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注意!吃這種常見食材可能會中毒!目前已有地區禁售、禁加工...

2021-01-08 騰訊網

4月到了,疫情好轉,天氣漸熱

唐山各餐飲店也已恢復了堂食

朋友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喝酒擼串、燒烤海鮮,甚是愜意

且慢!!!

……

你知道嗎?

4-5月份唐山可不是吃某些海鮮的好季節

吃的不對,甚至能致人中毒

以常見的貝類海虹為例

唐山近年頻頻有新聞曝出:

有人在食用海虹之後

出現了噁心、嘔吐、腹瀉等

疑似中毒的症狀

4月3日,山海關政府發布緊急通知,檢測出其貝類毒素超標4倍以上,警示消費者近期不宜採購、食用海虹。

山海關區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海虹禁捕、禁售和禁加工,管理風險防範的緊急通知,4月3日,我辦接到區海洋和漁業局報告,經秦皇島海關技術中心對我區海域內海虹(貽貝)麻痺性貝類毒素預警監測顯示,3月31日檢測2批次樣品麻痺性貝類毒素含量分別為2186.7MU/100g、2220MU/100g,分別超過正常值的4.47倍、4.55倍,若食用會帶來極大的不良反應。為嚴防食用海虹中毒事件發生,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此項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

各相關部門對此要高度重視,強化安全意識,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嚴格落實責任,加強食品安全各環節的監管,排除食用海虹中毒風險隱患,防範發生中毒事故,保證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各司其職,加強海虹禁捕、禁售、禁加工監管

區海洋和漁業局: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戶捕撈海虹行為的監管,嚴禁捕撈、外運和銷售海虹;加大海虹檢測頻次,實時監控麻痺性貝類毒素含量,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大對我區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商超、餐飲經營者、小食雜店、小作坊的日常監管,禁止銷售海虹,禁止餐飲經營者加工銷售海虹,對檢查中發現的海虹,立即進行沒收併集中銷毀;做好禁捕、禁售和禁加工海虹等相關工作的統籌協調。

區商務局:加大對我區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單位的監管,禁止銷售海虹,對檢查中發現的海虹,立即進行沒收併集中銷毀。

區城管局:加大對全區沿街銷售海鮮的固定攤販和流動攤販的巡查力度,明令禁止銷售、加工海虹等行為,對檢查中發現的海虹,立即進行沒收併集中銷毀。

各鎮人民政府:加強對農戶的宣傳教育,協助行政執法部門做好群眾穩定工作;對轄區範圍內的食品單位加大巡查頻次,一經發現銷售、食用海虹的情況立即向區城管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報告。

各街道辦事處:協助行政執法部門做好調查摸底、宣傳教育和群眾的穩定工作;對轄區範圍內的食品單位加強巡查,一經發現銷售、食用海虹的情況立即向區城管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報告。

區政府督查室:對各有關單位按照專項整治職責分工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三、加強值守,認真做好節日期間值班工作

各相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在崗帶班制度,嚴明工作紀律,確保節日期間此項工作正常運轉。嚴格執行信息報告制度,暢通信息報送渠道,遇有重要緊急情況要立即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食安辦)報告,並及時採取措施妥善應對。

近幾年

唐山海虹中毒事件頻發

4-5月的毒素含量將達最高

結合前幾年秦星島貽貝麻痺性貝火毒素發生、發展的規律,貽貝麻痺性貝類毒素含量4- -5月份將達到最高。麻痺性貝類毒素(PSP)會導致人出現四股肌肉麻橋、頭痛噁心、流涎發燒、皮疹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呼吸停止,僅0.5mg就能使人死亡。

那麼為什麼海虹會致人中毒?對人體有多大危害?又該如何避免呢?今天就為大家逐一解答

01海虹中毒是怎麼回事?

它是很多海邊人的餐桌美食,事實上海虹很容易受到汙染在全國多地都發生過

海虹又叫貽貝,貽貝本身並無毒,體內毒素一般通過攝食有毒單胞藻在體內富集形成,這些毒素無色無味,耐熱性極強,人一旦吃了含有毒素的貽貝就會中毒。提示中說到了「麻痺性貝類毒素」,到底又是什麼呢?麻痺性貝類毒素是我國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見的毒素之一,其毒性極強,尚無特效的解毒方法。

人一旦食用含有此毒素的貝類,可引起人體神經肌肉麻痺,輕者出現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痺等症狀,重者可導致呼吸肌麻痺而死亡。

02如何預防海虹中毒?

各經營企業、餐飲單位、消費者,在購買貽貝等貝類水產品時,應儘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消費者在赤潮暴發高峰期不要採捕和購買食用野生的貝類。

懷疑中毒時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進行催吐處理,並儘快前往醫療機構治療,確保及早排除體內毒素。

為了預防貝類中毒,在烹煮貝類前先除去其內臟,避免食用烹調汁液,每次進食較少份量的貝類。到信譽良好、有檢測證書的商家購買儘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

秦皇島距離唐山不過150公裡,地理位置、生物資源相似,唐山的朋友們也需提高警惕減少海虹的食用!更重要的是記得把這個消息,告訴更多你關心的人!

如有侵權 請聯繫管理員刪除

相關焦點

  • 注意!河北1市發布重要消費警示
    近日,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也發布了關於海虹禁捕、禁售和禁加工管理風險防範的緊急通知。2各司其職,加強海虹禁捕、禁售、禁加工監管區海洋和漁業局: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戶捕撈海虹行為的監管,嚴禁捕撈、外運和銷售海虹;加大海虹檢測頻次,實時監控麻痺性貝類毒素含量,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 誤食盤古蟾蜍中毒,6人中毒1人不治身亡,儘量不吃可疑蛙肉
    6位中毒民眾中其中1人,在中毒事件當日下午1時許,便出現噁心、嘔吐及四肢麻痺等中毒症狀,到院前不幸不治身亡。參與聚餐的另外的5人,因為食用盤古蟾蜍的量不多,出現中毒症狀後,被送到醫院治療後,現在已經身體康復已無大礙,各自自行回家。
  • 韶關人千萬別吃這種白蘑菇,已有多人中毒
    蘑菇是許多家庭飯桌上的家常菜,2月24日惠州市惠陽區有5人在野外採食了一種白色野生蘑菇導致中毒,目前正在醫院搶救。該毒蘑菇經初步鑑定為致命白毒傘。別看這種蘑菇白白嫩嫩的,但是它劇毒無比!這就是它的檔案!常用名:白毒傘學名:致命鵝膏菌¤ 外形特徵:菌蓋直徑4到7釐米,菌柄長7到9釐米,內外表面白色。
  • 撫州人注意這東西千萬別亂吃!已經有十幾名學生中毒!
    江西學生家長注意了這東西千萬別亂吃有毒!嚴重可致命。12月11日贛州某小學十多名學生誤食了蓖麻籽中毒,學校發現後立即將學生送醫,經過治療目前中毒學生都已經轉危為安。有一個同學在圍牆邊上摘了一大把蓖麻籽,另外一個同學說他在老家吃過這種東西,像奶油味,很好吃。這些學生因此誤食了蓖麻籽。當天誤食蓖麻籽的學生有十幾名,有的吃了半顆,有的吃了好幾顆,11號下午老師發現十多名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嘔吐、腹瀉。
  • 一家9口聚餐,8人中毒死亡,只因吃了這種麵條!
    一家9口聚餐,8人中毒死亡,只因吃了這種麵條!據通報,10月5日,雞東縣興農鎮居民王某某及親屬9人在其家中聚餐,食用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引發食物中毒,製作「酸湯子」所用食材已在冰箱裡冷凍一年。經公安機關對現場提取物檢測,未查出有毒物質,排除人為投毒可能。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截至目前,共有8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
  • 別吃野蘑菇!廣西今年已有135人中毒,民間鑑別方法不可信
    近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有所增加。6月19日,自治區疾控中心發出提醒,今年以來,廣西已報告野生蘑菇中毒事件28起,發病人數135人,死亡3人。專家表示,目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毒蘑菇辨別方法,因此不採不食是預防中毒的關鍵。▲頭上戴帽(菌蓋)、腰間系裙(菌環)、腳上穿鞋(菌託)的蘑菇多有毒。
  • 淘寶禁售「野味」了嗎?這個冠狀病毒常見宿主,別吃了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袁國勇也呼籲稱:「我們都不應該吃野味。」  「拒絕野味,人人做起!」,公眾呼聲越來越高,但記者昨晚發現,電商平臺仍有野味公然售賣,涉及動物包括果子狸、竹鼠、豬獾、狗獾等高危動物。不過記者注意到,電商平臺已經開始採取禁售野味的手段。今天上午,記者在淘寶上搜索果子狸、黃麂子、肉獾、獐子等野生動物的名字,均已搜索不到結果。
  • 這4種動物肉食不要亂吃 吃錯了可能會中毒
    原標題:這4種動物肉食不要亂吃,吃錯了可能會中毒   現在食品安全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若沒有注意飲食衛生或者亂吃食物的話,有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讓人們上吐下瀉,全身無力甚至危及到生命。   哪些動物肉食容易中毒?
  • @黑河人,這種食物近期慎食,4月、5月是中毒高發期!
    @黑河人,這種食物近期慎食,4月、5月是中毒高發期!但在4-5月,部分地區的海虹,或因赤潮高峰累積一定毒性,食用有中毒風險。目前,河北唐山、秦皇島等地已發布安全警示,建議不要在4-5月食用海虹。
  • 最近發生多起海虹中毒事件,海鮮還能愉快地吃嗎?
    新京報訊(記者 夏丹)天氣一熱,海鮮成了熱門食材,殊不知其中可能隱藏風險。近日,河北省發生多起因食用海虹引發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事件。5月13日,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關於海虹的食品安全預警與提示,建議不要採集、買賣、食用海虹。
  • 注意!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今年有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提醒消費者不採不食野生蘑菇!除了酸湯子,其他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酵米麵類食品,比如河粉、臭碴子等,特別容易在製作過程中被米酵菌酸汙染,因此製作這類食品時一定要注意。首先,使用的食材要新鮮、沒有黴變,在製作過程中勤換水、勤攪拌,預防汙染,特別是針對一些學校和集體食堂,最好不要製作和食用這類自製酵米麵類食品。
  • 分享文章|華南常見毒鵝膏菌及其中毒事件分析
    《華南常見毒鵝膏菌及其中毒事件分析》是今年7月份李泰輝老師團隊發表的一篇文章,講了近些年華南地區常見的毒鵝膏菌及其引起的中毒事件
  • 【提示】請周知,多人因吃這種蘑菇中毒身亡,千萬別亂吃了!
    717人,死亡9人。 「吃野生菌中毒致幻」頻上熱搜 1 雲南曲靖一男子吃菌中毒失憶,他在路上轉圈圈見車就攔、見人就問:「我是誰,家在哪......」
  • 水銀中毒到底會如何|水銀中毒|汞中毒_網易親子
    首先,如果你是一個需要被往死裡嚇唬才肯接受新科技跟上時代進步的人,那麼請接受水銀溫度計碎了就會要人命的世界觀,迅速地更換電子溫度計,然後你可以關掉本頁面了,再見。如果你不是,那麼好的,我們認真來分析一下水銀,也就是汞中毒到底是怎樣的事情:在相關文章中,最恐怖的,就是類似不小心吃下去,或者被人灌水銀下肚,然後中毒死亡的故事。
  • 長沙、株洲、湘潭已有多人中毒!這東西碰不得!
    湖南5人因野生蘑菇死亡 已有152人發病!這些人最易中招... 誤食毒蘑菇 湖南夫妻雙雙住進重症監護室!據統計,這種紅菇的致死率達到了 50%,其毒性之強,讓人望而止步。
  • 河北已有人中招!
    「吃了可以見小人」「見不到小人給差評」……近日,記者在一些網絡平臺上發現,部分賣家藉助網際網路平臺,向消費者兜售有一定毒性的菌菇。在產品介紹和評價中,一些人還宣揚菌類的「致幻」作用。記者發現,一些疑似「見手青」賣家的用戶,在短視頻平臺屢屢發布生吃「見手青」的片段,並為視頻打上「話題標籤」,以吸引圍觀注意。
  • 一家吃海魚中毒險喪命 這種深海殺手尤其要注意(圖)
    【一家吃海魚中毒】9月24日晚珠海的黃先生一家吃了從水產市場買回來的海鰻魚後相繼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急性腸胃炎結果醫生告訴他們是雪卡毒素中毒!這種毒素比河豚還要強100倍嚴重可能致死9月24日下午,黃先生在珠海廣富市場買了一條海鰻魚,當晚家庭聚餐就把這條魚吃掉了。結果沒過多久,就有人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黃先生說,除了不吃魚的小兒子,妻子、兩個女兒、兩名親戚都中了招,被送到珠海市人民醫院。妻子因為吃了大塊魚腩,情況最為嚴重,目前在重症監護室觀察。
  • 我國今年已近8000人吃毒蘑菇中毒 致74人死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導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除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之外,近日,黑龍江雞西市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酵米麵食品)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引發全國廣泛關注。李寧稱,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她建議,學校和集體食堂最好不要製作和食用這類自製酵米麵類食品。
  • 瀏陽7人食用鐵樹果中毒 這些野果不能隨便吃
    鐵樹開花不常見,結果更難得。或許正因如此,很多人並不知道,色澤誘人的鐵樹果有毒不能食用。今年春節期間,瀏陽就有7人因好奇採食鐵樹果中毒,幸經醫院治療後並無大礙。看到朋友家門前的鐵樹結了果,7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將通紅的鐵樹果摘了下來,當做乾果食用,「入口時,味道有點苦澀。」吃完沒多久,7人都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他們立即來到醫院進行治療。幸好,經過治療後,中毒的7人都無生命危險。  「鐵樹果很好看,但絕不能食用!」湖南省農科院專家介紹,鐵樹又名鳳尾蕉,雌鐵樹開花後可能結果,這種板慄大小的堅果嚴格來說是鐵樹的種子,可以直接培育樹苗。
  • 注意!除了海虹,這種海鮮也慎吃,唐山一地已禁售!
    出現因銷售貝類產品中毒等問題,銷售者、餐飲服務提供者要承擔賠償責任。 消費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暫時禁止購買海虹、花蛤,慎買其他貝類產品,在購買貝類等水產品時,應選擇大型、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烹飪貝類時,一定要煮熟煮透,單次食用量不宜過多。如發現誤食,出現中毒症狀的,應儘快前往醫院進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