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到了,疫情好轉,天氣漸熱
唐山各餐飲店也已恢復了堂食
朋友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喝酒擼串、燒烤海鮮,甚是愜意
且慢!!!
……
你知道嗎?
4-5月份唐山可不是吃某些海鮮的好季節
吃的不對,甚至能致人中毒
以常見的貝類海虹為例
唐山近年頻頻有新聞曝出:
有人在食用海虹之後
出現了噁心、嘔吐、腹瀉等
疑似中毒的症狀
4月3日,山海關政府發布緊急通知,檢測出其貝類毒素超標4倍以上,警示消費者近期不宜採購、食用海虹。
山海關區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海虹禁捕、禁售和禁加工,管理風險防範的緊急通知,4月3日,我辦接到區海洋和漁業局報告,經秦皇島海關技術中心對我區海域內海虹(貽貝)麻痺性貝類毒素預警監測顯示,3月31日檢測2批次樣品麻痺性貝類毒素含量分別為2186.7MU/100g、2220MU/100g,分別超過正常值的4.47倍、4.55倍,若食用會帶來極大的不良反應。為嚴防食用海虹中毒事件發生,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此項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
各相關部門對此要高度重視,強化安全意識,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嚴格落實責任,加強食品安全各環節的監管,排除食用海虹中毒風險隱患,防範發生中毒事故,保證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各司其職,加強海虹禁捕、禁售、禁加工監管
區海洋和漁業局: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戶捕撈海虹行為的監管,嚴禁捕撈、外運和銷售海虹;加大海虹檢測頻次,實時監控麻痺性貝類毒素含量,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大對我區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商超、餐飲經營者、小食雜店、小作坊的日常監管,禁止銷售海虹,禁止餐飲經營者加工銷售海虹,對檢查中發現的海虹,立即進行沒收併集中銷毀;做好禁捕、禁售和禁加工海虹等相關工作的統籌協調。
區商務局:加大對我區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單位的監管,禁止銷售海虹,對檢查中發現的海虹,立即進行沒收併集中銷毀。
區城管局:加大對全區沿街銷售海鮮的固定攤販和流動攤販的巡查力度,明令禁止銷售、加工海虹等行為,對檢查中發現的海虹,立即進行沒收併集中銷毀。
各鎮人民政府:加強對農戶的宣傳教育,協助行政執法部門做好群眾穩定工作;對轄區範圍內的食品單位加大巡查頻次,一經發現銷售、食用海虹的情況立即向區城管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報告。
各街道辦事處:協助行政執法部門做好調查摸底、宣傳教育和群眾的穩定工作;對轄區範圍內的食品單位加強巡查,一經發現銷售、食用海虹的情況立即向區城管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報告。
區政府督查室:對各有關單位按照專項整治職責分工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三、加強值守,認真做好節日期間值班工作
各相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在崗帶班制度,嚴明工作紀律,確保節日期間此項工作正常運轉。嚴格執行信息報告制度,暢通信息報送渠道,遇有重要緊急情況要立即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食安辦)報告,並及時採取措施妥善應對。
近幾年
唐山海虹中毒事件頻發
4-5月的毒素含量將達最高
結合前幾年秦星島貽貝麻痺性貝火毒素發生、發展的規律,貽貝麻痺性貝類毒素含量4- -5月份將達到最高。麻痺性貝類毒素(PSP)會導致人出現四股肌肉麻橋、頭痛噁心、流涎發燒、皮疹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呼吸停止,僅0.5mg就能使人死亡。
那麼為什麼海虹會致人中毒?對人體有多大危害?又該如何避免呢?今天就為大家逐一解答
01吃海虹中毒是怎麼回事?
它是很多海邊人的餐桌美食,事實上海虹很容易受到汙染在全國多地都發生過
海虹又叫貽貝,貽貝本身並無毒,體內毒素一般通過攝食有毒單胞藻在體內富集形成,這些毒素無色無味,耐熱性極強,人一旦吃了含有毒素的貽貝就會中毒。提示中說到了「麻痺性貝類毒素」,到底又是什麼呢?麻痺性貝類毒素是我國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見的毒素之一,其毒性極強,尚無特效的解毒方法。
人一旦食用含有此毒素的貝類,可引起人體神經肌肉麻痺,輕者出現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痺等症狀,重者可導致呼吸肌麻痺而死亡。
02如何預防海虹中毒?
各經營企業、餐飲單位、消費者,在購買貽貝等貝類水產品時,應儘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消費者在赤潮暴發高峰期不要採捕和購買食用野生的貝類。
懷疑中毒時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進行催吐處理,並儘快前往醫療機構治療,確保及早排除體內毒素。
為了預防貝類中毒,在烹煮貝類前先除去其內臟,避免食用烹調汁液,每次進食較少份量的貝類。到信譽良好、有檢測證書的商家購買,儘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
秦皇島距離唐山不過150公裡,地理位置、生物資源相似,唐山的朋友們也需提高警惕,減少海虹的食用!更重要的是記得把這個消息,告訴更多你關心的人!
如有侵權 請聯繫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