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醫院2周收治10名蘑菇中毒者 專家提醒:野生的蘑菇不要採

2020-12-02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6月1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傳新 通訊員 梁輝 田晶晶)近來,湖南雨水豐沛,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屢見不鮮。記者今天從湖南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醫院急診一科最近兩周就收治10名野蘑菇中毒者。

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韓小彤教授介紹,每年5~7月是毒蕈中毒的發病高峰。今年6月以來,醫院急診醫學科收治的10名蘑菇中毒患者分別來自永州、邵陽、嶽陽等地農村。這些中毒者誤食的灰花紋鵝膏菌、裂皮鵝膏菌和假褐雲斑鵝膏菌都是湖南地區最常見的毒蘑菇。有些人是在出現不適一兩天後才到醫院就醫,由於病情危重轉到長沙,其中不少人出現了嚴重的肝功能和腎功能損害,更嚴重者還合併有凝血功能障礙和全身多臟器衰竭,救治時間較長,救治難度也很大。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陳作紅教授團隊製作的常見毒蘑菇圖譜。)

韓小彤強調,毒蕈中毒的救治關鍵在於儘早清除體內毒素,包括採取催吐、洗胃、導瀉等措施,血液淨化治療清除毒物是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越早進行毒物清除,治療效果越好。一旦食用野蘑菇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最好帶著吃剩的蘑菇或者蘑菇照片就診,以便專家對蘑菇種類和毒性進行鑑別;另外,蘑菇中毒存在假愈期,千萬不要因為噁心、嘔吐等不適減輕就掉以輕心,因為胃腸道症狀緩解後,仍可能存在肝、腎功能損害。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陳作紅表示,蘑菇形態千差萬別,對於非專業人士,往往無法從外觀、形態、顏色等方面區分有毒蘑菇與可食用蘑菇,也沒有一個簡單的標準能將有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區分開來。因此,為避免蘑菇中毒,老百姓最好不採不食野生蘑菇。

專家建議:在毒蕈中毒事件高發的農村地區,尤其是在中毒高發季節,應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如利用廣播、電視、微信等平臺發布蘑菇中毒防治知識,將防控知識宣傳到每家每戶和幼兒園、中小學校;同時加強醫療機構及臨床醫務人員對蘑菇中毒診治的認識,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毒蕈中毒病死率的關鍵。

【相關連結】

蘑菇中毒的臨床表現及現狀

毒蘑菇又稱毒菌或毒蕈,屬大型真菌類,誤食可引起急性中毒。我國目前存在的毒蕈有500餘種,其中毒性極強可致死的有30餘種,呈現地域性、季節性發病,常有家庭聚集和群體性發病的特點。部分品種中毒病死率高,其中具有肝毒性的鵝膏菌屬品種中毒病死率高達 80%。蘑菇中毒已成為我國食源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類急症。

毒蕈(毒蘑菇)中毒在臨床上有7種類型:胃腸毒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橫紋肌溶解、光過敏性皮炎型,其中以肝損型最為嚴重。其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多數患者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為中毒始發表現,隨後可因攝入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產生不同的靶器官損害,甚至衰竭而死亡。目前,臨床上針對毒蕈中毒的毒素尚無特效的解毒劑。

相關焦點

  • 四名工友上山採野生蘑菇 誤食白毒傘全中毒(圖)
    4名採食蘑菇中毒的患者在深圳市人民醫院住院,其中一患者還在重症監護室觀察。深圳晚報記者 陳玉 攝  一人仍在重症監護室  王道武和其他3名同事全是四川人,在他們老家,他經常到附近山上採食蘑菇。來到深圳後,他們並不知道鳳凰山的野生蘑菇原來是有毒的。昨日上午,在深圳市人民醫院急診部的普通病房內,三位中毒者病情已經有了好轉,但臉色依舊蒼白,說話語氣較弱。
  • 緊急提醒!湖南已發生多起!請千萬遠離野生蘑菇,堅決不採不食!
    夏季到來,  據湖南省疾控中心統計,近五年來,湖南省內共發生蘑菇中毒事件1000餘起,中毒者達3700餘人,死亡人數
  • 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劇毒蘑菇難鑑別 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長沙晚報6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張勁夫)近期,長沙已連續發生幾起誤食灰花紋鵝膏菌和裂皮鵝膏菌導致的蘑菇中毒事件。這兩種野生菌均為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
  • 寧鄉已有4人因採食野生蘑菇中毒!速轉!
    氣溫回暖 雨水充沛 野生菌類進入生長旺季 人們在郊遊踏春時 喜歡採些野生蘑菇 各地也因此相繼出現 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
  • 這種蘑菇千萬不能吃!夫妻倆食用後雙雙送入ICU,醫生說兩周已有10人...
    近來,湖南雨水豐沛,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屢見不鮮,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一科近兩周就收治10名野蘑菇中毒者。6月2日,湖南永州的老陳從自家後山摘了不少野蘑菇回家,中午和老伴吃了一大碗蘑菇炒肉。
  • 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組圖)
    7名綠化工人中,2人已分別於3日、4日搶救無效死亡。  為此,廣州市食安辦和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天晚上聯合發出預警: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誌,品種多達上百種,其大小、形狀、顏色、花紋等變化多端(部分毒蘑菇見右圖),非專業人士不易鑑別;提醒廣大市民和在廣州工作的外來工,千萬不要採摘食用野生蘑菇。
  • 美味背後的危險:路邊的蘑菇你不要採 青島已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
    特別是最近島城陰雨連綿,潮溼天氣使得一些漂亮的野生蘑菇瘋狂生長,無論是公園,還是河邊綠地,都能尋找到一些野蘑菇的蹤跡。而由於雨水集中,加上本市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而發生中毒,且有部分是重症病例,危及到了生命。因此,青島市疾控中心根據食源性疾病監測系統已經發布了安全提醒。那如果市民在遇到這些叫不出名字卻又非常漂亮的蘑菇時,應該如何處理呢?
  • 親手採的蘑菇差點成了催命符!專家:野蘑菇是否有毒外表...
    然而,罪魁禍首隻是幾朵小小的蘑菇。親手採摘的野蘑菇,為何差點成了催命符?那些流傳的毒蘑菇識別方法不能避免嗎?近日,省兒童醫院收治了多名兒童,他們皆因食用野蘑菇中毒。瀟湘晨報記者李姝張樹波長沙報導隨著氣溫回暖,雨水充沛,野生菌類進入生長旺季。但要注意,「食菌季」同時也是蘑菇中毒的高發季。
  • 野生蘑菇不要採
    很多人有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的習慣,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在國內,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在高明,西水菌、牛肝菌等都是市民最愛的「高明味道」。專家表示,市民需掌握正確的蘑菇辨別和烹飪方式。但目前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識別蘑菇是否有毒,因此,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預防和控制蘑菇中毒的關鍵。
  • 黃山3人吃野生蘑菇食物中毒 其中2人病情危重至今仍在ICU
    吃了湖邊野蘑菇 三人被「放倒」8月9日晚,黃山市黃山區仙源鎮居民謝陳浩應朋友之邀,前往其家中喝酒吃飯。謝陳浩的父親介紹,「聽說當時兒子的朋友在太平湖裡釣了幾條魚,還順帶在湖邊採了些野蘑菇回家一起燒了吃。」10日凌晨2時許,謝陳浩突然出現嘔吐症狀,到了10日下午,謝陳浩的不適症狀迅速擴展,不僅身上發痛,嘴裡還不停地吐泡沫。
  • 喜歡採蘑菇的大慶人,速看!農科院專家說,今年野生蘑菇超多,可採食...
    為此微大慶記者採訪了大慶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潘紹玉讓專家來告訴大家如何辨識毒蘑菇可安全採食的野生蘑菇種類及多發地辨識毒蘑菇牢記這五招 一些有一定採蘑菇經驗的市民,會告訴身邊人,哪種蘑菇有毒,哪種沒有毒。但潘紹玉說,不要偏信「經驗」。因為毒蘑菇所含毒素很複雜,因生長區域、季節、氣候變化等許多因素不同會發生變化,呈現不穩定性。所以會有有的種類往年採食沒中毒,而今年採食卻出現中毒現象。
  • 提醒!「路邊的蘑菇不要採」,誤食會要人命!這些常見毒蘑菇記清了
    可是,蘑菇雖然漂亮,誤食可是要人命呀!近日,市教育局提醒家長和孩子:路邊的野蘑菇切莫採!對路邊小攤上出售的來路不明的蘑菇也不能購買,尤其不要購買、製作和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莞城等鎮街的學校今日也向家長轉發了食藥安辦發布的《食品安全預警提示》和《預防毒蘑菇中毒宣傳手冊》。
  • 一家吃野生菌中毒 15種野生蘑菇不要吃!
    7月31日吃午飯,陳母照常用野生菌炒著下飯,到傍晚時,一家人就感覺肚子不舒服,上吐下瀉,但當時沒太在意。沒想到,第二天越來越嚴重,一家三口先後到鄉衛生院、廣元市朝天區人民醫院治療,均不見好轉。8月2日下午,一家人又轉至廣元市中心醫院治療。  陳凱的姐姐陳開蓉得知消息趕緊從外地趕回廣元,但昏迷的母親躺在重症監護室,已不能跟她說話。
  • 無錫老伯山上採食蘑菇 18小時後中毒 不幸身亡
    其家人說,F先生曾有過多次食用野生蘑菇經歷,家人也曾多次勸阻。這次家人都沒有食用蘑菇湯,也勸F不要吃,但F還是不以為意,食用了野生蘑菇,直到18小時才有中毒反應。桃源社區工作人員表示,之前社區從未發生過類似情況。因為社區靠山,平時爬山鍛鍊的居民較多,社區在上山的主要道路上都設有圖片和文字宣傳,也經常在社區範圍內宣傳,提醒大家不要採食野蘑菇。
  • 青島一老人採食毒蘑菇中毒身亡!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半島記者 徐軍近日,青島一位老年人在小區附近山頭散步時,採集一把野生蘑菇,回家燉食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送到醫院後,老人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情進展迅速,最終經搶救無效而死亡。一把毒蘑菇引發了一起悲劇。專家提醒,毒蘑菇中毒是國內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佔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
  • 2020食品安全熱點二:提防毒蘑菇!專家:不採不吃陌生野生菌
    針對每年我國部分地區出現的採食野生毒蘑菇致死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在解讀中表示,民間流傳的所謂鑑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經驗並不可靠,消費者預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最根本方法是「不採、不買、不吃」不認識的野生蘑菇。毒蘑菇成食物中毒致死的「頭號殺手」毒蘑菇又稱毒蕈,是大型真菌的子實體,誤食後人或畜禽會產生中毒反應。
  • 毒蘑菇中毒事件屢現 切勿採食野生蘑菇
    近幾個月來,茶陵縣發生了多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近日,茶陵縣中醫醫院就接診了3名食用野蘑菇中毒患者。患者告訴記者:」我們在家門口採摘食用了大青褶傘蘑菇,出現了嘔吐、腹瀉,大家不要隨便採摘蘑菇,還是要去正規的渠道去購買。「據統計,從5月至9月,茶陵縣發生了10起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那麼,市民朋友在誤食有毒蘑菇後,該如何緊急處理呢?
  • 致幻蘑菇刷屏!專家: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率高達20%
    每逢夏季,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屢屢發生,甚至有人為尋求刺激專門購買特定種類蘑菇,以求達到致幻目的。中毒防治專家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購買食用蘑菇時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以身試毒」容易傷人傷己日前,「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 野生蘑菇不能想吃就吃
    當前,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湖南省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   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收到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報告88起,死亡10人,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0%。   7月8日,省食安辦邀請專家舉辦「毒蘑菇」專題科普活動,教授大家採食野生蘑菇的基本常識,提醒大家野生蘑菇不能亂吃。
  • 息烽母子二人疑似食用野生菌中毒 蘑菇用大蒜來試毒?不可信!
    進食約半小時後,母親舒某秀隨即出現腹痛伴嚴重腹瀉症狀,為水樣便,無嘔吐現象,因覺得事情不大,就沒有及時就診;朱某華7月2號上午10點出現以嚴重腹瀉為主伴嘔吐症狀,大便為水樣便,無腹痛症狀。 劇毒鵝膏樣本  朱某華於7月2日19時就診於息烽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給予對症支持治療。7月3日10時轉入消化內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