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2020-11-23 湖南在線

劇毒蘑菇難鑑別 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長沙晚報6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張勁夫)近期,長沙已連續發生幾起誤食灰花紋鵝膏菌和裂皮鵝膏菌導致的蘑菇中毒事件。這兩種野生菌均為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長沙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野生蘑菇種類繁多,很難鑑別其是否為毒蘑菇,預防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灰花紋鵝膏菌和裂皮鵝膏菌生長期是每年6至9月,都生長於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地上。誤食上述兩種毒蘑菇後,可能出現以下中毒症狀:

潛伏期(6~12小時),誤食鵝膏菌後,發病較慢,曾有病例20小時後才出現症狀;胃腸炎期(8~48小時),潛伏期過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霍亂型」腹瀉等腸胃症狀;假愈期(48~72小時),胃腸炎期過後症狀明顯緩解,近似康復,1~2天內無明顯症狀;內臟損害期(72~96小時),假愈期過後,患者重新出現腹痛、帶血樣腹瀉等症狀,病情迅速惡化,出現肝功能異常和黃疸、肝腫大,最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疾控專家提醒,一旦發現誤食毒蘑菇,應馬上撥打120急救電話,及時前往醫院治療。在就醫前,可立即催吐,用溫鹽水或肥皂水灌腸將毒素從體內排出;飲用少量鹽糖水,補充丟失的體液,防止脫水導致休克;對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防止窒息。就醫時應攜帶毒蘑菇樣品或照片供專業人員參考。

相關焦點

  • 喜歡採蘑菇的大慶人,速看!農科院專家說,今年野生蘑菇超多,可採食...
    辨識毒蘑菇牢記這五招 一些有一定採蘑菇經驗的市民,會告訴身邊人,哪種蘑菇有毒,哪種沒有毒。但潘紹玉說,不要偏信「經驗」。因為毒蘑菇所含毒素很複雜,因生長區域、季節、氣候變化等許多因素不同會發生變化,呈現不穩定性。所以會有有的種類往年採食沒中毒,而今年採食卻出現中毒現象。
  • 美味背後的危險:路邊的蘑菇你不要採 青島已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
    特別是最近島城陰雨連綿,潮溼天氣使得一些漂亮的野生蘑菇瘋狂生長,無論是公園,還是河邊綠地,都能尋找到一些野蘑菇的蹤跡。而由於雨水集中,加上本市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而發生中毒,且有部分是重症病例,危及到了生命。因此,青島市疾控中心根據食源性疾病監測系統已經發布了安全提醒。那如果市民在遇到這些叫不出名字卻又非常漂亮的蘑菇時,應該如何處理呢?
  • 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組圖)
    為此,廣州市食安辦和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天晚上聯合發出預警: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誌,品種多達上百種,其大小、形狀、顏色、花紋等變化多端(部分毒蘑菇見右圖),非專業人士不易鑑別;提醒廣大市民和在廣州工作的外來工,千萬不要採摘食用野生蘑菇。
  • 野生蘑菇不要採
    很多人有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的習慣,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在國內,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在高明,西水菌、牛肝菌等都是市民最愛的「高明味道」。專家表示,市民需掌握正確的蘑菇辨別和烹飪方式。但目前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識別蘑菇是否有毒,因此,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預防和控制蘑菇中毒的關鍵。
  • 野生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
    野生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而劇毒的鵝膏菌多生長在相對清潔的林地上。誤區三:有辛辣、酸澀、惡腥或其他惡味的蘑菇有毒許多毒蘑菇都沒有明顯的特殊氣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蘿蔔味。無毒蘑菇為杏仁或水果味」的說法也毫無依據。當然,氣味不好的蘑菇人們一般是不願採食的。
  • 青島一市民採食野生蘑菇中毒身亡 這十餘種毒蘑菇最常見
    青島新聞網4月10日訊(記者 張萍 通訊員 綦斐)青島新聞網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近日,我市一市民因食用野生蘑菇,引發多臟器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目前,我市開始進入雨水豐沛季節,也進入野生蘑菇生長季節。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市民:珍愛生命,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 緊急提醒!致命毒蘑菇又來了!碰到這些蘑菇可千萬不要採摘食用
    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的高發期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此提醒:為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的發生請廣大群眾不要自行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等菌類充分認識毒蘑菇的危害一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對於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由於鑑別毒蘑菇並不容易,廣大群眾不要輕易採摘不認識的蘑菇。不購買。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不食用。為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
  • 青島一老人採食毒蘑菇中毒身亡!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半島記者 徐軍近日,青島一位老年人在小區附近山頭散步時,採集一把野生蘑菇,回家燉食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送到醫院後,老人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情進展迅速,最終經搶救無效而死亡。一把毒蘑菇引發了一起悲劇。專家提醒,毒蘑菇中毒是國內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佔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
  • 提醒!「路邊的蘑菇不要採」,誤食會要人命!這些常見毒蘑菇記清了
    可是,蘑菇雖然漂亮,誤食可是要人命呀!近日,市教育局提醒家長和孩子:路邊的野蘑菇切莫採!對路邊小攤上出售的來路不明的蘑菇也不能購買,尤其不要購買、製作和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莞城等鎮街的學校今日也向家長轉發了食藥安辦發布的《食品安全預警提示》和《預防毒蘑菇中毒宣傳手冊》。
  • 這個季節劇毒鵝膏菌正在瘋長!這種特徵的蘑菇千萬不能採食
    僅6月1日一天,湖南在道縣、冷水灘等地相繼報告5起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據湖南省疾控中心食源性疾病監測顯示:近5年來,全省發生野生蘑菇中毒1000餘起,發病人數3700餘人,死亡74人,均為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所致。野生菌味道鮮美,但亂採亂食,一定會讓你悔青腸子。
  • 緊急提醒!湖南已發生多起!請千萬遠離野生蘑菇,堅決不採不食!
    6月5日,婁底漣源兩兄弟三歲的小遠和兩歲的小寧因誤食野生劇毒蘑菇導致意外,兩歲的弟弟小寧在當地已搶救無效死亡。哥哥於6月7日被緊急送往湖南省兒童醫院搶救,因搶救無效死亡。6月8日,郴州市的劉某和女兒到山上採野蘑菇食用後中毒,出現頭暈、嘔吐、腹痛、腹瀉,第二天病情加重,才趕到當地醫院就診,經檢查劉某母女已經出現肝臟等器官損傷,於是被轉送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 湖南省人民醫院2周收治10名蘑菇中毒者 專家提醒:野生的蘑菇不要採
    華聲在線6月1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傳新 通訊員 梁輝 田晶晶)近來,湖南雨水豐沛,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屢見不鮮。記者今天從湖南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醫院急診一科最近兩周就收治10名野蘑菇中毒者。
  • 銀川野外出現多個新品種蘑菇,千萬不要食用!
    近日,銀川市民馬女士因誤食野生蘑菇導致中毒住院的事件,不得不讓我們警惕起來!那麼,我市野外的蘑菇品種多不多?大家是否認識?8月7日上午,記者採訪了從事食用菌研究20多年的銀川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執法支隊副支隊長賀永喜,向他了解相關知識。
  • 澳地區出現劇毒蘑菇 如何預防蘑菇中毒
    蘑菇是屬於野生的食物,很多人在野外看到蘑菇都會摘回家食用。因此一旦蘑菇盛開的季節都會出現不少誤食毒蘑菇的情況。下面就教教大家毒蘑菇中毒如何急救。  澳部分地區出現劇毒蘑菇  據澳大利亞「新快網」5月8日報導,近段時間,由於維州和塔州等地出現了強降水,澳大利亞部分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毒的蘑菇,有俗稱「死亡之帽」的野生劇毒蘑菇和黃斑蘑菇
  • 三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致肝腎損傷 「元兇」鎖定這些菌菇
    毒蘑菇圖譜 赤腳鵝膏菌 劇毒,毒素尚不明確,誤食後會造成急性腎損傷。  灰花紋鵝膏菌 劇毒,含有的肽類毒素是環肽化合物,誤食進入人體後對肝臟和腎臟有強烈的損傷作用。  白毒鵝膏菌 劇毒,成年人吃一個溼重50g的白毒鵝膏菌就可以出現嚴重肝衰竭,這種毒素潛伏期可達24小時。  溫州網訊 記者昨天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9月1日至30日中午12時全市共接到18例毒蘑菇中毒報告病例,而今年1月份至9月份累計達40例。市疾控中心為此發布風險警示:不採不食野生菌,遠離風險保健康。
  • 毒蘑菇中毒事件屢現 切勿採食野生蘑菇
    近幾個月來,茶陵縣發生了多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近日,茶陵縣中醫醫院就接診了3名食用野蘑菇中毒患者。患者告訴記者:」我們在家門口採摘食用了大青褶傘蘑菇,出現了嘔吐、腹瀉,大家不要隨便採摘蘑菇,還是要去正規的渠道去購買。「據統計,從5月至9月,茶陵縣發生了10起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那麼,市民朋友在誤食有毒蘑菇後,該如何緊急處理呢?
  • 誤食中毒事件頻發 採食野生蘑菇要知道這些常識
    當前,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我省老百姓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  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收到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報告88起,死亡10人,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0%。  7月8日,省食安辦邀請專家舉辦「毒蘑菇」專題科普活動,教授大家採食野生蘑菇的基本常識,提醒大家野生蘑菇不能亂吃。
  • 致幻蘑菇刷屏!專家: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率高達20%
    每逢夏季,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屢屢發生,甚至有人為尋求刺激專門購買特定種類蘑菇,以求達到致幻目的。中毒防治專家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購買食用蘑菇時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以身試毒」容易傷人傷己日前,「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 寧鄉已有4人因採食野生蘑菇中毒!速轉!
    氣溫回暖 雨水充沛 野生菌類進入生長旺季 人們在郊遊踏春時 喜歡採些野生蘑菇 各地也因此相繼出現 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
  • 別亂採食!它們可不能「惹」 常見的6種有毒蘑菇要認清楚
    揚州的梅雨季,野外就生了不少野蘑菇;昨天,記者還在野外採到了一種「致幻蘑菇」(有毒,可致幻)。蘑菇專家提醒,野蘑菇最好不要採食。野蘑菇「冒出來」了記者採到了「致幻蘑菇」梅雨天的揚州,不僅緩解了旱情,為各種植物「解了渴」,也創造了有利於很多野蘑菇生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