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2017年6月30日,專注於提升人類健康和環境健康的珀金埃爾默公司攜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以下簡稱:加工所),在京舉行「單細胞檢測與評價技術聯合實驗室」籤約揭牌儀式。雙方將依託加工所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營養健康方面獨有的資源優勢,共同開發單細胞檢測相關的儀器設備、技術手段和應用方法,從而提升科技創新、實現合作共贏,為中國農產品加工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
中國農科院加工所所長戴小楓、珀金埃爾默DAS事業部亞太區副總裁兼總經理金南勳等高層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共同見證雙方推進農產品安全檢測和評價技術研究和實施的重要時刻。
活動現場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是目前國內農產品加工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公益性科研機構,於2002年10月經國務院、農業部、科技部批准,研究所長期以解決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中基礎性、方向性、全局性、關鍵性重大科技問題為己任,緊緊圍繞食品科學與工程、質量與安全、營養與健康三大領域,形成了國內門類最齊全、覆蓋整個農產品加工領域的學科體系。建立了油料加工與品質調控、穀物加工與品質調控、肉品加工與品質調控、果蔬加工與品質調控、薯類加工與品質調控、加工有害生物防控、加工化學危害物控制、中式食品加工與裝備、食品功能因子研究與利用、食品酶工程、農產品採後生物學與保鮮、生物毒素防控等12個重點方向。
活動中,珀金埃爾默北中國區銷售經理程良策向合作單位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概況。珀金埃爾默成立於1937年,是全球科學儀器企業專利實力排名第三的領先高科技企業,目前已在全球超過150個國家開展業務,年銷售額達到22億美元。自1944第一臺商用紅外誕生以來,珀金埃爾默經過70餘年的發展,現已形成覆蓋分析實驗室、生命科學、專業診斷、信息科學、實驗室整體服務五大領域在內的全面解決方案。進入中國市場40年來,珀金埃爾默在上海、江蘇太倉兩地先後成立研發中心、診斷研發與製造中心和培訓基地,並在中國設立11家分公司和4個客戶體驗中心(CKC),擁有員工1100名。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致辭
籤約儀式上,戴小楓所長表示,根據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2020年我國社會將跨越人均GDP一萬美元大關,全面進入以營養健康為主要特徵和發展目標的新階段。《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相繼發布,其中都把藥食同源列為重點發展的內容之一。在科技部、農業部、衛計委等國家部委的領導下,加工所牽頭籌建了「國家食藥同源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本著互惠互利、共創雙贏原則,加工所和珀金埃爾默可以就營養健康、藥食同源等話題展開深入合作,為推進中國農產品產業的健康發展而共同努力。
珀金埃爾默DAS事業部亞太區副總裁兼總經理金南勳致辭
金南勳表示:「珀金埃爾默誕生於1937年,今年恰好是公司成立80周年。1944年珀金埃爾默與美國一家農業機構的科學家合作,推出了世界第一臺商品化的紅外儀器。近年來,通過收購瑞典Perten、丹麥Delta等多家高科技企業,珀金埃爾默進一步充實了自己在農業和食品領域獨有的技術優勢。我們非常榮幸能與加工所達成深入合作,雖然只是一小步,但卻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預示著雙方未來在農產品檢測技術及評估方法的合作方面將有更多可能。」
籤約儀式
揭牌儀式
珀金埃爾默DAS事業部亞太區副總裁兼總經理金南勳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來到籤約臺前籤署了珀金埃爾默—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單細胞檢測與評價技術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並共同為合作實驗室揭牌。
左:珀金埃爾默北方區技術支持經理姚繼軍 右:珀金埃爾默應用工程師劉治東
儀式結束後,珀金埃爾默北方區技術支持經理姚繼軍和應用工程師劉治東給加工所的科研人員帶來精彩報告,以珀金埃爾默NexION 2000 ICP-MS、多功能酶標檢測等儀器產品為例,分別介紹了單細胞檢測ICP-MS的原理應用和功能性組分的體外評價方法,為今後雙方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礎。
合作實驗室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