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來認識一下湖南常見的毒蘑菇

2020-12-04 紅網

紅網時刻記者 黃河 整理報導

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野生毒蘑菇中毒是中國導致死亡人數比較多的一類食物中毒。野生毒蘑菇有很多品種,消費者很難辨認,主要因誤採誤食引起。據評估中心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

據了解,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且毒蘑菇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應以預防為主。那麼,如何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萬一誤食了毒蘑菇該如何處置?

不要隨意採食和購買野生蘑菇

我國的蘑菇種類繁多,分布的地域也非常廣,森林、草原、平原、路邊等都可以採到。我國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有毒蘑菇有40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對人有致死危險的蘑菇有40多種。對於野生蘑菇,目前尚未形成消費者可以用來鑑別其是否有毒的簡易科學方法,預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要採食野生蘑菇,不要購買個人採摘售賣的野生蘑菇。同時,也不要輕易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

對不認識的蘑菇不採摘、不加工、不經營

學校食堂、企事業單位食堂、餐飲單位對不認識的蘑菇應做到「三不」,即不採摘、不加工、不經營。由於有毒蘑菇與普通蘑菇很難鑑別,僅依靠民間流傳下來的所謂經驗並非科學可靠,以致時常發生「誤食」野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食品生產經營者要做到不採摘、不加工、不經營野生蘑菇,堅決防止誤食野生蘑菇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毒蘑菇中毒特點

毒蘑菇中毒最快10分鐘發病,最慢30小時。中毒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一般早期中毒症狀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可導致抽搐、痙攣、幻覺,甚至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治療藥物,致死率極高。

誤食毒蘑菇的處置方法

吃完蘑菇後如感不適,包括噁心、頭暈、嘔吐、幻視、幻聽等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治療;如果來不及就醫,應立即採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洗胃、灌腸等處理,儘快排出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餘蘑菇從而減輕有毒物質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並儘快到醫院進行診治。

湖南常見的毒蘑菇

青褶傘。

俗稱大青褶傘、鉛綠褶菇等,在中國主要集中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省不同地區一年四季均有分布,具體時間為3月至12月。

青褶傘常生長於公園或小區草坪上、菜地裡、路邊草地裡、荒地上,甚至是垃圾堆旁,儼然成了離人群最近的毒蘑菇種類。

最近兩周,青褶傘中毒事件明顯增多,中毒後可表現為嚴重的胃腸道症狀,包含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亞稀褶紅菇。

亞稀褶紅菇,夏秋季7月上旬—9月下旬生長於馬尾松與栲樹等三毛櫸科植物的混交林中。該毒蘑菇在全省各地均有分布,有劇毒,近年來在湖南、湖北、浙江、貴州、雲南頻頻發生中毒事件。該毒蘑菇與老百姓經常採食的紅菇屬中的其他種類如稀褶紅菇、密褶紅菇極為相似,老百姓都稱為火炭菌,很難從外觀形態上將它們區分開來。誤食亞稀褶紅菇後,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並有乏力感,24小時後,出現全身乏力明顯,肌肉痙攣性疼痛,肢體乏力,明顯的腰背痛,肌肉酸痛,並出現胸悶、心悸、呼吸急促困難等症狀。

相關焦點

  •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今年有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提醒消費者不採不食野生蘑菇!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導致74人死亡什麼是毒蘑菇?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毒蘑菇又稱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後能造成人毒性反應的大型真菌的子實體,其中大部分屬於擔子菌,少數屬於子囊菌。
  • 雲南人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冬季食用這些也要注意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據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有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提醒消費者不採不食野生蘑菇。
  • 湖南31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這些毒菇最常見
    近來我省雨水豐沛,蘑菇生長旺盛,但在山裡採摘野生蘑菇大家可要注意了,誤食毒蘑菇,後果不堪設想。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今天從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了解到,我省蘑菇中毒大多發生在5—9月,今年僅6月份,共收到蘑菇中毒報告8起,發病31人。
  • 我國今年已近8000人吃毒蘑菇中毒 致74人死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導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發布會上提醒消費者,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除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之外,近日,黑龍江雞西市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酵米麵食品)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引發全國廣泛關注。李寧稱,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
  • 這些常見的鑑定毒蘑菇的辦法都不靠譜!萬一誤食毒蘑菇這樣做
    公告發布後,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淚目了,給大濟南愛心人士點讚」「有愛的山東人」「這就是中國力量」「這樣的消息看了有種溫暖的感覺」「人間有真情 人間有真愛」「這大概是最溫情的一個公告,大愛山東人,一次性獻滿整個血庫」。山東每年都會發生幾起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7日下午,記者在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山東省每年都會有多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生。
  • 我國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74人死亡
    近期,黑龍江發生的食用酸湯子的中毒事件造成9名中毒者死亡,多起採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也引發關注。冬季如何預防食物中毒?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介紹,黑龍江雞西食物中毒事件造成9人死亡,我們深感痛心,這起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
  • 這些蘑菇有毒 常見毒蘑菇圖鑑出爐
    (圖力古爾 王建瑞 魯鐵 劉宇 程顯好 著) 9月6日,一則「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被送重症監護室搶救 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廣大愛心人士立刻行動,紛紛從四面八方前往山東省血液中心獻血。截至9月7日15時,近千人共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 經過專家鑑定,7歲男童誤食的毒蘑菇屬於肉褐鱗環柄菇。
  • 蘑菇中毒高發季,認識3種常見毒蘑菇。美食雖然好,避免中毒!
    本期導讀:每年6月梅雨季節,是大量野生蘑菇上市的季節,更是毒蘑菇致命的高發季,很多野生蘑菇含有劇毒。本文將介紹3種常見毒蘑菇,讓您在追求味道鮮美同時,也能增加防範漲知識!每年6月,在我們湖南,就正式進入梅雨季節了。持續的陰雨,綿綿不絕,不但影響了人們的出行、農工生產,而且家裡很容易起潮發黴,讓人很不省心。
  • 誤食毒蘑菇的7歲男孩不幸離世,這些蘑菇在廣東也很常見!
    用顏色是否鮮豔來判斷毒性?專家指出該說法不太準確醫生特別提醒廣大市民:不要再去採摘或購買野生蘑菇,因為毒蘑菇和無毒蘑菇幾乎無法用肉眼來判別,一旦中毒,極有可能會危害生命。因此預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要採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劃重點擦亮眼睛仔細認清廣東常見毒蘑菇 #致命鵝膏(致命白毒傘)#
  • 毒蘑菇猖獗!上月毒倒31人!湖南這些毒菇最常見
    新湖南客戶端7月1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張亞娜 粟青梅)近來我省雨水豐沛,蘑菇生長旺盛,但在山裡採摘野生蘑菇大家可要注意了,誤食毒蘑菇,後果不堪設想。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今天從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了解到,我省蘑菇中毒大多發生在5—9月,今年僅6月份,共收到蘑菇中毒報告8起,發病31人。
  • 預防毒蘑菇中毒,這些事情你該知道!
    2019年,我省近3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並有死亡病例發生。2020年1-10月份,金華市共報告7起毒蘑菇中毒事件,雖然我市今年未發生毒蘑菇中毒事件,但仍應引起廣大市民重點關注。毒蘑菇又稱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後能造成人毒性反應的大型真菌的子實體,其中大部分屬於擔子菌,少數屬於子囊菌。世界範圍內已報導的毒蘑菇約有1000種,我國目前已報導480種。
  • 吃了毒蘑菇六旬夫婦搶救一夜仍未脫險,醫生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
    長江網9月16日訊(記者張劍 通訊員李晗)9月15日,湖北黃梅一對六旬夫婦因食用毒蘑菇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礙。雖經當地醫院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全力搶救,截至記者發稿,二人仍未脫離生命危險。胡先生今年67歲。
  • 青島一老人採食毒蘑菇中毒身亡!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在青島,常見的毒蘑菇有10餘種,市民一定要注意不採不食不賣。上山採摘野蘑菇吃後中毒4月7日中午13時,海慈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名疑為蘑菇中毒患者。患者是一名老年男性,來到醫院時神志還清晰,但是煩躁不安,不能自己控制。這位患者告訴醫生,他在食用野外採摘的野蘑菇之後,幾乎立即出現了喘憋、全身麻木、腹痛、噁心、嘔吐的症狀。
  • 肝損傷型毒蘑菇中毒「九死一生」
    所幸他們之前看過有關毒蘑菇中毒的新聞,趕緊打了求救電話,得以迅速被送往省立醫院救治。  有人中毒產生幻覺趕緊上醫院,有人卻把「幻覺」當噱頭在網上兜售毒蘑菇。看起來,不把毒蘑菇毒性當回事的,還是大有人在。事實上,毒蘑菇中毒是我國食物中毒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國毒蘑菇有上百種,其中能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多種。
  • 毒蘑菇又惹禍!2019年全國769人中招!這份「毒蘑菇」圖鑑要收好
    9月6日中午,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緊急招募令:「一名7歲兒童因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症狀,危及生命,已在醫院重症監護搶救9天,每天使用3000毫升血漿,急需您獻血救治。」男童誤食的肉褐鱗環柄菇截止到9月7日15:00,已有1095人在山東省血液中心各獻血點捐獻血液共計356400毫升,其中AB型獻血者491人,共計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在感受眾人緊急救援的溫暖之外,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誤食毒蘑菇事件屢有發生。
  • 「路邊的蘑菇不要採」,誤食會要人命!這些常見毒蘑菇記清了
    可是,蘑菇雖然漂亮,誤食可是要人命呀!近日,市教育局提醒家長和孩子:路邊的野蘑菇切莫採!對路邊小攤上出售的來路不明的蘑菇也不能購買,尤其不要購買、製作和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莞城等鎮街的學校今日也向家長轉發了食藥安辦發布的《食品安全預警提示》和《預防毒蘑菇中毒宣傳手冊》。
  • 廣東常見的有毒蘑菇:8種常見毒菇毒性及圖片
    事件:  東莞5人吃野生蘑菇被毒倒:廣東常見毒蘑菇有8種  東莞又現一起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昨日,東莞市食品藥監局通報,5月8日,東莞大嶺山鎮楊屋村一行5人前往馬鞍山遊玩,途中採回野蘑菇食用後被毒倒。目前,5人已轉入東莞市人民醫院治療,其中2人症狀較重。
  • 誤食毒蘑菇的7歲男孩不幸離世
    近幾日,誤食毒蘑菇中毒男孩圓圓一直牽動著市民的心。
  • 2020食品安全熱點二:提防毒蘑菇!專家:不採不吃陌生野生菌
    針對每年我國部分地區出現的採食野生毒蘑菇致死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在解讀中表示,民間流傳的所謂鑑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經驗並不可靠,消費者預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最根本方法是「不採、不買、不吃」不認識的野生蘑菇。毒蘑菇成食物中毒致死的「頭號殺手」毒蘑菇又稱毒蕈,是大型真菌的子實體,誤食後人或畜禽會產生中毒反應。
  • 今年已有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 這幾類食物也要注意
    今天(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據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有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提醒消費者不採不食野生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