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已經宣告滅絕的物種經常會重新出現呢?

2020-11-22 騰訊網

隨著人們對自然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那些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物種正在死而復生。

沒有什麼比這些消失的物種重新出現更振奮人心了,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字眼,xx動物在某一年判定為滅絕物種,這是時隔多少年首次拍攝到野生的xx動物等等。

例如中國水中大熊貓白鰭豚,2002年7月14日,隨著最後一頭白鰭豚淇淇的去世,人們也基本認定它已經滅絕,但是2018年4月,中科院拍攝到疑似白鰭豚動物。

為什麼這些我們已經判定為滅絕的動物經常會重新出現呢?在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必須要清楚這些物種最初是如何被宣布滅絕的。

如何判定物種滅絕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整理了全球瀕危物種的登記,並衡量了它們滅絕的相對風險。

紅色名錄有一套標準來確定一個物種的瀕危狀態,但是要判定為滅絕物種的話,毫無疑問是最後一位物種個體死亡。

根據紅色名錄的要求,需要在適當的時間,在已知/預期的棲息地中進行詳盡的調查…在整個歷史範圍內未能記錄到該物種方可宣布滅絕,這個時間可能是30年或更長。

考慮到物種滅絕需要許許多多的證據和很長的時間,而所有那些還有一絲證據或者最後一次統計到的時間間隔很短的物種,被宣布滅絕都是人為的曲解。

這些標準也表明,要了解一個物種是否已經滅絕,我們需要知道它過去在做什麼,而在特定時間和特定地點的目擊事件構成了我們對物種生存的知識。

但是當一個物種變得稀有時,目擊事件就變得越來越少,以至於人們開始懷疑這個物種是否還存在。

人們在判斷一個物種是否已經滅絕時,經常使用最後一次看見的時間作為可能性的衡量標準,但最後一次看見的時間很少是該物種的最後一個個體或實際滅絕的日期。

相反,該物種可能會存在多年而不被發現,但自最後一次被發現以來的時間長度極大地影響了關於該物種是否已經滅絕的假設。

圖為:白鰭豚標本

一般哪些證據表明該物種存在

這些證據可以有各種形式,從直接觀察一個活生生的動物或照片,到間接的如腳印,劃痕和糞便,和口頭敘述採訪目擊者。

但是,這些不同的證據並不都是有價值的,因為動物園裡的一隻比滿屋子都是見過它的人的回憶更有價值。

然而,確定什麼是真實的目擊事件,什麼是虛假的,使得宣布滅絕變得更加複雜,一個物種被「重新發現」的想法可能會使事情更加混亂。

「重新發現」意味著某些東西已經丟失或被遺忘了,但這個術語經常給人一種物種已經從死亡中復活的印象。

這種對消失或遺忘物種的誤解意味著默認的假設是,任何多年未見的物種都已經滅絕,而事實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

圖為:近期括蒼山拍攝到的中華斑羚截圖

那些重新出現的物種

我們文中提到的白鰭豚,自2002年最後一隻死亡後,人們從來都沒有承認過它們已經滅絕,而且曾有過多次大範圍尋找。至今也沒有任何一個組織宣布過白鰭豚已經滅絕,只是我們長期沒有得到它們存在野外的相關證據,導致我們以為它們已經滅絕。

另外,許許多多動物可能只是被列為瀕物種,而我們卻覺得它們已經滅絕,比如今年4月在括蒼山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野生中華斑羚。

當我第一次在多個媒體平臺聽到/看到中華斑羚重新出現時,我的第一直覺也是滅絕物種的重新出現,但是中華斑羚只是很長時間沒有在括蒼山被拍攝到而已。

圖為:臺灣雲豹

因此,雖然這些物種的重新出現是激動人心的,但它們的重新發現也表明,我們可能對世界上一些最稀有的物種知之甚少,我們甚至不知道它們是否已經滅絕。

最後

那些真正被宣布滅絕的物種重新出現的概率並不多,但也是存在的,比如去年重新出現的臺灣雲豹,它在2013年的時候宣布滅絕,幸運的是它比我們想像的頑強。

相關焦點

  • 白鰭豚、臺灣雲豹,既然已經滅絕了,為什麼還會重新出現呢?
    隨著人們對自然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那些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物種正在死而復生。沒有什麼比這些消失的物種重新出現更振奮人心了,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字眼,xx動物在某一年判定為滅絕物種,這是時隔多少年首次拍攝到野生的xx動物等等。
  • 宣告滅絕的物種居然也能再現地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不少人看到這種金色的烏龜,第一感覺還以為是一坨「黃金」呢。 在2020年下半年時,尼泊爾也發現了一次「金龜」,當時引發了比較大的轟動。 為什麼會有「金龜」的出現呢?
  • 為何已經滅絕的物種,會再次出現呢?
    一代又一代的文明出現又隕落,讓當代人類對地球的歷史充滿了好奇。這些年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極為有趣的現象,曾經在地球上已經滅絕的生物卻又再次出現,讓人懷疑地球的生命就像是一個循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發現新物種並不稀奇,沒有想到的是,它已經在英國地區,消失了27年的時間,又為什麼會再次出現呢?在此之前,已經認定這一物種,在地球上滅絕了,大狐蜘蛛的再次出現,這也就意味著它並沒有徹底的從英國消失。首次發現是在120年前,最後一次被認為它滅絕的時候,是在1993年,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 已滅絕的物種在不斷出現,難道是物種在輪迴?
    不知道喜歡科學的小夥伴在最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常常會發現一些新的物種出現,並且有不少的物種在此前都已經宣告滅絕,這是為什麼呢?很多人或許會認為這些物種在統計上出現了某些的缺漏,才導致人們誤以為他滅絕,實際上這樣的說法確實也有道理,但是這種現象的出現或許會引起人們更加深刻的思考,在2020年這個地球出現了太多的變化,難道物種出現,也預示著地球的環境正在改變嗎?
  • 一個已滅絕的物種—白鱘
    ▲上圖是一隻白鱘,用黑白照片的形式表示這個物種已經滅絕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白鱘是一個已經滅絕的物種。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所以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個物種。 白鱘呢,介紹起來比較麻煩,因為科學家已經很多年沒有找到白鱘的蹤跡了,這個物種在2019年12月23日被正式宣告滅絕。這個物種要小非常小,要大也特別大。幼年的白鱘最小只有二三十毫米,成年後,最大的紀錄是7.5米,成年體重一般在200~300千克左右。
  • 已經滅絕的生物會被重新發現嗎?野生華南虎會重新出現嗎?
    但是近年來,世界上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驚奇的事情,死亡的生物竟然能夠「死而復生」?就好像小時候我們看過的奇幻電視劇,如果有人或其它生物死亡時,人們運用自己的無限功力就能夠讓生物重新復活。究竟這樣的事情是否存在?白喉秧雞科學家發現一個死而復生的生物是叫白喉秧雞的傢伙。它是何方來歷呢?它們生活在印度洋中海洋西部,屬於一種鳥類生物。
  • 已滅絕的物種頻頻出現!地球物種在循環出現?恐龍會出現嗎?
    可是即便大滅亡早就過去數千萬年時間了,地球物種還在不斷減少中。只因地球生態環境一直在發生改變,就連人類未來或者可能抵擋不住。更何況本已經瀕臨滅絕的動物了。既然雲豹的滅絕是因為環境惡劣,而雲豹的復活是否代表了地球生態環境正在轉好呢?以及,地球物種有沒有可能是周而復始的?畢竟科學家也不能全然相信生物進化論,人類對宇宙的了解非常有限,人類不能確定每一種物種的孕育都需要類似於地球這般的生態環境,人類甚至不能確定地球物種真的誕生於地球上,有沒有可能是從外太空而來的。若是物種起源於地球無誤,那些滅絕的物種還會再次出現?臺灣雲豹就是一個例子?
  • 已經滅絕的生物,卻重新出現在地球上,令科學家憂心忡忡!
    已經滅絕的生物,卻重新出現在地球上,令科學家憂心忡忡!地球誕生的46億年之久,在這漫長的時間內發生了多次物種滅絕,每一次物種滅絕都會導致大量的生物死亡消失,一些生物會因此滅絕,正因如此人類的出現,在這個地球上有快速的進步,隨著人類的快速發展,讓我們去到了古代人類沒有去過的外太空。但是對於人類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過度的開採地球資源,損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
  • 宣布滅絕的物種又重新出現,地球環境在變好?
    另外地球上還有很多生物由於適應不了地球的高溫環境,已經處於了瀕臨滅絕的狀態,據調查顯示,從1500年前開始,超過320個陸棲脊椎動物物種滅絕,剩餘物種也表現出了平均25%的衰退。有專家表示,在脊椎動物當中,全球估計有16%到33%的物種遭受威脅或者瀕危,而大象、長頸鹿等大型動物面臨著最高的衰退率。
  • 已滅絕的物種在不斷出現,難道是物種在輪迴?
    已滅絕的物種在不斷出現,難道是物種在輪迴?2020年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很多讓人擔憂的事情,而且在今年也發生了各種各樣的災難,這樣的事件不少人都覺得非常的痛心,那2020年的地球到底怎麼了呢?已滅絕的動物在不斷的出現,有網友表示:難道是物種在輪迴嗎?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宣布滅絕的物種又重新出現,地球環境在變好?
    另外地球上還有很多生物由於適應不了地球的高溫環境,已經處於了瀕臨滅絕的狀態,據調查顯示,從1500年前開始,超過320個陸棲脊椎動物物種滅絕,剩餘物種也表現出了平均25%的衰退。而且昆蟲類生物提早從冬眠中甦醒,錯過捕食時機而出現滅亡,沒有了天敵之後,昆蟲只會更加瘋狂地啃食莊稼。根據地球目前的現狀來看,確實不太樂觀,然而在2020年專家表示一些宣布滅絕的生物又重新出現了。那麼它們的出現是不是意味著地球環境出現好轉了呢?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生存著一些加拉帕戈斯象龜,它們是體型最大的陸龜,共有14種。
  • 滅絕數十年的物種重新出現,古老地球生物會復活嗎,遲來的跡象
    地球上就滅絕了鳥類和獸類共78種。不說世界性的,就說我國,我們國家在20世紀共滅絕了10種動物,比如新疆虎、普氏野馬、小齒靈貓、臺灣雲豹等。這些動物以前在我國是稀有的,最後因為環境的惡劣變化,逐漸滅絕了。有的物種在宣布滅絕後的年限快達50年了。
  • 世界最孤獨的神獸,曾在1906年宣告滅絕,今重新現世卻只有1隻
    世界「最孤獨」的神獸,曾在1906年宣告滅絕,今重新現世卻只有1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人類才能擁有孤獨的情緒,動物和人類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不同,或許感情沒有人類豐富在世界上,就有這樣一隻最孤獨的神獸,它曾在1906年宣告滅絕,如今重新現世,卻只有1隻。這種茫茫宇宙卻只有一個的感覺,真的是相當孤單了。
  • 滅絕數十年的物種重新出現,古老地球生物會復活嗎,網友憂喜不一
    滅絕物種——普氏野馬不過,最近也有好消息傳出來,一些已經被定位滅絕的物種重新被發現了。不過嚴格意義上說,這個蜻蜓不能說是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因為在過去,科學家並沒有發現過這類蜻蜓,只是最近在海南的溼地公園發現了這類蜻蜓。可以說是一個新品種,這樣的物種的出現,一方面說明物種本身在不斷地演變,新物種會接連不斷地出現。
  • 已滅絕的物種不斷出現,是物種在輪迴嗎?
    但是最近卻有一種奇異的現象發生了,很多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經確定滅絕並且發布聲明的物種,居然在很多年之後的今天,又再次出現在了人類的視野當中,這究竟是什麼樣的現象,還是說物種輪迴真的存在呢?比如說早在一百年前就被宣告滅絕的咕嚕烏鴉,在2020年的秋季,居然再次出現。
  • 一種生物滅絕了,有沒有可能重新進化出同樣物種來?
    頃刻間,這些無法飛翔的獨特鳥類物種就全部滅絕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滅絕這個詞本身就帶有絕對的意義。 即被認定滅絕的物種是不可能再出現的。 其實,過去並非沒有出現過宣布滅絕的生物再次出現的情況。比如在長達6600萬年的時間裡,腔棘魚被認為是已經滅絕的物種。生長在西印度洋中的它們,沒能在恐龍滅絕的白堊紀存活下來。
  • 5種滅絕後又出現的物種,裏海馬上榜,消失一千年後又出現
    但是,為什麼消失又出現,這就讓人不明覺厲了,難倒達爾文的進化論失效了嗎?這隻有等科學家來研究一下了,但不論怎樣,只要不是因為中國吃貨吃絕種的,我就放心了。下文轉載自作者:禮遊「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很多學者常說,在這個世界裡,有太多我們不知道的事物。其實真的是這樣,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存在的各種生物實在太多了。經常有很多物種因某些原因滅絕,也有很多突變產生的新物種。
  • 哪些動物被宣布滅絕30年後重新出現?野生華南虎會被發現嗎?
    被宣布滅絕30年的生物重新出現,這是一件大好事。起碼,這些動物的重新發現能夠增加生物的多樣性,而且一旦被宣布滅絕的生物被發現,第一時間就會得到最專業的保護,很可能這個物種就不會再次「被宣布滅絕」。下面,我們簡單的來看一下,被宣布滅絕30年後重新出現的是什麼生物?
  • 30年前就被認為已經滅絕的動物,像老鼠又像鹿,又重新出現了!
    由於人類的一系列原因,導致自然界許多的野生動物遭遇毀滅性的打擊,一些物種甚至已經滅絕。不過最近一則消息讓大家為之興奮,那就是在30年以前就被宣布滅絕的一個物種,最近在野外被發現了,這種動物就是銀背鼷鹿,在越南的南部被發現。
  • 已經滅絕的猛獁象,為什麼還被列入瀕危物種?-虎嗅網
    這一曾經稱霸北美、歐洲和亞洲北部,並早已在4000多年前滅絕的物種,最近卻因一個議題再次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此次大會中的一項關於猛獁象的議題有些令人費解——這一早已滅絕的生物,可能會被重新歸為瀕危物種。CITES的目標是通過管制,防止現存野生動物因相關貿易而瀕臨滅絕,但不會完全禁止這些國際貿易。猛獁象作為確定已經滅絕的物種,被添加進受監管的存活物種的名單中著實有些怪異,也讓此項提議充滿了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