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生命科學,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

2020-11-29 人民網

原標題:生命科學,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

  施一公 (資料圖片)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如今,30多年過去了,這個學科到底發展得怎麼樣?生物學的世紀到來了嗎?關於這個問題,專業人士與普通民眾的認識存在較大的分歧。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應該了解什麼是生命科學。

  生命科學(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按照高考招生專業的大類劃分,它屬於理科。從本質上說,生命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揭示生命活動規律和生命本質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可以是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和核酸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如植物的根莖葉或人體的內臟器官;也可以是生物個體,如植物、動物、人類等,甚至是生態系統和生物圈。生命科學屬於實驗學科,它與我們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目前人類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如人口膨脹、食物短缺、能源危機、環境汙染及疾病危害等等,很大程度上將依賴於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進步與發展。「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已經在逐步變成現實,生命科學已經發展成為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之一,成了自然科學的前沿學科。在美國《科學》周刊近幾年評選的全世界十大科技進展中,一半以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當今,以計算機科學及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及生物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正迅猛發展,它們代表了現代科學發展的最前沿,並成為現代高科技的兩大支柱。生命科學對人類經濟、科技、政治和社會發展的作用將是全方位的。總之,生命科學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學科!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立於2009年,其前身清華生物系始建於1926年。清華生物系是我國近代最早開展生物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基地之一,曾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知名的生物學家。在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部及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中,有40多位院士曾先後在清華大學學習或工作過。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大調整時,清華生物系被併入其他院校,「生命科學」在清華園曾一度處於空白狀態。歷經32年的沉寂之後,「生命科學」在清華園重現。清華大學於1984年恢復重建生物系,並更名為「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簡稱生物系)。2009年,為了適應生命科學快速發展的需要,清華大學成立生命科學學院(簡稱生命學院)。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不斷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在本科階段,學生主要學習生命科學的基礎理論、實驗技能和科研方法。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有兩門——普通生物學及普通生物學實驗,必修的專業課程包括4門專業核心課程——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以及生命科學前沿、生物化學基礎實驗。此外,學院開設了22門專業選修課,包括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理學、發育生物學等。學生還需要參加綜合大實驗,科研訓練和綜合論文訓練等實踐環節,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開展基礎性的研究工作。

  學院90%以上的本科生都會選擇繼續深造,或在本校免試推薦讀研,或去美國哈佛、耶魯、MIT、斯坦福、普林斯頓等世界一流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經過碩士、博士或博士後階段的學習和科研訓練,他們有望在國內外著名大學或科研院所擔任教授或研究員,從事生物學或基礎醫學相關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也可以在生物醫藥技術公司從事研發工作,成為項目主管或研發總監;或進入公共管理部門、醫藥衛生部門等企事業單位成為國家公務員;也可以進入金融、銀行、證券、諮詢、專利事務所和法律等行業工作,成為金融證券分析師、諮詢師、律師等等。總之,本專業畢業生的適應面還是很廣的。(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 施一公)

相關焦點

  • 施一公撰文談生命科學: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新聞—科學網
    施一公 (資料圖片)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如今,30多年過去了,這個學科到底發展得怎麼樣?
  • 鄒承魯:生命科學是當代最活躍的領先學科
    生命的本質是運動,是特殊的也是最複雜的物質運動形式。可以認為,生命活動是整個自然界物質運動的最高形式。    生命科學的基礎和核心是生物學    生物學是生命科學各個領域的基礎和核心。生物學是研究所有生命形式及其活動的基本規律、揭示生命現象本質的一門科學。
  • 施一公:無論什麼學科,最不重要的素質就是智商
    文/施一公 施一公是少數在公眾領域享有很高知名度的自然科學家。本文是時任清華大學教授的施一公在2015年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原題為《少年壯志不言愁》。作者說:「無論什麼學科,物理、工程、生物、文科,我認為最不重要的是智商」。
  • 21世紀是生物(與其他學科交叉)的世紀
    在逛知乎的時候會逛到好問題,比如這個:為什麼說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
  • 施一公獲頒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施一公獲頒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來源:清華大學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11-07   今日/總瀏覽:1/2208
  • 科學+|創業者施一公
    2008年,施一公婉拒千萬美元科研經費,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放棄了500平方米的獨棟花園別墅,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就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教授、博導。
  •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清華新聞網5月14日電 5月10日,2014年清華大學第一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在理學院報告廳開幕。圖為施一公致辭。  7位報告人——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董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朱冰、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王宏偉、北京大學生命學院講席教授吳虹、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孫偉、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與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羅敏敏和北京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羅述金作了主題學術報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餘位師生參加了本次學術論壇。
  • 施一公:最不重要的是智商
    我不像在座的一些人,大學入學時就知道自己想學什麼專業,想學經管、建築、生命、化學、工程,等等。我當時保送大學,報名的清華的第一專業可能大家想不到,是機械系。 在報機械系之前還報名了北大的物理系。直到1985年5月份清華老師來招生時對我說,生物化學是21世紀的科學。
  • 科學網—生命科學走上融合之路
    郭應祿指出,要深刻理解大科學概念,通過大協作,進行微能量醫療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人體器官功能修復醫學。 融合科學是生命科學第三次大發展的基礎,郭應祿指出,分子生物學的創立和發展被認為是生命科學的第一次革命,主要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它又直接催生了第二次革命,即基因組學的創立和發展。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易人,王宏偉接替施一公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易人,王宏偉接替施一公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6-04-15 15:49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年的這場疫情,讓我相信了21世紀是生物科學的世紀
    醫護人員  我在十多年前高考過後填報志願的時候,我記得老師說過一句話:「21世紀是生物科學的世紀」。我本身是理科生,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這幾門學科裡最感興趣的是生物,我填報了生物專業。  那一年我考上了一所不好不壞的大學,專業是生物技術及應用,屬於化生系,全稱化學與生命科學系。從此我開始了生物專業的學習生涯,我們平常會做很多化學、生物學的相關實驗,實驗課都必須穿上學校發的白大褂,和醫生一樣的白大褂,這是我至今為止第一次穿上白大褂,雖然不是醫生,做實驗搞研究也很重要。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走進建蘭中學 和同學們探討「生命科學之美」
    杭州新聞 1月7日,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教授,走進建蘭中學,為全校師生帶來別開生面的新年首講,帶領同學們領略「生命科學之美」。 施一公教授是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主要運用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細胞內生物大分子機器的結構與功能。
  • 學科特寫 | 生命科學學院:探索生命的奧秘
    有人說,一切知識都來自人類的好奇,而最讓人類好奇的莫過於生命的奧秘。探索生命的奧秘,讓我們一起走進生命科學學院。經過幾代人的辛勤耕耘,學院的學科設置從最早的動物學和植物學專業到20世紀50年代初設立的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和動物遺傳學專業;1956年以後率先在國內建立了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專業;20世紀80年代又先後建立了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環境生物學及生態學專業;1993年設立了生物技術專業。學院現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重點學科和8個博士學科點。
  • 施一公:美國生命科學,華人佔2600人
    最近,美國對我國晶片產業進行制裁,再次讓我們認識到基礎科學領域的重要性,為此,中科院宣布把一系列卡脖子的科學課題當做「率先任務」進行突破。西湖大學首任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教授曾說:美國有34個州,在研究型大學生命科學院裡,擔任生命科學學科的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華人大約有2600人,其中教授超800人。施一公院士作為從美國歸來的愛國科學家,他說出的話還是有很大的分量的,就比如同樣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領軍人物,顏寧教授就在美國工作。
  • 施一公:生命科學認知的極限
    作者:施一公施一公,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構生物學家、原清華大學教授。1967年5月5日出生於河南鄭州,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95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博士學位。2015年9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2018年4月16日,施一公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本文為施一公在「未來論壇」年會上發表題為《生命科學認知的極限》的演講。
  • 創業者施一公創業者施一公
    2008 年,施一公婉拒千萬美元科研經費,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放棄了 500 平方米的獨棟花園別墅,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就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教授、博導。2014 年 3 月,施一公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了晶體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愛明諾夫獎,這是他回國後所贏得的第一個國際最高獎項。
  • 生物學學科排行榜(高校名單大全2020版)
    生物科學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目前人類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很大程度上將依賴於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近十年,以計算機科學及信息技術、生物科學及生物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迅猛發展,生物科學已發展成為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之一,生物科學對人類經濟、科技、政治和社會發展的作用將是全方位的。
  • 生物科學:探索生命的奧秘
    2000年左右,「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讓很多高分考生選擇了生物專業;現在,則有很多人吐槽「生物專業就業不好」。那麼,這個專業到底如何?什麼樣的考生適合報考呢?  一、專業解析   生命科學是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之一   什麼是生物科學?
  • 施一公:西湖大學擁有寶貴人才資源 育最優質學生
    2019考研交流群 698992132 中公考研小編為各位考研小夥伴們整理了施一公:西湖大學擁有寶貴人才資源 育最優質學生相關資訊文章,一起了解一下吧~今年年初,身為清華大學副校長的施一公辭職,宣稱將全心投入西湖大學籌建中,一時將西湖大學引入公眾視野。
  • 創業者施一公
    2008年,施一公婉拒千萬美元科研經費,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放棄了500平方米的獨棟花園別墅,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就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教授、博導。2014年3月,施一公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了晶體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愛明諾夫獎,這是他回國後所贏得的第一個國際最高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