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可以見小人」「見不到小人給差評」……近日,記者在一些網絡平臺上發現,部分賣家藉助網際網路平臺,向消費者兜售有一定毒性的菌菇。在產品介紹和評價中,一些人還宣揚菌類的「致幻」作用。
記者發現,一些疑似「見手青」賣家的用戶,在短視頻平臺屢屢發布生吃「見手青」的片段,並為視頻打上「話題標籤」,以吸引圍觀注意。
在淘寶上搜索「見小人」或「致幻菌」檢索結果中會出現「見手青」賣家列表。淘寶網「見小人」和「致幻菌」的搜索結果直接指向「見手青」賣家。
在淘寶網上,不僅部分賣家未提示「見手青」的食用風險,還有一些「圍觀者」在問答區域起鬨稱,吃了菌,確實出現幻覺,見到了「小精靈」。
此外,記者還發現,有不法分子公然利用網絡平臺,販賣含有國家一類列管精神藥品「賽洛西賓」的裸蓋菇。該品種的菌菇致幻效果比「見手青」更為強烈。
對於上述調查中涉嫌刑事犯罪的線索,
記者已交由公安機關處理,
相關偵查工作已經展開。
但更想提醒大家的是
一定遠離毒蘑菇
莫拿生命開玩笑
全國已有多地發生
食用毒蘑菇中毒、甚至死亡案例
1
為了飽口舌之欲
自己採食野生蘑菇
今年7月,
石家莊西部山區
楊先生在自己後院的林子裡
採了新長出來的野蘑菇,
作為晚餐的下酒菜。
卻在吃了這些蘑菇後出現了中毒症狀,
最終因症狀較重不治身亡
近日,
河北省市場監管局
發布夏秋季節食品安全警示。
個人不要隨意採摘、食用
野生蘑菇、野菜、野生貝類等
安全性不明食材,
日常生活加工食品要符合規範
食品經營單位要嚴格規範
進貨、貯存、銷售、加工行為,
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和切身利益
2
七歲男童誤食毒蘑菇
被送入重症病房
前幾天,
「山東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
在重症監護室搶救多天,
急需AB型血救命」
的消息牽動著大家的心。
經鑑定,男孩誤食的毒蘑菇
屬於肉褐鱗環柄菇,
是北方最為常見的劇毒蘑菇之一。
肉褐鱗環柄菇
9月6日-7日14:00,
已有989人在山東省血液中心各獻血點
捐獻血液共計322200毫升。
經過15天的全力搶救,
孩子還是因為不可逆的
多臟器功能衰竭,
不幸去世。
3
因食野生蘑菇
中毒致幻
雲南一女子吃完
一種牛肝菌「見手青」
(因菌肉壓傷或手碰傷後
呈靛藍色得名,有毒性)
後發生中毒事件,
並稱自己看到很多小精靈手舞足蹈。
在類似致幻新聞中,
另一位野生菌中毒患者
講述中毒感受,
「燈會變人形,手上長各種小人,
有鼻子、眼睛,很有立體感,
閉上眼睛後還能看到
成群的牛羊馬......」
為了避免人們誤食有毒菌類,
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實施了
一系列防控措施。
不僅發布了「野生菌中毒防控預警」
還向全省4000多萬手機用戶
發送野生菌中毒
預警提示簡訊:
4
4名兒童野蘑菇中毒
僅1人倖存
8月20日
西安市兒童醫院同時收治了
1歲半的女孩婷婷(化名)
和2歲半的男孩晨晨(化名)
兩人均是一起
10人聚集性中毒事件裡的兒童
經過中國菌物協會工作人員
對疑似中毒蘑菇和留樣的圖片鑑定
判斷該蘑菇為肉褐鱗環柄菇
毒性為劇毒
據該院醫生郭張妍介紹
「兩個孩子中毒第一天開始嘔吐腹瀉,
後來出現意識障礙的改變」
其中小男孩因為吃的蘑菇更多
「送到醫院時狀態很差
後來還出現了肝功能進行性的惡化」
男孩最終沒能搶救成功,不幸去世
而1歲半女孩婷婷
目前經過救治已脫離危險
5
採食野生毒蘑菇
一家四口中毒,6歲女童病情嚴重
據大連女童回憶,
8月19日,爸爸上山採回一小桶
紅紅黃黃的、特別漂亮的蘑菇,
做成了美味的蘑菇湯,
當晚一家四口
(爸爸、媽媽、哥哥、妹妹)
享用起「美食」來,
小姑娘喝了半碗,
但清晨左右開始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
爸爸、媽媽、哥哥也是如此。
一早四人緊急前往當地醫院,
其中小姑娘病情非常嚴重,
被轉至市兒童醫院收入重症醫學科。
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
連續4日守在小姑娘的身邊,
不眠不休進行對症治療,
小姑娘的病情得以平穩。
目前孩子已痊癒,康復出院。
小編再次提醒
莫拿生命開玩笑
不採、不食野生蘑菇
是規避蘑菇中毒的重要途徑。
蘑菇要通過正規渠道、
到正規商店購買。
要時刻警惕蘑菇中毒的情況,
一旦出現症狀,
要立即到正規醫院就診。
就診時,儘量攜帶剩餘的蘑菇,
或詳細描述所食蘑菇的性狀,
以便醫生快速診斷,及時對症治療。
野生毒蘑菇中毒如何自救?
野生毒蘑菇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解毒治療方法,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1、催吐或導瀉: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況下儘快催吐。可用手指摳咽部或用器具(筷子、湯勺等)壓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嘔吐。可反覆多次,儘量把胃內容物嘔吐出來,以減少毒素吸收,減輕中毒程度。催吐後,最好讓患者飲用少量鹽糖水,補充丟失的體液,防止脫水導致休克。腹瀉較輕微的可少量服用瀉劑,加快毒素排除。
2、立即就醫:中毒後應立即到正規醫院救治或撥打120急救電話。如果所就診醫院不具備救治野生菌中毒的醫療條件,醫院要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儘快將病人轉到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救治。
3、保留毒蘑菇樣本供專業人員救治參考:最好將食用的蘑菇拍照並攜帶進食的剩餘蘑菇樣品,以便專業人員鑑定蘑菇種類,確定有效的治療措施和判斷預後。
來源:河北新聞網微信綜合,部分內容源自河北新聞網、新華社客戶端、新華網、齊魯晚報、陝西新聞、大連市兒童醫院、貴州疾控
搜索快手號和拼多多「獻縣TV優選」,獻縣電視臺主播在直播間等您!
聲明
「獻縣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轉載文章,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