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命科學,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
施一公 (資料圖片)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如今,30多年過去了,這個學科到底發展得怎麼樣?生物學的世紀到來了嗎?關於這個問題,專業人士與普通民眾的認識存在較大的分歧。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應該了解什麼是生命科學。
生命科學(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按照高考招生專業的大類劃分,它屬於理科。從本質上說,生命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揭示生命活動規律和生命本質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可以是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和核酸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如植物的根莖葉或人體的內臟器官;也可以是生物個體,如植物、動物、人類等,甚至是生態系統和生物圈。生命科學屬於實驗學科,它與我們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目前人類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如人口膨脹、食物短缺、能源危機、環境汙染及疾病危害等等,很大程度上將依賴於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進步與發展。「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已經在逐步變成現實,生命科學已經發展成為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之一,成了自然科學的前沿學科。在美國《科學》周刊近幾年評選的全世界十大科技進展中,一半以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當今,以計算機科學及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及生物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正迅猛發展,它們代表了現代科學發展的最前沿,並成為現代高科技的兩大支柱。生命科學對人類經濟、科技、政治和社會發展的作用將是全方位的。總之,生命科學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學科!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立於2009年,其前身清華生物系始建於1926年。清華生物系是我國近代最早開展生物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基地之一,曾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知名的生物學家。在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部及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中,有40多位院士曾先後在清華大學學習或工作過。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大調整時,清華生物系被併入其他院校,「生命科學」在清華園曾一度處於空白狀態。歷經32年的沉寂之後,「生命科學」在清華園重現。清華大學於1984年恢復重建生物系,並更名為「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簡稱生物系)。2009年,為了適應生命科學快速發展的需要,清華大學成立生命科學學院(簡稱生命學院)。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不斷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在本科階段,學生主要學習生命科學的基礎理論、實驗技能和科研方法。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有兩門——普通生物學及普通生物學實驗,必修的專業課程包括4門專業核心課程——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以及生命科學前沿、生物化學基礎實驗。此外,學院開設了22門專業選修課,包括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理學、發育生物學等。學生還需要參加綜合大實驗,科研訓練和綜合論文訓練等實踐環節,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開展基礎性的研究工作。
學院90%以上的本科生都會選擇繼續深造,或在本校免試推薦讀研,或去美國哈佛、耶魯、MIT、斯坦福、普林斯頓等世界一流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經過碩士、博士或博士後階段的學習和科研訓練,他們有望在國內外著名大學或科研院所擔任教授或研究員,從事生物學或基礎醫學相關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也可以在生物醫藥技術公司從事研發工作,成為項目主管或研發總監;或進入公共管理部門、醫藥衛生部門等企事業單位成為國家公務員;也可以進入金融、銀行、證券、諮詢、專利事務所和法律等行業工作,成為金融證券分析師、諮詢師、律師等等。總之,本專業畢業生的適應面還是很廣的。(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 施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