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湖南已發生多起!請千萬遠離野生蘑菇,堅決不採不食!

2021-01-20 科普湖南

夏季到來,

  據湖南省疾控中心統計,近五年來,湖南省內共發生蘑菇中毒事件1000餘起,中毒者達3700餘人,死亡人數74人。


請看視頻:


6月4日,祁東縣一家三口因誤食野生蘑菇中毒,全部身亡。


6月5日,祁東縣夫妻二人因誤食野生蘑菇中毒,全部身亡。



6月5日,婁底漣源兩兄弟三歲的小遠和兩歲的小寧因誤食野生劇毒蘑菇導致意外,兩歲的弟弟小寧在當地已搶救無效死亡。哥哥於6月7日被緊急送往湖南省兒童醫院搶救,因搶救無效死亡。



6月9日,桃源縣7人中毒,4人死亡。醫療費用超70餘萬元。



6月7日,家住郴州市的李某跟朋友一起到山上撿野蘑菇嘗鮮。8日凌晨,李某一家三口陸續出現作嘔、腹瀉等不適,被連夜被送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搶救。

6月8日,郴州市的劉某和女兒到山上採野蘑菇食用後中毒,出現頭暈、嘔吐、腹痛、腹瀉,第二天病情加重,才趕到當地醫院就診,經檢查劉某母女已經出現肝臟等器官損傷,於是被轉送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6月5日上午,湖南東安縣的丁丁(化名)吃了奶奶上山採的蘑菇,出現了腹痛、嘔吐、腹瀉、頭暈等症狀,經診斷為毒蘑菇中毒,6月7日晚被緊急轉送至省兒童醫院危重病醫學一科治療,目前丁丁的病情仍十分危重。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 教授陳作紅:很多市民對於判斷蘑菇是否有毒有盲目的自信,很多人認為,這裡的蘑菇我吃了很久了,一直沒有事,這次也沒事。但是蘑菇是靠蘑菇孢子傳播的,可能今年就飄到這裡,長出了毒蘑菇,而他們又分辨不出

  專家表示,目前已進入野生蘑菇的生長旺盛期,也是蘑菇中毒事件的高發期。再次提醒廣大市民,大部分野生蘑菇外貌並不起眼,很難從外觀形態上區分,而民間流傳的一些鑑別毒蘑菇的「土方法」,實際缺乏科學依據。如果一旦誤食野生蘑菇後,應儘早催吐,減少毒素吸收,並立即攜帶蘑菇樣品,前往醫院救治。


野生蘑菇美味怕致死

疾控中心教你4招



公民科學素質測試題


註:以上測試題目答案為:1.C   2.A   3.B   4.D   5.A   6.A   7.B   8.C   9.A   10.A


來源:綜合湖南疾控、芒果都市、長沙晚報等

編輯:馬林虹

初審:袁志宏

終審:羅鍇



科普湖南向廣大讀者朋友徵集優秀的科普文章、微視頻、動畫、H5等,歡迎各位前來投稿,投稿郵箱:kphn2015@sina.com

相關焦點

  • 誤食中毒事件頻發 採食野生蘑菇要知道這些常識
    當前,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我省老百姓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  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收到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報告88起,死亡10人,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0%。  7月8日,省食安辦邀請專家舉辦「毒蘑菇」專題科普活動,教授大家採食野生蘑菇的基本常識,提醒大家野生蘑菇不能亂吃。
  • 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劇毒蘑菇難鑑別 少量食用可致死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長沙晚報6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張勁夫)近期,長沙已連續發生幾起誤食灰花紋鵝膏菌和裂皮鵝膏菌導致的蘑菇中毒事件。這兩種野生菌均為劇毒蘑菇,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
  • 毒蘑菇中毒事件屢現 切勿採食野生蘑菇
    近幾個月來,茶陵縣發生了多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近日,茶陵縣中醫醫院就接診了3名食用野蘑菇中毒患者。患者告訴記者:」我們在家門口採摘食用了大青褶傘蘑菇,出現了嘔吐、腹瀉,大家不要隨便採摘蘑菇,還是要去正規的渠道去購買。「據統計,從5月至9月,茶陵縣發生了10起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那麼,市民朋友在誤食有毒蘑菇後,該如何緊急處理呢?
  • 寧鄉已有4人因採食野生蘑菇中毒!速轉!
    氣溫回暖 雨水充沛 野生菌類進入生長旺季 人們在郊遊踏春時 喜歡採些野生蘑菇 各地也因此相繼出現 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
  • 多人中招!親手採的蘑菇差點成了催命符!專家:野蘑菇是否有毒外表...
    2017年至2019年三年間,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收到831起相關報告,發病2818人,死亡53人。今年截至6月7日,全省已上報25起相關事件,共發病76人,死亡1人。然而,罪魁禍首隻是幾朵小小的蘑菇。親手採摘的野蘑菇,為何差點成了催命符?那些流傳的毒蘑菇識別方法不能避免嗎?近日,省兒童醫院收治了多名兒童,他們皆因食用野蘑菇中毒。
  • 喜歡採蘑菇的大慶人,速看!農科院專家說,今年野生蘑菇超多,可採食...
    那麼,我市今年的蘑菇,為啥種類多量又大呢?潘紹玉說,因為今年雨水充沛,而且入秋後晝夜溫差大,使得野生菌類的數量、種類、生長區域都較往年倍增。野生蘑菇因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而備受大慶人的喜愛,但每年都有誤食有毒蘑菇中毒,甚至致死的悲劇發生。所以說,野蘑菇好吃,採蘑菇有趣,但一定要確保安全。
  • 美味背後的危險:路邊的蘑菇你不要採 青島已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
    特別是最近島城陰雨連綿,潮溼天氣使得一些漂亮的野生蘑菇瘋狂生長,無論是公園,還是河邊綠地,都能尋找到一些野蘑菇的蹤跡。而由於雨水集中,加上本市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而發生中毒,且有部分是重症病例,危及到了生命。因此,青島市疾控中心根據食源性疾病監測系統已經發布了安全提醒。那如果市民在遇到這些叫不出名字卻又非常漂亮的蘑菇時,應該如何處理呢?
  • 遠離野生毒蘑菇 「土方法」試毒不可靠
    中國江西網訊 6月16日,記者從贛州市食藥監局了解到,近期,贛州市雨水偏多,天氣轉暖,野生蘑菇也逐漸進入了生長旺盛期,市食藥監局提醒市民,不要隨意採食野生蘑菇,避免中毒事件發生。據了解,毒蘑菇中毒全年均可發生,以夏秋季節為主,絕大多數發生在家庭,主要原因就是誤採誤食,毒蘑菇中毒後,病情兇險,可能導致精神錯亂,臟器衰竭,直至死亡,而且缺少特效療法。
  • 野生蘑菇不能想吃就吃
    當前,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湖南省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   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收到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報告88起,死亡10人,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0%。   7月8日,省食安辦邀請專家舉辦「毒蘑菇」專題科普活動,教授大家採食野生蘑菇的基本常識,提醒大家野生蘑菇不能亂吃。
  • 這種特徵的蘑菇千萬不能採食
    「頭上戴帽、腰間系裙、腳上還穿鞋」的蘑菇就是鵝膏菌。紅網時刻記者 劉璇 長沙報導6月份,雨水多,氣溫逐漸升高,為野外蘑菇的生長提供了充足養分,湖南進入野生蘑菇中毒高發期。特別是灰花紋鵝膏菌等劇毒蘑菇在省內多地生長活躍,有不明真相的群眾因誤採誤食而引發中毒。
  • 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組圖)
    7名綠化工人中,2人已分別於3日、4日搶救無效死亡。  為此,廣州市食安辦和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天晚上聯合發出預警: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誌,品種多達上百種,其大小、形狀、顏色、花紋等變化多端(部分毒蘑菇見右圖),非專業人士不易鑑別;提醒廣大市民和在廣州工作的外來工,千萬不要採摘食用野生蘑菇。
  • 野生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
    野生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期所以,大家需要警惕了千萬別隨意採食!!而劇毒的鵝膏菌多生長在相對清潔的林地上。誤區三:有辛辣、酸澀、惡腥或其他惡味的蘑菇有毒許多毒蘑菇都沒有明顯的特殊氣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蘿蔔味。無毒蘑菇為杏仁或水果味」的說法也毫無依據。當然,氣味不好的蘑菇人們一般是不願採食的。
  • 珍愛生命,遠離毒蘑菇!權威專家教你識別常見毒蘑菇
    今年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已發生6起,發病19人, 3月16日,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強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 野生蘑菇種類繁多,有毒無毒蘑菇僅憑肉眼難以辨別,一旦誤採誤食,發病急,病死率高,對群眾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極大。
  • 2020食品安全熱點二:提防毒蘑菇!專家:不採不吃陌生野生菌
    針對每年我國部分地區出現的採食野生毒蘑菇致死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在解讀中表示,民間流傳的所謂鑑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經驗並不可靠,消費者預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最根本方法是「不採、不買、不吃」不認識的野生蘑菇。毒蘑菇成食物中毒致死的「頭號殺手」毒蘑菇又稱毒蕈,是大型真菌的子實體,誤食後人或畜禽會產生中毒反應。
  • 多地緊急提醒!嚴重可致命!河北已有人中招!
    但更想提醒大家的是一定遠離毒蘑菇莫拿生命開玩笑全國已有多地發生食用毒蘑菇中毒、甚至死亡案例1>為了飽口舌之欲自己採食野生蘑菇今年7月,石家莊西部山區楊先生在自己後院的林子裡採了新長出來的野蘑菇,作為晚餐的下酒菜。
  • 無錫老伯山上採食蘑菇 18小時後中毒 不幸身亡
    夏季高溫潮溼,正是蘑菇生長旺盛的季節。近日,無錫市濱湖區桃源社區68歲的F先生採食野生蘑菇後因病情兇險搶救無效身亡。圖文無關老人食用野生蘑菇後18小時才有中毒反應據了解,23日F先生在梅園附近的山上採摘野生蘑菇後回家煮食,晚上吃了一頓,24日早上,又食用了一些剩下的湯湯水水,到中午就開始起了劇烈反應,後送二院搶救。
  • 野生蘑菇不要採
    很多人有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的習慣,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在國內,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在高明,西水菌、牛肝菌等都是市民最愛的「高明味道」。專家表示,市民需掌握正確的蘑菇辨別和烹飪方式。但目前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識別蘑菇是否有毒,因此,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預防和控制蘑菇中毒的關鍵。
  • 野生蘑菇傻傻分不清 專家教你正確「食菌」
    文/羊城晚報記者 宋昀瀟 徐煒倫   近日,雲南一名女子吃完一種牛肝菌「見手青」(因菌肉壓傷或手碰傷後呈靛藍色得名,有毒性)後發生中毒事件,並稱自己看到很多小精靈手舞足蹈。事實上,每年7、8月份,雨量增多,氣溫上升,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蘑菇旺季隨即到來。
  • 致幻蘑菇刷屏!專家: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率高達20%
    每逢夏季,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屢屢發生,甚至有人為尋求刺激專門購買特定種類蘑菇,以求達到致幻目的。中毒防治專家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購買食用蘑菇時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以身試毒」容易傷人傷己日前,「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 湖南省人民醫院2周收治10名蘑菇中毒者 專家提醒:野生的蘑菇不要採
    華聲在線6月1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傳新 通訊員 梁輝 田晶晶)近來,湖南雨水豐沛,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屢見不鮮。記者今天從湖南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醫院急診一科最近兩周就收治10名野蘑菇中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