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緊急警示!近期慎食這種海鮮,會引起中毒,嚴重可致命

2021-01-09 騰訊網

為抗擊疫情

大多數人宅在家

研究製作各種五花八門的美食

點擊播放 GIF 0.0M

而眾多美食中

海鮮是必不可少的

點擊播放 GIF 0.0M

肉質香甜

一口一個鮮

試問誰不愛吃呢?

點擊播放 GIF 0.0M

不過

愛吃海鮮的吃貨們

最近就有點不淡定了

因為這種大多數人都愛吃的海鮮

最近出問題了……

前幾天

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布食用海虹安全警示

秦皇島山海關區政府也發布緊急通知

檢測出其貝類毒素超標4倍以上

提醒消費者

近期不宜食用海虹

消息一出

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海虹是什麼生物?

海虹是種常見的食用性貝類

在廣東叫青口

煮熟後加工而成的叫淡菜

生活在海濱巖石上

在廣東茂名、陽江一帶很多

市場價也很便宜

既然可以食用

為什麼還會中毒呢?

吃青口中毒是怎麼回事?

其實,青口本身無毒

只是在「赤潮」中有一種有毒的微藻

一些貝類吃了海水中的

有毒微藻便會受汙染

如扇貝、帶子、青口、生蠔等

人是怎麼中毒的?

貝類吃了含有毒素的藻類後

並不會中毒,但是它們

把毒素藏在了體內

人一旦吃了會中毒

輕者口唇麻木和刺痛、四肢肌肉麻痺

重者可導致呼吸肌麻痺而死

僅0.5mg就使人死亡

有毒貝類在外貌、氣味及味道上

與沒有受汙染貝類並無分別

靠外觀或氣味都無法

辨別貝類是否有毒

並且貝類裡的毒素非常耐熱

一般的烹調或蒸煮方法

都不能消除毒素

吃後中毒怎麼辦?

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

一旦中毒了不要慌

對中毒的人進行催吐

若病人昏迷則不能催吐

儘快將中毒的人送往醫院治療

並告訴醫生吃了什麼東西

確保及早排除體內毒素

實在要吃怎麼辦?

知道廣東的我們都是吃貨

休漁期沒有海貨吃

嘴總是吧唧吧唧停不下

那就聽小編的,注意以下這幾點:

來源明確:要到正規的超市或農貿市場購買貝類等水產品,不在來源不明的流動攤販購買。

徹底清洗:在烹煮前徹底刷洗外殼和內部結構,去除貝類的所有內臟(消化腺、生殖腺、鰓等)。

煮熟煮熟:加熱烹製過程要做到煮熟煮透,不帶殼的貝類要煮至水沸後3分鐘,不吃烹調過程中殼未張開的貝類

不吃多:減少吃的次數,吃的時候不要一次吃太多;不吃來自赤潮海域的雙貝類食物。

不喝汁:烹煮過程中,會有部分毒素轉移到汁液中,所以吃貝類的時候最好不喝汁液。

綜上所述,對於「青口中毒」問題

大家不必過度恐慌

春冬季儘量不要食用

在購買和食用時也要注意留神

一旦懷疑中毒時

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

進行催吐處理

並儘快前往醫療機構治療

確保及早排除體內毒素

最後,小編還要囉嗦一句:

在赤潮暴發高峰期

千萬不要採捕和購買食用

野生的貝類哦~

請大家及時擴散給身邊的人!

來源:深圳最生活

—熱門回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多地緊急提醒!近期少吃海虹,嚴重可致命
    最近就有點不淡定了因為這種大多數人都愛吃的海鮮最近出問題了……↓ ↓ ↓前幾天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用海虹安全警示秦皇島山海關區政府也發布緊急通知檢測出其貝類毒素超標4倍以上提醒消費者近期不宜食用海虹
  • @黑河人,這種食物近期慎食,4月、5月是中毒高發期!
    @黑河人,這種食物近期慎食,4月、5月是中毒高發期!多地發布關于謹慎食用海虹的安全提示近年來,唐山市周邊發生多起因食用海虹而引發的中毒事件。食用海虹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由於海虹等貝類攝食有毒藻類在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秦皇島市人民政府發布消費警示:暫不要購買和食用海虹。秦皇島市第二醫院也發出提醒,建議廣大群眾暫時不要捕撈、購買和食用海虹。
  • 福建省現赤潮近期慎食貝類海鮮 藻類毒性極強
    原標題:福建省現赤潮 近期慎食貝類海鮮海峽網6月10日訊(海都記者 章微)昨日,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預警:因6月6日,泉州石獅市梅林碼頭附近海域(位於預警海區Ⅶ區)發現赤潮,該赤潮中含麻痺性貝毒的藻類,毒素毒性極強,尚無特效的解毒方法,提醒近期慎食貝類海鮮。
  • 這種海鮮近期少吃,嚴重可致命!
    緊急通知@所有人請注意!其實,它是水中的一些細菌、原生動物和浮遊植物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從而引起水體變色現象。赤潮 網絡圖赤潮分無毒赤潮和有毒赤潮。無毒赤潮一般是無害的。而有毒赤潮中的赤潮生物能夠產生麻痺性貝毒、下痢性貝毒、神經性貝毒等毒素,人類一旦食用就易引起中毒反應。注意了!
  • 提醒:海虹近期慎食,4月、5月是中毒高發期!
    目前,河北唐山、秦皇島等地已發布安全警示,建議不要在4-5月食用海虹。多地發布關于謹慎食用海虹的安全提示近年來,唐山市周邊發生多起因食用海虹而引發的中毒事件。食用海虹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由於海虹等貝類攝食有毒藻類在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 秦皇島市人民政府發布消費警示:暫不要購買和食用海虹。秦皇島市第二醫院也發出提醒,建議廣大群眾暫時不要捕撈、購買和食用海虹。因為食用海虹而導致食物中毒的事件在多地都發生過。
  • 多地緊急提醒!嚴重可致命!河北已有人中招!
    但更想提醒大家的是一定遠離毒蘑菇莫拿生命開玩笑全國已有多地發生食用毒蘑菇中毒、甚至死亡案例1卻在吃了這些蘑菇後出現了中毒症狀,最終因症狀較重不治身亡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夏秋季節食品安全警示。而1歲半女孩婷婷目前經過救治已脫離危險5採食野生毒蘑菇一家四口中毒,6歲女童病情嚴重據大連女童回憶,8月19日,爸爸上山採回一小桶紅紅黃黃的、特別漂亮的蘑菇,做成了美味的蘑菇湯
  • 最近發生多起海虹中毒事件,海鮮還能愉快地吃嗎?
    近期發生多起海虹中毒事件公開資料顯示,4月27日至29日,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陸續出現9例食用海虹中毒患者,患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乏力、噁心、嘔吐、氣短、胸悶、頭暈等症狀。臨床醫生詢問得知,患者都是在食用自己捕撈的海虹後出現上述症狀。
  • 這種海鮮的毒不好解
    海鮮在人們心中可是好東西,它的營養價值十分的高,雖然吃海鮮的好處有很多,但是,吃海鮮禁忌也有很多,你知道海鮮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吃海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這種海鮮千萬別吃 一顆或能致命  美味的螺類是夏秋季節的熱門美食,但是近期在浙江等地卻發生多起因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事件。
  • 緊急通知!這個地方貽貝發現毒素!食安辦發布通告!不要採集購買...
    緊急通知!這個地方貽貝發現毒素!食安辦發布通告!不要採集購買!擴散知道!緊急通知!愛吃海鮮的人近期千萬別碰這東西!這個地方檢測發現含有對人體貝毒素超標的貽貝!
  • 當心中毒!溫州部分海域發生赤潮 近期最好別吃貝殼類海鮮
    針對近期我市部分海域發生赤潮現象,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近日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市民慎食貝殼類海產品,以免發生中毒。研究資料顯示,這種藻類主要具備溶血毒素,會導致機體紅細胞及其他有核細胞裂解,人體感染後患者的尿液呈醬油色,造成腎功能衰竭。  溫州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抽檢的「米氏凱倫藻」中,已檢測出毒素存在。這種毒素通過生物鏈會進入貽貝(淡菜)、鮑魚、扇貝等貝殼類海產品體內,人食用後容易產生中毒現象。不過,像蟶子、血蛤等貝類,因生活在灘涂附近,攜帶這種毒素的可能性則較小。
  • 【警告】這種常見「果子」千萬別亂採食!已有人中毒,嚴重致命!
    對此,南昌大學二附院急診科主任醫生程斌提醒:白果可食用,但需警惕且不能多吃,易導致中毒。但同時,銀杏果中又含有氰甙類化合物和烴基酚類有毒物質,對神經系統、皮膚黏膜和胃腸道都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如生食過多,容易引起中毒。臨床觀察發現,患者中毒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頭痛、嘔吐、低熱及胃腸道反應,如腹痛、腹瀉等症狀,體質弱、年齡小的人吃銀杏容易中毒,且中毒的程度重。
  • 除了海虹,這種海鮮也慎吃,唐山一地已禁售!
    出現因銷售貝類產品中毒等問題,銷售者、餐飲服務提供者要承擔賠償責任。 消費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暫時禁止購買海虹、花蛤,慎買其他貝類產品,在購買貝類等水產品時,應選擇大型、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烹飪貝類時,一定要煮熟煮透,單次食用量不宜過多。如發現誤食,出現中毒症狀的,應儘快前往醫院進行救治。
  • 吃這種常見食材可能會中毒!目前已有地區禁售、禁加工...
    4月到了,疫情好轉,天氣漸熱 唐山各餐飲店也已恢復了堂食 朋友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喝酒擼串、燒烤海鮮,甚是愜意 且慢!!! …… 你知道嗎?
  • 比眼睛蛇毒強80倍的劇毒,為何會出現在海鮮裡?
    赤潮並非如字面意思一樣單指藻類過度繁殖導致的水體變紅的現象,實際上泛指所有因藻類過度繁殖導致的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破壞的生態異常現象,紅色只是其中常見的一種,所以會被稱為「藻華」。赤潮海洋裡的災難,即便元兇是無毒藻類,也會因為水體嚴重缺氧或者引起魚、蝦、貝等生物的機械性堵塞,導致海鮮們大量死亡。
  • 河北1地再發提醒!除了海虹,這種海鮮也不能吃
    出現因銷售貝類產品中毒等問題,銷售者、餐飲服務提供者要承擔賠償責任。消費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暫時禁止購買海虹、花蛤,慎買其他貝類產品,在購買貝類等水產品時,應選擇大型、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烹飪貝類時,一定要煮熟煮透,單次食用量不宜過多。如發現誤食,出現中毒症狀的,應儘快前往醫院進行救治。
  • 河北1市發布重要消費警示
    4月20日,秦皇島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食用海虹的消費警示:目前至六月初,為海虹中麻痺性貝類毒素風險高發期,近期,省、市有關部門檢測結果顯示,海虹中麻痺性貝類毒素已嚴重超標。食用含麻痺性貝類毒素的海虹中毒,可引發口唇、手腳麻木,並伴有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嚴重者則呼吸困難、眩暈、伴昏迷等,甚至中毒死亡。建議廣大市民不要食用海虹。
  • 這種海鮮近期少吃 什麼是海虹
    海虹中毒事件  近年來,秦皇島市發生了多起因食用海虹而引發的中毒事件。食用海虹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由於海虹等貝類攝食有毒藻類在貝類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  結合前幾年秦皇島貽貝麻痺性貝類毒素發生、發展的規律,貽貝麻痺性貝類毒素含量4—5月份將達到最高。麻痺性貝類毒素(PSP)會導致人出現四肢肌肉麻痺、頭痛噁心、流涎發燒、皮疹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呼吸停止,僅0.5mg就能使人死亡。
  • 愛吃海鮮的人注意:這類貝殼可能有溶血毒素
    針對近期我市部分海域發生赤潮現象,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近日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市民慎食貝殼類海產品,以免發生中毒。 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人士介紹,近段時間以來,我市平陽、蒼南海域連續發生赤潮現象,主要是「米氏凱倫藻」等有毒藻種的蔓延。
  • 青島人,最近千萬別買這種魚!有毒!可致命!快轉告家人
    雲斑裸頰蝦虎魚有劇毒, 食用2尾可致命 犬牙僵蝦虎魚有毒, 但毒力和毒量低很多
  • 海南食安辦發警示:慎食麻風果海鱟蟾蜍毒蕈等
    在這份安全消費提示中,海南省食安辦列舉了近幾年常見的誤食有毒動植物和防範辦法:  一、毒蘑菇中毒  毒蕈(dú xùn 即俗語「毒蘑菇」)中毒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多發生在高溫多雨的夏秋季節。食2~3粒即可中毒,7~8粒可致死。進食麻風樹種子後數小時至10餘小時發病,中毒表現主要為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也可出現畏寒、發熱、腰痛、醬油色尿、黃疸、貧血等溶血症狀。部分患者還可表現出皮膚乾燥、口乾、面部皮膚潮紅、瞳孔輕度擴大,心率快等。中毒輕者一般一天左右能夠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