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宣布滅絕30年的生物重新出現,這是一件大好事。起碼,這些動物的重新發現能夠增加生物的多樣性,而且一旦被宣布滅絕的生物被發現,第一時間就會得到最專業的保護,很可能這個物種就不會再次「被宣布滅絕」。下面,我們簡單的來看一下,被宣布滅絕30年後重新出現的是什麼生物?
「重見天日」的滅絕動物
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簡稱ICUN)將不同生存情況的動物劃分了不同的瀕危級別。從高到低的排序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低危→數據缺乏這七個等級。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國的「國寶」大熊貓由於數量稀少以及數量持續下降,被列入了瀕危動物,但是,隨著大熊貓繁殖基地以及野生保護區的建立,在人類的幫助下,大熊貓的數量開始穩步上升,到了2016年,大熊貓的瀕危等級由瀕危調整到了易危。
滅絕顧名思義就是這個物種無論從野外還是人工飼養下都從地球上消失了。那麼,有哪些動物是被宣布滅絕30年後,再次發現的呢?下面,我們列舉兩種。
01 鼠鹿(又稱鼷鹿)
鼠鹿是體型最小的有蹄類哺乳動物,它主要棲息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溼林地區。從外觀上看,鼠鹿有著酷似老鼠的頭部、酷似野鹿的四肢以及酷似野兔的外形,所以嚴格來說,鼠鹿屬於「三不像」。
鼠鹿屬於小型的有蹄類動物,成年鼠鹿的體長平均在45公分左右,體重平均僅有1.5公斤左右,也就是說一隻成年的鼠鹿甚至沒有一隻竹鼠重。鼠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因為據考古發現,在石器時期的巖洞裡發現了鼠鹿的石刻壁畫。
鼠鹿屬於鼷(xi)鹿科鼷鹿屬小鼷鹿種,在該種下一共有32個不同的亞種,它們分布在中南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等島嶼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鼠鹿在越南地區的亞種就宣布滅絕了。
據科學報導稱,鼠鹿的滅絕與人類的獵殺和對山林的砍伐有極大的關係,因為據說鼠鹿肉非常的鮮美。
但是,就在2019年的11月,動物研究人員在越南的森林裡放置的相機意外拍到了這已經滅絕了30多年的物種。不得不說,原始森林確實是動物的「世外桃源」。
02 陽彩臂金龜
單看這個生物的名字,許多小夥伴肯定誤以為是一種龜,實際上陽彩臂金龜並不是龜,而是一種甲蟲。從生物學分類上看,陽彩臂金龜屬於昆蟲綱鞘翅目金龜科的成員。
陽彩臂金龜是一種小型的甲蟲,它的體長平均在0.5公分左右,它的前胸背板綠色有金屬光澤,鞘翅棕色,基部和側緣具棕黃色斑點。雖然它的同科成員大都是害蟲,但是,陽彩臂金龜則不同,它的主要棲息地為腐木,並不會對農林造成傷害。
早在1982年,陽彩臂金龜就被宣布滅絕。但是,在2011年,它再次被研究人員在我國的三明市發現。
從上面兩種曾被宣布滅絕的動物,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動物之所以被宣布滅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體型小,棲息地不容易被發現。
那麼,野生華南虎可能被發現嗎?
首先,需要說明一點,那就是華南虎只是野外滅絕,並不是這個物種已經消失掉了,相反的在人工飼養下,我國約有100頭左右。
早在20世紀以前,華南虎幾乎分布於祖國各地的山林之中,隨著打虎熱以及人類對山林的砍伐,最終在1994年,研究人員數次尋找華南虎無果後,宣布華南虎野外滅絕。
那麼,野生華南虎可能會被再次發現嗎?我們認為可能性非常的小,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個物種的生存有一個法則,那就是500/50法則。這個法則的意思是,如果一個物種想要繼續的繁衍生息不至於滅絕,那麼該物種在同一區域內的數量要不低於50,一旦低於50,就極可能滅絕,而500則是,指一個物種要想擴大數量,必須要有500的基數。
而早在1990年,經過研究人員的數次統計,最後推算野生華南虎的數量約在20-30頭,已經嚴重低於50的下限了。因此,華南虎野外滅絕基本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當然,想要再次在野外看到華南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畢竟現在有100頭左右的華南虎在人工的飼養下,如果讓它們繼續繁殖,等到了一定的數量,然後再進行特化的訓練。相信華南虎會有重回野外的那一天的。
最後,筆者想說,人類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但是有些東西失去了就意味著不再有機會擁有。因此,保護野生動物是保護所有的野生動物,讓現有的不再步滅絕動物的後塵。
你說呢?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