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世界萬物如果無法適應大自然的變化就會面臨死亡的威脅。而死亡的生物是不能夠復生的。但是近年來,世界上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驚奇的事情,死亡的生物竟然能夠「死而復生」?就好像小時候我們看過的奇幻電視劇,如果有人或其它生物死亡時,人們運用自己的無限功力就能夠讓生物重新復活。究竟這樣的事情是否存在?
科學家發現一個死而復生的生物是叫白喉秧雞的傢伙。它是何方來歷呢?它們生活在印度洋中海洋西部,屬於一種鳥類生物。
在13.6萬年前,由於地球上整個自然環境的變化使得海水加速上升,阿爾達布拉環礁區域泛濫成災,萬物處在汪洋大海之中。生活在此區域的白喉秧雞雖然長著像鳥,但是和鳥類動物不一樣,不會自由飛行。所以這種不會飛行的鳥類自然而然就被大海水給淹沒了,最終整個物種都在世上消失匿跡。
然而過了三萬年後,當阿爾達布拉環礁從深海浮出水面時,白喉秧雞也沒有立即出現,根據人類的常識認為它們是不會再次出現的。但是出乎人意料的是,人類有一天發現消失的白喉秧雞竟然重新出現在了大眾的視線,這個現象讓人既驚奇又難以置信。
人們對於這個生物的復活進行了深入研究,有的人認為:在自然變化之前,它們都已經感知到滅絕的威脅,所以它們自己也提前做好了充分準備。所以聰明的它們採取了一些措施,就是留下了自己後代的「種子」,等到島嶼重新出現時,一旦生態系統變得成熟,就會再次出現。
有的人也說一個物種在不同的時間,同樣的區域是可以基因演化的。意思就是同一區域在不同的時間能夠出現同一個物種。
華南虎被稱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世界唯有出現在我國的中南部地區。目前我國華南虎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巖梅花山繁育基地,其內撫養有27隻華南虎,數量極其地稀少。
從21世紀初,科學家調查發現我國野生的華南虎已經沒有了它們的蹤跡,所以推斷它們被列為-野外滅絕動物。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呢?就是說它距離完全滅絕如恐龍還差一步。那麼我們還有機會可以在野外發現華南虎嗎?
華南虎喜歡生活在山地或熱帶雨林地區,對於生活的要求很是苛刻。據調查發現,在自然環境下,一個華南虎需要70多萬平方千米的森林,而森林裡至少要有2000隻以上的鹿類和300隻羚羊,150隻野豬。
這種自然環境我國地區還是有很多的,只是說生活在此種環境下的人們至今都沒有發現華南虎的蛛絲馬跡比如:食物殘渣,毛髮,腳印,糞便等。
還有野生的華南虎至少有25年沒有被人類發現,一般來說,一隻華南虎的最長壽命可達20多歲,如果在此期間內沒有繁殖後代的話,那這個個體就死亡了。所以野生華南虎是很難能夠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人們為了重現華南虎的霸主地位,就實施了華南虎放生野外的計劃。如2003年的南非野外計劃,人們就把華南虎放置在了非洲大自然中。起初膽小的華南虎會牴觸比它瘦小的生物,但隨著飼養員不斷高強度地引導和訓練它們,漸漸地華南虎抓捕獵物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最終掌握了捕食動物的技巧。
華南虎野外生存的技能提升後,人類通過繁殖的方式加以傳承。但是由於華南虎的數量本身就很少,所以只能採用近親繁殖的方式來延續後代。從生物課上我們知道,近親繁殖會導致後代出現的問題層出不窮。故華南虎近親繁殖下來的幼崽生存率和健康率很低。所以對於華南虎野生生存延續後代的能力人們也是很堪憂。
所以未來我們人類要給予華南虎適宜的生存環境,以及保護它們,不要讓它們生活的家園遭受迫害,只有這樣華南虎的數量才會慢慢的提升。
雖然生物「死而復生」不是一個正常出現的現象,但是側面也意味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在過去,原始人類以獵殺動物為食,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世界各地的環保意識逐漸提升,大家注意到保護動物的重要性。還有人類倡導綠色環境,也恢復了一些生物棲息地,使得人類生態平衡,個別生物會出現「復活的」的現象。