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珠海陰雨不斷
不少穿拖鞋或涼鞋的珠海人
趟水而過……
▲網絡示意圖
如果你也這樣做
可要小心了!
中大五院的醫生提醒:
雨後趟水,容易惹「毒」上身!
珠海已有人中招!
近日,市民吳先生上班時,突然下起暴雨,路面上都是積水,他便脫了鞋,蹚水趕路,到公司後因為沒有備用鞋襪,只能穿著溼襪子、鞋子繼續上班。
第二天,他開始發燒,小腿也紅腫疼痛,到中大五院皮膚科就診。
醫生診斷,他患上了常見的皮膚疾病——丹毒,對症治療後,該患者病情穩定,現已出院。
丹毒
丹毒俗稱「流火」,大多數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感染性皮膚疾病,最常見的感染部位是下肢和面部,表現為局部的紅斑、表面發熱,伴有疼痛,與周圍正常的皮膚之間分界比較明顯。
中大五院皮膚科主任馬寒介紹
該病多發生在足部
足癬或糖尿病患者
因腳趾縫間糜爛、
皮膚表面有小傷口的人群容易感染
大多數人在遭遇暴雨積水後,選擇趟水出行,但積水中混雜了地面和地下管網中的各種汙物,有大量致病細菌、病毒、真菌等,如果雙腳皮膚有破潰,細菌從小的皮膚傷口進入皮下淋巴管,導致感染丹毒、腳癬等疾病。
他表示,除了局部皮膚的紅腫疼痛外,丹毒患者局部的淋巴結也會腫大。不及時處理,紅腫皮膚表面可能發生水皰、大皰或血皰,往往伴有發熱、寒戰、頭痛等症狀,嚴重者可能發展為敗血症或膿毒血症,危及生命。
馬寒提醒市民,趟水後
皮膚如出現紅斑、水泡、
瘙癢等症狀,請及時就醫
尤其是本身就有足癬
或其他皮膚病的患者
切勿憑經驗用藥
以免耽誤病情
小貼士:
1.如果皮膚本來有破口,先在創口處塗上抗菌藥膏,儘量穿高筒雨靴或套上厚塑膠袋,不要赤足涉水。
2.涉水的鞋子儘量及時清洗曬乾後再穿,不要連續穿。
3.光腳趟水後,要仔細衝刷足部,保持乾爽,也可以用生理鹽水衝洗浸泡雙小腿約15~20分鐘後,再用清水洗淨晾乾。
4.有灰指甲、腳氣、腳上有破口的市民,更要注意保持足部衛生,記住不要赤足涉水。
未來幾日
珠海可能將雷雨天氣
大家一定注意做好防護
快告訴身邊人
別光腳趟水!
【來源:珠海交警】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