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衛健委專家:做到以下幾點 預防秋冬季食物中毒

2021-01-15 瀟湘名醫

隨著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聚餐數量迅速增加。我省9月以來,連續多地發生食品安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哈爾濱市呼蘭區多所學校學生食物中毒事件、雞西市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致多人死亡事件等,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高度關注。記者採訪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處專家教你,秋冬季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酵米麵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食物中毒的簡稱。該菌產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嚴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熱性極強,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即可引起中毒,對人體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生嚴重損害。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引起的中毒在我省時有發生,食品因天氣炎熱、潮溼,貯存不當而變質。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為發酵玉米面製品、變質銀耳及其他變質澱粉類(糯米、小米、高粱和馬鈴薯粉等)製品。我國近幾年發生的中毒大部分與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關,北方以酵米麵製作的臭碴子、酸湯子、格格豆等為主,南方多以酵米麵製作的湯圓和以糯米泡製後做成的吊漿粑、河粉等食品為主,這些食品的製作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發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汙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現為上腹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嚴重者可出現黃疸、肝腫大、嘔血、意識不清、煩躁不安甚至休剋死亡。

近幾年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很少發生,但在依然保持傳統飲食習慣的地區,由發酵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還時有發生,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100%。

秋冬季預防食物中毒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預防酵米麵食物中毒。不製售、不食用酵米麵、酸湯子等發酵米麵食品;製備發酵米麵食品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要保證食物無異味產生,一旦發現粉紅、綠、黃綠、黑等各色黴斑,就不能食用,磨漿後要及時晾曬或烘乾成粉,貯藏要通風、防潮、防塵;禁止出售、食用變質銀耳,不要自行採食鮮銀耳;發生酵米麵中毒後,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過相同食品但未發病的人應及時就醫,催吐、洗胃、清腸,並根據症狀的輕重予以對症治療。

預防蘑菇食物中毒。不要自行採摘、食用野生蘑菇;採購食用菌必須到正規市場;一旦出現中毒症狀,應當儘快催吐,同時儘快送到醫院治療;患者如能攜帶吃剩的蘑菇,可以輔助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預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要把扁豆煮熟燜透,破壞其毒素,需水焯至扁豆失去原有的綠色、生硬感和豆腥味;炒扁豆時,應勤翻動,使其均勻受熱,煸炒後應加適量水燜至熟透後食用;購買時要挑選嫩扁豆,不買、不吃老扁豆。

預防諾如病毒傳播。由於目前尚未有疫苗可以預防諾如病毒,預防諾如病毒的傳播應注意保持食物和飲用水清潔,飯前便後要用肥皂和水仔細清洗雙手,要及時清洗飲食用具;做到生熟分開;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徹底清洗;正確儲存食品,食前重新加熱。

預防自釀葡萄酒中毒。秋冬季大量葡萄上市,很多人喜歡自製葡萄酒,但自釀過程如果處理不當,會產生甲醇等有害的副產物。應儘量選擇飲用正規商場出售的葡萄酒;自釀葡萄酒應選擇釀酒用葡萄,控制好發酵溫度,溫度越高、浸漬時間越長、果膠酶用量越大,甲醇產生就越多;葡萄酒不宜長時間存放,釀好後應儘快飲用。

【來源:雙鴨山廣播電視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秋冬季疫情會不會反彈?專家最新判斷!
    秋冬季疫情會不會反彈?很多人對此擔心。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日前明確表示:「經過半年多實踐,我們有信心控制住疫情,不會再出現像年初武漢那樣的嚴重情景。」//日前,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明確表示:「經過半年多實踐,我們有信心控制住疫情,不會再出現像年初武漢那樣的嚴重情景。」吳尊友說,如此肯定是基於兩個事實。一是在今年一二月份,武漢發生疫情時很多人返鄉,病例擴散到湖北以外30個省份。
  • 四川省衛健委模擬演練新聞發布,科學做好冬春防控
    這是一場模擬演練——「S市新增兩例本土病例」召開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四川省衛健委領導班子成員正在答記者問,針對新增本土病例情況等方面回應社會關切。為了紮實做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各項應急準備,提高全省各級衛生健康系統幹部新聞發布和輿情應對能力。12月2日,省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專題培訓會並進行現場模擬演練。
  • 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秋冬季飲食,要注意哪些以避免中毒發生呢? 10月5日,國內某地發生食物中毒的悲劇事件。居民王某及其親屬9人在家中聚餐,共同食用了自製的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引發食物中毒,造成8人死亡。 經調查,該事件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 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鞍山血站溫馨提示
    進入冬季,流行性感冒和新冠肺炎症狀相似,國家衛健委近日發布了《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鞍山市中心血站根據要求嚴格執行,為確保血站工作人員和無償獻血者安全,保障血液安全供應,血站將做到個人防護、手衛生、環境管理、物體表面清潔消毒和醫療廢物管理等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降低採供血感染的發生風險。
  • 可引發食物中毒,如何預防有妙招
    可引發食物中毒,如何預防有妙招 2020-07-11 0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家衛健委1號公告:新型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鍾南山:確認可人傳人
    國家衛健委發布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 ...1、天文專家介紹,10月14日天宇將上演「金星合月」和「火星衝日...
    【社會新聞播報】1、天文專家介紹,10月14日天宇將上演「金星合月」和「火星衝日」兩大天象,如果天氣晴好,我國公眾當日晨將先賞「星月童話」,夜晚再賞「超亮」火星。在行星合月中,「金星合月」是最具觀賞性的。14日這天,火星將迎來「衝日」。當火星繞日公轉運行到與太陽視黃經相差180度時,即為「衝日」。
  • 成都市衛健委闢謠
    真相3月1日,成都市衛健委發布闢謠信息:韓國回蓉人員陳某有發熱症狀3月1日,經多學科專家會診,結合陳某病程長達2月、進行性消瘦、胸部CT見雙肺炎症伴多發空洞形成,肺部影像學特徵與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徵不符等特點,一致認為根據目前患者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可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考慮肺結核合併細菌感染。陳某已轉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結核病區繼續治療。目前,為了預防新冠肺炎由境外輸入,凡是入境成都的航班,均按照防疫要求進行了嚴格管控。
  • 【溫馨提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鞍山血站溫馨提示
    一、保障血液安全,血站採取相應措施  進入秋冬季後流行感冒和新冠肺炎症狀相似,根據國家衛健委11月17日發布關於《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的要求,為確保血站工作人員和無償獻血者安全,保障血液安全供應,血站做到個人防護、手衛生、環境管理、物體表面清潔消毒和醫療廢物管理等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降低採供血感染的發生風險。
  •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秋冬季疫情不會捲土重來
    隨著秋冬季的到來,呼吸道傳染病也進入高發季節,隨著氣溫的降低,新冠肺炎會不會捲土重來?昨天,本報記者專訪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他表示,局部地區疫情反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這只是「火星」,不會出現疫情在全國大面積反彈的情況。並且,對於治癒出院後「返陽」的患者也不必過於擔憂,因為這類患者的傳染性很低。
  • 渭南市衛健委黨組書記翟玉寶一行蒞臨渭南市臨渭區固市中心衛生院...
    2020年5月27日10時35分渭南市衛健委黨組書記翟玉寶 、渭南市衛健委財務科科長秦智一行蒞臨渭南市臨渭區固市中心衛生院調研指導工作。臨渭區政府副區長李少博、臨渭區衛健局局長楊曉鋒、故市鎮黨委書記張文亮、臨渭區衛健局副局長梁榮輝、故市鎮黨委副書記孫斌、固市中心衛生院院長王小寧及院領導班子一行陪同調研。
  • 亞輝龍IPO關注:71個檢驗項目獲國家衛健委臨檢中心認可
    近日,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輝龍或公司)檢測中心收到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頒發的2020年室間質評合格證書。此次參評的71個項目,在室間質量評價活動中全部合格!在國內室內質量評價領域,國家衛健委臨檢中心組織的全國室間質量評價是最具權威性的,也是臨床實驗室績效考核內容之一,以此評估實驗室的檢測能力。
  • ...病例詳情公布】根據吉林省衛健委最新通報,1月11日8-24時,長春...
    吉林長春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3例 病例詳情公布】根據吉林省衛健委最新通報,1月11日8-24時,長春市新增無症狀感染者3例,均為當日0-8時通報的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系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通過主動篩查發現。無症狀感染者1:男,1991年出生,長春市綠園區人,在博金物流工作,系1月11日0-8時通報的無症狀感染者1和2的兒子。
  • 《體外膜肺氧合(ECMO)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範》發布,國家衛健委首次...
    今天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發布了《體外膜氧合(ECMO)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範》(下文簡稱《規範》),這是國家衛健委首次就一項呼吸支持技術制定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