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易人,王宏偉接替施一公

2021-01-09 澎湃新聞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易人,王宏偉接替施一公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6-04-15 15:49 來源:澎湃新聞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導王宏偉已經接替施一公出任該院院長。

在獲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後,明星教授施一公近日卸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據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院行政領導」欄目更新顯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導王宏偉已經接替施一公出任該院院長。

公開報導顯示,施一公現年49歲,1967年5月出生於河南。施一公屬於清華大學自己培養的人才,並在海外留學工作後回國發展。

施一公的大學本科階段就在清華大學學習,並提前一年畢業。此後施一公前往海外留學並任教,36歲時獲聘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教授,40歲時獲得終身講席教授,並於此後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8年,施一公放棄美國普林斯頓的終身講席教授職位歸國。歸國後施一公在清華大學帶領研究團隊工作,取得突出成就。

2011年,施一公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一度引發輿論熱議。不過他最終在2013年12月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隨後,從2014年12月開始,施一公以清華大學校長助理的身份亮相。同時,他還兼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

2015年9月,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接替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王宏偉出生於1974年,是一名結構生物學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高校人事,清華大學,王宏偉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舉行建院十周年暨復系三十五周年座談會
    同心築夢 共創未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舉行建院十周年暨復系三十五周年座談會清華新聞網11月14日電 (記者 方鍶)11月12日上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建院十周年暨復系三十五周年座談會在主樓舉行。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希勤,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檀勤良,教育部科技司基礎處處長鄒暉,北京市科委醫藥處處長程偉,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許瑞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吳虹,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施一公,學校老領導張孝文、方惠堅、顧秉林,清華大學生物系老領導、原系主任趙南明、周海夢、陳應華、陸懋榮,生命學院資深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隋森芳、王志新、饒子和、孟安明、李蓬、陳曄光等參加座談會
  •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清華新聞網5月14日電 5月10日,2014年清華大學第一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在理學院報告廳開幕。  7位報告人——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董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朱冰、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王宏偉、北京大學生命學院講席教授吳虹、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孫偉、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與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羅敏敏和北京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羅述金作了主題學術報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餘位師生參加了本次學術論壇。
  • 原子尺度上的追逐|專訪王宏偉:如何搶佔全球冷凍電鏡先機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來到清華大學,專訪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王宏偉教授,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副主任李海濤,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員、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PI李雪明,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員張強鋒,去年剛從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畢業、新晉「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獲得者
  •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柴繼傑、王宏偉與中科院遺傳所周儉民合作在...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柴繼傑、王宏偉與中科院遺傳所周儉民合作在《科學》背靠背發表兩篇研究長文在植物免疫研究領域獲得重大突破:發現與解讀抗病小體清華新聞網4月5日電 在長期對抗病原生物的過程中,植物進化出了複雜高效的兩層免疫系統,用於識別各種病原微生物、激活防衛反應保護自己。
  • 科學+|創業者施一公
    2008年,施一公婉拒千萬美元科研經費,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放棄了500平方米的獨棟花園別墅,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就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教授、博導。
  • 北京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在滬暢談"科學很酷"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昨日,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在華東師大作了一場題為「生命科學與未知世界的探索」的主題講座。他在講座中表示,這個社會的原動力是知識,這個社會到了崇尚科學的時候!  「科學其實很酷,很有意思!」
  •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清華新聞網5月1日電 4月30日,美國科學院公布了增選院士名單,其中包括84位美國本土院士和21位外籍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入選該院外籍院士,也是21位入選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 +清華大學=7篇Cell、Nature、Science | 附施一公院士最新綜述
    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高寧研究員和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John L. Woolford Jr教授是這一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9月21日,清華大學研究小組在Nature雜誌上發表了最新論文,首次報導了迄今為止解析度最高的線粒體呼吸鏈超級複合物—呼吸體的冷凍電鏡三維結構。清華大學楊茂君教授和高寧研究員是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
  • 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德布勒森及羅蘭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郝清新一行來訪清華大學,校長助理施一公在工字廳會見了德布勒森一行。施一公與德布勒森會談。據了解,這是施一公首次在媒體上以清華大學校長助理身份出現。會談中,施一公首先代表清華大學歡迎德布勒森首次來訪,並感謝羅蘭大學在今年9月底熱情接待了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一行的訪問。
  • 施一公:生命科學,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
    原標題:生命科學,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   施一公 (當今,以計算機科學及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及生物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正迅猛發展,它們代表了現代科學發展的最前沿,並成為現代高科技的兩大支柱。生命科學對人類經濟、科技、政治和社會發展的作用將是全方位的。總之,生命科學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學科!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立於2009年,其前身清華生物系始建於1926年。
  • 於洪濤任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12月17日,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華裔生物學家學會董事會成員於洪濤已到任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至此,西湖大學三大學院院長全部到位。此前,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已空缺22個月。公開資料顯示,於洪濤,Serena S.
  • 創業者施一公創業者施一公
    2008 年,施一公婉拒千萬美元科研經費,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放棄了 500 平方米的獨棟花園別墅,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就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教授、博導。2014 年 3 月,施一公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了晶體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愛明諾夫獎,這是他回國後所贏得的第一個國際最高獎項。
  • 就任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12月13日,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終於等來了它的首任院長。 近日,國際頂尖生物學家於洪濤教授辭去了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和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所的職務,全職加盟西湖大學,並正式受聘為細胞生物學講席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這是施一公整整「挑選」了22個月才選定的人。
  • 生命學院王宏偉課題組發文報導目前利用冷凍電鏡方法解析的最小...
    生命學院王宏偉課題組發文報導目前利用冷凍電鏡方法解析的最小分子量蛋白清華新聞網6月4日電  6月3日,生命學院教授王宏偉課題組及合作者在《自然·通訊》在線發表題為《分子量52千道爾頓的鏈黴親和素蛋白的3.2埃解析度冷凍電鏡單顆粒三維重構》(Single particle cryo-EM reconstruction
  • 清華大學雒建斌、施一公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雒建斌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兩位教授的科研項目榮獲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新聞發布會現場雒建斌教授雒建斌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摩擦學專家,現任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名譽院長;兼任國際摩擦學理事會執委,全球工學院長委員會(
  • 施一公請辭清華副校長 擔任西湖大學院長(附簡歷)
    攝影|張沫  獨家|施一公請辭清華大學副校長,  全職執掌西湖大學  經多方渠道證實,中科院院士、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已於近日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此消息已經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證實,但他表示,在辭去副校長之後,他將繼續保留在清華的教授職務。
  • 創業者施一公
    2008年,施一公婉拒千萬美元科研經費,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放棄了500平方米的獨棟花園別墅,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就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教授、博導。2014年3月,施一公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了晶體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愛明諾夫獎,這是他回國後所贏得的第一個國際最高獎項。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吝易課題組招聘博士後、技術員
    ▎學術經緯/報導 導師介紹及研究方向 吝易,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於2020年2月加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清華-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
  • 生物學家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許路陽)今天,記者從清華大學證實,著名結構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已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 施一公撰文談生命科學: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新聞—科學網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應該了解什麼是生命科學。 生命科學(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按照高考招生專業的大類劃分,它屬於理科。從本質上說,生命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揭示生命活動規律和生命本質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可以是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和核酸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如植物的根莖葉或人體的內臟器官;也可以是生物個體,如植物、動物、人類等,甚至是生態系統和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