亡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高度關注。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野生蘑菇不能想吃就吃
當前,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湖南省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 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收到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報告88起,死亡10人,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0%。 7月8日,省食安辦邀請專家舉辦「毒蘑菇」專題科普活動,教授大家採食野生蘑菇的基本常識,提醒大家野生蘑菇不能亂吃。
-
毒蘑菇有哪些特徵?如何識別野生毒蘑菇?(圖解)
8月2日,廟裡來了3位遊客,他們在山上玩了一圈,採回了滿滿一塑膠袋蘑菇。「我看那蘑菇又白又漂亮,就沒想到會有毒。」劉興梅說,因為遊客與她相熟,就把蘑菇在廟裡的灶房炒了,還下了些麵條,招待3位遊客吃了。 下午3時多吃的飯,吃完後遊客下山了,4時多一點,劉興梅感到渾身不舒服。「噁心,吐了十幾次,人暈得都站不住。」
-
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劇毒蘑菇難鑑別 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長沙晚報6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張勁夫)近期,長沙已連續發生幾起誤食灰花紋鵝膏菌和裂皮鵝膏菌導致的蘑菇中毒事件。這兩種野生菌均為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
-
黃山3人吃野生蘑菇食物中毒 其中2人病情危重至今仍在ICU
吃了湖邊野蘑菇 三人被「放倒」8月9日晚,黃山市黃山區仙源鎮居民謝陳浩應朋友之邀,前往其家中喝酒吃飯。謝陳浩的父親介紹,「聽說當時兒子的朋友在太平湖裡釣了幾條魚,還順帶在湖邊採了些野蘑菇回家一起燒了吃。」10日凌晨2時許,謝陳浩突然出現嘔吐症狀,到了10日下午,謝陳浩的不適症狀迅速擴展,不僅身上發痛,嘴裡還不停地吐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