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演化歷史中,曾出現過許許多多的生物,但現在還存在的卻寥寥無幾,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類的掠殺和生存環境的劇變。
比如在6500萬年前的恐龍物種,普遍認為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環境變化引起的滅亡,再比如人類為了食物將出現在地球上的大海牛,用僅僅27年的時間就讓其滅絕了。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伴隨著人類活動,地球物種滅絕的速度要比自然滅絕的速度加快了1000倍。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每年都會根據生物種群的數量和棲息地的情況,將各個物種列為不同的保護級別,分別是:絕滅,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低危,數據缺乏,未評估。
比如在2012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就把華南虎列為野外滅絕。
一般來說被宣布滅絕的生物就是永遠都從地球上消失了,而最近一類物種在被宣布滅絕之後又重新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裡,那就是銀背鼠鹿。它作為最小的有蹄類動物,體型與兔子差不多,體重一般不到4.5公斤,曾經宣布滅絕,而研究人員卻在最近的30年裡拍到了「活物」,在此之前的最後一次有關銀背鼠鹿的記錄是1990年被獵殺的一個標本。
既然會有物種被宣布滅絕後重新出現,那中國特有的老虎亞種「華南虎」到底還有沒有,會被重新發現嗎?
其實野外滅絕就是指,在野生的條件下,沒有發現這個物種,實際上野生滅絕並不代表這個物種的滅絕,野生滅絕意味著距離滅絕僅僅只有一步之遙了。野生華南虎就是被宣布的野外滅絕,這就是說可能會有被重新發現機會,但是華南虎的野外生存環境可是很苛刻的,據研究數據表明,一隻華南虎所需要的生存條件至少需要約70平方千米的森林來作為其領地,而領地裡還必須有約200隻梅花鹿、300隻羚羊和150隻野豬,野生種群中至少要有50隻的規模才能維持正常的世代更替。
據了解野外華南虎必需的生存環境早就被人類活動所覆蓋,嚴格來說就是已經沒有了野外華南虎的生存環境,這也就是說就算還有野外華南虎也早就死亡了。
由於種種原因,全世界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動刻不容緩,畢竟它們的存在不僅僅對生物多樣化有意義,而且對於生態環境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