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地球汙染程度的日益增加,世界叢林總面積的相對減少,很多不適環境的物種相繼滅絕,尤其是大型哺乳動物,食物短缺和氣候變遷對它們生存和繁衍造成極大威脅,不少大型動物不是被凍死,就是被餓死和渴死,結局都很悲劇。
自從人類社會飛速發展以來,人們開始過度開採和使用各種地球資源,自然界動物總數量也跟資源一樣,一直在減少中,很多物種永久消失了,恐龍,猛獁象,高加索野牛,爪哇虎等等,真的是多不勝數,讓不少學者懷疑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正在到來之中。
這些物種滅絕過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我們只能從照片中和假想圖中觀看滅絕物種的模樣,曾有科學家在經過一番研究後悲觀的認為,未來陸地上最大動物將是牛。儘管這只是一種認為而不是事實,但還是值得我們去重視,一定保護自然環境,愛護野生動物。
然而自然界中有多個野生物種曾被專家宣布滅絕之後又出現了,重新出現在研究人員的眼前,以照片為證,為何物種滅絕後又能出現?似乎違反了自然規律,原因也一直備受爭議,而現在來自《PNAS》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消亡了50年的一種動物又回來了。
消亡47年幾內亞唱歌犬出現了
在大洋洲的紐幾內亞島上,過去一直生活著一種被稱為紐幾內亞唱歌犬的哺乳動物,1897年,科學家對紐幾內亞唱歌犬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它能發出獨特聲音,聲音非常響亮動聽,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但是數量已經不多了。
於是有人將紐幾內亞唱歌犬放進與外界隔絕的自然保護區中,當時數量剩下最後300隻,已經進入滅絕邊緣,按理說, 犬類是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強的物種,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到1970年,圈養的300隻紐幾內亞唱歌犬相繼死亡了,後來科學家再也沒有發現蹤影,就此宣布消亡。
但到了2016年,即宣布滅絕後47年,研究人員重新在野外發現一種類似紐幾內亞犬種的物種,被當地人稱為「高地野狗」,經過一番鑑定後,高山野狗和紐幾內亞犬種為同一個品種。而高地野狗存在時間非常悠久,比紐幾內亞唱歌犬還要久遠的多,被認為最稀有最古老的犬類動物。
紐幾內亞唱歌犬重新回來,這是一個天大好消息,自然界物種再給了人類一次機會,我們要好好保護它,不再讓它滅絕,但是科學家卻擔憂了起來,因為高地野狗數量也已經不多了,用研究的一句話來說,「數量在徘徊中」,意味數量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絕種30年最小鹿種再次被人看到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鹿是一種大型動物,比高達6米的長頸鹿,然而世界上個頭最小的鹿比白鼠大不了多少,腳底長著蹄子而不是爪子,在30年之前,研究人員多次在越南叢林用陷阱相機看到,故而得名「越南鼠鹿」,我國將它稱之為銀背雪佛蘭。
由於叢林數量的減少,再加上「越南鼠鹿」是當地的一道特色美味,很多吃貨不辭千裡,就為了品嘗一次美味佳餚,所以數量越來越少,1990年,被視為全球最後一隻越南鼠鹿也被人類獵殺了,於是科學家根據當時發展趨勢,正式宣布越南鼠鹿絕種了。
但在2019年11月,當研究人員再次來到另一處密林中投放30個陷阱相機後有了意外收穫,在1000多張照片中,275張照片讓研究人員感到興奮,因為照片清晰記錄了越南鼠鹿活動的蹤跡,而且數量還不少,看來越南鼠鹿好好活在地球上並沒有真絕種。
為何多個絕種動物最後又出現了,是好事還是壞事
專家認為,可能是一些動物為了適應環境而對生活習慣做出了改變,一小部分動物聰明地轉移了棲息地,前往更偏僻地區,很少受到天敵和人類影響,然後恢復了動物數量,可能是這種動物其實在另一個偏僻地區地方長期生存,之前人類並沒有發現,所以被宣布滅絕了。
總之,絕種生物最後又出現了,對地球而言肯定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壞事,說明地球生物也會環境改變而改變,不會一直等死,而是通過智慧來尋找生存之路,這也是為什麼有的生物在地球上繁衍了數億年還依然存在,雖看起來違反自然規律,但實際上符合物種進化史,大家怎麼看。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