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範圍內,野生動植物數量真的很多,如果你踏入叢林,便能親眼看到大量動物和植物,即便是一名經驗豐富生物學家,相信很多也叫不上名字,因為登記在冊的動植物仍然只是總數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未知,等待人類再去研究。
儘管自然界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增大,叢林面積的相對縮小,很多叢林物種變得岌岌可危了,不少之前存在過的物種現在都已經滅絕了,據統計,每年有數十種物種永遠消失在地球歷史長河中,成為了遺憾,但是,最近有科學家發現,之前被確認已經絕種了的物種再次出現了,而且還不此一種,接下來了解一下。
豪勳爵島竹節蟲被宣布絕種71年後再次現身
澳大利亞豪勳爵島是一個面積只有17平方公裡島嶼,島上枝繁葉茂,擁有豐富多彩奇花異草,棲息著多種珍稀鳥類,而一種被稱為「豪勳爵島竹節蟲」的生物曾經遍布該島,它們自由快樂地生活在這個面積不大島嶼上,沒有人知道它們究竟生活了多少年。
然而在1918年,「Makambo」號運輸船到來破壞這個平靜的小世界,人們帶來了生命力異常頑強的黑鼠,天敵的入侵,很快讓這個體長12釐米的豪勳爵島竹節蟲數量加倍減少,1930年,當研究團隊再次登上該島進行科學考察時,再也沒有看到這種昆蟲了,所以專家宣布豪勳爵島竹節蟲已經絕種了。
2001年,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前往豪勳爵島東南方23公裡處的「波爾斯金字塔」科學考察時,豪勳爵島竹節蟲最後家園現身在一個獨立樹叢下,但是數量僅存20至30隻,離滅絕只有一步之遙了。為了不讓該物種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進行了人工培育,同時消滅了該島入侵物種黑鼠,然後將它們放回豪勳爵島,才挽留了這個即將滅絕的物種。
索馬利亞森吉鼠消亡50年後重新出來
鼠類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動物,它無處不在,它無所不吃,成為人類最痛恨的動物之一,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一種譯名為索馬利亞森吉鼠(Somali sengi)的鼠類動物已經被科學家宣布滅絕了,因為人類最後一次見到它的時候是在1968年,此後音訊全無,再也沒人看到了。
索馬利亞森吉鼠生活在非洲大陸東部索馬利亞半島,又名索馬利亞象鼩,從外形上看,他跟我們平常所見到的老鼠不太一樣,頭部長出一個酷似大象鼻子的鼠鼻,成為了索馬利亞森吉鼠最大亮點。然而在1968年之後,就再也沒有人看到它了,專家宣布索馬利亞森吉鼠已經消亡了。
50年之後的現在,科學家在吉布地,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多個叢林中投放了上千個動物陷阱後,才捕捉到多隻之前被認為滅絕了的索馬利亞森吉鼠,說明它並沒有真的滅絕了,現在重新出來了,可能是數量劇減後,為了生存,他們改變了策略,變得更加小心謹慎,人類很難發現它們。
為何被宣布滅絕的多個物種都出現了,是什麼原因
為何多個物種都如此,最有可能一個原因是,其實這些被宣布滅絕物種其實沒有滅絕,而是一小部分物種出現了戰略轉移,轉移到一個較隱蔽的地方繼續穩定發展,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該物種就會自然而然再次出現在人們的眼前,索馬利亞森吉鼠可能就是這個原因,過去50年一直沒有發現,而現在一下子在多個地區發現了。
另外一個原因是,一小部分物種仍然生活在原地,只是沒有被我們發現,我們知道地球是一個面積很大的星球,而世界森林面積約為34.4億公頃,佔全球陸地面積27%,很多野生生動植物都生活在這裡,一直沒有被發現也很正常。在科學中,一種只屬於一個地區的稀有物種一旦多次沒有被發現,那麼科學家一般都會宣布該物種滅絕。
物種滅絕是否對我們有影響
如果說一個物種真的滅絕了,可能對人類不會直接造成什麼影響,過去很多物種被宣布滅絕了,但是我們仍好好地生活著,似乎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但實際上間接影響已經出現了。我們知道物種滅絕必然導致生態環境失衡,有的物種失去天敵後就會出現大量繁殖的現象。
在2020年裡,非洲蝗災已經屬於路人皆知的新聞了,數億蝗蟲大軍吃掉了數萬人一年口糧,這可能是生態環境失衡帶來的影響,原因之一可能是天敵太少,如果非洲存在大量能夠吃掉蝗蟲鳥類或者是地面動物,我相信蝗災自然就得到控制,這也是自然界生態失衡的一個例子,當然蝗災爆發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氣候變化。
總而言之,自然界每一個物種存在都有它自身意義,而被宣布滅絕物種再次出現,這肯定是件好事,我們更要去珍惜和愛護這些再次出現物種,不要讓悲劇再次發生。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